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平面镜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9
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相等__;(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光的反射__.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3. 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 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 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15. 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 平面镜的作用:① 改变光路; ② 成像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 凹面镜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 刻度尺的作用:验证像与物距离的关系●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验证像与物大小关系●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是否在光屏上承接到像 ●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 较薄的。
目的: 防止成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 45° 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 “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 .B .C .D .2、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SS' 图2-5B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3、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4、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5、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6、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 AB 的虚像C.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8、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 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 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10、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11、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 B.2点35分C.3点55分 D.12点40分12、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13、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14、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5、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作图★★ 6 6二平面镜成像实验★★ 4 424三球面镜★★ 2 2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作图:1.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不透明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相关名词概念定义:(1)物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用符号u表示;(2)像距: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用符号v表示;(3)实像和虚像:①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②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或者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4.平面镜成像原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5.光路图:如右图;6.成像特点:、、、、;①;②;③;④⑤;注: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位置、形状,以及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无关。
7.作用:成像、改变光路;8.实例及应用:、照镜子、视力表测试、舞蹈室等;9.平面镜成像作图:做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图形;①物体与像用虚线连接,并且在连线与平面镜相交处标上垂直符号;②像用虚线画。
【例题1】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变式1】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
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A.变亮B.变暗C.不变D.偏离原位置【例题2】舞蹈演员向平面镜方向移动时()A.像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B.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C.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变式2】如图所示,小汐在检查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汐在靠近平面镜时,视力表上字母“E”在镜中的像变大了B.视力表上字母“E”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不可以呈现在光屏上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2.1mD.小汐远离平面镜1.5m时,她的像向她远离1.5m【例题3】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变式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当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动时,铅笔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将()A.逆时针转动B.顺时针向右转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例题4】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盘,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