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 格式:doc
- 大小:132.51 KB
- 文档页数:27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精品5篇)阅读完《管理思想史》后,我对管理学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讲述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直至现代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从多个角度对管理思想进行了剖析,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管理实践的进步息息相关。
从早期的泰罗制到现代的精益生产,从韦伯的组织理论到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管理思想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我深深地被这些思想家的智慧所震撼,也更加明白了他们在管理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首先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了科学、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后来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韦伯的“官僚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最后是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它强调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我们对组织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清晰地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深入剖析了重要管理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可能不够详细,使得读者难以全面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本关于管理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
总的来说,《管理思想史》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管理思想史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视角。
我强烈推荐给对管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篇2在阅读《管理思想史》之后,我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复杂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管理思想发展的全景图。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变革紧密相连。
例如,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
同样,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如流程再造理论、敏捷管理、大数据管理等。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管理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指人类在组织和协调的过程中,将各种资源整合,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管理理念也随之发展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管理思想史,探讨管理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
一、管理的起源管理起源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组织形式的时候。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还未有组织形式,大家都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各自为政。
公元前3000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定居的生活,家庭作为最小的组织单位得到了发展,大家在建立家庭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管理知识和经验。
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着工厂经济制度和商业经济制度的出现,管理理念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
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也开始慢慢形成。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1、管理的起始阶段在管理的起始阶段,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战争经济和宗教等领域。
国家的存亡是当时管理的最大课题,因此,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
战争经济的实行,国家在资源、财政、人力等方面开始对企业进行规划管理,这些都是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
2、管理的经验阶段在经验阶段,管理主要是以经验数据、个人经验为基础,管理方法也多是靠自己摸索、寻找有效方法。
例如,杜威在19世纪早期,他提出教育学中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摒弃了学习传统知识的方法,提出了注意的重要性。
同时,也建立了关于学习的经验性观点和领导方法。
3、管理的科学阶段管理的科学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
福特和泰罗展现了他们的技术管理之道,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生产管理,提高效率。
泰罗一般持续时间比福特更久远,但福特的方法远比泰罗更有效和影响深远。
此外,制造商如保罗·乔尔格通过流程管理方法的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力资源中的霍罗维茨建立了有关人力管理的理论模型,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代表。
4、事业家阶段事业家阶段是指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经验和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管理水平,逐渐从实践的角度和经验中总结出一部分管理原则。
管理思想史简介管理思想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思考、理论和观点的总称。
自古以来,管理思想就存在于人们的实践和探索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经典思想和重要发展。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的管理思想以军事和政治管理为主要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孙子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指挥军队的重要原则,如勇猛精锐、军民合一等。
同时,古代的政治治理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思想,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注重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路。
工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到了工业革命前的时代,管理思想逐渐从军事和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和组织管理领域。
亚当·斯密是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管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19世纪,管理思想开始逐渐系统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则,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改善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他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现代制造业管理的典范。
管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兴起。
哈佛商学院的埃尔顿·梅约提出了行政管理理论,他主张管理者应该注重组织的人力资源,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思想对工人运动和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理论和思想。
例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德鲁克的管理学说、奥迪斯基的管理过程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也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现代管理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管理思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管理思想史名词解释1非正式组织?答:是为了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和行为规范的相对稳定的群体。
2跳板原则?答:是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效率。
3行为科学(广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学科群,他不单是一门学科,而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
4行为科学(狭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
5甘特图?答:是运用生产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的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这种图示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
6保健因素?答:就是那些会造成职工不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意,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只能保持职工现有的士气,维持现有的工作状态,因此,保健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
7激励因素?答:就是那些能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使职工感到更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如果没有改进也不会产生不满意。
8 (1.1型领导)?答:贫乏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和工作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9 (1.9型领导)?答:俱乐部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关怀备至,不关心工作,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成果自然好。
10 (9.1型领导)?答:任务型领导,只注重工作的完成,不关心员工的需要,把员工看成机器。
11(5.5型领导)?答:中庸型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与对生产的关心基本保持平衡,他们喜欢民主作风,但又不鼓励创新,希望保持现状,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
12(9.9型领导)?答:团队领导,他们对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把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有效地结合,使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是一种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管理思想史重点课堂笔记管理思想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思想史发展概况1、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产生了儒、道、法、兵等学派的管理思想。
18世纪后的管理思想发展:答:1、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结果是极其动力代替部分人力。
2、科学管理理论时期。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3、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20世纪60年代后,人来在科学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管理思想被称为“系统理论的管理思想”。
4、当代管理思想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的“追求卓越”,到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再造”,再到20世纪末的“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管理理论处于未出“丛林”又进“丛林”的状态。
一、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结果是极其动力代替部分人力。
英国数学家、机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于1832年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詹姆斯·瓦特——“蒸汽机之父”:1800年创办某公司属下的苏霍制造厂,是最早使用科学管理于制造业的工厂之一。
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人的行为教育,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1、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管理思想有那两个重要贡献?答:第一、他们创造和发明了一系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管理问题的看法,他们用一套严密的并且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告诉人们,要想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传统、依靠个人的良好愿望以及直接接受,而要从科学的意义上去探索共产运作各个方面的规范方法和技术。
管理思想史引言管理思想是指对于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描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流派和思想家。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古代文明国家的管理实践中。
其中,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古埃及人民使用一套复杂的组织结构来管理城市建设、农业和商业活动。
另一个重要的古代管理思想来自于古中国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社会和谐,并提倡礼仪、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这对于管理组织和团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则。
他通过对劳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分工、协作和最优化的管理原则。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石。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实验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
代表人物包括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等。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强调人的行为和个性特征对组织的影响,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与组织的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组织的绩效。
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是20世纪后期至今的管理思想的总称。
其中,总体质量管理(TQM)被认为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TQM强调组织的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管理思想,如系统管理、学习型组织和创新管理等。
总结管理思想史是一个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
从古代管理思想到现代管理思想,每一次的变革都在推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无论是古代的儒家思想还是现代的TQM,每一种管理思想都有其适用的背景和价值观念。
了解并运用这些管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竞争力。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管理的定义狭义:以法约尔为代表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管理活动是渗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他们起保证、主导作用,有自己特定内容,需要用特殊技能的活动。
这种管理活动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职能组成。
广义:以哈罗德·孔茨为代表在《管理学》一书中提出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三、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有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基本研究方法: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管理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四、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各个特定时代文化的经济内容、社会内容和政治内容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管理科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一、古代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实践:○1埃及的齐阿普斯金字塔;○2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王颁布由282条法律组成的法典;○3古罗马帝国的兴盛管理思想:○1苏格拉底管理的普遍性○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很多有关管理和组织的见解○3孔子提倡按才能选拔和提升官员○4查纳卡雅·考底里耶《政事论》二、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一)阿奎那的管理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著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从自然观点出发,对如何协调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二)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君主论》、《战争的艺术》、《弗洛伦萨史》主要思想:○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将权利和财富欲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2物质利益决定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三)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主要思想:○1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2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3主张按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4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三、工业文明的形成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资本主义精神的三大支柱1.新教伦理○1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2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4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2.自由意志的伦理约翰·洛克代表作《政府论》○1个人的行为受理智和自然法则支配,而不是受专横的传统标准或独裁人物的怪诞念头支配;○2人类社会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后来进一步提出:○1法律要以理智而不是专横为基础;○2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授予;○3实现个人目标的自由是天赋的权利;○4私有财产和用它来追求幸福是天赋权利并得到法律的保护3.市场伦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作《国富论》提出:○1市场与竞争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不受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2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源泉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让·巴蒂斯特·萨伊(法,经济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2.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主要的管理原则应包括:○1适当的职责划分;○2授予充分的权利,以便能够充分执行其责任;○3能够了解是否切实承担起责任的手段;○4极其迅速地报告一切玩忽职守的情况,以便立即纠正这些错误行为;○5通过每日报告和检查制度所了解到的这些情报既不会使主要负责人为难,也不会削弱他们对下属的影响力;○6采用一项制度,不仅能使总监立即发现错误,而且还能指出失职者亨利·瓦农·普尔○1组织是一切管理的基础;○2沟通交往是整个组织进行汇报的一种方法;○3信息就是“沟通交往的记录”3.关于劳动分工问题分工是生产和工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支柱(1)英国重商主义后期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是最早研究分工的,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原理研究》一书中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2)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2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作转入另一项工作所失去的时间;○3分工可以是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第三节略第四节对管理思想未来发展的展望一、21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一)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二)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三)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四)文化与利益多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五)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管理学的挑战;(六)新经济体制对管理学的挑战二、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一)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管理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视角、内容、方法(二)学科体系的完善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三)社会效用的进一步扩大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一)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二)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三)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出现为现代管理科学的诞生奠定了现实条件。
管理思想史基础知识总结管理思想史是研究管理学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理论、观念和方法的学科。
管理思想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而现代管理学的形成始于工业革命。
以下是管理思想史的基础知识总结。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和宗教领域,并没有明确的管理学概念。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都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如统治者的权力管理,军队组织和神庙管理。
这些实践中体现了一些管理原则,如分工、组织和控制。
中古管理思想: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主要围绕着天主教教会的组织和管理。
罗马教皇的权力管理以及教会层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对后来的管理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一些商人和政府官员的实践也为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如商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管理。
近代管理思想:近代管理思想开始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厂的兴起引发了管理问题的关注。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分工”原则,认为通过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查尔斯·巴比奇则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科学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激发了对组织管理的研究。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性管理的概念,认为组织管理应该按照科学原则进行,强调了规范权力和职权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伯纳德·阿尔诺尔提出了人类关系学派,认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情感因素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现代管理思想:在20世纪中叶,现代管理思想开始出现。
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科学化和职业化的理念,强调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的知识和实践,并提出了“管理者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
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变革和发展。
现代管理思想包含了各种理论和方法。
其中,系统论强调了组织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卡内基根据地的管理思想强调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等方法和理论。
观《管理思想史》后感在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观看到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管理思想史》全套视频,使我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关于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涵。
在这套视频中将管理思想史编成了一系列的课程,每课时大约50分钟,相当于我们平时上一节课的时间,从这点看,这套视频比较适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观看,大大充实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全套视频有15讲,分别为我们讲述了:一绪论;二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四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六古典组织管理;七行为科学管理的产生;八现代管理理论综述;九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十当代管理环境与思想;十一当代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势;十二管理思想史的学习总结;接下来就是对一些管理名著的评价。
以前我一直认为管理学就是管理中的唯一一门学科,管理思想史只是一个介绍管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将它作为一门学科不太合适。
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多么的重要,它的学科特点在于1、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门,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2、在研究方法上有显著的史学特点,它所展示的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任务。
”观看全套视频后,从总体上来说,该视频主要争对了国外管理思想史的发展并做了大量的介绍和评价,而对于中国的管理思想史并不是很突出,只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最后对中外思想史的比较中又提到了中国的管理思想史。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方面有待加强,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确实可以花大量时间研究别国的管理精华,但是要很好的加以利用就必须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去学习去借鉴,不然做的只是表面功夫无用功而已。
当然,在观看期间我也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有诸子百家,以前我一直认为他们所宣扬的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其实他们的言论和著作中早已透露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思想,诸如,老子宣扬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管理思想史一、欧文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二、管理对于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重要三、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人有私欲””,他的策略是“以弱胜强”;孔子“节用”“重义轻利”;孟子“以德服人”;孙子“唯民是保”;管子“以人为本”。
四、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1、人是管理的重心2、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3、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4、重情重义的管理价值观5、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以谋取胜、强调权变、思先于行)五、汉武帝的“有为而治”管理思想:1、罢(罢黜百家,只尊儒家)2、削(削弱诸王,打击富豪)3、掌(掌握财政,控制经济)六、在管理跨度方面,“以十为限”的规律是埃及的实践做法。
用来说明“职业”管理角色最古老的一个词是“宰相”。
七、古希腊的管理思想杰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管理具有普遍性);柏拉图(研究国家范围的分工);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家庭管理》,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八、阿奎那奉为“神学之父”,以《神学大全》最为著名。
九、马基雅维利意外利文艺复兴日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
著有《君主论》,第一次运用了“案件分析”。
名言“比狮子还勇敢,比狐狸还狡猾”。
十、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其代表作《国富论》。
中心思想是自由市场经济,他在著作中涉及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十二、普尔,建立一种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十四、哈尔西,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在工资和奖金制度上有重要的贡献,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十一、查尔斯·巴比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机器—差分机。
管理学上的贡献:1 制定出企业的管理的一般原则2 劳动分工的利益思想3 工作时间问题的研究4 强调劳资协作5能使效率更高的大工厂的优越性。
十三、亨利。
汤主要贡献:1、强调指出管理的重要性2、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3、提出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十五、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之父。
管理思想史绪论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了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二、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了解)1、零散研究阶段在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之前,管理只是作为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学科的部分内容分散地存在着。
2、专门研究阶段到了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人们对管理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三、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了解)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一般掌握)1、学习管理思想史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
2、学习管理思想史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
3、学习管理思想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五、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要求(一般掌握)1、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
2、从国情出发学习和理解管理思想史。
3、积极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
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一、关于国外古代管理思想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1、法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
2、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是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3、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4、在工程和军事管理方面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苏格拉底提出了管理具有普遍性,认为一个好商人的职责和一个好将军的职责事实上是相同的。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经济科学中的专业化或劳动分工原理。
在《理想国》中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贤哲。
第二等人是卫国的武士。
第三等人是民间艺工。
色诺芬提出了管理的对象、目标和中心。
管理思想史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管理科学形成前的主要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以及对管理思想未来发展的展望。
第一节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管理。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管理的概念1、广义:哈罗德.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本书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
管理是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2、狭义:法约尔为代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企业包括六项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贯穿整个企业生产活动之中,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职能组成。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哈罗德.孔茨《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认为使得管理有别于其他商业机能的因素是管理把所有这些机能凝聚了起来,从而使企业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融为一个整体。
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三、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有三个基本视角,以清理各种管理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1、时间系列的视角。
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
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
四、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各个特定时代文化的经济内容、社会内容和政治内容交互作用的结果。
1、文化的经济内容:反映人同资源的关系。
资源分为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分配方式可分为传统的方式、命令方式、市场方式和综合方式四类。
2、文化的社会内容:反映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文化的政治内容: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节管理科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一、古代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1、集体劳动协作形式,大约已有6000年历史,比如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的齐阿普斯金字塔,公元前200年前的长城,公元前2250年,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罗马帝国的强盛都要归功于有效的管理。
2、公元前400年间,苏格拉底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与私人事业管理相通之处。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公无前300年间所著《政治学》提出了管理和组织的相关论述,如劳动的专业化,论部门分工,论集权、分权、论协作、论领导3、公元前500年间,孔子主张通过实践证明德才兼备的人任官,汉代实行了文化考试,唐代实行了科举制度。
4、古印度政治家查纳卡雅.考底里耶公元前300年间在《政事论》中建议印度应如何建立和维持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的问题。
5、希腊的杜兰特提出“一个国家诞生时总是讲求节约的,衰亡总是腐败的”著名论述。
6、汉高祖刘邦的“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名言。
我国的《周礼》对行政管理制度和责任的论述,《墨子》、《孙子兵法》等对管理的职能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补充:一、苏美尔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最早文明的创造者,现伊拉克地区,首领恩西主管行政、军事、祭祀。
通过赋税制度积累财富,用文字记载帐目,建立起了法律价格经。
以牙还牙惩罚法,执法的半私人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过失和故意区别。
二、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尼罗河哺育了埃及,法老为最高统治者,中央集权制。
金字塔70多座,最大的高146米,边长230米,巨石二百多块,重达二吨半每块,做工细致,设计精巧。
用了十万人二十年才修成,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管理知识。
当时注意到了计划、权利和责任,例外原则,咨询制度,授权思想,监工管理10个仆人。
三、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阿摩利人约公元前2000年前建立,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实行中央集权,全国的行政、军事、立法、司法、祭祀等,开挖运河。
涉及出售、契约,合伙,协议,期票,借贷,租赁,转让,抵押,遗产,奴隶等各个方面立法。
土地分给三种人,祭司商人,兵役,纳贡者。
商业交易大都在石板上记载作为控制手段。
关于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农工至少八古一年。
关于控制,要有证人在存钱立契方面。
关于责任。
如果造的房子倒塌至人死,该工人负死刑。
关于生产控制与激励。
每个星期工厂中所用的棉纱使用不同的着色来标示。
织女的工资用食物来表示,以生产量来定多少。
四、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从幼发拉底河到巴勒斯坦地区。
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圣经《旧约全书》犹太教的经典。
摩西率领希伯来人逃出埃及,,在政府立法,人际关系,人员选择和培训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能力。
他的岳父杰罗思建议采用授权原则和例外原则,实行分级管理。
选择能干人担任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
五、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崇拜民主管理。
知识和思维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他们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数学,生物,医学都有发展。
统一节奏,愉快工作原则,管理普遍性原则,专业化与合理分工原则,提出管理的对象,目标和中心。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色诺芬等)。
六、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最早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奴隶制城邦,后控制着整个欧洲和北非。
分为101个省,每省分4年大区,13个小区。
任命3个助手。
等授权委派办法来管理。
古罗马人创造了类似工厂的生产方式。
向公从出售股票,商业实行标准化。
国家控制着经济,征收贸易税,管理行会。
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
二、中世纪时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中世纪是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600——1500)之间。
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
教会(天主教)主宰着人们的思想,宣传反商贸易,认为“生意是罪恶的需要”,不关心现世而是关心来生,不关注获取,而关注救赎。
中世纪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任何重要成果,但在社会管理领域,在中世纪后期还是产生了诸如阿奎那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以及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等影响深远、值得研究的成果。
1、托马斯.阿奎那,1226年生,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他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讨论。
2、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生于1469年,意大得中世纪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
提出了领导要具备“要比狮子还勇敢,比狐狸还狡猾”的素质,在《君主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等著作。
主张:性本善,物质利益决定论,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等。
3、托马斯.莫尔,生于1478年,欧州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乌托邦》,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而有趣的全书》。
主要内容:指出了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构建了乌托邦的假想,有农户、农场、作坊,公有制,民主管理,统一管理,秩序井然,6小时工作制。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的政治观,人文主义的绘画雕塑艺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誉为“三杰”),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主要贡献在于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得到发展,知识的地位上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工业文明的形成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
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工业文明的繁荣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对工业化时代早期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
1、工业文明形成的时代背景:行会制度出现于1100年间,随之更有效率的工厂制度代替了行会制度,随后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三大支柱。
(1)新教伦理:马丁.路德在1517年,对天主教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天职”是上帝为人在现世中安排的使命,每个人应完成自己的任务。
瑞士加尔文提出了“选民”和“弃民”的概念,成功的是选民,失败的是弃民。
激发了人们的生活动力,形成了新社会生活准责。
主张珍惜时间,乐于工作,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抑制需求和浪费。
(2)自由意志伦理:约翰.洛克《政府论》主张个人的行为受理智和自然法则支配,人类社会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法律要以理智而不是专横为基础,政府权利来自于人民,天赋人权,天赋自由。
这一思想对英国“光荣革命”,法国的“大革命”,美国的独立宣言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市场伦理: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指出,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主张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2、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1640年20年间),1775年至1789年美国的独立战争胜利,1789年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欧州大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的革命,从英国家的棉纺织业开始。
托马斯.纽科门制成了原始的蒸汽机,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詹姆斯.瓦特改良研制,申请了专利。
在“火箭号”火车和“克莱蒙脱号”汽船上的应用为标志,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英国查尔斯.惠通斯,莫尔斯,维耳三人发明了电报,美国贝尔1876年发明了电话。
4、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效率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组织管理问题等都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必然有一种新的现代管理思想来支撑。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
塞缪尔.纽曼于1835年《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论述。
穆勒对忠诚和热心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马歇尔补充了自立等领导特质。
在纽约和伊利铁路公司工作的麦卡勒姆提出了管理原则,授权、职责明确、迅速纠错、每日检查制度,普尔(1812生)认为,管理的改革必须通过培养一批专业管理人员来进行,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家来进行。
最早研究分工的英国重商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1712年生)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原理研究》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
早于英国古典经济创立者亚当.斯密(1723年生)。
19世纪初詹姆斯.瓦特和博尔顿关于生产经营管理提出独到的见解,如计划,标准、控制制度、记录,工作研究等。
补充: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一、老子(公元前500年),姓李,是先秦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包含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研究。
道法自然的政治管理思想。
大自然法则支配一切,天道地道人道都服从自然。
有欲有私的人性理念。
受外界五色,五味,五音的影响。
要求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无智型的管理形式。
二、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促尼,春秋末的鲁国人,早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
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举贤才的用人之道,和与中庸的管理思想,以信为本的生存法则。
三、商鞅的管理思想商鞅公元前390至338.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后因封地商,称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