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18分)用喜欢的方法计算.0.4×0.27×25 ×(﹣)×[÷(﹣)] ÷7+×.【答案】2.7;;4;【解析】①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②先计算括号内部的,再计算乘法.③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④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①0.4×0.27×25=(0.4×25)×0.27=10×0.27=2.7②×(﹣)=×(﹣)=×=③×[÷(﹣)]=×[÷(﹣)]=×[×12]=×=4④÷7+×=×+×=×()=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2.妈妈今年40岁,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又正好是外婆的,小红的外婆今年几岁?【答案】72岁【解析】把小红妈妈的年龄看作单位“1”,根据整数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计算出小红的年龄;再把外婆的年龄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40× ÷,=12÷,=72(岁);答:小红的外婆今年72岁。
3.下面四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 )。
A.×B.÷C.×1D.÷【答案】A【解析】四个算式中有乘有除,不能直接看出结果的大小,可以先都统一成乘法算式:××××2,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小的积也小,所以结果最小的是A。
4.【答案】【解析】原式5.×7和7×, 它们的( )相同,( )不同.【答案】计算结果,意义【解析】×7表示7个的和是多少,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7×表示7的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试题覆盖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共6大题,24小题。
从概念理解、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命题。
具体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位置与平移和解决问题。
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容量造适中,难度适中,设置合理。
试卷通过多种形式,从各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本册上半部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计算法则、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强化应用意识,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基本情况学生总体成绩较差,教学中问题多多。
三、答题情况第一题,填空。
得分率47.6%。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此题得分率最低。
失分原因主要有学生粗心和缺乏基本运算能力,如进率间的互化、化简比和求比值这样的基本运算题目失分很普遍。
第二题,判断。
得分率57.1%。
这道题目当中的题目在前面的学习和复习中都曾出现过,并做过反复的巩固练习,然而得分率仍然不高。
不难得出,学生的基础太差。
第三题,选择。
得分率52.4%。
此题失分的缘由主要表现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欠缺,能力不强。
第四题,计算。
得分率51.1%。
本题包括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和计算三部分,主要以单纯地计算题为主,但得分率却依然偏低,甚至连直接写出得数这样的题也有只得2分的情况,学生口算、笔算能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教学中发现竟然有百分四十以上的学生连乘法口诀还没有熟记,太悲哀了。
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另外,也有不少人对乘法运算定律掌握不好。
第五题,位置与平移。
这道题得分率最低,说明学生缺乏空间位置观念。
第六题,解决问题,得分率59.2%。
这是一道在整个试卷中得分率最高的题目,但得分仍偏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采用了人教版教材,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内容涵盖了本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和圆柱圆锥、简单的统计等。
题目设计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分数乘除法: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掌握得较为熟练,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
但在涉及到分数与其他数字的混合运算时,部分学生出现运算顺序混淆的情况。
2.比和比例: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有较好的理解,但在解决与比和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
3.圆和圆柱圆锥:学生对圆和圆柱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较好的掌握,但在计算圆的周长、面积或圆柱圆锥的体积时,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4.简单的统计:学生在简单的统计题目中表现良好,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绘制统计图。
但在涉及到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时,部分学生缺乏对统计方法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1.分数乘除法教学:在分数乘除法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运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应加强分数与其他数字混合运算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2.比和比例教学:在比和比例教学中,应注重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和比例的实际意义。
3.圆和圆柱圆锥教学:在圆和圆柱圆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4.简单的教学:在简单的统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可以通过实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方法。
四、展望通过本次考试分析,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共5则范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共)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检测题,开学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利用中午和课余做了大量的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30人参加考试,只有25人及格,及格率为85.2℅,优分17人,优分率为50℅,全班最低分43分,最高分100分。
下面是本次考试的具体分析:一、试题成因及分析:(一)填空题。
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二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前面的8个小题,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第9、10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清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没有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两个小题失分较多。
(二)判断题。
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多,主要是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
(三)计算题。
第1小题直接写出各题的得数,全对的学生很少,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扣掉半分或一分,就不用说计算不过关的学生。
第2小题是用简便方法计算,失分的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会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3小题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不过关,再就是不能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这一部分失粉最多。
(四)列式计算。
学生会列算式,失分原因有两个:一是计算不过关,二是该写单位的没有写。
(五)应用题。
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
拓展题。
失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这张试卷的题型丰富,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看图列式、解决问题五个类型。
这份试卷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较高的比例。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分数情况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五(2)35 85.3 97.14% 65.7% 100 502.学生答题情况:1、填空题,8小题19个空。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3、4、8题。
第3题学生没能分清具体数和分率。
第4题也有不少人把长方形周长公式弄错了。
第8题有的学生没能分清没能分清多六分之一是多单位“1”的六分之一,当成了之多六分之一这个数了。
2、判断题,共6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只有第六小题,错误较多些。
3、选择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4、计算,共3大题。
分为直接写得数、简便运算和列式计算。
口算正确率较高,简便运算第三小题,分数乘加混合的,许多学生把直接先加再乘,错误较多。
列式计算,共三题,学生列式较好,但不少学生计算还是粗心,有一些错误。
5、看图列式共两题,学生答题较好,列式基本正确。
6、解决问题,共5题。
学生答题一般,题目本身并不难,错误集中在第2题和第5题,第二题学生没有注意到最后单位要换算,出了些错误。
第5题,学生算出小芳的标本数,最后没有减去小红给她的4件,有不少错误。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
所有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答题,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当然也说明学生的强化训练不够。
3、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类题目还要加强练习。
南城县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检测题,开学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利用中午和课余做了大量的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657人参加考试,只有405人及格,及格率为61.7℅,优分105人,优分率为16.1℅,全年级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
下面是本次考试的具体分析:一、试题成因及分析:(一)填空题。
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二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前面的8个小题,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第9、10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清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没有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两个小题失分较多。
(二)判断题。
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多,主要是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
(三)计算题。
第1小题直接写出各题的得数,全对的学生很少,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扣掉半分或一分,就不用说计算不过关的学生。
第2小题是用简便方法计算,失分的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会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3小题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不过关,再就是不能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这一部分失粉最多。
(四)列式计算。
学生会列算式,失分原因有两个:一是计算不过关,二是该写单位的没有写。
(五)应用题。
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
拓展题。
失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第一次月考小结
考试范围:
本次月考考试内容包括六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内容。
主要内容为: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成绩分析:
本班共49名学生参加考试。
其中及格人数5人。
40分以上26人,40分以下23人,其中10分以下10人。
平均分37.21。
总评分17.95。
学生相比于入学摸底考试,在分数上有了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进步。
试卷分析:
根据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分析,学生有以下不足。
一、填空题得分少。
学生在做填空题时不会仔细读题,基本不会写,平时老师讲的也少。
二、计算题仍有很多同学失分。
具体表现在抄错数字,约分错误,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有部分学生还没理解乘法分配律,导致计算题不会做,得不到分,依然要加强计算,题型反复练。
三、列式计算题失分严重。
平时很少讲到列式计算题,所以大多数学生看不懂图,导致不会列式。
四、应用题不会做。
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导致不会列式,还有些学生列对了算式计算错误失分。
五、画图题不规范。
还有部分学生画图题不仔细,不会画角度等原因
导致扣分。
改进方法:
一、主抓计算,坚持每天练计算计算题型,基本要贴合当天所讲内容,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规范画图,养成规范画图的良好习惯。
关于如何画角度,可重点再讲一遍。
三、平时的讲课中列式计算和应用题要涉及到,有个别学生能听懂,考试能得到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单元测验分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单元测验概述本次数学单元测验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学能力: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以及扇形统计图。
本测验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交换律、结合律等基本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例如,学生会遇到如下类型的题目:计算、比较分数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正确运用交换律、结合律等基本运算规则,才能正确解题。
2.位置与方向(二)位置与方向(二)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会遇到如下的题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标出某个点的位置,根据某个点的位置求出它的坐标,或者在给定坐标的情况下,标出该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运用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学生会遇到如下类型的题目:计算分数的除法、比较分数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比比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会遇到如下的题目:求两个数的比值,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化简和求值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圆圆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学生会遇到如下类型的题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求圆心角和弧长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百分数(一)百分数(一)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百分数的概念、读法、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的理解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这次考试的成绩在我的意料之外,当然在接受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要能够承受打击的思想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个打击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次测试的是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内容,教学这一章花了三个星期,由于经验不足,我尽量放慢了教学进度,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本班基础较差的情况考虑的.只是教学进度慢下来了,却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这是我该思考的.这次考试44人参考,考试结果极其不理想.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83,最低分20.5,80分以上的仅有三人,不及格的有10人,占据了一少半.试题的难度不算大,其中90%的题目都是我在平时的练习中讲过的(当然是不同题,但类型相同),所以这样的一个结果是极为不满意的.在孩子们的考试过程中和试卷上,我观察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读题不仔细,题读完就开始做题二、仔细读题的,抓不住关键字眼.如能简算的要简算.孩子们直接理解为简算了,以致在那里想了半天却做不出来,浪费时间.三、做题老是丢三落四,一会儿忘带单位,一会儿又忘作答.四、做完题检查的时候,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是否做完,而在题目的正确与否上未下功夫.在发现以上问题的情况下,在评讲完这张试卷之后,我又对其进行了一次测验,这一次测验,与上一次相比,有所进步.基本情况如下:90--100的,有10人,80--90的,有7人,70--80的,有8人,60--70的,有6人,50--60的,有4人,40--50的,有4人,30--40的,有4人,20--30的,有1人.从这一次测验看来,只要孩子们做题细心一些,注意细节,成绩提高的空间还是蛮大的.从另一方面看来,这个班不及格人数,即后进生占的比例比较大.要想有较好的教学质量,还得从后进生抓起.基于这次的考试情况和这一个月的教学情况,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将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作为我工作的重点:一、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二、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经过前一个月观察发现,部分孩子对学好数学已失去了信心.我将通过个别辅导、适时的鼓励、座谈会等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三、关注后进生,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予他们热心的帮助.空余时间对其在数学方面进行插露补缺.四、培养孩子们认真读题,审题,能抓住关键字眼,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017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试卷命题针对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数乘法》,所考察的知识点非常灵活,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36人,其中优秀人数为13人,平均分为70.8分。
答题情况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
第二大题;填空题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等有关知识。
第2小题考察分数乘法的意义:5*2/5表示求5的2/5是多少,这道题有的同学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直接把问题写上。
第3小题考察倒数的定义,两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错的不少说明基础定义不扎实。
第5题是一个典型题,如何区别分数与具体的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7小题也是考察了这一点,好多同学结果是9米,原因就是把份数与具体的量混淆了。
9小题考察单位一,同学们大部分都会找,但是却没有写完整,这里要强调。
第三大题:判断题。
其中3、4小题错误较多。
第3小题,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可以看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但是分数乘分数却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就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了。
第4小题:整数的倒数是它分之一。
忘记了一个特殊的整数0,而0是没有倒数的,好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四大题,选择题。
4小题错误较多。
分数乘法的比较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考点。
之前讲课时已经总结的三句话非常关键。
有的学
生背的很熟练但题目还是做错了,说明不会灵活的应用知识,也说明平时的练习还远远不够。
第五大题:计算题。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小题脱式计算是一个重点。
好多同学单在这道题目中就与别人拉开了6分的距离,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亟待提高。
3小题看图列式,多数学生做的较好。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1小题,有的学生看到数就乘起来,根本就不读题更不会理解分析题意,可以看出平时对数学的学习多么应付。
2小题很简单学生也会做,可还是失分很多,原因是没有仔细读问题,要求他们一共跳多少下学生求的确是分别跳了多少下。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对于后进生要有计划的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整体存在的知识薄弱环节重点补缺,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