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战国策)精梳版.ppt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25
《苏秦始将连横》选自《战国策﹒秦策》选自《战国策秦策一》刘向整理一、作品及作家介绍《战国策》作者已不可考,所记非一时作者已不考所记非时之事,又非涉及国,应非人所作,可之事,又非涉及一国,应非一人所作,可能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纵横策士所记,也许有些是秦汉人所作。
名称各异,有也许有些是秦汉人所作名称各异有国策国事长长书事《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
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宫中图书,编辑西汉末年整理宫中图书成33篇,他认为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定名为《战国策》。
策》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作品27章,无书名和篇名,专家称其帛书《战国策》,其中11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与《史记》,16章属失传己久的佚作,这说明战国时记载的类似资料在当时肯定很多,传于汉时仍为数不少,刘向编订的只是一部分而己。
目录学之祖-刘向刘向,西汉目录学家、文学家。
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
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免为庶人。
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据《汉书·艺文志》,刘向有辞赋33篇,今还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楚辞》书是刘向辑等书《楚辞》一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屈原宋玉及贾谊等集,收入屈原、宋玉及贾谊等人的仿骚作品。
《战国策》(共33篇,486章) 1.《西周策》1篇,分为17章。
《周策》篇分为章2.《东周策》1篇,分为22章。
3.《秦策》5篇,分为64章。
4.《齐策》6篇,分为57章。
4《齐策》6篇分为57章策篇分为章5.《楚策》4篇,分为52章。
6.《赵策》4篇,分为66章。
7.《魏策》4篇,分为81章。
7《魏策》4篇分为81章8.《韩策》3篇,分为69章。
9.《燕策》3篇,分为34章。
10.《宋卫策》1篇,分为14章。
10《宋卫策》1篇分为14章11.《中山策》1篇,分为10章。
《战国策》人物个案分析——苏秦杭苏宁内容提要:《战国策》中着力描绘了很多策士的形象,本文选取其中的代表人物苏秦进行个案分析,从人物的人生经历入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分析体会,概括其性格特点。
本文的重点是针对对苏秦有争议的评论进行探讨,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资料提出自己对于苏秦行为是否符合信义做法的思考,阐明自己的观点。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
书中创造了众多策士形象,他们对天下大势、各国实力、风土人情、山川险要了如指掌,还善于揣摩人主心理,有针对的提出对策。
在这些策士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纵横家苏秦,历史上对这个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接下来我将根据我所借鉴的史料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谈谈对苏秦的理解。
苏秦,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
他虽然出身于贫困的农家,但从小怀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
但通过“锥刺骨”的不懈奋斗和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
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就了自己的抱负。
但他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们,最终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
苏秦的一生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一、蛰伏期所谓蛰伏,是指苏秦在这段期间因不被重用,反而激发他不断充实自己的各方面知识,为今后的事业做铺垫准备。
可以说,这段经历是相当痛苦的。
他的第一次游说就是以失败告终的。
当他自信满满的向秦王叙述自己政治思想并渴望得到重用的时候,被秦王一句“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拒绝了。
这使得他“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
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自己也感叹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