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
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 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 表文,阐述了对后主刘禅治国 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 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 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 抒情。
背景介绍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 和《后出师表》,通常 所说的《出师表》一般 指《前出师表》。出师 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 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 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 现兴旺景象。
合作探究
(3)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 《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 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 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 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 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合作探究
研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
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紧要 关头。对当时这一形势的清醒的 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 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
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 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 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 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内容赏析
《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 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 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 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 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 被视为臣子的大节,普遍受到推崇:而当 国家处于危难关头,这种精神更焕发出强 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 正气歌》中所 赞颂的“时穷节乃现”,“鬼神泣壮烈”, 一封奏疏能千百年被视为“至文”而流传 不朽,主要原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