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篇1【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图案,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京剧碟片欣赏片断<包公断案>。
《戏说脸谱》磁带及录音机。
2、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
3、请家长先帮助幼儿了解关于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饰品等。
4、提前上一堂语言活动课,话说三国人物。
5、幼儿人手一面空白脸谱面具。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京剧的特点。
师:放京剧碟片《包公断案》,让小朋友欣赏一段京剧。
后提问:刚才小朋友看的是什么?它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二、利用幼儿的好奇和想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唱京剧的动力。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对,刚才小朋友们欣赏的正是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这在国外可是找不到的哟!1、出示课件: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蓝脸的窦尔敦深夜悄悄偷走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黄脸的典韦很聪明,别人都喜欢问他问题,所以他觉得很神气;白脸的曹操,这个人很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三、幼儿拍节奏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怎么拍?)老师把这五个古代人物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请你们听一听我朗诵的儿歌里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还要看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表情怎么样?1、看课件说歌词2、师幼对接歌词3、加衬词说歌词四、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教案《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宽阔、洪亮的特点。
2.通过模仿演唱歌曲等方式,感受并尝试表现京剧花脸唱腔的特点。
在教师手势动作的提示下尝试模仿拖腔。
3.对京剧艺术有初步的兴趣,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宽阔、洪亮的特点。
难点:通过模仿演唱歌曲等方式,感受并尝试表现京剧花脸唱腔的特点。
在教师手势动作的提示下尝试模仿拖腔。
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倾听过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听过歌曲中有关人物的历史故事。
物质准备:《幼儿阅读资源·戏说脸谱》、音频《戏说脸谱》、教具“戏说脸谱”图卡一套。
四、活动过程:(一)观察《幼儿阅读资源·戏说脸谱》中花脸的颜色,产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教师:画面上是什么?这些人脸和我们平时的人脸一样吗?教师:你们见过吗?在哪儿见过?教师:有一首歌叫《戏说脸谱》,你们听听有没有唱到这些脸。
(二)欣赏《戏说脸谱》选段,初步感受、了解歌曲的内容。
1.教师播放歌曲片段,幼儿倾听,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花脸颜色。
教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师:歌里唱了谁呢?说了哪些事呢?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片段后,教师帮助幼儿运用脸谱图卡梳理歌词。
结合幼儿已有的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理解歌词的内容。
3.引导幼儿排图。
教师:先唱了谁?再唱了谁?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队?4.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验证图片的顺序。
教师:怎么知道我们排的顺序对不对呢?(三)学唱《戏说脸谱》的片段。
1.教师指图,幼儿尝试学唱。
教师:我们也来唱唱这些脸谱可以吗?2.教师指图带领幼儿试唱。
3.引导幼儿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幼儿提出的难点进行重点练习。
(1)借助手势,帮助幼儿唱准弱起和切分音。
幼儿园大班《戏说脸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歌曲《戏说脸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戏说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把握,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京剧脸谱图片、歌曲《戏说脸谱》音频。
2.教学道具:京剧脸谱面具、画笔、颜料。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戏说脸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戏说脸谱》,注意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2)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直至学会整首歌曲。
3.脸谱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讲解脸谱的分类及含义。
(2)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佩戴脸谱面具。
4.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脸谱,讨论其特点和含义。
(2)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5.脸谱制作(1)教师发放画笔、颜料和空白面具,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脸谱。
(2)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脸谱制作。
6.成果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脸谱,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2)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京剧脸谱的知识,尝试制作一个家庭版的脸谱。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戏说脸谱》引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京剧脸谱知识。
2.学生在制作脸谱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京剧脸谱的理解。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课后拓展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充分发挥了家校共育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京剧脸谱的了解程度。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认识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通过唱游活动,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学会唱游《戏说脸谱》。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脸谱的艺术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京剧脸谱图片、视频《戏说脸谱》。
2.乐器:口哨、手鼓。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播放《戏说脸谱》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的脸谱,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脸谱。
第二环节:认识脸谱1.教师展示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脸谱,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解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直,白色代表奸诈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脸谱知识。
第三环节:学唱《戏说脸谱》1.教师教唱《戏说脸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引导学生加入口哨、手鼓等乐器,进行唱游活动。
第四环节:团队合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脸谱颜色。
2.每组学生共同创作一个表演节目,包括唱游、舞蹈、朗诵等。
3.各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了解京剧艺术。
2.邀请京剧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脸谱,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唱游活动,对京剧脸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戏说脸谱》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知道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角色。
2.学会唱《戏说脸谱》,感受京剧的韵味。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及颜色代表的角色。
2.学唱《戏说脸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戏说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京剧脸谱颜色代表的角色。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脸谱的特点。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及颜色代表的角色。
教师播放《戏说脸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京剧的韵味。
3.学唱《戏说脸谱》教师分段教唱,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唱,纠正个别幼儿的错误。
4.脸谱创作教师发放脸谱模板,指导幼儿用彩笔、水粉等材料创作自己的脸谱。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脸谱。
5.展示与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脸谱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鼓励幼儿课下继续探索京剧脸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学唱《戏说脸谱》,让幼儿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及颜色代表的角色,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创作,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
2.邀请京剧艺术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文化。
3.创设京剧角,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京剧道具、服饰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唱《戏说脸谱》,还培养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唱《戏说脸谱》,教师会在教唱环节通过逐句教唱、合唱、独唱等方式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旋律,唱准歌词。
2.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教师会通过展示实物脸谱,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并尝试描绘,从而直观感受脸谱的线条和色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戏说脸谱》6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戏说脸谱》6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戏说脸谱》1一、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戏说脸谱》二、活动目标:1、知道京剧是传统艺术,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活动准备:脸谱图片、画笔、ppt课件、纸、音乐《戏说脸谱》等四、活动过程:(一)观察讨论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戏说脸谱》你们知道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讨论:1、教师播放ppt课件,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
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
(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2、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播放ppt),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
脸谱不仅可以做成艺术品,还可以用作邮票,非常漂亮。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吧。
提示: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三)分组讲评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幼儿园大班教案《戏说脸谱》2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大班歌唱教案《戏说脸谱》一、活动目标欣赏歌曲《戏说脸谱》,感受京剧独特的唱腔和韵味,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理解歌词内容,认识不同京剧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模仿京剧的唱腔和动作进行表演。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歌曲《戏说脸谱》的音频及视频资料。
各种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实物。
京剧表演的服装和道具,如戏服、头饰、扇子等。
钢琴或其他乐器。
三、活动过程导入活动(1)教师展示一些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呢?”(2)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点,介绍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例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刚正不阿,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等。
欣赏歌曲(1)播放歌曲《戏说脸谱》的音频或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的唱腔和韵味。
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好听吗?”(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边听边观察歌词中提到的不同脸谱。
提问:“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脸谱?它们分别代表了谁?”学唱歌曲(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京剧唱腔的特点,如拖腔、咬字等。
(2)幼儿跟随钢琴或音频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互相欣赏和评价。
表演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京剧动作,如走圆场、亮相等。
(2)幼儿穿上京剧表演的服装和道具,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3)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或家长观看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活动延伸(1)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绘制京剧脸谱。
(2)在表演区提供更多的京剧服装和道具,鼓励幼儿自由表演京剧节目。
(3)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的视频或现场演出,进一步了解京剧艺术。
附歌词:《戏说脸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2.学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曲,体验京剧艺术的韵味。
3.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曲,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理解不同颜色脸谱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京剧脸谱图片、歌曲《戏说脸谱》视频。
2.乐器:三角铁、木鱼。
3.脸谱道具:红、黑、蓝、绿、黄等颜色的小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色彩。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京剧脸谱的了解。
(二)歌曲教学1.播放歌曲《戏说脸谱》,引导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味。
2.分组讨论: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什么人物性格?3.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跟随音乐,集体演唱《戏说脸谱》。
(三)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脸谱制作,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用画笔和颜料在卡片上绘制脸谱。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3.组织幼儿进行“脸谱猜猜猜”游戏,巩固对脸谱颜色的认识。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思考,使他们在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2.歌曲教学环节,我采用了示范演唱和集体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3.实践活动环节,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制作脸谱,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1.在歌曲教学环节,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实践活动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导致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节奏和音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戏说脸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认识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2.学会演唱《戏说脸谱》歌曲,感受京剧的韵味。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戏说脸谱》歌曲,了解脸谱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颜色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中的脸谱有什么特点呢?生:脸谱有红、黄、蓝、绿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京剧脸谱的歌曲《戏说脸谱》。
2.歌曲欣赏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中的京剧韵味。
(播放《戏说脸谱》歌曲)3.歌曲学唱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唱。
(教师教唱,学生跟唱)师:大家唱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歌曲中的脸谱。
4.脸谱分析师:歌曲中提到了几种颜色的脸谱?分别是什么颜色?生:歌曲中提到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脸谱。
师:那么,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什么人物性格呢?生:红色代表忠勇,黄色代表凶猛,蓝色代表刚直,绿色代表草莽。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四种颜色脸谱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5.情景表演师:我们将进行情景表演。
请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脸谱人物。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准备表演)师:现在,请各组代表上台表演。
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看看哪组表演得最好。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也学会了演唱《戏说脸谱》这首歌曲。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京剧艺术。
四、课后作业1.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脸谱,并说明理由。
2.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京剧脸谱知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戏说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学会了演唱歌曲,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倾听,分辨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提高听觉分辨力2.根据故事情境,让幼儿发挥想象,模仿各种声音,并进行情境表演活动准备:多媒体制作的图片。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一)出示玩具小兔,告诉小朋友今天小白兔要带我们去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引起幼儿的兴趣)放情境一:背景(森林里,有树,有小山坡,有草坪,有池塘)播放小鸟的声音,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马的叫声,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青蛙的叫声,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一头狮子,请幼儿说说它的声音。
播放完之后,请幼儿想想,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并请他们也来学学这些叫声。
小朋友学得真像,小白兔很高兴,她还想带小朋友到另一个地方去。
放情境二:背景(公路上,两旁有树木,有人行道)播放飞机的声音,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
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出示各种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说说他们的声音。
并问幼儿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二).分段播放录音声音,请幼儿听听他们在干什么。
并进行适当的情境表演。
(三)大自然里的声音还有很多,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篇二」【活动设计】“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戏性较强的歌曲,旋律轻松明快,歌词简单容懂。
所以活动以带“小兔”去树林玩这一情境为主线,在游戏化地轻松氛围中从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词,从学会演唱到多形式表现,引导幼儿充分表现和演唱歌曲,让演唱不仅仅是学会唱歌,而且成为一件轻松、快乐而有趣的事。
前后呼应的游戏环节和情境设置,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活动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地引导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乐,活动寓情于境,溢乐溢情。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戏说脸谱(三篇)目录: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戏说脸谱一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粗心的小画家二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歌曲教案《摇篮》三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戏说脸谱一幼儿园大班歌唱:戏说脸谱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邀请家长共同协助帮助幼儿欣赏有关京剧表演的flash、认识各种不同色彩的京剧脸谱、了解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各人物特征等,2、物质准备:京剧脸谱: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歌曲内容小图片;幼儿自制京剧脸谱若干。
活动过程1、说脸谱(1)师幼共同欣赏京剧脸谱课件,说说各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名称及其性格特征。
(2)教师出示脸谱,简单介绍歌曲内容。
提示语:“蓝脸的窦尔敦有一天夜里,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起敌人很勇敢、不怕困难;花脸的孙猴很活泼、很淘气;白脸的曹操虽然很狡猾,但是他很聪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呢。
”2、学习演唱京剧《戏说脸谱》。
(1)初步学唱歌曲①教师表演范唱。
②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有哪些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③讨论歌曲的其他内容,并选择匹配小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2)幼儿完整学唱,并针对幼儿学唱情况进行重点练唱。
讨论:“老师的演唱和平时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3、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淘气、顽皮;“白脸的曹操”狡猾;“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响亮而浑厚。
)4、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叫好的声音要短而有力。
)活动延伸:幼儿带上脸谱面具、穿上脸谱衬衫,边演唱,边表演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篇1设计意图:1、感受体验。
创设情景,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孩子身临其境,走进中华大戏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幼儿掌握重点和难点句子。
2、自主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利用多媒体技术,变孩子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形成多维互动。
3、趣味创编。
让孩子自己操作电脑,根据动物性格,配上不同的脸谱,增强趣味性,使孩子对京剧的感悟更立体,激发他们创编戏曲的热情。
每五人组成一组进行创编,培养了合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创编的效率,感受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幼教频道 /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知道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角色。
2、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京剧唱段《戏说脸谱》。
3、生活经验迁移,增加活动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技术:设计信息丰富、互动性强的课件,便于幼儿主动学习。
三、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感受京剧魅力。
(幼儿坐定)大家准备好了吗?你来我来大家来,小戏迷们来看戏。
(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整体欣赏)。
提问:1)这些戏好看吗?他们唱的和我们平时的歌一样吗?(幼儿回答)教师小结:这是我国的传统戏剧——京剧,只有我们幼教频道/国家才有,是我国的国粹。
中国人是不是特别了不起!2)我们一起来看看唱的是哪些人物呢?3)他们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再次播放:整体欣赏幼儿自主学习)4)你学会了什么?教师小结:中国的京剧真神奇,每张脸谱都不一样。
蓝脸的窦尔墩、红脸的关公、金色的猴王、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这一段京剧就叫——戏说脸谱。
二)利用媒体,自主学习唱腔。
1、教师表演,激发兴趣。
先让我这个戏迷来一段戏说脸谱,怎么样,掌声鼓励。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感受京剧艺术的美。
2.学会唱《戏说脸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戏说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京剧脸谱的绘制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戏说脸谱》歌曲、京剧脸谱图片、绘制脸谱的工具。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戏说脸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美。
(二)学习歌曲《戏说脸谱》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动作。
3.学生集体演唱,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了解京剧脸谱1.教师展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脸谱的特点。
3.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绘制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尝试。
(四)绘制京剧脸谱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共同绘制一个京剧脸谱。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绘画技巧,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绘制脸谱时,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今后需要加强指导。
五、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到的京剧脸谱知识。
2.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戏说脸谱》的视频,发送给教师。
六、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尤其是绘画技巧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今后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京剧元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
4.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唱《戏说脸谱》,教师可以通过分句教唱,让学生一句一句跟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和旋律。
对话示例:教师:“我们一起来唱第一句,‘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注意‘盗’字的发音,跟我唱一遍。
大班音乐戏说脸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脸谱元素,并理解其表达的含义;2.学习音乐加入戏曲表演,并能够表达音乐的情感;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脸谱元素的介绍和表达;2.音乐加入戏曲表演的技巧;3.团队合作演练。
三、教学准备1.教具:脸谱图片、戏曲表演视频、音乐器材;2.材料:学生练习册、教学大纲;3.器材:音响系统、麦克风。
四、教学步骤阶段一:脸谱元素介绍1.教师介绍脸谱基本元素,如摆头、眼神、手势、身姿等;2.向学生展示不同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恩怨情仇等;3.教师示范基本元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模仿。
阶段二:音乐加入戏曲表演1.教师介绍如何将音乐与戏曲表演结合;2.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音乐为表演营造情境;3.学生分组演练,练习音乐与戏曲表演的结合。
阶段三:团队合作演练1.学生分组,演练几个小场景;2.每个组员有不同的角色分工,需要合理分配任务;3.每个组员都要注意自己的表演和与他人之间的配合。
阶段四:总结评价1.进行听课评价,让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表演;2.学生回顾自己的表演和与他人的配合,进行反思;3.教师总结课程,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比较强的音乐与表演课程,以脸谱元素和音乐结合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协作完成小场景表演。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一些问题。
首先,在第一阶段教学时,部分学生对脸谱元素表达的情感理解不够,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对于情感的表达。
其次,在第二阶段教学时,音乐与表演的结合需要学生一定的创造能力,需要教师引导,提供更多样化的音乐模板,让学生尝试并且寻找自己的领悟。
并且,我发现有一些学生过于注重音乐而不够注重表演,需要及时引导。
最后,在第三阶段教学时,我提醒学生要注意团队合作,提高社交能力,但是我发现学生中有些人考虑自己的表演而忽略了其他同学的表演,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本节课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并改善的。
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大班音乐教案篇1设计意图大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上学期主题二《我是中国人》的次主题三《中国人了不起》,它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亦歌亦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让幼儿喜欢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孩子对京剧比较陌生,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巧妙的运用视听结合法指导幼儿通过自由表达的机会,初步感知中国京剧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国人的了不起,增强民族自豪感,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活动目标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3、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表演歌曲。
难点:唱好最后一句,并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经验准备:1、请幼儿收集有关京剧的脸谱、行头、服装等的相关知识,并布置成“京韵国粹”主题墙面。
2、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乐曲旋律。
物质准备:1、供幼儿表演使用的表演区材料:盔头、服饰、脸谱、髯口等。
2、幼儿自制的“京剧宣传卡”。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教师邀请幼儿进入梨园小剧场,用京剧特有的方式亮相,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并尝试用京剧唱腔向大家问好,练习发声,提醒幼儿拖住气息。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1、教师范唱《说唱脸谱》,请幼儿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体会京剧的唱腔。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京剧戏说脸谱》_幼儿园大班优质课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在教师的提示下,探究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依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适宜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宠爱京剧艺术。
活动预备1.学问阅历:邀请家长共同帮助幼儿观赏有关京剧表演的flash,熟悉各种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了解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各人物特征等。
2.物质预备:京剧脸谱课件,如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等; 歌谱。
3.歌曲内容小图片、《戏说脸谱》视频。
活动过程1.说脸谱。
(1)师幼共同观赏戏说脸谱视频,教师提问听到了什么,依据幼儿答复,教师总结并出示京剧脸谱课件,简洁介绍各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名称及其性格特征。
(2)教师出示脸谱,简洁介绍歌曲内容。
提示语:蓝脸的窦尔敦有一天夜里,静静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起敌人很英勇、不怕困难;花脸的孙猴很活泼、很调皮;白脸的曹操虽然很狡猾,但是他很聪慧;黑脸的张飞脾气急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呢。
2.学习演唱京剧《戏说脸谱》。
(1)初步学唱歌曲。
①教师表演范唱。
②再次观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争论歌里有哪些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③争论歌曲的其他内容,并选择匹配小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2)幼儿完整学唱,并针对幼儿学唱状况进展重点练唱。
争论:教师的演唱和平常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3.探究用适宜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调皮、顽皮;白脸的曹操狡猾;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洪亮而浑厚。
4.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叫好的声音要短而有力。
)。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戏说脸谱》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育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宠爱。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环境与材料:1、熟识音乐。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说课稿设计意图:
1、感受体验。
创设情景,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孩子身临其境,走进中华大戏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幼儿掌握重点和难点句子。
2、自主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利用多媒体技术,变孩子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形成多维互动。
3、趣味创编。
让孩子自己操作电脑,根据动物性格,配上不同的脸谱,增强趣味性,使孩子对京剧的感悟更立体,激发他们创编戏曲的热情。
每五人组成一组进行创编,培养了合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创编的效率,感受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幼教频道 /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知道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角色。
2、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京剧唱段《戏说脸谱》。
3、生活经验迁移,增加活动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技术:设计信息丰富、互动性强的课件,便于幼儿主动学习。
三、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感受京剧魅力。
(幼儿坐定)大家准备好了吗?你来我来大家来,小戏迷们来看戏。
(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整体欣赏)。
提问:
1)这些戏好看吗?他们唱的和我们平时的歌一样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的传统戏剧——京剧,只有我们幼教频道 /国家才有,是我国的国粹。
中国人是不是特别了不起!
2)我们一起来看看唱的是哪些人物呢?
3)他们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再次播放:整体欣赏幼儿自主学习)
4)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小结:中国的京剧真神奇,每张脸谱都不一样。
蓝脸的窦尔墩、红脸的关公、金色的猴王、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这一段京剧就叫——戏说脸谱。
二)利用媒体,自主学习唱腔。
1、教师表演,激发兴趣。
先让我这个戏迷来一段戏说脸谱,怎么样,掌声鼓励。
(教师清唱)
2、你觉得我唱得好吗?好在哪里?(幼儿说到哪我唱到哪)
边说边描述: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大,一发脾气就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3、幼儿跟着伴奏哼唱。
4、刚才唱的时候老师发现你们的声音不响亮,是不是有些地方不会唱?你觉得哪里最难唱呢?点脸谱一句句学。
5、集中后提问:1)小戏迷们都学会了吗?谁想表演一下?
2)集体表演。
三)结合经验,趣味创编乐句。
1)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小动物也有自己的特性,瞧!他们幼教频道 /来了!小老鼠是怎样的?适合戴什么脸谱呢?我们一起唱唱它。
(选择脸谱,匹配脸谱,说唱脸谱)红脸的适合谁戴呢?
2)集体戏说脸谱。
3)刚才小戏迷们戏说了这些脸谱真高兴,我们还可以唱哪些京剧脸谱呢!(欣赏脸谱拓展幼儿经验)下次我们再来戏说更多脸谱吧!
四、活动延伸:
拓展:鼓励幼儿继续了解京剧。
表演:在小舞台进行合作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