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现货交易培训之三:移动平 均线理论共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8
现货交易技术指标入门诠释1.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线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的平均值来反映价格的趋势。
常见的移动平均线有简单移动平均线(SMA)和指数移动平均线(EMA)。
简单移动平均线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该段时间的天数。
它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能够较好地反映价格的长期趋势。
但由于对所有的收盘价平等对待,有可能出现滞后的情况。
指数移动平均线是对最近几天的收盘价给予更大的权重,相对较早的数据给予较小的权重。
它能更快地反映价格的变化,但如果用于较短的时间周期,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噪音。
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是当价格从下方向上穿过移动平均线时,为买入信号;而当价格从上方向下穿过移动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2.相对强弱指标(RSI)相对强弱指标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大小的指标,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收盘价上涨和下跌幅度的比值,来判断市场是处于超买还是超卖状态。
RSI的取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当RSI值超过70时,表示市场处于超买状态,即价格可能会下跌;当RSI值低于30时,表示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即价格可能会上涨。
RSI的使用方法是当RSI值超过70时,为卖出信号;而当RSI值低于30时,为买入信号。
3.随机指标(KD指标)随机指标是一种衡量价格相对于一段时间内价格波动区间的位置的指标,通过计算最近几个时期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及当日的收盘价,来判断价格的超买和超卖情况。
随机指标的取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当随机指标高于80时,表示市场处于超买状态,即价格可能会下跌;当随机指标低于20时,表示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即价格可能会上涨。
随机指标的使用方法是当随机指标高于80时,为卖出信号;而当随机指标低于20时,为买入信号。
4.成交量指标成交量指标是用来衡量成交量变化的指标,通过比较当前的成交量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交量的关系,来判断市场的力量和趋势。
常见的成交量指标有成交量移动平均线(VMA)和成交量相对强弱指标(VR)。
移动平均线(MA)的组合使用方法及案例,交易新手建议学习MA即移动平均线,它以“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并且采用了统计学的“移动平均”原理,将某段时期内交易产品的收盘价相加再做平均,然后再把算出的值对应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
例如5天以来的投资公众的持筹成本就是把第1天到第5天的价格加起来除以5,以此作为5天的平均成本。
根据平均成本的原理,将价格变动的趋势数字化,由这些数字相应的坐标点连成曲线就是移动平均线。
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可以为您表明短线、中线和长线的大趋势。
5天、10天和20天的移动平均线看作短期移动平均线,称作月均线指标。
20天、30天和60天是中期移动平均线,称作季均线指标。
60天、120天和240天是长期移动平均线,称作年均线指标。
一、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1.卖出信号①移动平均线运行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波峰和波谷,也就是拐点。
拐点示着趋势的转变。
②当一种移动平均线向上运行,无法再创新高而形成波峰,这是价格无力再创新高,可能转变为下一步行走势的征兆,这个拐点通常是卖点。
我们根据下边的图例具体分析:A处是5日移动平均线,在价格头部第1个掉头向下,出现拐点和卖点。
B处是10日移动平均线,在价格头部第2个掉头向下,出现拐点和卖点。
C处是20日移动平均线,在价格头部第3个掉头向下,出现拐点和卖点。
D处是60日移动平均线,在价格头部第4个掉头向下,出现拐点和卖点。
发出卖出信号的先后顺序是:5、10、20和60日均线。
配合双顶形态或三重顶形态时,将是最佳的卖出时机2.买入信号①在价格下跌过程中,移动平均线向下运行,当无法再下跌时形成波谷,这是价格不能再下跌,可能变成上升走势的征兆。
如下图。
②这个拐点通常是买点,公众应跟踪移动平均线,及时发现拐点(波峰和波谷)来寻找买卖点。
配合双底形态或三重底形态,将是最佳买入时机。
二、长短均线交叉战法1.买入信号:当5日短期移动平均线在低位上穿10日长期移动平均线而产生的交叉点,叫“黄金交叉”,通常是较好的买入点。
移动平均线大全平均线的本质对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是选中强势股黑马股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的股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作出图线.通常将每日的K线图与平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主张采用移动平均线的人士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容易忽略主要的趋势.因此,他们认为分析股价走势应有更广阔的眼光.采用平均线的方式,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大趋势. 一般平均线采样数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等,甚至有长期平均线取样时间长达150天和250天. 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2: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象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3: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线,安全性越差.越是长期的平均线,其安全性越好,但也因此而使平均线反应迟钝.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买方力量若仍然强于卖方的话,股价每次回落到平均线附近时,便是买进的时机.如果平均线的助涨的功能消失,股价重回平均线之下,这时可能趋势已经转变.5:助跌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此时若股价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的助跌的功能减弱.捕捉主升浪的均线系统短线捕捉个股主升浪的前提是:大盘最好是处于涨势阶段,至少也需平稳,最好不要在大跌趋势中炒作。
移动平均线的组合使用方法及案例资料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利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价格均值对股价或指数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一系列连续时间段内的收盘价平均值,可以消除价格波动的短期变动,更好地反映价格趋势。
1.均线系统交叉法:通过观察两条(或多条)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交叉的位置与次数,来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
例如,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为买入信号;反之,为卖出信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直观,适用于较稳定的价格趋势,如股票或指数。
2.均线背离法:通过观察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背离情况,来判断价格趋势的转折点。
例如,当价格创新高而移动平均线未能创新高时,为卖出信号;反之,为买入信号。
这种方法适用于价格较为波动的市场,如外汇、期货等。
3.均线通道法:通过观察价格在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运动情况,来判断价格的震荡范围和趋势方向。
例如,当价格连续在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之间运动时,为震荡信号;而当价格突破移动平均线通道时,为趋势信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震荡和趋势并存的市场,如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等。
4.均线金叉与死叉法:通过观察短期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金叉(上穿)和死叉(下穿)的位置与次数,来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
例如,当短期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时,为买入信号;反之,为卖出信号。
这种方法适用于追踪中长期趋势的交易者,如股票投资者、期权交易者等。
以下是一个使用移动平均线的案例资料:案例:股票股价走势分析时间周期:日线1.绘制5日均线和20日均线图表,观察价格与均线之间的关系和走势。
2.分析均线金叉与死叉的情况,判断买卖信号的出现。
3.针对价格与均线之间的背离情况,结合成交量等指标,判断价格趋势的转折点。
4.根据价格在均线通道内的运动情况,设定买入和卖出的操作策略。
5.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整体情况、基本面分析等,综合判断交易的风险和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买卖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