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和上证指数
- 格式:doc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7
cpi指数是什么意思CPI指数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cpi指数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阅!cpi指数是什么意思CPI指数一般指消费物价指数CPI指数历年数据1CPI指数历年数据22011年2011年10月份,CPI从9月的6.1%下降到5.5%。
根据全年的情况,蓝皮书预测,2011年的CPI涨幅全年可能达到5.5%左右。
2012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预计2012年CPI上涨4.6%。
2011年12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测。
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6%。
食品为31.79%、烟酒及用品3.49%、居住17.22%、交通通讯9.9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衣着8.5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2014年2014年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月持平。
调查显示,1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23个百分点。
其中,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3.0%,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9%,鲜菜价格上涨2.1%,猪肉价格下降4.3%。
2014年6月26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发布数据,根据京津沪渝穗深苏7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1~5月平均,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涨幅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7城市中深圳仍排第一。
2014年6月CPI同比上涨2.3%。
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6%。
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3%。
在2014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之时,北京CPI 却迎来逆势回升。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北京市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股市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上证指数是中国股市的代表性指标之一。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变量对于股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指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GDP、CPI和PMI。
GDP是国民经济总量的衡量指标,CPI代表消费价格水平的指标,PMI则是工业增长的关键指标。
这三个指标被认为是影响股市的重要经济指标,在股市分析中被广泛关注。
首先,我们来看GDP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GDP与上证指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这也说明了经济增长会带来股市上涨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度较大,所以我们通过回归分析来探究影响的显著性。
结果显示,当GDP增长1%时,上证指数也会在短期内上涨0.14%,但影响显著性较弱。
其次,我们来看CPI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CPI代表着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的出现可能会影响股市的状况。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CPI与上证指数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这说明通货膨胀会导致股市下跌。
由于CPI与上证指数的数据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这也为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提供了一定的难度。
结果显示,CPI增长1%时,上证指数会在短期内下跌0.36%,影响显著性较强。
最后,我们来看PMI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PMI代表了工业生产水平。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PMI与上证指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这也证明了工业增长会带来股市上涨的可能性。
由于PMI与上证指数的数据也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这样会使得我们进行回归分析时需要小心谨慎。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当PMI增长1%时,上证指数会在短期内上涨0.20%,但影响显著性较弱。
总的来说,本次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变量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是很复杂而不确定的。
GDP增长可能会带来上涨,但影响显著性较弱;CPI增长可能会导致下跌,但影响显著性较强;PMI增长可能会带来上涨,但影响显著性较弱。
cpi与股市的关系_cpi与上证指数走势对比图
埃德.伊斯特林(Ed Easterling):市盈率变化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相关。
在通胀比较低或者比较平稳时,股市能支撑SP500指数的市盈率到20倍甚至更高,但是在通货膨胀开始严重或出现通货紧缩时,市盈率就会骤然下降,而且在长期熊市结束之际,市盈率通常都是在一位数的范围内。
在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水平下,比如1%-2%,就可以支撑市盈率高达20倍甚至更高;但当通货膨胀率升3%-4%,市盈率将会直降到15倍左右;在4%-5%时,市盈率会降至约13,而到7%或更高时,市盈率会降至10或更低。
在任何水平的通货紧缩条件下,市盈率都会降至一位数的范围内。
埃德.伊斯特林的研究结论是针对美国股市的,而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请看下图:(网址)
从上图可以得出结论,当中国的CPI超过4%时,上证指数和平均市盈率会快速下降。
证明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变化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也是紧密相关的。
CPI与股指走势(2011-09-09 20:42:46)转载原文标签:转载看來未來一年的風險真大吶。
原文地址:CPI与股指走势作者:哈克1:CPI走势的周期性:下面这幅图早先贴出时,曾有意见认为今年CPI难以在正弦波峰值附近拐头,今天公布8月的CPI 同比6.2%,稍有回落。
尽管据此不能完全断定7月的6.5%就是拐点,但确实是在往周期性指示的方向上走。
如果这么继续走下去,2012年年底附近,经济可能就是再次进入“通缩”,届时,减息周期开启。
这幅图是从1997年做起的,意思是图中较为明显的周期性,也是一种不完全归纳,即这一段时间里的周期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保证今后也完全如此,但今后的一段有限时期,可能如此,即有较大的概率如此。
这种不完全归纳方法,可以叫做偏归纳,其信息知识可称之为偏知识。
2:与股指的对比联系:CPI因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大众对它也较为熟悉,如果化繁就简,就按CPI走势作为唯一指标作股票的话,也许收益会很不错。
因为CPI走势的周期性与股指的周期性大致相对应,判断股指走势相对要难得多,而判断CPI 的走势则容易得多,比如去肉店问问猪肉价格就八九不离十啦。
下图中较粗的红箭头,指示CPI的下跌周期,可以对比着股指看出:自1997年以来,在CPI下行周期的过程中,股指几乎清一色的属于熊市,当然也存在熊市中的反弹,如图中的较细的红箭头(98年的反弹行情和2002年的反弹);CPI上行周期的过程中,不是牛市就是可操作的反弹,如2004年的强反弹,2009年以来的所谓“小牛市”。
总结以往,是为未来。
我们关心的是今后的走势,如果正弦曲线所指示的方向再次成立,那么最后那个粗红箭头可就是穿心箭啦!就预示着直到2012年底或 2013年初这段时间,股指的大方向应该也是与CPI的方向一致的,尽管当间会有甚至像样的反弹,但一定要清楚,仅仅是反弹,如果参与玩的话,必须见好就收,别做套牢的冤大头。
2011年,全球发脾气,2012年,世界并不更美妙!下图为深圳综合股指与CPI的对比,该股指仍高呃!3:后记:刚才在海宁博客看到他转的高善文的文章,高似乎认定7月就是拐点,呵呵。
CPI指数一.CPI的定义: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在反应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
二. CPI的作用◆反映通货膨胀状况◆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三.居民消费价格调查1.内容:衣、食、住、行、用、医疗、教育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八大类2.调查地点:CPI指数编制有调查商品确定、采价点的选择、调查员采价、数据上报、审核和最终汇总计算等程序。
选择的采价点,既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也有分散在居住集中地的市场、超市、小型商店,还有居民家庭或个人生活服务场所。
四.CPI 与GDP的关系CPI反映消费价格变化情况,是一个相对数。
GDP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是一个绝对数。
CPI的变动反映经济运行过程中物价变动情况,是观察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CPI 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的变化则反映经济的增长情况。
CPI指数的升高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引起通胀的因素很多,包括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经济危机等.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存在以下四种情形:高增长低通胀,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CPI与GDP走势高低幅度大致方向一致,CPI可以反应GDP。
五.分析我国的CPI数据图1分析:一般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上,而居住和交通等位居在食品之后,说明我国的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未完全改善。
但是,近些年来,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比重不断增加,更多的人有经济条件进行娱乐消费,这是种好现象。
图2分析可得:2011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
根据其他数据来源可知,其中城市上涨4.1%,农村上涨4.1%;食品价格上涨9.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在过去半年里,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诸多挑战,同时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走势、热点板块等多个维度,对半年度行情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宏观经济1. 经济增长: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达到 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
2. 物价水平: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6%,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3. 外贸形势: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1.4%。
外贸形势总体稳定,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三、政策环境1. 货币政策:上半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上半年,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
2. 财政政策: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保持积极稳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实体经济。
3. 产业政策:上半年,我国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市场走势1. 上证指数:上半年,上证指数震荡上行,累计上涨5.6%。
其中,6月份涨幅最大,达到6.6%。
2. 深证成指:上半年,深证成指累计上涨6.9%,表现优于上证指数。
3. 创业板指:上半年,创业板指累计上涨9.2%,表现最为抢眼。
五、热点板块1. 科技板块:上半年,科技板块持续活跃,半导体、5G、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2. 医药板块:受疫情影响,医药板块成为市场热点,疫苗、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涨幅明显。
3. 消费板块: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消费板块表现稳健,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细分领域表现良好。
4. 金融板块:金融板块在上半年整体表现稳定,其中银行、保险等细分领域涨幅较小。
CPI与PPI月度差值和公司盈利能力、上证指数三者的关系-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CPI与PPI关系分析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的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环节的价格波动情况,而CPI反映的是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
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其传导方式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工业原材料一生产资料一生活资料的传导;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一农产品一食品的传导。
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因素,而2010年以来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从价格链条上看,价格传导主要分为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大路径。
成本推动是指由上到下的传导,生产领域产品的价格波动传递到流通领域,最后传导到消费领域的相关商品;需求拉动是指由下到上的传导,价格传导是反过来进行的,由下游商品向上游传导。
根据CPI和PPI的编制过程,我们可知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但CPI与PPI不会出现持续处于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
价格传导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控制。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大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作正差值,也即价格传导过程中不存在阻滞现象,经济体系中产品价格传导顺畅,代表整个经济体企业盈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小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为负差值,即违反价格理论常理出现的倒挂现象,代表着经济体系中,价格关系出现阻滞,价格传导机制出现问题,意味着整个经济体企业亏损。
会计基础知识: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怎么判断大盘的概念大盘指的是市场的整体走势和整体情况。
在股市中,大盘常常代表着某一个指数的变化,比如股票市场中的上证指数、深证指数等。
那么如何判断大盘的概念呢?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理解:1. 宏观经济数据:判断大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宏观经济数据。
宏观经济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指数(IPI)等等。
当这些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时,说明整体经济环境良好,可能会促使大盘上涨;反之,当这些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较差时,整体经济环境可能不太好,大盘可能会下跌。
2. 政策面影响:政策面对大盘的影响不可忽视。
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大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比如,当政府出台鼓励企业投资的政策时,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使得大盘上涨;而当政府出台限制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时,可能会引发市场的担忧,导致大盘下跌。
3. 技术面分析:大盘的走势也可以通过技术面的分析来判断。
技术面分析主要包括图表分析、均线系统、形态分析等,通过研究股价的走势和交易量的变化,以及各种技术指标的运用,来预测和判断大盘未来的走势。
4. 市场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市场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对大盘的走势也有重要影响。
当市场情绪乐观时,投资者通常会选择买入股票,从而推动大盘上涨;相反,当市场情绪悲观时,投资者则会选择卖出股票,导致大盘下跌。
因此,通过观察市场情绪和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初步判断大盘的走势。
5. 国际市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大盘的走势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特别是一些重要国际市场的走势,都可能会对大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全球经济形势,比如美国的经济数据、欧洲的经济形势等等,以判断大盘的走势。
综上所述,判断大盘的概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数据、政策面影响、技术面分析、市场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国际市场的影响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大盘的走势。
在进行大盘判断时,需要全面、综合地分析这些因素,以取得较为准确的判断结果。
CPI与PPI月度差值和上证指数的关系研究作者:王若晨甘朝阳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11期【摘要】文章通过分析CPI与PPI月度差值和公司企业盈利能力、上证指数的关系,得出结论:当CPI与PPI月度差值为正或者正差值趋势扩大,或负差值趋势缩小时,公司利润上升,上证指数上涨;反之,当差值为负或者负差值趋势扩大,或正差值趋势缩小的情况下,公司利润下降,上证指数下跌。
【关键词】CPI与PPI月度差值企业盈利能力上证指数CPI与PPI关系分析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的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环节的价格波动情况,而CPI反映的是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
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其传导方式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工业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因素,而2010年以来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从价格链条上看,价格传导主要分为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大路径。
成本推动是指由上到下的传导,生产领域产品的价格波动传递到流通领域,最后传导到消费领域的相关商品;需求拉动是指由下到上的传导,价格传导是反过来进行的,由下游商品向上游传导。
根据CPI和PPI的编制过程,我们可知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但CPI与PPI不会出现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
价格传导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控制。
CPI与PPI月度差值的定义及表现形式虽然CPI指数和PPI指数的统计范围有所不同,既包括顺向传导的产品类别,还包括其他的产品类别,但是依据CPI和PPI价格传导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在整体上两者都是顺向传导的。
近20年CPI与上证综指⾛势分析
近20年,CPI同⽐增长与上证综指⾛势,并不存在“通胀见顶,股市见底”。
相反,⼀旦CPI同⽐增长出现拐点,随后A股市场都出现艰难的探底过程。
1991年⾄今有三次通胀,见顶时间是:
第⼀次,1994年10⽉CPI同⽐增长27%,上证综指当⽉收盘为654点,随后⼀直下探到512点才出现转折,最⼤跌幅为
21.71%,调整持续时间15个⽉;
第⼆次,2004年8⽉CPI同⽐增长5.3%,上证综指当⽉收盘为1342点,随后⼀直下探到998点才出现转折,最⼤跌幅为
25.63%,调整持续时间10个⽉;
第三次,2008年2⽉CPI同⽐增长8.7%,上证综指当⽉收盘为4348点,随后⼀直下探到1664点才出现转折,最⼤跌幅为61.72%,调整持续时间8个⽉。
如果还延续以前规律,若2011年7⽉CPI同⽐增长6.5%就是这轮通胀的拐点,即使取三次中跌幅最⼩的⼀次,调整时间最短的8个⽉计算,上证综指⾄少要下探⾄2114点,调整时间⾄少要延续到2012年3⽉。
做投资,一定要关注的3大经济指标!
股市的基本面是宏观经济,因此,做投资,一定要懂一些经济学常识。
今天,咱就来聊聊最常见的3大经济指标。
1、GDP
说起GDP,很多人都听过。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每个季度发布一次。
对投资者来说,GDP可以用来判断当前国内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增长。
GDP增长的时候,经济就会增长 ,股市大概差不了。
2、CPI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简称,可以理解成我们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而花费的钱。
CPI大幅上升,被普遍认为是通货膨胀的标志∶ 一般认为,当国内CPI低于3%时,物价就是相对平稳的,比如我国目前就是。
当CPI高于3%,就有点通货膨胀了,国家会想办法减少市场上流动的钱,可能采取加息等手段,股市就会走弱,比如现在的美国就是。
3、PMI
PMI是“采购经理指数”的简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 PMI指数以50%为分界线,也称为“荣枯线”,高于50%代表经济比较繁荣,低于50%代表经济比较低迷。
比如最近刚公布的8月制造业PMI位49.4%,说明8月份经济不太行,所以股市也不行。
这3个指标,大家学会了吗?最后,别忘了点赞哦~。
解析cpi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由于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通俗的说,这个就是消费者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也即是日常用品的价格变化趋势。
CPI 上升,说明所有的东西普遍在涨价,如果只是个别的产品涨价,那在市场是正常现象,但是所有的产品普遍涨价则表明市场上货币和商品的对应关系出问题了,货币的数量超过了市场的需要,这就是通货膨胀。
所以我们可以说cpi是通胀的一个反应面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将会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此抑制日益上涨的商品价格,从而造成投资不足,经济发展滞缓,居民消费不足,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3.2%,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3.2%.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6.80元的货品及服务.(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
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很好,每年都在保8%的基础上增长,GDP增速也是可观的。
CPI指数
一.CPI的定义: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在反应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
二. CPI的作用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三.居民消费价格调查
1.内容:衣、食、住、行、用、医疗、教育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八大类
2.调查地点:CPI指数编制有调查商品确定、采价点的选择、调查员采价、数据上报、审核和最终汇总计算等程序。
选择的采价点,既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也有分散在居住集中地的市场、超市、小型商店,还有居民家庭或个人生活服务场所。
四.CPI 与GDP的关系
CPI反映消费价格变化情况,是一个相对数。
GDP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是一个绝对数。
CPI的变动反映经济运行过程中物价变动情况,是观察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CPI 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的变化则反映经济的增长情况。
CPI指数的升高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引起通胀的因素很多,包括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经济危机等.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存在以下四种情形:高增长低通胀,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CPI与GDP走势高低幅度大致方向一致,CPI可以反应GDP。
五.分析我国的CPI数据
图1
分析:一般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上,而居住和交通等位居在食品之后,说明我国的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未完全改善。
但是,近些年来,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比重不断增加,更多的人有经济条件进行娱乐消费,这是种好现象。
图2
分析可得:2011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
根据其他数据来源可知,其中城市上涨4.1%,农村上涨4.1%;食品价格上涨9.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
其中,
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
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
图3
下面是我国2000年到2010年的CPI涨降幅度情况。
数据显示,在2003年之后,我国的CPI涨降幅度很大,经济波动很大。
由2008年的5.9%到2009年的-0.7%可以看出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也受到了影响。
下图分别是2011年与2010年10月到2012年3月的CPI指数走势:
图4
5
图
分析:2010年11月和12月CPI有下降趋势,但是到2011年CPI指数不断地微幅上涨。
2011年,我国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6%,CPI涨幅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
10月份,CPI从9月的6.1%下降到5.5%。
2012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二月和三月份一直在警戒线附近徘徊,趋向稳定。
上证指数
一.概况
1. 定义
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指数、上证综指、上证综合、沪综指或沪指)是中国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证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 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 于1992年2月21日, 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 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 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一般情况80%以上的个股都跟随这上证指数波动而波动。
新上证综
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股加入新上证综指;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证综指将逐渐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指数。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2. 内容
上证指数包括成分指数、综合指数、行业指数、风格指数、主题指数、基金指数、债券指数以及其他指数
二.上证指数数据分析
图一
上图是2001年到2010年的上证指数和基金指数折线图。
可以看出,两个指数的波动及走向趋势大致相同,两个指数是相互影响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05年,上证指数一直是保持在1000点并持续5年;从2006年12月开始上涨飞快,上涨幅度为5000点,在2007年前后已经达到6000点;之后开始起伏,下跌后又上涨,在2009年后开始趋于稳定。
图二
此图用的是长期趋势中的直线趋势来分析日线上证指数和基金指数。
可以根据其趋势来预测之后的指数走势。
图三
2011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在上半年先涨后跌,截止到6月30日,上半年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64%;下半年也在不断地下滑,只在10月份有回涨但之后跌至2149.42。
图四
2012年7月30日,上证综指再次创出新低2107.63点,超百只ST股跌停,带动超30只非ST股跌停,市场恐慌,再现集体跌停潮。
收盘报2109.91点,收盘亦创出新低,下跌18.85点,跌幅0.89%。
2012年8月24日,两市股指早盘低开低走,午后继续震荡下行,沪指失守2100点关口。
2012年上证指数仍然不稳定,上半年一直在2200点之上,时高时低;下半年就下降到2200以下,下跌趋势明显;但是在11月份以后直涨到2200以上。
可以得知我国经济回升,指数不断上涨。
2013年上证指数则趋于稳定,走向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