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英汉主语的差异
- 格式:ppt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14
一、英、汉主语的类型英语里通常所说的主语是指语法主语,是句子中与谓语相对存在的成分,它在句子中一般位于主要动词之前,要求谓语动词与之保持一致关系,并需要谓语动词有所陈述,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用来说明谓语所陈述的是“谁”或“什么”。
从语法意义上讲,英语的主语不可或缺,且只能由名词、名词短语或主格代词担当,其它词类做主语必须转化成名词性质的短语,如不定式、动名词形式;从语义上讲,主语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潘文国在《汉英语对比纲要》中把英语的主语分为四种,即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形式主语、主题主语。
汉语的主语是位于一个句子的前半部的陈述对象,往往由名词、数量词或代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充当。
此外,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也可以充当主语。
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从语义上讲, “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与事、结果、描述对象、判断对象、评议对象等”。
因此,汉语至少有10 种主语。
即(1)施事主语( “警察抓住了三个小偷”) , (2) 受事主语( “三个小偷都抓住了”) , (3)零位主语( “下雨了”、“刮风了”) , (4)主题主语( “老虎是一种动物”) , (5)时间主语( “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 (6)地点主语( “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 (7)工具主语(一把菜刀闹革命) , (8)方式主语( “这么快就盖好了一座房子”) , (9)存现主语( “处处有热心人”) , (10)关系主语( “这件事请保密”)二、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一)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赵元任、李纳和汤生认为,英语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的语言。
要弄清楚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别,首先必须明白主语和话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英语是偏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前后勾连,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句子复杂而不流散。
在这种句子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要求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与之保持一致关系。
话题链视角下的汉英主语对比研究一、引言主语是我们熟知的一个语法概念,也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汉英民族在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汉英语在语法和句法上存在差异。
话题链(topic chain)这一术语最早由澳大利亚语言学家Dixon(1972)提出。
国内曹逢甫(1979/2005)最早提出汉语话题链的概念。
汉语话题链是汉语篇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突出表现为零回指(zero anaphor)的连续使用。
印欧语系中很少有这类现象,Givon(1984)、Jocobs(2001)等提出的篇章话题、话题延续和话题链等概念多为回指现象,或是并列从属关系的特殊表现,与汉语的话题链有本质区别(孙坤,2013)。
诸多语言学家都承认汉语是一种话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汉英主语对比总是从意合、形合,人称、物称(或有灵、无灵),零主语、形式主语等方面研究,如果从汉语话题链、英语主语链出发进行对比,就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本文拟从话题链(topic chain)以及主语链视角对比汉语主语和英语主语的异同。
二、主语-谓语型和话题-说明型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Hockett(1958)率先提出话题-评述结构或话题结构(topic-comment construction,简称T-C)。
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C.N.Li 和S.A.Thompson(1976)将语言分为四种类型:1.注重主语(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2.注重话题(topic-prominent language);3.主题和话题均注重(both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and topic-prominent language);4.主题和话题均不注重(neither subject-prominent nor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一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二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三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四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标点符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
不同如下:1.句号(period)。
汉语的句号是个小圆圈(。
);英语的句号是个实心点(.)。
如:my mother doesn’t enjoy eating salted meat and smoked fish.我妈妈不喜欢吃咸肉和熏鱼。
2.省略号(ellipsis)。
汉语中省略号为六个实心圆点(……)而英语中省略号为三个实心圆点(…)。
如:he stopped in front of another shop window and thought carefully for a few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hotel he had stayed in the last time he was in cairo? 他在另一家商店橱窗前又停下来,仔细思索了几秒钟。
哦……他上次来开罗住的那家饭店叫什么来着?3.书名号(《》)。
汉语中表示书刊、杂志等名称时用《》,而英语中没有《》,通常用斜体字来表示书刊、杂志的名称。
有时也可用引号、全部大写或在书刊名下画线来表示。
如:do you have from earth to moon?你有从《地球到月球》吗?his father bought him a book with the name “captain cook”.他父亲给他买了一本叫《库克船长》的书。
i am reading a tale of two cities.我在读《双城记》。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一千零一夜》。
4.顿号(pause mark)。
汉语中用顿号来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英语中没有顿号,而是用逗号(,)起相同的作用。
1 引言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结构上来说,英语结构严密紧凑,主要采用主谓结构,主语不可以省略;汉语结构明快简练,在传达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时,往往借助动词,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逐步递进,层层展开,常常会隐藏或省略主语。
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句子的整体结构,而这首先取决于英汉主语的选择。
切不可逐字一个个简单的翻译,忽略句子整体、英汉语言的语法和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这样会形成中式英语,破坏英语的本来特色,会使英语学习者难以更进一步的提高英语水平。
2 文献综述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了外语学习和翻译工作的困难。
[1]其中英汉主语的差异是其重要的方面,史秋兰的《正确选择主语,克服汉化英语的第一步》认为在写作中,容易被我们的母语所限制,受汉语的表达习惯所束缚,在转换语言的时候,切记要注意句子本身的整体性,切不可简单地逐字一一对应式的翻译,这样做忽视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形成中式英语,破坏了英语的地道性。
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突破。
[2]3 主语的定义在讨论主语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主语一词的涵义加以界定。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一书对主语所下定义是:“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has a close general relation to ‘what is being discussed’; the‘theme’ of the sentence with the normal implication that something new (the predicate) is being said about a ‘subject’ that has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in an earlier sentence”(Quirk, 1973)。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一汉语主语(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上的虚化手段,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来表现。
汉语主语词性非常灵活,几乎可用各种词汇和语言单位来担当,例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的”字结构、主谓词组、动宾词、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缘故。
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
虽不乏“主谓两分”的“施事句”,但多数情况下,汉语的主语只是起话题作用,接受评论或说明,并且要求语意完整。
汉语的主语从语义上很丰富。
如:(1)施事主语: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2)受事主语:小偷被抓住了。
(3)零位主语:下雨了,刮风了。
(4)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5)时间主语:昨天下雨了。
(6)地点主语:北京是个好地方。
(7)工具主语:一把刀闹革命。
(8)方式主语:这么快就好了。
(9)存现主语: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10)关系主语:这事请保密。
(二)汉语中主语的特点1 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主题显著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根据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统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话题―述题”句占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比重。
由此可见,汉语虽然也大量使用“主语―谓语”句,但相比英语而言,有很浓的“话题―述题”特征。
汉语的主题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1)动作承受者做话题①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
I’ve handled the matter.②这个人我见过。
I’ve seen the person somewhere.(2)双话题①我头疼。
I have a headache.②这位教授道德高,学问好。
This professor has high morality and broad knowledge.(3)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话题①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英汉主语对比差异研究作者:杨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7期摘要: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相互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又是思维的结晶,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上,是造成语言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对比汉英主语,两者存在着共性,但更多体现着差异,主要体现为主语在句中表现出来的众多样态差异。
探究其深层差异原因,我们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英汉主语;对比;差异性;研究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两种语言无论在词法,还是在句法上都必然有着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又是思维的结晶,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总的来说,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而语言又促使着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不同的思维方式作用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上,是造成不同语言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将汉语和英语的主语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共性,但也表现出众多的差异。
本文着重从主语在句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样态(包括:充当主语的词类、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主语突出和主题突出、“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出发,探讨英汉主语的差异,并从文化深层——思维的角度分析造成英汉主语差异的原因所在。
1 英汉主语对比差异表现1.1 英汉语中充当主语的词类对比看英汉主语差异英语中能够充当主语的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代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或名词从句这4种模式。
而汉语却没有这样的限制,汉语主语除名词性的词或词组可以充当外,谓词性的词或词组也可充当,如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等都可以作主语。
形容词、动词在汉语句子里也可直接作主语,但在英语句子里它们只能通过各种语法形式名词化后才可作主语。
由此可见,充当汉语主语的词类相对是比较多的,汉语主语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涵盖着较为宽泛的内容,但其功能性却不如英语主语那样具有着强句子操控作用。
英汉主语省略现象对比分析英汉主语对比Halliday和Hason指出,省略是“省去不提的部分”,也就是说,句子有些部分说话人不需要提出,人们就能根据语境清楚地判断其所指,这时候就需要运用省略。
省略符合语用学中的“经济”原则,使人们在交际中用较少、较省力的语言单位来传达更多信息。
英汉省略功能大体相同,具体包括四点:语篇衔接功能;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文章简洁明了,琅琅上口;节约时间,提高交流效率。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存在省略主语现象,其省略既具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一、英汉主语省略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三类相同的主语省略现象:1. 对话和非正式文字中省略主语第一,对话中省略主语。
下面一段对话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What did you do just now?-Read at the library.-How about your brother?Went back home.以上对问话的回答分别省略了主语“I”和“he”,避免了重复,突出了问话人想知道的信息。
英语对话中多数时候不只是省略主语,而是主语和谓语或部分谓语一起省略,例如:-Why [are you ] in such a hurry?―[It“s]Too late.―[Have you] got any problem?―[I“ve got]some.在《红楼梦》第十一回,贾母、王夫人等差人看望秦可卿,仆人回来后有如下一段对话:仆人:[秦可卿]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
王夫人:这个症候,[秦可卿]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
贾母:可是呢,好个孩子,[秦可卿]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
以上对话,说话人的主语指的都是秦可卿,省掉主语,使话语衔接紧凑,交流简洁高效。
第二,非正式文字中省略主语。
在非正式文字中,包括日记、卡片、便条、信件等,主语也经常省略,使文字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例如:[I]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 [I] Had to go out for an hour. [I]Made fresh coffee at 10:00 am.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以上英语句子都省略了主语“I”。
从英汉主语的差异看其英汉翻译本文从探讨主语和主题的含义着手,从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英汉主语的差异。
从形态上看,英语主语具有名词性特征而汉语主语词类具有多样性。
从句子结构来看,一方面英语句子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而汉语句子中往往是无主句或是主语省略;另一方面,英语常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或者用代词“it”等作物称主语,但汉语却常使用人称作主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主语的差异,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和提高翻译水平。
标签:英语主语汉语主语差异翻译一、英汉主语的定义(一)英语主语的定义就句法结构而言,英语的主语显然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
主语的定义是:主语与正在被讨论的事,即句子的主题有着全面密切的关系,就是对当前某句中已经提出的某个问题作一个新的陈述(谓语),另外一点,主语决定谓语动词的数,在动词形式有单复数区别时,选择什么形式取决于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刘宓庆,1993)。
(二)汉语的主语与主题汉语主语与主题(又称主位、话题)都是翻译词汇,“主语”一词是对英语“subject”的翻译;“主题、主位或话题”是对英语的“topic”或“theme”的翻译,但是这两个术语在语法学术界常常引起理解上的混乱。
二、从形态方面看英汉主语的差异(一)英语主语具有名词性特征英语句子由名词性词组和动词性词组两大部分组成,或是由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组成,英语主语一般由名词性词组来充当。
英语句子的主语是一个名词短语,这个名词短语是动作的施事者或者是动作的受事者。
(Greenbaun S,1996)如:(1)The flower is very beautiful.花很漂亮。
(名词短语作主语)(2)He is swimming now.他正在游泳。
(代词作主语)(3)Three is enough.三个足够了。
(数词作主语)(4)To swim consumes physical energy.游泳消耗体力。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是两种迥异的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多差异。
本文将对英汉语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主谓宾结构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是非常明确的,句子中的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主干部分,其后紧跟着动词和宾语。
例如:“She eats apples.”(她吃苹果。
)在这个句子中,“She”是主语,“eats”是动词,“apples”是宾语。
而在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并不像英语那样显式,它更多地采用了主谓宾补结构,如“她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一个苹果”就算作是宾补结构。
二、并列结构在英语中,使用并列结构时需要使用连词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例如:“He is smart and hardworking.”(他聪明且勤奋。
)而在汉语中,并列结构则更多地采取了逗号隔开的方式,比如:“他聪明,勤奋。
”这里并没有采用连词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
三、被动语态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这本书是他写的。
)而在汉语中,则使用“被”字加上动词的“了”来构成被动语态,比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这种区别体现在了两种语言的动词结构上。
四、语序结构在英语中,语序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语序相对更为自由,通常是主谓宾的结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倒装结构、把宾语移到句首等等。
五、冠词使用在英语中,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的区分,而在汉语中并没有冠词的概念。
这也使得在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翻译中,冠词的使用是一个较为困难的地方。
六、时态和语气英语中时态和语气比较丰富,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等,而在汉语中则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句子的时态和语气,时态和语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的变化上。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体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汉语主语功能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主语的不同之处,指出英语是主语突出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
正确理解英汉主语的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
【关键词】主语主题翻译【abstract】this essay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ubject and points out that english is object-prominence language and chinese is topic-prominence language. in order to get accurat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subjects correctly.【key words】object;topic-prominence;translation人类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比较法是一种重要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将英语与汉语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相同之处,也有着差异和区别。
尤其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同之处比较好翻译,而不同之处则是需要进行学习与掌握的地方。
只有掌握了英汉语言的不同之处,才能很好的进行翻译。
英语是印欧日耳曼语族的日耳曼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主语上也存在着差异。
本文从英汉主语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希望在翻译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英汉语主语的定义刘应德将英语主语的定义概括为:“主语是一句话讨论的中心,是句子的逻辑中心。
主语不仅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也是补语、状语的逻辑主语,因此主语通常是句子的‘必要成分’”。
也就是说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主语,那么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
英汉语法主语差异对比研究摘要:由于受各自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主语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着重从英汉主语对词类的选择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法主语;差异;对比一、引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不同的语系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了解了这些差异对英语及汉语两种语言的学习、教学及翻译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二、英汉语中主语的定义主语一般分为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和心理主语,本文中所讨论的主语都是语法主语。
在英语中,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主语是“a noun , noun phrase ,or pronoun that comes before a main verb and represents the person or thing that performs the action of the verb or about which something is stated”。
在汉语中,黄伯荣,廖序东在其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把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三、英汉语中充当主语的词类对比(一)名词、代词、少量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做主语。
a.The apple is very delicious.(代词作主语)b.That wag beautiful!(代词作主语)英语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的名词、代词和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与汉语在语义或句法上都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在英汉互译时,英汉主语可以直接互译。
例如:a.My brother is a worker. (名词作主语)我的哥哥是个工人。
b.He lives in the new house.(代词作主语)他住在这所新房子里。
英汉语主语语用对比研究【摘要】主语是构成句子的要件,英汉语主语对比研究旨在分析两种语言的主语在结构、语义和使用规则上的差异,得出英语是主谓结构的语言,而汉语主语种类多、情况复杂。
【关键词】英语主语汉语主语对比研究要对比英汉语主语,就得弄清楚英汉语句子的定义。
传统语法中句子的定义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单位。
王力指出“凡完整而独立的语言单位,叫做句子”。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对句子的定义更进一步,他们认为“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这里的语调指的是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语气。
相对于汉语,英语对句子的定义更为具体,薄冰认为“句子就是包含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一组词,它有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调,能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概念。
句首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句末要有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由此可见,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按一定句法规则组合成的,用以陈述事实、发出疑问、提出要求或表达情感的语言单位。
英国语言学家quirk从句法的角度将英语句子分为以下七类:主-动结构;主-动-补结构;主-动-状结构;主-动-宾结构;主-动-宾-补结构;主-动-宾-状结构;主-动-宾-宾结构。
因此,英语句子由主谓结构构成,主语是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祈使句的主语一般省略)。
一、英语主语研究英语的主语是构成句子的必要成分,它是“分析语法功能时使用的术语,传统上与动作的‘实施者’相联系。
”即英语主语是一句话的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doer, agent, actor)。
换言之,英语主语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生命体发出的动作。
张道真指出,英语的主语可由以下成分担任: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不定式;词组;从句;名词化的其他词类。
薄冰指出,可以做英语主语的有名词短语(包括可做名词短语中心词的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非限定动词短语(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名词化的过去分词)和分句。
部分主语成分分析:1.不定式作主语: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se pleasures with great temperance. (ralph waldo emerson nature)2.动名词作主语: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 is no use.3.过去分词作主语:her beloved had passed away.4.从句作主语:ⅰ. that引起的从句作主语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ⅱ. 疑问词引起的从句作主语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walt whitman song of myself)(注:作主语的不定式,动名词及that或疑问词引起的从句常置于句末,作it的同位语)5.名词化的其他词类(介词短语,术语或引语)作主语:next to the factory lies a river .(介词短语作主语多用于口语中。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摘要:英语句子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件以客观的口吻进行呈现,相较之,汉语句子常用人称表达法,常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并指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又保持原文的表现力。
关键词:物称,人称,有灵主语,无灵主语,翻译策略一、汉英主语特点对比及原因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人称主语”( 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
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物”;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
以“物”为主语的句子称为“物称主语句”;以“人”为主语的句子称为“人称主语句”。
英语主语倾向于物称化表达,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而汉语主语则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是主语之首选。
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句子主语可分为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
有灵主语是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充当主语,如:student, teacher, doctor等。
无灵主语是无生命的事物或表示概念的抽象名词所充当的名词,如:sight, success,darkness等。
英语的物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形式逻辑和盛行于16至18世纪欧洲的理性主义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善于用逻辑和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同时,他们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认知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自然和人类同等重要。
与之相比,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
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oneness between manand nature)”,强调“事在人为”、“以人为本”。
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主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文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