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危险因素清单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一危险源定义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
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
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
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
危险源因素识别清单危险源因素识别清单是企业或工厂进行安全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份危险源因素识别清单,供参考。
1.人员因素1.1 工人技能程度低,无法完成所需工作任务。
1.2 工人身体状况不良,例如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1.3 工人精神状态不佳,例如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影响。
2.机械设备2.1 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存在安全隐患。
2.2 设备未经定期保养或维修,存在故障及损坏风险。
2.3 机械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及生产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3.电气系统3.1 电气设备存在接地电阻过大、放电及弧光现象等安全问题。
3.2 电气线路设计存在问题,例如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
3.3 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接地或接地不良,存在漏电、触电等安全隐患。
4.物质储存及使用4.1 危险品储存不当,例如易燃、易爆物品未妥善保管,存在安全隐患。
4.2 化学品混合与存储不当,存在危险反应和意外事故的隐患。
4.3 不合格原材料使用,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5.工作环境5.1 环境污染,例如噪音、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存在健康问题和安全隐患。
5.2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存在对工人的健康危害。
5.3 工作场地狭小,存在安全隐患。
6.管理制度6.1 安全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风险。
6.2 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及专业知识,无法有效管理工作安全。
6.3 管理人员对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意识薄弱,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源。
以上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因素,企业或工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安全。
附件1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车间/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查人员:负责人:年月日注:1、《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是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的基础工作,企业、车间、班组应认真做好排查辨识和填写工作;2、风险点(单元)名称是指企业生产完成一个工艺操作过程的设备、管控仪表等组合体存在安全风险的单元;3、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人、物的、环境和管理的因素;4、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车间)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动态安全风险告知卡附件4风险分级及管控原则(一)基本原则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4级: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评估属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由公司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由公司安环部和生产部等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评估属中度危险;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安环部负责监督落实。
D级:低风险/蓝色风险,评估属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应由所在的班组负责管控,车间负责监督落实。
(二)升级管控1.涉及下列情形的B级、C级风险,应直接确定为A级:(1)构成危险化学品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本公司不涉及)(2)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本公司不涉及)(3)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本公司不涉及)(4)同一作业单元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
2.涉及下列情形的C级风险,应直接确定为B级:(1)构成危险化学品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本公司不涉及)(2)涉及剧毒化学品的场所和设施;(本公司不涉及)(3)化工企业开停车作业或者非正常工况操作;(4)同一作业单元内现场作业人员3人以上的。
职业危险因子和职业禁忌症清单职业危险因子清单
1. 物理因素
- 噪音:高强度噪音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和其他健康问题。
-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引发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损害。
- 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2. 化学因素
- 有害化学物质: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中毒或其他健康危害。
- 致敏物质:某些物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免疫系统疾病。
3. 生物因素
- 传染病病原体:接触传染病病原体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或传播。
4. 人体因素
- 肢体劳损:重复性运动或姿势可能导致肌肉、骨骼和关节损伤。
- 心理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禁忌症清单
1. 肺部疾病:如职业性气管炎、职业性哮喘等。
2. 皮肤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肤炎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职业性中毒性神经病、职业性肢体神经病等。
4. 肝脏疾病:如职业性肝病、职业性肝纤维化等。
5. 肾脏疾病:如职业性肾炎、职业性肾小球疾病等。
6. 癌症:某些工作环境和职业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以上清单仅提供基本指导,并不涵盖所有可能的职业危险因子
和职业禁忌症。
雇主和雇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进行职业危险评
估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请注意,本清单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法律规定和专业
咨询。
2023版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清单引言
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清单是用于确定和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重要工具。
本文档介绍了2023版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清单,旨在帮助雇主、雇员和相关监管机构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工作场所中的潜在危险。
分类清单
以下是2023版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清单的主要分类:
1. M类:机械危险因素
- M1 类:具有切割和挤压风险的机械设备
- M2 类:具有旋转运动的机械设备
- M3 类:具有冲击和震动危险的机械设备
2. C类:化学危险因素
- C1 类:有害气体和蒸汽
- C2 类:有害液体和固体
- C3 类:有害尘埃和颗粒物
3. B类:生物危险因素
- B1 类:微生物和病原体
- B2 类:动物原因的危险
- B3 类:植物原因的危险
4. P类:物理危险因素
- P1 类:噪音和振动
- P2 类:辐射和光照
- P3 类:温度和湿度
5. E类:人因危险因素
- E1 类:人体姿势和活动
- E2 类:工作场所布局和空间
- E3 类:员工心理和社会因素
6. R类:不明确的危险因素
- R1 类: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本文档概述了2023版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清单,提供了对工作场所中各种危险因素的分类。
这份清单可用于帮助雇主和雇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工作场所中的危险,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监管机构也可以使用此清单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在施工阶段,我们需要注意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们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或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凿岩、2.爆破、3.挖掘机、4.铲运机、5.打桩、6.砌筑、7.混凝土浇筑、8.混凝土搅拌/机械操作、9.钢筋架子、10.防水、11.防渗墙、12.油漆。
这些作业中存在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高温、局部振动、电离辐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三硝基甲苯、三硝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石棉、铅及其化合物、汞、镉、铬、甲醛等。
为了防护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例如,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喷雾降尘装置、戴耳塞或采取其他预防噪音措施、佩戴安全帽、防护服、防毒口罩、绝缘手套、绝缘鞋、耳塞等。
在具体作业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或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和防尘口罩;在电焊作业中,需要佩戴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电焊面罩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伤害。
1.砌筑工人需要注意高温、高处作业和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安全带和防尘口罩。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人会受到噪声、局部振动、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必须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穿戴雨鞋、绝缘手套和防尘口罩。
3.钢筋架子工人需要注意噪声、金属粉尘、高温和高处作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耳塞和防尘口罩。
4.防水工人会接触到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和中暑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须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工作服。
5.电焊工人会受到电焊性尘肺、金属烟热、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物中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必须佩戴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电光电焊面罩和有色眼镜。
职业安全风险清单
以下是职业安全的一些常见风险清单,旨在帮助员工和雇主认识并管理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
1.物理危险
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如施工工地、高处作业等存在跌倒、滑倒等风险。
使用危险工具和设备:破碎机械、电锯等易引发伤害的工具和设备需要注意操作和保护。
电气设备故障:电线老化、电路短路等因素可能导致触电和火灾等危险。
2.化学危险
有害物质:接触、吸入、低剂量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毒化学品等。
化学品泄漏:处理、运输化学品时泄漏可能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危险。
3.生物危险
感染病原体:在医疗、动物接触和处理垃圾等环境中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感染。
昆虫咬伤:某些工作环境可能存在蚊虫、蜜蜂等昆虫叮咬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
4.劳动强度风险
长时间操作:工作时间过长可能引发疲劳和身体不适。
重复动作:进行长时间、频繁的身体动作可能导致肌肉和骨骼问题。
5.精神压力风险
工作压力:高强度、高频率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职业暴力:某些行业(如警务、服务业)可能遭受暴力威胁。
6.人为因素风险
安全意识不足:员工对职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疏忽大意。
不遵守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或标准程序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
对于每一种风险,雇主和员工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安全风险的发生。
最全危险源辨识清单风险等级涉及场所/活动危险源风险1.食堂:生熟食混放,过期、变质食品加工,破坏分子恶意投毒;2.办公活动: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复印机,办公室高温,超时加班,烟屁股未灭丢进垃圾桶,办公橱柜高处落物,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过载、乱拉乱接,消防设施缺少,电器绝缘损坏;3.车队:车辆按照要求开展维修和保养,车辆性能不佳,定期未检定,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识;4.Word资料:疾病,辐射伤人,中暑,人体伤害,火灾,物体打击,火灾围扩大,触电,疾病,疾病,中毒,车辆伤害;5.现场检验: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去现场未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检验员在低处作业,高处有人切割作业;6.船舶建造:现场物品乱堆放,钢板、钢管坠落,高处检验船舶建造质量情况落水;7.系泊、航行试验:系泊、航行试验不服从指挥,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8.射线探伤:未制定应急预案,人员无安全防护措施,检测设备中辐射源未取得安全许可证,检验人员未佩戴个人计量仪;9.管理不当:人员未持证上岗等,缆绳受力不平均断裂。
风险等级和危险源风险在不同场所和活动中存在着。
在食堂,生熟食混放、过期变质食品加工和破坏分子恶意投毒等危险源存在。
在办公活动中,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复印机、办公室高温、超时加班、烟屁股未灭丢进垃圾桶、办公橱柜高处落物、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过载、乱拉乱接、消防设施缺少和电器绝缘损坏等危险源存在。
车队中,车辆按照要求开展维修和保养、车辆性能不佳、定期未检定、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识等危险源存在。
Word资料中,疾病、辐射伤人、中暑、人体伤害、火灾、物体打击、火灾围扩大、触电、疾病、疾病、中毒、车辆伤害等危险源存在。
在现场检验中,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去现场未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检验员在低处作业、高处有人切割作业等危险源存在。
职业危险因子和职业禁忌症清单职业危险因子清单
1. 物理因子
- 高温或低温环境
- 高噪音水平
- 离子辐射或电磁辐射
- 高风险的机械或物体运动
- 高气压或低气压环境
2. 化学因子
-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毒素
- 吸入有害气体或气溶胶
- 长期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 生物因子
- 高接触潜在感染源,如细菌、病毒或真菌
- 动物接触,包括野生或家养动物
4. 心理因素
- 高压工作环境
- 忧虑、抑郁或情绪压力- 长时间工作或过度劳累- 高度竞争的工作环境
职业禁忌症清单
1. 呼吸系统疾病
- 肺癌
- 呼吸道过敏症
- 呼吸系统感染
2. 皮肤疾病
- 接触性皮炎
- 职业性皮肤癌
- 铬皮病
3. 神经系统疾病
- 职业神经病变
- 神经系统中毒
4. 眼睛疾病
- 职业性视觉损伤
- 角膜溶解症
5. 耳鼻喉疾病
- 嗅觉或听觉损害
请谨记,此清单仅供参考,不是详尽无遗的。
不同职业和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子和禁忌症状。
如果您怀疑自己的工作存在潜在危险,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感谢您使用我们的服务!。
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禁忌症清单
职业危险因素清单
1. 化学危险因素: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和化学制剂等。
2. 生物危险因素:如接触传染病菌、病毒和真菌等。
3. 物理危险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和高温等。
4. 机械危险因素:如工作时使用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
5. 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如工作站布局不合理、姿势不正确等。
6. 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如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人际关系问题等。
职业禁忌症清单
1.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职业性哮喘、支气管炎和肺部疾病等。
2. 皮肤病和过敏反应:如职业性湿疹、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鼻
炎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职业性神经病变和职业性中毒等。
4. 肌肉骨骼疾病:如职业性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和关节炎等。
5.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职业性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
6. 心理健康问题:如职业性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以上清单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禁忌症,实际情况可能更多。
职业健康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雇主应该根据具体行业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措施以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 注意:本清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应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和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和管理。
以上是关于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禁忌症的清单。
请参考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护职业健康。
岗位危险因素清单一、办公室岗位1、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可能导致颈椎、腰椎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2、电脑辐射长期面对电脑屏幕,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眼睛和皮肤造成损害,引起视力下降、干眼症、皮肤干燥等问题。
3、办公用品使用不当例如使用订书机、剪刀等办公用品时,可能会不小心划伤手指;搬运文件箱等重物时,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腰部受伤。
4、办公环境不良光线过强或过弱、噪音过大、空气不流通等,都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听力受损、头晕等不适症状。
二、生产车间岗位1、机械设备操作操作冲床、铣床、车床等机械设备时,如果操作不当或防护装置失效,可能会导致肢体受伤,甚至发生断指、断臂等严重事故。
2、电气设备风险接触带电设备、电线老化漏电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高温环境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如铸造、锻造等,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问题。
4、粉尘和化学物质如在打磨、喷漆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被吸入肺部或通过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甚至中毒。
5、噪声危害车间内的机器运转、冲压等作业会产生强烈的噪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
三、建筑施工岗位1、高空作业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外墙构件等工作中,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
2、物体打击施工现场上方可能有物体掉落,如砖块、工具等,击中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3、坍塌事故在挖掘基坑、拆除建筑物等作业中,如果施工不当,可能发生坍塌,将人员掩埋。
4、机械伤害使用塔吊、起重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时,可能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导致人员受伤。
5、触电风险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复杂,容易出现电线破损、短路等情况,引发触电事故。
四、物流运输岗位1、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疲劳驾驶、超速、违规驾驶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货物装卸在装卸货物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货物掉落砸伤人员,或者造成人员扭伤、拉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