电缆选择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0
电缆的选型与配线选择电线平方数和电流一般铜线平安电流最大为: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如果是铝线截面积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肯定平安。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倍,七零九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就是平方以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 比方平方的铜线,就按铝线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 和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就是平安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米内,导线电流密度平方毫米比拟适宜,米,平方毫米米,平方毫米,米以上要小于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平方铜线或者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铝线:*`式中:——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导线的长度〔〕`——充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截面积〔〕说明:、`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范围内,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 )载流是截面倍数载流量()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铝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 (mm)d——导体外径 (mm)t——绝缘厚度 (mm)4、绝缘层截面积S1 =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D2 -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2+8的结构:D0 = 4 * d3+9的结构:D0 = * d4+10的结构:D0 = * d5+11的结构:D0 =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0 +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4、6.....等绝缘层重量=×(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缆线计算公式电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或电力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电缆线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缆线的长度、电流、电压降、电阻和电感等。
本文将介绍电缆线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应用。
1. 电阻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阻是衡量电流通过电缆时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降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电阻 = (电阻率× 长度) / 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截面积是电缆线的横截面积。
2. 电压降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电压由起点到终点的降低程度。
电压降可以通过电流、电阻和电缆线的长度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如下:电压降 = 电流× 电阻其中,电流是通过电缆线的电流,电阻是电缆线的电阻。
3. 电感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感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由于电缆线的自感作用而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缆线的电感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率和电压的变化率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电感 = (电感系数× 长度) / 自然对数的底数其中,电感系数是电缆线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
4. 电缆线选择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线。
根据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选择满足要求的电缆线。
5. 电缆线的优化设计在电缆线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电缆线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等因素来优化电缆线的特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电缆线计算公式是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缆线,并进行优化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电缆线。
通过合理的电缆线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缆选型计算一、工作电流及计算: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I=P÷(U×cosΦ)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二、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三、其他:1、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导线距离/压降/电流关系):铜线S=IL÷(54.4×U)铝线S=IL÷(34×U)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长度(m);U-允许的压降(V);S-导线的截面积(平方毫米)2、电线线缆基础知识:(1)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2)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3、电线载面常用规格(mm2):1,1.5,2.5,4,6,10,16,25,35,50,70,95,120;4、BV/BVR区别:BV为单芯线,BVR为多股,BVR比BV贵10%左右;5、BVR比BV的好处:a水电施工方便。
怎样根据设备选择电缆的型号一、电缆平方计算公式:×2。
单相设备:S=ρ×I×L11×√3。
三相设备:S=ρ×I×L19S:电缆横截面积。
Ρ:导体电阻率(铜导体的电阻率: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铝导体的电阻率:0.0283欧姆平方毫米/米)。
I:设备(或负载)的工作电流或额定电流。
(单相负载的估算:阻性负载:4.5A/KW。
感性负载:5.7A/KW。
三相负载的估算:阻性负载:1.5A/KW。
感性负载:2A/KW)。
L:电缆的长度(导线)L:电缆的长度(导线的长度)。
11:220V电压下电压允许波动的范围(220V×5%=11V)。
19:380V电压下电压允许波动的范围(380V×5%=19V)。
一、例如:有1个三相380V 200KW的电动机距离电源点300米,那应该选用多粗的电缆。
首先算出200KW的电动机额定电流是400A(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按2A/KW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三相设备:S=0.0175×400×300×1.732。
截面积约等于191平方毫米。
应选用截面积240 19平方毫米铜电缆才能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如选用铝电缆。
根据公式计算,三相设备:S=0.0283×400×300×1.732。
截面积约等于309.57平方毫米。
应选用截面积19400平方毫米铝电缆才能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有线电视系统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电缆的选型计算
1. 了解电缆选型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电缆选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 操作温度:确定电缆所处环境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
- 电流负载:了解电缆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
- 环境条件:考虑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湿度、腐蚀性等。
2. 根据电流负载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根据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mm²)= 电流负载(A)/ 电流密度(A/mm²)
其中,电流密度是根据电缆材料和安装条件确定的标准值,一般为 4-5 A/mm²。
3. 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根据电缆的横截面积,可以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 选择具有合适横截面积的标准电缆。
- 确定所需的根数,考虑电缆的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
- 确定电缆的尺寸,包括外径和绝缘层厚度。
4. 考虑其他因素
除了横截面积和尺寸,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 电缆的绝缘材料和耐热性能。
- 电缆的外部保护材料和抗腐蚀性能。
- 电缆的耐压能力和电缆频率响应。
5. 确认选型结果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其他因素,确认选型结果是否满足电气要求。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电缆选型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缆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计算。
电缆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很多,这么大的事,一定要找一个正规的设计院进行正规设计,并按设计进行严格施工,才能保证安全。
这里给你一个简单示例,严格地说不是很正规。
1、根据负荷电流初步选择电缆截面:对10KV线路,10000KV A容量对应的额定电流是:Ie=Se/(1.732*Ue)=10000/(1.732*10.5)=550A;查表,10KV15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在直埋在地下,温度为25℃时的载流量为325A,10KV24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在直埋在地下,温度为25℃时的载流量为395A,若选铜芯电缆截流量增加1.3倍;若想达到550A的截流量,需要双根10KV185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或双根10KV240平方毫米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根据铜价现在比较贵的现实,建议选用铝芯电缆;又根据规程的规定,电缆故障后修复时间比较长,对重要场合应考虑全负荷备用,即应选择4根电缆并列运行,本人认为,当有投资能力时,应按规程执行,当资金不足时,若该开闭站是双电源供电,则可以不考虑备用,若该开闭站是单电源供电,负荷也不太重要时,则可以选用三根电缆,并列运行,平时使负荷率不高,减少线损,提高电压质量,遇有一根电缆故障时(一般情况下不会二条电缆同时损坏),停运一根电缆也能保障正常供电。
2、校验导线在使用场地的热稳定性,保证短路事故状态下电缆不致损坏。
这需要上级电缆的参数,计算出短路电流后进行计算,一般来说,10KV的短路电流应小于31.5KA,选双185平方毫米电缆或双240平方毫米电缆应没有问题。
3、校验导线的电压降。
1.常规做法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通常按最大负载电流Imax来选择电缆截面,即按电缆发热的允许电流Ial来选定。
由于电缆的价格较贵,一般在考虑适当的发展余地后,选定一个允许电流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电缆截面,至多加留一挡的余地。
例如,某一干线最大负载电流Imax=100A,按常规的做法,选择电缆截面 Sal=25mm2(假定埋地敷设),其允许电流Ial=110A。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1.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2.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I)=功率(P)÷电压(U)
3.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压(U)÷电流(I)
4.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C)= 电流(I)÷ 变化电压的速率(dU/dt)
5.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L)= 电压(U)÷ 变化电流的速率(dI/dt)
这些公式在电线和电缆的设计和选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用途案例:
1.计算功率:
假设电源电压为220V,电流为5A,那么功率可以通过直接乘法计算:功率=220V×5A=1100W
2.计算电流:
假设负载功率为800W,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电流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流=800W÷220V=3.64A
3.计算电阻:
假设电压为12V,电流为3A
电阻=12V÷3A=4Ω
4.计算电容:
假设电流变化速率为2A/s,变化电压为4V,那么电容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容=2A/s÷4V=0.5F
5.计算电感:
假设电压变化速率为5V/s,变化电流为2A,那么电感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感=5V/s÷2A=2.5H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和选择电线和电缆,在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安装中非常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计算时还要考虑电线和电缆的长度、负载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精确计算。
一、电缆型号(mm2),电缆一般为铜芯线,铝芯不用:0.75(1mm2以下为多股软体导线,如:电话线)1、1.5 、2.5 、4、6(单股导线)10、16、25、35、50、70、95、120、150、180、240(多股导线)注:多股导线用单股导线配置。
负荷计算:单相照明 1KW=2.7A三相动力 1KW=2 A电缆口决:10下5;百上2;25、35、4-3 界;70、95,2倍半(2.5)。
单位:(电流:A)例1:100KW的家庭照明总电缆(1芯)选用型号?解:(1)选70mm2,70×2.5(口诀)=175A ,175÷2.7=64KW64KW,满足不了100KW,另外再选。
(2)选150mm2,150×2(口诀)=300A ,300÷2.7=111KW111KW,满足100KW,所以选用的电缆型号为:150mm2除此内容以外,有铜芯线的按照铝线的升级倍数来算,也就是说BV-10mm2按照BLV-16mm2的电流来算其他的也如此导线在穿塑料管或是PVC管,算出的电流要乘上0.8的系数导线在穿钢管的情况下,计算的电流在乘上0.9导线在高温的场所通过,计算的电流结果在乘上0.7如果导线在以上三种情况都有的话先乘0.9在乘0.7或者直接打到0.85也可以电缆线在四芯或五芯的电流乘0.85在乘0.7裸线的架空电力线比较简单就是一个0.9的系数,但是也要看环境,打到85折比较稳当。
在选择电缆的时候还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电缆的用途比如普通的YJV电缆,用于电缆桥架内。
带铠装电缆可以进行直埋,可以承受外力的破坏,带铠装抗拉力电缆试用与高层建筑,直埋敷设。
二、电缆芯数的确定1、事故照明箱,对公共部分进行应急照明。
三层一个、双电源供电,每个箱子与主电缆3m(双电源:两根接上开关,一根停了,另一根上电源;一根1.5m,另一根也是1.5m,共3m)的接头;2、普通照明配电柜一层一个;3、门左边一般设置沙发,不容易一进门就看到人,沙发对面设置电视;4、厨房一般设置3个插座,不能低于2个插座,插座设置在离地面1.2m的高度;厨房柜台的高度一般为:700、750、900、1100mm。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1.电缆导体材质DL/T5222,GB50217,控制电缆应采用铜导体。
2.电力电缆芯数GB502173.电缆绝缘水平1 GB50217,条Z主回路电缆绝缘电压选择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不应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2 220kV 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控制电缆,应选用450/750V。
3 除上述情况外,控制电缆宜选用450/750V;外部电气干扰影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DL5136中4.电力电缆导体截面选择4.1电缆敷设方式土壤中:壕沟(直埋)、空气中:1、电缆构筑物:常用电缆构筑物有电缆隧道、电缆沟、排管、吊架及桥架等,此外还有主控、集控室下面电缆夹层及垂直敷设电缆的竖井等。
2、电缆桥架梯架、大电缆托盘、小动力槽式、控制,通讯电缆电力电缆截面选择硬导体软导体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1按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1按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1按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3按短路热稳定选择导体截面的校验1按电晕条件校验2按短路热稳定校验3按短路动稳定校验4按机械共振条件校验1按电晕电压校验2按电晕对无线电干扰校验1按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应满足持续允许电流、短路热稳定、允许电压降等要求,当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5000h 且长度超过20m时,还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
动力回路铝芯电缆截面不宜小于6mm2。
〔一〕按持续允许电流选择〔二〕按短路热稳定选择〔三〕按电压损失校验以下分别描述〔一〕按持续允许电流选择1.敷设在空气中和土壤中的电缆允许载流量按下式计算:Klru≥I (K为综合校正系数,见下表)I-计算工作电流( A )Iru-电缆在标准敷设条件下的额定载流量(A) ,2.电缆载流量的修正:GB5222GB50217中3.7.2 10kV 及以下常用电缆按100%持续工作电流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宜符合本标准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其载流量按照以下使用条件差异影响计入校正系数后的实际允许值应大于回路的工作电流。
电缆选型计算公式(实用)
引言
电缆选型是在电力工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进行电缆选型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电流负载、环境温度和电缆敷设方式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电缆选型计算公式,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的电缆。
1. 电流负载计算
电缆的选型需要根据电流负载来确定其导体截面积。
电流负载的计算公式如下:
电流负载 = 有功功率 / (3 * 电压 * 功率因数)
其中,有功功率为电力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电压为电力系统的相电压,功率因数为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2. 电缆截面积计算
根据电流负载计算得到的电流值,可以利用下述公式计算电缆的导体截面积:
导体截面积(mm²) = (电流负载 * K) / (电流密度 * 电缆校正系数)
其中,电流密度为电流通过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单位为A/mm²。
K为根据电缆使用环境和敷设方式确定的系数,电缆校正系数为根据电缆的埋深和环境温度确定的系数。
3. 最低电缆截面积选择
在选择电缆时,应该选择最接近并大于计算得到的电缆截面积的规格,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结论
本文介绍了电缆选型计算中的一些常用公式,包括电流负载计算、电缆截面积计算和最低电缆截面积选择。
这些公式将为电力工程人员提供实用且简洁的方法来选取合适的电缆。
在实际选型过程中,还应考虑降低电缆损耗、提高电缆可靠性和节约成本的因素。
请注意,以上所提供的公式仅作为参考,实际选型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注:本文所述公式和方法仅针对常见的低压和中压电力系统,对于特殊情况和高压系统应谨慎应用。
电缆计算口诀表在电缆计算中,口诀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计算电缆的参数时更加快捷和准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缆计算口诀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电缆截面积计算口诀:电缆截面积(mm²)=导体直径(mm)×导体直径(mm)×0.785。
2. 电缆直径计算口诀:电缆直径(mm)=导体直径(mm)+绝缘层厚度(mm)×2。
3. 电缆电阻计算口诀:电缆电阻(Ω/km)=电阻率(Ω·mm²/m)×电缆长度(km)/电缆截面积(mm²)。
4. 电缆电容计算口诀:电缆电容(μF/km)=电容率(μF/m)×电缆长度(km)/电缆截面积(mm²)。
5. 电缆绝缘电阻计算口诀:电缆绝缘电阻(MΩ·km)=绝缘电阻率(MΩ·m)×电缆长度(km)/电缆截面积(mm²)。
6. 电缆电感计算口诀:电缆电感(μH/m)=电感系数(μH/m)×电缆长度(m)。
7. 电缆功率损耗计算口诀:电缆功率损耗(W)=电缆电阻(Ω/km)×电流(A)×电缆长度(km)。
8. 电缆短路电流计算口诀:电缆短路电流(A)=电源电压(V)/(电缆阻抗(Ω/km)×电缆长度(km))。
9. 电缆过载能力计算口诀:电缆过载能力(A)=(电缆截面积(mm²)×电流载荷比(A/mm²))/安全系数。
10. 电缆额定电流计算口诀:电缆额定电流(A)=电缆过载能力(A)/综合载荷系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电缆计算口诀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电缆参数计算时更加方便和快捷。
但是在使用这些口诀表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我们需要保证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只有在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在进行计算时,如果使用的是不同的单位,就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电缆选型载流量计算书电缆选型计算输出电缆线计算【Ⅰ】以负载功率计算电流:1、负载额定工作电流计算负载功率:a.1500KW工作电流计算:I=P÷(U×1.732×cosΦ)--P—功率(KW);--U—电压(0.38K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1500÷(0.38×1.732×0.8)=2848.85A负载额定工作电流:Iaw【Ⅱ】根据载流量对电缆选型与计算:电缆型号:VV铜导体3*300mm222电缆直埋敷设中心距离为电缆直径的2倍,电缆线载流量为:Ic=435A根据温度曲线表查得30℃环境稳定时载流量系数为:Kt=0.94。
a.1500kW距离500m负载、功率因素0.8,电缆线条数:N=7根,电缆总输出载流量为:I=N*Ic*kt*ki= 7*435A*0.94*1=2862A 高于Iw: 2848.85A;【Ⅲ】电压校验:a.最长输电线路为500m,最大负载1500kW为对象校验查厂家单根电缆线数据:r=0.068Ω/km,x=0.055Ω/km计算电压降:△u=1500*0.5*(0.068+0.055*0.75)/7*(0.42*10)=7.31%>7%,不符合GB/T 12325-2008要求的标准。
若要达到标准至少需要8根3*300mm2电缆线。
【Ⅲ】经济性计算:负载线路至少总需电缆线长度:L=8*500=4000m线路的电能损耗:有功损耗:=(0.5*0.068/8)*2848.852=34.49 kWP损无功损耗:=(0.5*0.055/8)*2848.852=27.90 kVarQ损。
电线电缆简单计算公式,也可下载相关软件计算。
一、简单计算公式:8 Q. Z8 i- b1 U z1 c) e; H
S = π*R^2*N*P 或S = π*D^2/4*N*P ( V, {( |+ Y- e' f5 x" `
9 ]5 q# F' W, K5 ]
S—截面积;R—单芯半径(D=2R);N—芯数(单丝根数);P—紧压系数;^ 号—表示平方。
7 a+ q. B" _. M3 f' f# Q; x. V
二、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 B& Q4 o. s3 U8 _/ R) v1 v( D
铜线:S= I*L / 54.4*U`
铝线: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V( n9 X( B) K& D2 F
U`——充许的电源降(V)P* h& q5 o# Q2 X6 }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0 `$ ?: U) O+ l" O/ y% {1 Y5 T: K
1、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 L9 `! p* o7 J% U' E% U, P. A* t
2、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秘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简单的计算方式:单丝直径(比如 2.52 除以2=1.26*1.26*3.14=单丝面积(mm2) *电缆里的单丝根数*0.89*当日的铜价(比如0.63)+10%的加工费就是成本价了。
UPS电缆配置指导书
已知负载功率100 kva
电缆往返长度200 M
电缆电阻率欧姆mm2/m
电缆压降5%
设备项电流=设备负载/项数/项电压
=100kva/3/220=
电缆最大压降= 电缆压降*电缆项电压
= 220v*5% =11V
压降电阻=最大压降/每项电流
= 11V/151A=欧姆
横截面积=电缆长度/压降电阻*电缆电阻
=100m/*=
线缆压降计算
设:线缆电缆:3x25+1x16
设备总功率=45KW
电流I=P/(U*1~3)*功率因数=70A
电缆横截面积=25mm2
电缆长度=1400m
铜缆电阻=欧姆
电缆电阻R=*L/S(电缆电阻*长度/横截面积) 由此得知线缆总电阻为欧姆
压降公式=U=IR/2= 线缆电流*线缆总电阻/2=70*2=
线电压220V 经过1400米出传输线压降为=
根号3= 故线间电压约为323V
线路压降与线径的平方成反比。
线径增加一倍,压降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铜芯电线按每平方载流4~6A(长线取小值)选取
线缆种类:
1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
一、电流计算:
口诀: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四五安。
单相三八, 两安半。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1、电力加倍: 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三相时力率电
动机每KW电流按照2倍计算。
即千瓦数加一倍。
例:电动机按照“电力加倍”计算电流11A
40KW水泵新风按照“电力加倍”计算电流80A
2、电热加半:电热专指电阻加热的电阻炉。
三相380V
电热设备每KW电流按照倍计算。
即千瓦数的一倍半。
(包含整流器、变压器、照明等)
例:3KW电加热器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15KW电阻炉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为23A
800W照明灯泡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
3、单相千瓦四五安:适用于所有以KVA为单位的(在
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220V用电设备。
每项每KW 按照倍计算,即KW数乘以即电流数。
例:变压器按“单相千瓦四五安”电流
1000W投光灯按: “单相千瓦四五安”电流
36V 60W照明按照**(220/36)电流
4、单相三八, 两安半:适用于所有以KVA为单位的(在
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接在两条项限上、俗称单相380V用电设备。
每项每KW按照倍计算,即KW 数乘以即电流数。
例:32 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 伏。
电流80A 2KVA灯光变压器,接单相380. 电流5A
21KVA电焊机接380V单相。
电流53A
注:电力加倍算出的电流比设备名牌上有些许误差。
千瓦数较大的算的比铭牌较大
千瓦数较小的算的比铭牌较小但相差影响不大。
二、线缆载流计算
铝线电流与铜线电流线缆关系(铜线除以)铜铝比率。
以下均按铝缆计算
口诀:十下五,百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此为计算导线载流量的简单心算口诀。
流量与导线的很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等有关,且影响较大此为简算法。
口诀以铝芯绝缘线,环境25℃计算。
一般铝芯横截面积从起,铜芯从1起。
口诀与倍数的截
面阶段关系如下:
10 16-25 35-50 70-95 120....
1、“十下五”是指线缆横截面10以下载流量为线缆
横截面积的5倍。
2、“百上二”是指线缆横截面100以上载流量为线缆横截面积的2倍。
3、“25,35,四三界”是指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即25以下按照4倍电流计算。
35以上按照3倍电流计算。
4、“70,95,两倍半”是指截面积为75和95线缆电流按照倍计算
例:10mm2线缆载流按照“十下五”x5算为50A 16-25mm2线缆载流按照“四三界”x4算为64-100A 35-50mm2线缆载流按照“四三界”x3算为105-150A
70-95mm2线缆载流按照“两倍半算为175-238A
100mm2线缆载流按照“两倍半x2算为200
5、“穿管温度,八九折”指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
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
温度超过25℃的再打九折。
例:10mm2穿管10*5* 载流量为40A
25mm2高温25*4*载流量为90A
95mm2高温穿管95***载流量为162A
6、“裸线加一半。
”即使用裸线及按照前边计算得出后
乘以倍。
例:10mm2裸线10*5* 载流量为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