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说唱脸谱
- 格式:docx
- 大小:12.71 KB
- 文档页数:2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说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脸谱在中国戏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的不同人物;•能够理解脸谱代表的情感和性格特点;•能够掌握说唱脸谱歌曲的基本节奏和唱法。
2. 能力目标•发现和理解不同颜色脸谱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具准备•黑板、粉笔•CD播放机、音乐CD•学生人数相应的红、黑、绿、白脸谱样本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脸谱,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新知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例如黑脸谱代表勇猛、白脸谱代表阴险等。
然后,逐一展示不同颜色的脸谱样本,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区分不同脸谱并理解其代表的性格特点。
3.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音乐CD,让学生欣赏《说唱脸谱》歌曲,同时鼓励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跳舞,并尝试自己唱唱跳跳。
4.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CD唱《说唱脸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各个节奏部分和唱法。
同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让不同的小组分别练习不同的节奏部分。
5. 脸谱配合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在说唱脸谱歌曲中的应用。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样本,根据歌词和节奏来表演,让学生将他们了解的脸谱特点和对应的人物角色表现出来。
6. 创新扩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编,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创作自己的说唱脸谱歌曲。
同时,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展示,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去准备一首说唱脸谱歌曲小剧场,并使用脸谱和歌曲跟着做一次深入的演练。
五、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唱唱跳跳、创作等形式,深入了解了脸谱在中国戏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表演实践来体验了戏曲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通过创作和创新扩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现能力。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说唱脸谱》说唱脸谱是一首非常有趣的音乐作品,它融合了说唱和京剧的元素,展现了中西方音乐的融合。
此教案适用于大班下学期音乐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说唱脸谱的音乐元素、歌词内容和表演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唱脸谱的音乐元素和表演形式。
2.理解歌词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3.能模仿说唱脸谱的节奏和动作,进行简单的表演。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说唱脸谱音乐录音。
2.说唱脸谱视频素材。
3.说唱脸谱图片海报。
4.小乐器和舞蹈道具。
三、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a.展示说唱脸谱的音乐录音和图片海报,让学生观察、聆听并提出问题。
b.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的风格是什么?这个表演形式是什么?”c.选择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2.音乐欣赏(15分钟)a.播放说唱脸谱音乐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
b.再次播放音乐时,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做出动作,如摇摆、扭动、击掌等。
c.播放音乐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音乐分析(15分钟)a.播放说唱脸谱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表演的形式和内容。
b.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c.让学生讨论视频中的舞台布置和演员表演的动作。
d.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导出说唱脸谱的特点。
4.歌词理解(15分钟)a.将歌词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跟随录音哼唱。
b.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c.分组讨论,让学生小组展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5.表演创作(20分钟)a.使用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编创自己的说唱脸谱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简短的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c.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6.总结(5分钟)a.请几位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b.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奖励,表扬他们的参与和努力。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说唱脸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脸谱,培育幼儿从小就对传统文化的酷爱。
2.通过唱、演、说各种表情,磨练幼儿的口语表达及表达本领。
3.在活动中培育幼儿的感知、发散、集中注意力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说唱脸谱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真赏识和了解脸谱艺术,唱、演、说各种表情。
2.教学难点:如何唱出不同表情的声音,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大声说出不同的表情,例如生气、快乐、哭泣、畏惧、惊诧等。
通过感知和表达各种情绪,帮忙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导入:(1)呈现脸谱艺术图片,并介绍脸谱艺术的由来与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好。
(2)播放说唱脸谱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并让他们指出音乐中有哪些表情。
(3)让孩子们问一下本身,本身心情近来是什么样子?3.教学过程:(1)唱脸谱口诀:让孩子跟着唱一遍:“一来是红脸光彩尽,二进是黑脸本色真,三角大朴常常笃,四眼儒雅学富贵,五笑伶俐脾气奇,六花间舞蹈身轻。
七怒目威风多威武,八青眼剪水帅气新。
九步自由飘逸迈,十胡须卷梅花纹。
”(2)分别教唱不同表情的发音方式,例如生气时说话要高处与低处起伏,哭泣时声音中夹杂落泪的声音等。
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比较不同表情时的发音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3)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表情。
例如生气时眉头皱起来,手指指向前方;哭泣时垂头低泣,抱住本身;快乐时兴高采烈,双手向上。
(4)分组表演脸谱。
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都有一个“脸谱表演员”。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表演不同的脸谱,其他孩子在旁边猜想表演的表情是什么。
(5)自由发挥表演。
激励孩子们本身发挥,用唱、演、说的方式表达本身的情感。
4.总结反思:(1)评估幼儿学习的效果。
通过表演和自由发挥,评估幼儿把握的表情发音方式和肢体语言表达本领。
(2)反思教学过程。
老师要认真分析孩子的表现,在反思中发觉本身的不足,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完善教学资源。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说唱脸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唱脸谱》的歌曲内容,并理解脸谱的含义和用途。
2.能够唱出《说唱脸谱》的歌曲,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能够认识京剧的基本元素,并进行简单的模仿。
4.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放一首乐曲,让幼儿听一遍,并询问幼儿认为这是什么乐曲以及感受。
•介绍歌曲《说唱脸谱》,并播放音乐,让幼儿再听一遍,并引导幼儿认真听歌词。
•谈论歌曲中的脸谱,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脸谱的作用,促进幼儿的思考。
2. 歌曲学唱•对歌词进行拆句,教学唱歌诀窍。
•挑选几个节奏感好的孩子,指导他们唱歌,并引导全班分不同小组进行排练。
•逐步加入舞蹈,让孩子们配合音乐和编好的舞蹈动作进行练习。
•整合唱歌、跳舞和表情的内容,让孩子们形成一整套演出形式。
3. 京剧小模仿•介绍京剧的历史、表演风格和表演元素。
•向孩子们展示京剧表演的拍子和语调,并鼓励孩子们尝试模仿。
•联合第一次活动的脸谱,教授如何配合舞台上的脸谱及动作。
•向孩子们展示基本的彩妆和衣服,让孩子们初步学习京戏的形象设计。
三、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能力适时适度地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先通过活动一,让孩子们了解音乐和歌曲内容,再逐步引导孩子们认识脸谱这一重要的京剧表演元素,最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取了微笑、举手等肢体语言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适时夸奖和激励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鼓励和支持。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们有些拘谨和羞涩,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因此,教师下一步要思考如何让所有孩子都愿意展现自己的特点,在音乐和表演中的个性和风采得以充分展现。
此外,教师还需要更加注重通过音乐和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真实存在的世界,增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
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了解脸谱在传统戏曲中的作用。
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由表演和创作,让幼儿展现自己的才艺和个性。
二、教学准备1.《说唱脸谱》音乐CD和音箱。
2.脸谱卡片、彩色纸、颜料、毛笔、画笔等绘画工具。
3.各项舞台道具:舞台、拖鞋、旗帜、道具箱等。
4.幼儿园大班教室。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导入课程,和幼儿对话,询问他们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了解他们对戏曲脸谱的认知程度。
2.播放《说唱脸谱》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第二步:介绍传统戏曲脸谱1.准备一些脸谱卡片,给幼儿展示,介绍不同脸谱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
2.通过导入情境,让幼儿模仿不同脸谱的表情和动作,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提问:你知道哪些传统戏曲脸谱?它们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三步:学唱《说唱脸谱》1.分段教唱《说唱脸谱》歌曲,引导幼儿跟随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分组演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步:创作脸谱画1.给幼儿提供脸谱的线稿,让幼儿用彩色纸和颜料进行涂色,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2.引导幼儿在脸谱上加入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舞台排练1.设计一个小舞台,让幼儿穿上拖鞋,并备有各种舞台道具。
2.分角色编排舞台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展现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改进,让他们从表演中学到更多。
第六步:表演展示1.让幼儿进行小组表演,互相鼓励和欣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安排时间,邀请其他班级和家长观看幼儿的艺术表演。
四、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提前熟悉传统戏曲脸谱的知识和音乐《说唱脸谱》的节奏。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演欲望。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说唱脸谱》(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说唱脸谱》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颠倒歌》二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个和尚挑水喝三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说唱脸谱》一《戏说脸谱》(二)活动目标:1、通过京剧脸谱掌握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2、剧脸谱实物。
3、熟悉乐曲的旋律。
活动过程:一、师出示京剧脸谱图,让幼儿回忆京剧《戏说脸谱》二、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三、幼儿随教师再次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四、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分角色演唱。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少用力;花脸的孙猴神气;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要最响亮。
五、部分幼儿扮演京剧演唱演员,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观众,在句末喊“好”!六、幼儿边演唱边表演动作。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颠倒歌》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能唱准七分音和休止符。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与同伴互相配合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1、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
)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2、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国粹京剧的基本知识,知道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和集体合作能力,学会用说唱的方式表现脸谱的特点。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关系,学会说唱脸谱的基本技巧。
难点:学会用说唱的方式表现不同脸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幼儿进行脸谱说唱的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说唱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脸谱说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脸谱图片、颜色卡片、说唱音乐、音响设备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关系。
展示脸谱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学习说唱(10分钟):教师教授脸谱说唱的技巧,如节奏、韵律等。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分组练习。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说唱互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内容,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六、教学内容1. 深入学习京剧脸谱的分类和特点,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脸谱造型和色彩。
2. 教授脸谱说唱的技巧,如声音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等。
3. 学习京剧中的基本动作和姿态,如走步、亮相、手势等。
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京剧脸谱知识,并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
大班音乐说唱脸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脸谱和说唱音乐表达方式;
2.学习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情感;
3.提高口头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为说唱脸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说唱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3.说唱脸谱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4.学生合作创作一首说唱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环节
通过投影仪,播放脸谱图片和说唱音乐视频,让学生了解脸谱和说唱音乐的基本知识,并分组让学生谈论分享。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1. 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介绍京剧中的脸谱种类,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区别和含义。
2. 说唱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说唱音乐的来历和发展历程。
3. 说唱脸谱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以骂人脸谱和舞蹈脸谱为例,教授它们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让学生模仿和表演。
4. 学生合作创作一首说唱歌曲
分组组成小队,让学生合作创作一首说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第三部分:教学总结
在本部分中,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分享他们的收获。
同时,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用脸谱和说唱音乐表达情感。
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取得了共同的成果。
而教师也认识到,课程设计要有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说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形式;2.能够听懂说唱歌曲中的歌词、节奏和旋律;3.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4.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2.动感音乐中“脸谱”的作用;3.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1.通过播放一首说唱歌曲,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的兴趣;2.介绍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例如:节奏强烈、歌词朗朗上口、语速快等。
步骤二:学习动感音乐中“脸谱”的作用1.介绍脸谱的概念与由来;2.为学生展示动感音乐中的脸谱图片,并分析其作用;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创作一首说唱歌曲,你会如何利用“脸谱”的特点?步骤三: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1.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2.设计创作要素的提示,例如:选择音乐风格、确定情感主题、填写歌词和编排节奏等;3.展示和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步骤四: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2.让学生肯定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激励他们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多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及其表达方式;动感音乐中“脸谱”的作用。
难点:创作自己的说唱歌曲,并展示出优秀的表现与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1.听力训练法:通过听歌词和歌曲的节奏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2.创造性思维法:通过创作说唱歌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说唱音乐“脸谱”在动感音乐中的作用特征 1、静态表现情感和形象1、节奏强烈2、动态增强音乐节奏感2、语速快七、教学资源1.说唱音乐作品的音频;2.动感音乐中的“脸谱”照片;3.课堂展示的创作作品。
八、教学评估1.听取学生的说唱歌曲演唱;2.查看学生的创作笔记或歌词,评价其创作的主题和情感;3.观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的态度。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说唱脸谱》一、教案目标1.培养大班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2.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3.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CD机、扩音器、音乐录音。
2.脸谱道具:脸谱图片、彩笔、剪刀、胶水等。
3.音乐教具:节奏器、小鼓、铃铛等。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舞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2.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说唱脸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歌曲1.通过CD机播放《说唱脸谱》的音乐,让幼儿聆听。
2.指导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模仿歌曲的节奏和动作。
3. 制作脸谱道具1.分发脸谱图片和彩笔,让幼儿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脸谱样式。
2.幼儿完成后,老师用剪刀将脸谱剪下来,并使用胶水将其固定在棍子上,制作成脸谱道具。
4. 教唱歌曲1.逐句教唱歌曲《说唱脸谱》,让幼儿跟随老师的节奏和动作学唱。
2.引导幼儿用脸谱道具进行演唱,增加趣味性。
5. 音乐游戏1.使用节奏器、小鼓、铃铛等音乐教具,进行齐奏练习,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声音,根据音乐的速度进行快慢跑等,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以歌曲《说唱脸谱》为主题,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在教学准备方面,准备了合适的音乐教具和脸谱道具,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播放欢快的音乐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了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幼儿自由舞动,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然后通过教唱歌曲、制作脸谱道具等活动,让幼儿与音乐互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活跃,参与度高。
他们通过自由舞动、制作脸谱道具、教唱歌曲等活动,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
音乐游戏更是提升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协作能力。
大班音乐教案:说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掌握说唱脸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增强大班幼儿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知;3.提升大班幼儿的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唱脸谱说唱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视觉符号,代表着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地位和风格等。
脸谱的颜色和图案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课将以说唱脸谱为主题,通过幼儿互动参与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脸谱知识,让幼儿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说唱脸谱歌曲创作幼儿通过学习说唱脸谱的知识,掌握基础的音乐技能,进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说唱脸谱歌曲,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说唱脸谱的基本知识;2.培养大班幼儿的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符号;2.教会幼儿如何创作出自己的说唱脸谱歌曲。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打卡音乐课,让幼儿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可以带上深受幼儿欢迎的歌曲,让幼儿跟着节奏跳舞、唱歌等。
2. 说唱脸谱知识的介绍1.教师出示说唱脸谱图片,介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含义和象征意义;2.利用互动形式,让幼儿模仿不同脸谱色彩、表情等;3.通过唱歌、演戏等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说唱脸谱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3. 说唱脸谱歌曲的创作1.教师给幼儿播放一段说唱脸谱歌曲;2.通过集体创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共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说唱脸谱歌曲;3.每个小组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互动合作。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掌握说唱脸谱知识的情况;2.考虑幼儿在脸谱歌曲创作中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等。
六、教学延伸1.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2.在家和其他小伙伴分享说唱脸谱歌曲的创作成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学会说唱脸谱的基本技巧,体验音乐与表演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京剧基础知识介绍2. 说唱脸谱技巧学习3. 脸谱绘画实践4. 小组表演5. 总结与反馈三、教学准备1. 脸谱图片素材2.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音乐播放设备4. 表演场地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京剧基础知识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历史、特点及脸谱的寓意。
3. 说唱脸谱技巧学习:教师示范说唱脸谱的基本技巧,幼儿跟随学习。
4. 脸谱绘画实践:教师指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脸谱。
5. 小组表演:幼儿分组进行说唱脸谱的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脸谱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说唱脸谱表演中的发音、节奏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家长协助拍摄视频,下次课堂分享。
2. 社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脸谱绘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工具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
2. 注意调节课堂氛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 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
八、教学资源推荐1. 京剧脸谱图片素材库2. 儿童音乐教材3.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九、教学建议1. 定期组织类似活动,让幼儿更多接触传统艺术。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确保教学效果的连续性。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说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感受京剧脸谱的图案美、色彩美,了解不同脸谱代表的不同角色。
2.学会说唱《说唱脸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角色特点。
3.培养幼儿对传统京剧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说唱《说唱脸谱》歌曲,了解不同脸谱的角色特点。
2.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角色特点,感受传统京剧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京剧脸谱图片、歌曲《说唱脸谱》音频、视频。
2.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悬挂不同脸谱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京剧脸谱的了解。
(二)说唱脸谱1.教师播放《说唱脸谱》歌曲,让幼儿聆听并熟悉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邀请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并加入动作表现角色特点。
(三)认识脸谱角色1.教师出示不同脸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角色名称。
2.教师讲解每种脸谱代表的角色特点,如生、旦、净、末、丑等。
3.邀请幼儿扮演不同角色,用动作表现角色特点。
(四)创意脸谱设计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脸谱。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脸谱。
3.教师展示幼儿作品,邀请幼儿分享设计理念。
1.教师邀请幼儿集体演唱《说唱脸谱》歌曲,展示自己的脸谱作品。
3.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感受京剧脸谱的美。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说唱脸谱,让幼儿对传统京剧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3.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幼儿参与度较高。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挖掘传统京剧文化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感受现场氛围。
2.邀请京剧艺术家到园所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文化。
3.开展京剧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说唱脸谱大班教案说唱脸谱大班教案(通用5篇)说唱脸谱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2、京剧脸谱实物。
3、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断。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实物,与幼儿进行谈话,导入活动。
师:您们见过这些面具吗?在哪儿见过的?教师简单介绍这些面具的特定名称——京剧脸谱的由来。
二、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图,让幼儿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师: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三、幼儿学习歌词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
蓝脸的窦尔顿在深夜偷偷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杀敌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非常的神气、机智;白脸的曹操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2、用儿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四、幼儿学唱京剧《戏说脸谱》1、教师表演范唱。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说唱脸谱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京剧脸谱掌握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2、剧脸谱实物。
3、熟悉乐曲的旋律。
活动过程:一、师出示京剧脸谱图,让幼儿回忆京剧《戏说脸谱》二、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三、幼儿随教师再次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知道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角色的关系。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京剧中的角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京剧中的角色。
难点:让幼儿学会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角色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脸谱图片、视频资料、音乐《说唱脸谱》。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展示脸谱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脸谱的颜色和图案。
2. 新课教授:教师播放音乐《说唱脸谱》,让幼儿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学会唱词。
3. 实践环节:教师选出几位幼儿,让他们戴着脸谱图片,用动作表现京剧中的角色。
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会动作。
4.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让幼儿说出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与角色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1. 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看京剧表演视频,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
2. 幼儿可以尝试自己画一张脸谱,并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评估幼儿在实践中是否能正确地唱出《说唱脸谱》的歌词,以及是否能通过动作准确表现京剧角色。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于京剧知识的了解和兴趣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已明确并向幼儿传达。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风格,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以及如何在未来的课程中更好地融合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
八、课程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京剧主题日,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来园进行表演和互动。
2. 开展家庭京剧主题活动,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脸谱、学习京剧动作。
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篇1设计意图大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上学期主题二《我是中国人》的次主题三《中国人了不起》,它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亦歌亦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让幼儿喜欢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孩子对京剧比较陌生,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巧妙的运用视听结合法指导幼儿通过自由表达的机会,初步感知中国京剧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国人的了不起,增强民族自豪感,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活动目标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3、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表演歌曲。
难点:唱好最后一句,并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经验准备:1、请幼儿收集有关京剧的脸谱、行头、服装等的相关知识,并布置成“京韵国粹”主题墙面。
2、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乐曲旋律。
物质准备:1、供幼儿表演使用的表演区材料:盔头、服饰、脸谱、髯口等。
2、幼儿自制的“京剧宣传卡”。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教师邀请幼儿进入梨园小剧场,用京剧特有的方式亮相,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并尝试用京剧唱腔向大家问好,练习发声,提醒幼儿拖住气息。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1、教师范唱《说唱脸谱》,请幼儿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体会京剧的唱腔。
大班音乐说唱脸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脸谱及其分类。
2.掌握说唱学唱童谣及歌曲。
3.增强动手创作乐曲的能力。
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激发音乐兴趣,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脸谱视频,介绍脸谱的起源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脸谱在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并引导他们了解脸谱的色彩和对角色性格的体现。
2. 学唱环节•引领学生学习童谣《田燕》和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
耳熟能详的曲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共同体,唤醒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3. 动手创作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他们创作一首歌曲,并通过选择不同的脸谱色彩为歌曲的情节插入不同的角色。
让学生交流并确定他们的歌曲名称和表演形式。
第二课时1. 畅聊环节•在本节课的前半段,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歌曲名称和表演形式,并得到其他同学的反馈和评价。
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合练环节•在本节课后半段,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排练。
并且在排练过程中,特别强调各角色应遵循脸谱颜色对该角色性格的刻画。
通过合作排练,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美妙和快乐。
第三课时1. 表演环节•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在全班师生面前表演他们的创作歌曲。
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场景和脸谱角色性格细致把握各角色表演和情感的变化。
2. 教学反思本课采用“学唱—动手创作—表演”的教学模式,引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脸谱”,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要点1.导入脸谱知识,了解脸谱分类和色彩的象征意义。
2.学唱童谣和儿歌,唤醒学生音乐感受力。
3.动手创作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强调各角色的表演和情感变化,丰富表演形式。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说唱学唱童谣和儿歌的技巧,并能根据脸谱色彩为角色刻画提供参考。
大班音乐教案:说唱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说唱脸谱
大班音乐教案:
说唱脸谱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了解京剧中各脸谱所表现的不同人物形象。
2.感受京剧人物塑造的美,增进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感受表现京剧艺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京剧名家的名段视频、课件
2.幼儿学具:花脸脸谱
活动过程:
1.听京韵音乐随老师进入活动室。
2.待幼儿入座后,教师放京剧音乐《贵妃醉酒》后提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音乐和我们平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这是京剧的音乐)今天李老师就带领小朋友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京剧世界,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脸谱,非常优美的舞蹈,还有好玩的游戏。
别着急,慢慢随李老师走进这个世界。
3,放各种脸谱的课件,教师讲解各种脸谱的不同含义:
红脸代表忠勇侠义;黑脸代表直爽、勇猛、智慧;黄脸代表勇猛、暴躁;蓝
脸代表刚强、刚直;白脸代表奸诈多疑。
4.教师放视频请幼儿欣赏京剧优美的唱腔和表演。
教师:听了这段音乐,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么美的音乐、脸谱、服装、舞蹈,外国人都很羡慕我们得京剧,我们为生在这样
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而自豪。
05.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游戏:
(1)当一名幼儿作出一个京剧亮相后,全体幼儿随音乐共同模仿。
(2)幼儿分组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结束后要做个亮相的动作,而且要像木头人一样保持姿势不动。
(3)幼儿分组带脸谱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音乐结束时要保
持亮相的动作不动。
6.教师总结游戏活动的成果,结束课程。
教师:今天在京剧的世界里看得出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现在我们要休息一下,请大家跟随李老师随音乐走出教室。
(放京剧音乐,幼儿随教师做个亮相走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