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56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与西医对于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对比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与西医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对中医与西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对比。
一、理论基础对比1.1 中医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脾不足”、“气滞血瘀”等理论。
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心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在治疗抑郁症时,中医强调调理心脾功能、调整气血运行的平衡。
1.2 西医西医对于抑郁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神经递质的失衡假说。
西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导致的。
因此,在治疗抑郁症时,西医注重调整神经递质水平,常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二、治疗方法对比2.1 中医中医治疗抑郁症主要采用中草药配方和针灸疗法。
中草药配方中常用的药材有柴胡、香附、黄芪等,这些药材被认为具有调理心脾的功效。
此外,针灸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2.2 西医西医治疗抑郁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来减轻抑郁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以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三、疗效对比3.1 中医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临床研究证据的不足。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抑郁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尤其是针灸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与药物治疗相媲美的疗效。
3.2 西医西医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疗效被广泛认可,尤其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情,减轻抑郁症状。
此外,心理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在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
四、思考与展望4.1 综合治疗中医与西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以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
中医认为抑郁症属于中医学的“郁症”,是气机郁结不舒、情感拂郁,导致机体内部的五脏发生气机阻滞(气的运行受到阻碍)所造成的一种病证,郁症的名称出自《内经》。
1.广义上的郁症是由饮食不当、情志不畅以及外邪侵扰所造成。
而狭义上的郁症一般是七情原因导致气机郁滞。
《景岳全书》中记载,忧郁伤脾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反酸等不适;如果忧郁伤脾肺,则会引起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困倦等;若忧思伤心脾,则会引起不思饮食、气血不足的表现。
2.郁症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倦怠乏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健忘等症状与抑郁症是比较符合的,因此抑郁症是在郁症的范畴之内。
中医药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抑郁症,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探索抑郁症治疗的道路上,中医药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医理论中,抑郁症多被归为“郁证”的范畴。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功能密切相关。
当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导致情志不畅,从而引发抑郁。
例如,肝郁气滞是抑郁症常见的病因之一。
长期的情绪压抑、紧张焦虑,会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痛、唉声叹气等症状。
此外,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痰气郁结等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丰富多样,且具有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等优点。
中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抑郁症患者,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而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归脾汤,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除了中药,针灸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内关、太冲、百会等。
例如,针刺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内关穴能宽胸理气,太冲穴有疏肝解郁之效,百会穴则可醒脑开窍。
中医推拿按摩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改善情绪状态。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理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抑郁症又会加重不良情绪。
因此,通过调节患者的情志,如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适当的运动、参加社交活动等,可以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的困扰。
与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方法相比,中医药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主要依靠抗抑郁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但往往存在副作用,如嗜睡、口干、便秘等。
文/刘医农 河北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目前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的心情低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中医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详细介绍。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在中医范畴内,并没有抑郁症这一病名,大多是将抑郁症归为情志病,与“郁证”“脏躁”“百合病”“卑惵”等病症有密切关系。
思虑过多,所愿不遂,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为其主要病机。
持久的抑郁心境是青少年抑郁症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低沉,悲伤欲哭,绝望及有自杀念头等。
如果疾病继续发展或调治不合理,将会导致疾病累及心、脾、肾等脏腑,气机失调会进一步导致血瘀、痰阻、火郁等,导致身心共病。
一般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其形体旺盛,容易出现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
因此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焦虑、躁狂,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激怒、因小事而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家人。
青少年抑郁症的辨证论治青少年抑郁症在中医治疗中,以疏肝解郁,条畅气机为主,患者常见的证型有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①肝气郁结证,常见的症状包括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胁肋部胀痛等,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
②肝郁化火,或与痰结,生成痰热,常见症状有紧张焦虑、性急易怒、头痛、耳鸣、目赤、心烦口苦等,常用方剂:丹栀逍遥散、温胆汤。
③痰气郁结证,常见症状有精神抑郁,胸部憋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常用方剂:半夏厚朴汤。
④心脾两虚证,常见症状有思虑过多、悲伤易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等,常用方剂:归脾汤。
中医还有情志疗法,即对患者采取以调神怡情,调畅心理为原则的方法,包括言语开导法、移情易性法、顺情从欲法、怡情养神法等。
中医还可以使用针灸、推拿按摩、耳穴按压等方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此外,中医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治疗抑郁症:食疗法,如食用百合枣仁粥、龙牡莲子羹、玫瑰菊花粥、佛手金柑饮等;增加适量的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调节生活作息,改善睡眠,避免不良生活刺激等。
中医药在抑郁症与焦虑症中的应用抑郁症与焦虑症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抑郁症与焦虑症中的应用,并介绍其疗效与作用机制。
一、中医药对抑郁症的应用1. 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心气郁结、肝郁化火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所致。
在辨证论治上,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等,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汤、黄芪阿胶汤等,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并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 中药调理情绪除了中药方剂治疗,中医药还强调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通过调理情绪来缓解抑郁症状。
例如,通过饮食调理中医药膳,选择具有理气、养血、开郁等作用的食材,如枸杞、酸枣仁等,有助于恢复身心平衡。
3. 中医药的心理疏导作用中医药除了具有药物治疗的作用外,还注重心理疏导。
中医药师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心境。
针灸疗法中的耳穴埋线疗法,对于改善抑郁症状具有一定疗效。
二、中医药对焦虑症的应用1. 中药方剂治疗焦虑症中医药治疗焦虑症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以达到舒缓情绪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加味逍遥散、安神补心丸等,具有平肝熄风、祛心火、养阴清热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2. 中医药的穴位按摩中医理论认为,通过按摩人体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焦虑症状。
例如,常用的太冲穴、内关穴、涌泉穴等穴位按摩,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促进人体的放松和平衡。
3.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通过养生保健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的运动锻炼,合理的饮食习惯等,都对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此外,中医药也注重个体化的养生调理方法,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调理。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关于抑郁症的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中医对抑郁症的解释。
你知道吗,中医可有着独特又神奇的看法呢!中医觉得啊,抑郁症就像是身体里的阴阳失去了平衡。
比如说,心情低落就好像是天空被乌云遮住了,阳光透不进来呀!
中医眼里,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又精妙的小宇宙。
当这个小宇宙的气血运行不畅,情志就会受到影响。
这不就跟路上堵车了,大家心情都不好一个道理嘛!我有个朋友,他之前老是闷闷不乐的,去看了中医。
中医说他是肝郁气滞,就好像是气在身体里堵住了,走不通畅啦!那要怎么办呢?中医就会用各种办法来调理。
中医的治疗方法可多啦!中药调理就像是给身体这个小宇宙来一场细雨滋润,让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还有针灸呢,那一根根小小的银针,就像是在给身体的经络做疏通工作,把堵塞的地方都打通。
哎呀,你能想象到吗?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她就是通过针灸,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就像原本枯萎的花朵又重新绽放了一样!
咱再说说情志调节,这可是中医很重视的一块哦。
中医会鼓励你保持心情舒畅,多去看看美好的风景,听听好听的音乐,这就好比给心情做个 SPA 呀!这不,我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会按照中医说的去公园逛逛,看看花花草草,真的感觉心情一下子就好多了呢!
中医对抑郁症的解释和治疗,是不是很有意思呀?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个智慧的老人,用它独特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我们真的应该多去了解和信任中医,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中医在抑郁症方面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
中医中对抑郁症的解释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医对抑郁症的解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肝脏功能中医认为,肝脏具有平衡身心、管理情绪的作用。
当肝脏功能下降时,可能会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因此也应当注意肝脏的养护。
在抑郁症患者中,肝脏功能下降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理肝脏功能来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目的。
2.季节和地域因素中医认为,季节和地域的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抑郁症的发生。
例如,北方寒冷干燥的地方容易导致寒邪伤身,进而引发抑郁症。
此外,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之一。
因此,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时也会考虑到季节和地域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3.寒邪伤身中医认为,寒邪伤身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很多注重养生的用户会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下降、思考能力降低,这些都是寒邪伤身的表现。
中医认为,寒邪侵入人体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瘀滞,从而引发抑郁症。
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驱寒通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来缓解抑郁症状。
4.病理机制中医认为,抑郁症从病理机制上来看,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导致的。
阴阳失调是指人体内的阴阳两种物质失去平衡状态,进而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异常。
在抑郁症患者中,常见的阴阳失调情况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
因此,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状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目的。
5.预防和治疗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医有很多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饮食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从而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其次,运动也是预防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和代谢,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和抑郁症状。
此外,心理疏导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等,从而有助于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针灸对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针灸疗效进行分析。
一、中医理论对抑郁症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因素导致的,情志因素,如长期的悲伤、愤怒、忧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机郁滞,从而引发抑郁症。
针灸作为中医的治疗方法,旨在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情绪的平衡。
二、中医针灸对抑郁症的治疗机理1. 改善气血循环: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经络系统,促进气血的流通。
在抑郁症患者中,由于情绪的紧张和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针灸能够舒缓肌肉的紧张,扩张血管,改善气血的循环,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2. 调节神经系统: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在抑郁症患者中,神经系统受到了影响,导致情绪和睡眠等方面的问题。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情绪的调节和睡眠的质量,减轻抑郁症状。
3. 提高免疫功能:中医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针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对抑郁症的抵抗能力。
三、临床实践的证据支持1. 针灸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一项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 针灸与药物治疗的比较: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抑郁症可能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一些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耐药性,而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在减轻抑郁症症状的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中医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情况都不同,针灸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将针灸与中药疗法结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寻求专业医师指导:针灸治疗是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操作的,患者在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前,应咨询资深的中医针灸医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之阳早格格创做丁元庆山东中医药大教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熏陶古代不抑郁症之名,但是从历代文件中不妨睹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示近似的形貌,如《伤热论》战《金匮要略》中纪录的多种徐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真量集睹于郁证、百合病、净躁、癫证等病证的纪录之中.当代医家则从分歧角度叙述各自对于抑郁症病果病机的认识与试验.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要领(一)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初,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普遍教者正在那一表里的指挥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础要领,从肝论治抑郁症,时常使用圆剂如柴胡疏肝集、逍遥集等.(两)理气化痰启郁法用于痰浊郁关,浑窍受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干化痰,理气战中,涤痰启窍;时常使用圆剂如半夏薄朴汤止气集结,降顺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三)补肾疏肝法乙癸共源,肝肾互死.肾真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以标本兼治,时常使用圆剂如滋火浑肝饮.(四)宣阳启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础病机,指出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战营卫、宣阳启郁为基础要领,共时配伍战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战、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者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战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健壮,其功能渐衰,果阳气真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仄衡,肝阳健壮,肝气的激励能源缺累,疏鼓无力,不克不迭条达气机,抑郁诸症必然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克不迭宣达.(五)调气战中法脾胃为气机降降的枢纽,脾胃仄衡,降降得司,运化无力,从而爆收气郁、痰阻等病理果素以及气血缺累的病机变更;别的,土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战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六)利肺治肝法抑郁症具备一定的季节性,春季是抑郁症佳收或者加重的时间.肺合皮毛,肝主疏鼓,五净以肺应春,肺属金,金能造木,有教者介绍临床用辛温解表、宣肺仄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博得了很佳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中邪而致的气机郁关,情志郁结病.简而止之,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共于郁证,果而,将抑郁症的基础病机归于肝气郁结,从而不妨爆收肝气乘脾、肝益及肾,气滞痰凝、血瘀,果真致真等病机变更;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核心.柴胡疏肝集、逍遥集、四顺集、小柴胡汤以及苦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时常使用圆剂.两、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一)宣阳启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础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示.抑郁症临床表示虽然搀纯,不出神形兼病之范畴,而且主要表示为功能活动浮现出压造性的变更,其中神机颓兴是其特性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死收非常十分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死收之机抑遏,表示为功能活动减强.功能活动减强的特性是昼不克不迭粗,且至夜则不克不迭寐.从而提出畅达阳气动做治疗抑郁症的基础要领,通过畅达阳气以供达到舒畅气机,饱舞净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手段.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躲神明,又为人身粗神情绪活动之总司.果此,通阳不妨治心,治心不妨调神.(两)抑郁症证治以《内经》阳气表里为指挥,应用经圆治疗抑郁症.正在《内经》阳气表里的指挥下,稀切分离抑郁症收病本理,建坐宣阳启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产死抑郁症证治的基础思路.1.肝气郁结证粗神抑郁,情绪矮降,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大便不调,苔薄黑或者薄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茯苓苦草汤.柴胡15g、黑芍15g、枳真12g、炙苦草12g、茯苓30g、桂枝12g、川贝母9g、死姜12g、旋覆花12g.2.气郁化火证性情矮降,慢躁易喜,得眠头痛,胸胁胀痛,心苦而搞或者目赤耳鸣,或者喧闹吞酸,舌黑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栀子豉汤加减.柴胡12g、黑芍24g、枳真12g、炙苦草12g、栀子9g、浓豆豉15g、川贝母9g、当归15g、夏枯草15g、郁金15g、死天15g.3.气滞血瘀证粗神抑郁,性情慢躁,得眠头痛,健记或者胸胁痛痛,或者身体某部有收热或者麻痛感,舌紫暗或者有瘀面、瘀斑,脉弦或者涩.治法:理气活血,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三物黑集、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2g、黑芍24g、枳真12g、炙苦草12g、桂枝9g、桔梗12g、川贝母9g、丹参15g、郁金15g、茯苓24g、牛膝15g.4.肝郁脾真证表情抑郁,胸闷太息,慢躁易喜或者不止不语,进睡艰易,倦怠累力,便溏不爽,舌苔黑腻,脉弦慢.治法:疏肝健脾,止气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薄朴死姜半夏苦草人参汤、苦草搞姜汤加减.柴胡12g、黑芍12g、枳真9g、炙苦草12g、人参9g、死姜9g、薄朴9g、半夏9g、茯苓24g、黑术12g、当归12g.5.痰气郁结证粗神抑郁,呆滞鳏止,胸部闷塞,胁肋胀谦,或者表情浓漠,多疑擅虑,或者喃喃自语,或者吐中有物梗塞,吞吐不得,苔黑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半夏9g、薄朴12g、苏梗12g、炙苦草12g、茯苓30g、桂枝9g、黑术12g、石菖蒲15g、郁金12g.6.痰热蕴结证粗神抑郁,慢躁不宁,里赤气秽,慢躁得眠,舌量黑,苔黄腻,脉弦滑或者滑数.治法:浑热化痰,利气泻浊.时常使用圆剂:小陷胸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黄连12g、栝楼15g、半夏9g、大黄6g、芒硝3g(化)、炙苦草9g、天竺黄15g、苦参6g、枳真15g、川贝母10g、竹茹18g、陈竹沥60g(兑进).7.忧伤伤神证粗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懒动,或者常常短伸,或者慢躁喊喊等多种症状,舌浓,脉弦.治法:养心安神,解郁悦志.时常使用圆剂:苦麦大枣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炙苦草15g、大枣15枚(掰)、淮小麦30g、桂枝12g、茯苓30g.8.心肾阳真证粗神萎靡,情绪矮重,嗜卧少动,心烦恐慌,得眠多梦,里黑无华,形神颓兴,阳痿遗粗,舌浓肥苔黑,脉重细.治法:温补心肾,帮阳悦神.时常使用圆剂: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苦草汤加味.死天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30g、丹皮9g、泽泻9g、桂枝15g、附子9g、炙苦草9g、巴戟天12g.9.气血缺累证暂病或者产后,粗神不振,懒止懒动,少食少寐,里色无华,健记多梦,舌量浓肥,舌苔薄黑,脉重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时常使用圆剂:人参养枯汤合桂枝苦草汤加味.人参6g、黄芪24g、黑术12g、当归12g、茯苓24g、炙苦草9g、死天18g、肉桂6g(后下)、酸枣仁24g、桂枝9g、巴戟天12g、淫阳藿12g.(三)临证注意事项调神是抑郁症证治的要害真量.第一,调神要疏通阳气,阳气宣达,神机才搞振奋.天然,强调治疗抑郁症应当重视畅达阳气,振奋神机,并不是承认其余病机的存留与治法的应用.好同,正在此前提上,共时应当重视审察兼夹证病机,适合赋予治疗.第两,需要重视阳粗的谧躲,察其阳液之盈盈,阳液充脚者,振奋阳气为要;阳液缺累者,养阳为先,阳盈者神无所躲,安神必以养阳为前提.第三,安神药物种类繁琐,临证需随证而施,不可一味探供潜镇,用之不当,反而做用阳气之死收,神机被遏,其病缱绻易愈.第四,重视大便通畅与可.便秘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示之一,脆持大便通畅是抑郁症治疗历程中的要害临床真量.大便的排鼓以阳气的饱舞推动为能源,阳明胃肠的传导下止是大便排鼓的基础净腑器官,果此,抑郁症的便秘以宣畅阳气,畅达气机为尾务,不可一味苦热泻下,虽可供得一时酣畅,日后反而越收秘结,以至连一泻也罕见.第五,脆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抑郁症病程少,易于复焚,果此,需要脆持用药,正在临床症状统造一段时间之后,不妨改为丸剂,便当少暂服用,或者汤剂1剂分2日服用.第六,注意服药时间,普遍而止,欲宣阳启郁,调气化痰,应当正在早朝、中午服药;滋补安神药则宜午后、早间服药;战胃化浊,畅中调气药,则宜饭前服用.抑郁症的收病率与日俱删,其病机已知尚多;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有一定疗效,但是仍存留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较好,故尚需不竭探索.试题:1.简述中医宣阳启郁法造疗抑郁症的基础真量.2.简述中医对于抑郁症分型证治的基础思路.3.简述抑郁症的临证注意事项.。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抑郁症能症主要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
可辨症为四种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抑郁症能症主要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
可辨症为四种致病因素。
1 情感所伤。
中医认为情感所伤可使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延,而忧动心神,神不得安则不寐。
2 体虚久病。
身体虚弱,肾阴耗伤,不能引水于心,水火不济,心肾不支而使神志不宁,因而不寐。
3 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伤于心则血暗耗,伤于脾则纳少,二者导致血亏虚,不能营养于心,心所失养,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
4 饮食不节,过食少食,使肠胃受伤胃气不和,表现为卧不得安,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