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习:连接体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 格式:docx
- 大小:183.59 KB
- 文档页数:6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33机械能守恒定律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条件目标2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目标3三类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目标4非质点类机械能守恒问题【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条件1.对守恒条件理解的三个角度2.判断机械能守恒的三种方法【例1】如图所示为被称为“亚洲撑杆跳女王”的李玲比赛时的英姿,撑杆跳运动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助跑、起跳、下落三个阶段。
已知李玲和撑杆总质量为m ,某次比赛中,助跑结束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v ,起跳后重心上升高度h 后成功越过横杆,落在缓冲海绵垫上,撑杆脱离运动员之后会出现弹跳现象,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助跑过程中,运动员所处高度不变,运动员和撑杆整体机械能守恒B .从运动员离开地面到手脱离撑杆的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C .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2p 12E mv D .越过横杆后,落到海绵垫上之前,运动员机械能守恒【答案】D【详解】A .助跑加速时,运动员和撑杆的重力势能不变,但运动员和撑杆的总动能增大,则整体的机械能增加,故A 错误;B .从运动员离开地面到手脱离撑杆的过程中,撑杆的形变量先增大再减小,则撑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B 错误;C .撑杆脱离运动员之后会出现弹跳现象,说明撑杆的弹性势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那么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必然小于起跳前人和杆的总动能212mv ,故C 错误;D .运动员越过横杆后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
故选D 。
二、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达式【例2】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成功举办,图甲为在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图乙为跳台滑雪的示意图。
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长直倾斜的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滑下,为了改变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在助滑道AB 与起跳台D 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相切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圆弧轨道半径为R 。
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姓名:分数:专项练习题第一类问题:双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例1. (2007·江苏南京)如图所示,A 物体用板托着,位于离地面处,轻质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A、B相连,绳子处于绷直状态,已知A 物体质量,B 物体质量,现将板抽走,A将拉动B上升,设A与地面碰后不反弹,B上升过程中不会碰到定滑轮,问:B 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多大?(取)(例1)(例2)例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m的两个物体A、B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细线连接跨过光滑圆柱体,B着地A恰好与圆心等高,若无初速度地释放,则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第二类问题:单一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例3. (2005年北京卷)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在下端B点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不计各处摩擦,求:为R,小球的质量为m(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R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小球经过圆弧形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各是多大。
例4. (2007·南昌调考)如图所示,O点离地面高度为H,以O点为圆心,制作点等高的圆弧最高点滚下后水平抛出,试求: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小球从与O(1)小球落地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2)要使这一距离最大,R应满足何条件?最大距离为多少?第三类问题: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例5.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所示),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例5)(例6)例6. (2005·沙市)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A ,在O 点的正下方钉一钉子B ,当质量为m 的小球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后,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遇到钉子B ,小球开始以B 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恰能过B 点正上方C ,求OB 的距离。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连接体问题1.首先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内力是否造成了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从而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2.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ΔE 1=-ΔE 2,一个物体机械能增加,则一定有另一个物体机械能减少.例1 如图1所示,左侧为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右侧是一个固定光滑斜面,斜面足够长,倾角θ=30°.一根不可伸长的不计质量的细绳跨在碗口及光滑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两端上,绳的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 1和m 2,且m 1>m 2.开始时m 1恰在碗口水平直径右端A 处,m 2在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当m 1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心O 的正下方B 点时细绳突然断开,不计细绳断开瞬间的能量损失.图1(1)求小球m 2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s ;(2)若已知细绳断开后小球m 1沿碗的内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 2,求m 1m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当m 1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心O 的正下方B 点时细绳突然断开.答案 (1)2(2+1)m 12m 1+m 2R (2)1.9 解析 (1)设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m 1到达最低点B 时,m 1、m 2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 如图所示,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得v 1=2v 2对m 1、m 2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gR -m 2gh =12m 1v 12+12m 2v 22 h =2R sin 30°联立以上三式得v 1= 22m 1-2m 22m 1+m 2gR ,v 2= 2m 1-2m 22m 1+m 2gR 设细绳断开后m 2沿斜面上升的距离为s ′,对m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2gs ′sin 30°=12m 2v 22 小球m 2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s =2R +s ′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v 2得s =⎝⎛⎭⎪⎫2+2m 1-2m 22m 1+m 2R =2(2+1)m 12m 1+m 2R (2)对m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1v 12=m 1g R 2代入v 1得m 1m 2=22+12≈1.9.。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轻绳连接体中的应用一、连接体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细绳或轻杆或弹簧联系在一起,系统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对系统中某一个物体来说机械能不守恒,但整个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换,机械能仅在系统内物体间转移或转化,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
二、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常用表达式三、绳连接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如图所示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释放B而使A、B运动的过程中,A、B的速度均沿绳子方向,在相等时间内A、B运动的路程相等,A、B的速率也相等。
但有些问题中两物体的速率并不相等,这时就需要先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找出两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题型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kg和5kg的物体A、B,用足够长的轻绳连接跨在一个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轻绳正好拉直,且A物体底面与地接触,B物体距地面0.8m,不计空气阻力,求:(1)放开B物体,当B物体着地时A物体的速度大小;(2)B物体着地后(不反弹)A物体还能上升多高.(g取10m/s2)【题型2】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竖直圆柱面,用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的A、B两球悬挂在圆柱面边缘两侧,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2倍,现将A球从圆柱边缘处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已知A球始终不离开圆柱内表面,且细绳足够长,若不计一切摩擦,求:A球沿圆柱内表面滑至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题型3】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A 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 =0.2 m ,开始时让连着A 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1=37°,由静止释放B ,当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2=53°时,A 的速度为多大?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 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设B 不会碰到水平杆,sin 37°=0.6,sin 53°=0.8,取g =10 m/s 2)针对训练1.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 、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 、B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 、B 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 、B 静止。
第五章机械能(五)“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连接体问题”面面观1.(2022·重庆高三模拟)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
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A.A球的最大速度为2glB.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球第一次转动到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8(2+1)gl3D.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v A∶v B=3∶12.(多选)如图所示,固定于地面、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一端与固定于斜面底端的挡板C连接,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物块A上方放置有另一物块B,物块A、B的质量均为m且不粘连,整个系统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某一时刻将力F撤去,在弹簧将A、B弹出过程中,若A、B能够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刚分离的瞬间,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B.A、B刚分离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C.从撤去力F到A、B分离的过程中,A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从撤去力F到A、B分离的过程中,A、B物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多选)如图所示,由长为L的轻杆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支架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中两个端点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系统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初始位置OA水平。
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
则()A.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B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系统重力势能最小C.A球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增大D.摆动过程中,小球B的最大动能为34mgL4.如图所示,长为2L 的轻弹簧AB 两端等高地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现在其中点O 处轻轻地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P 后,物体向下运动,当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 .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L tan θD .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中的弹力为mg 2cos θ5.(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用轻杆连接套在圆环上。
高中力学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哪些典型例题在高中力学的学习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也是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键。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例题一:自由落体运动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度为 h 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至地面时的速度 v。
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初始时刻,物体的机械能为重力势能 mgh,下落至地面时,物体的机械能为动能 1/2mv²。
因为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mgh =1/2mv²,解得 v =√2gh 。
这个例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最基本应用之一,它清晰地展示了重力势能如何转化为动能。
例题二:竖直上抛运动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以初速度 v₀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
解析:物体竖直上抛时,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在初始时刻,物体的机械能为动能 1/2mv₀²,当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时,速度为 0,机械能为重力势能 mgh。
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 1/2mv₀²= mgh,解得 h = v₀²/ 2g 。
这个例题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
例题三:光滑斜面运动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的高度为 h,斜面的长度为 L,求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 v。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初始时刻,物体的机械能为重力势能 mgh,滑到底端时,物体的机械能为动能1/2mv²。
因为斜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根据几何关系,物体下落的高度 h 与斜面长度 L 和斜面倾角θ 有关,h =Lsinθ。
所以mgh = 1/2mv²,解得 v =√2gh =√2gLsinθ 。
这个例题展示了在斜面这种常见的情境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5讲专题提升: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连接体问题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速率相等情境1.如图所示,B 物体的质量是A 物体质量的12,在不计摩擦阻力的情况下,A 物体自H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A 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 距地面的高度是( )A.15HB.25HC.45HD.13H题组二 角速度相等情境2.(2023广东深圳联考)如图所示,一根长为3L 的轻杆可绕水平转轴O 转动,两端固定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B,A 到O 的距离为L ,现使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 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对杆无作用力,两球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当B 由最高点第一次转至与O 点等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B 球做正功B.B 球的机械能守恒C.轻杆转至水平时,A 球速度大小为√10gL5D.轻杆转至水平时,B 球速度大小为3√10gL5题组三 关联速度情境3.(2023江苏苏州三模)如图所示,滑块a 穿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滑块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
将a 从距地面一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a 着地前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a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B.滑块a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轻杆对a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滑块a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4.(2023广东佛山模拟)如图所示,物块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连接物块A的轻质细线与水平杆间所成夹角为θ=53°,细线跨过同一高度上的两光滑定滑轮与质量相等的物块B相连,定滑轮顶部离水平杆距离为h=0.2 m,现将物块B由静止释放,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53°=0.8,不计空气阻力,则()A.物块A与物块B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物块B下降过程中,重力始终大于细线拉力C.当物块A经过左侧定滑轮正下方时,物块B的速度最大D.物块A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 m/s题组四含弹簧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5.(2024江苏南通模拟)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连接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将球拉到与O点等高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小球由静止释放,轨迹如虚线所示,上述运动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当球到达O点的正下方时,弹簧的张力最大D.当球到达O点的正下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6.(2022湖北卷)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P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P 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
连接体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题精讲
例、(2017年重庆调研)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通过轻绳连接,A 、B 间轻绳长为L .C 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手托住A ,两段轻绳都伸直,A 距水平地面高也为L ,然
后将A 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m ,物体C 的质量为32m ,重力加速度
为g ,定滑轮光滑且质量不计,不计空气阻力,物体A 着地后不反弹.求:
(1)刚释放A 时,A 、B 间绳的弹力大小F T ;
(2)运动过程中,物体C 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
【答案】F T =67mg ; H =127L
同步练习
1.(多选)轻绳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P 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圆环Q 连接,Q 从静止释放后,上升一定距离到达与定滑轮等高处,则在此过程中( )
A .任意时刻P 、Q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满足v P <v Q
B .任意时刻Q 受到的拉力大小与P 的重力大小相等
C .物块P 和圆环Q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当Q 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它的机械能最大
【答案】:ACD
2.(2017年江西三校联考)如图甲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 1处由静止释放,其
动能E k 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高度从h 1下降到h 2,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 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小物体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3时,弹簧形变量为0
B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5时,加速度为0
C .小物体从高度h 2下降到h 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2m 2g 2k
D .小物体从高度h 1下降到h 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mg (h 1-h 5)
【答案】:C
3.如图所示,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质量均为1 kg 的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拴在一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cm ,质量为2 kg 的物体C 用细线通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物体B 连接.开始时A 、B 均静止在斜面上,A 紧靠在挡板处,用手托住C ,使细线刚好被拉直.现把手拿开,让C 由静止开始运动,从C 开始运动到A 刚要离开挡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取g =10 m/s 2)( )
A .初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1 cm
B .末状态弹簧的伸长量为1 cm
C .物体B 、C 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物体C 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0.2 J
【答案】:C
【解析】
4.(多选)(2017年广东广州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 、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30°
B.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2g m 5k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AB
5.(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v2
16g B.v2
8g C.v2
4g D.v2
2g
【答案】:B
6.(多选)(2017年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8 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一质量m1=5 kg的滑块A,半径R=0.6 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m2=3 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滑块与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滑块和小球均可看
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现给滑块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55 N 的恒力F (g =10 m/s 2).则( )
A .把小球
B 从地面拉到半圆形轨道顶点
C 的过程中力F 做功为44 J
B .小球B 运动到
C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0
C .小球B 被拉到与滑块A 的速度大小相等时,
sin ∠OPB =34
D .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半圆形轨道顶点C 处时小球B 的机械能增加了18 J
【答案】:AC
7.(多选)如图甲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弹簧下端固定,将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 =0.1 m 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 ,并作出其E k -h 图象,如图8-8乙所示,其中高度从0.2 m 上升到0.35 m 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g 取10 m/s 2,由图象可知( )
A .轻弹簧原长为0.2 m
B .滑块的质量为0.1 kg
C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D .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最小时,动能为0.3 J
【答案】:AC
8. (2017年甘肃天水联考)如图所示,轻杆AB 长为l ,两端各连接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两
小球质量关系为m A =12m B =m ,轻杆绕距B 端l 3处的O 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自由转动.当
轻杆转至水平位置时,A 球速度为2
3gl ,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 )
A .A 球机械能守恒
B .当B 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球A 对杆作用力等于0
C .当B 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B 球作用力等于0
D .A 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杆对A 球做功等于0
【答案】:B
9.(2015年高考·福建卷)如图,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 轨道,最后从C 点滑出小车.已
知滑块质量m =M 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
与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①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大小v m ;
②滑块从B 到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 .
【答案】v m = gR 3 ;s =13L
10.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 =16 N/m 的轻质弹簧相连,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C 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 放在倾角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 ,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 段的细线竖直,cd 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的质量均为m =0.2 kg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细线与滑轮
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 后它沿斜面下滑,A 刚离开地面时,B 获得最大速度,求:
(1)从释放C 到物体A 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2)物体C 的质量;
(3)释放C 到A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对物体C 做的功.
【答案】h =0.25 m ; M =0.8 kg ; W T =-0.6 J.
11.如图所示,左侧有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右侧是一个固定光滑斜面,斜面足够长,倾角θ=30°.一根不可伸长的不计质量的细绳跨在碗口及光滑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上,细绳的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 ,且小球a 的质量m 1大于小球b 的质量m 2.开始时a 恰在碗口右端水平直径端点A 处,b 在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当a 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心O 的正下方B 点时细绳突然断开,不计细绳断开瞬间的能量损失.
(1)求b 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s ;
(2)若已知细绳断开后a 沿碗的内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 2,求m 1m 2
. 【答案】s =⎝
⎛⎭⎪⎫2+2m 1-2m 22m 1+m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