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62.05 KB
- 文档页数:2
数学思维训练四年级下册一、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
1. 四则运算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75÷5 = 25+15 = 4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例如:[(12 + 8)×5 - 30]÷2=[20×5 - 30]÷2=(100 - 30)÷2 = 70÷2=35。
2. 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a + b=b + a,例如3 + 5 = 5+3 = 8。
- 加法结合律:(a + b)+c=a+(b + c),如(2+3)+5 = 2+(3 + 5)=10。
- 乘法交换律:a×b = b×a,比如2×3 = 3×2 = 6。
- 乘法结合律:(a×b)×c=a×(b×c),例如(2×3)×4 = 2×(3×4)=24。
- 乘法分配律:a×(b + c)=a×b+a×c,如2×(3 + 5)=2×3+2×5 = 6 + 10 = 16。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
- 小数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例如,0.3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
2. 小数的性质。
-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3.20 = 3.2。
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四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1、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400—400÷25)÷5 (2)25×17+13×25+1245-(245+350)2、一块正方形的地,沿四周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种了100棵,已知这块地里种玉米共收28吨,这块地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吨?3、一筐橘子连筐重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重13.5千克,问:筐重多少千克?4、小明和小丽共有20。
6元,两人各买了一本同样的日记本后,小明还剩5。
40元,小丽还剩3.20元。
一本这样的日记本多少钱?5、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
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6、一个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围墙,甲、乙两人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围墙按顺时针方向运动, 已知甲每秒走5 米,乙每秒走3 米,则至少经过秒甲、乙走到正方形的同一条边上.7、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
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8、一个三位数除以36,得余数8,这样的三位数中, 最大的数是多少?9、A 、B 、C 、D 四人带着一个手电筒,要通过一个黑暗的只容2 人走的隧道,每次先让2人带着手电筒通过,再由一人送回手电筒,又由2人带着手电筒通过……若A 、B 、C 、D 人单独通过隧道分别需要3,4,5, 6 分钟,则他们4 人都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分钟?部分参考答案5、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分析和解答:先算出白菜占地多少平方,25×48=1200平方米。
再算出黄瓜占地多少平方,12×48=576平方米。
班级 姓名 配合四下《四则运算》编算式用6、7、8、9编四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 )( )( )( )被除数增加几258除以25,要想没有余数,被除数最少应该增加( )。
储蓄罐的钱小明的储蓄罐中有面值1元和5角的硬币共38枚,如果将1元硬币的枚数和5角硬币的枚数交换,那么总值就会减少3元,问小明的储蓄罐中一共有( )钱?定义新运算定义一种运算:a △b= a ×b +a -b 。
求:⑴ 8△5; ⑵ 10△(5△6)= == == == ==榜上有名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小明3次考试的平均分为90分,如果平均成绩达到94分就能登上光荣榜了。
请问:小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就能榜上有名? ( )班级姓名配合四下《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我发现李大爷准备在一块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上中玉米。
如果长方形地长分别是20米、40米、60米、120帮欢欢欢欢在计算“20+□×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结果得到的结果是500。
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整数部分是几?设A=0.8+0.88+0.888+……+0. 8888888888,A的整数部分是几?几条路线可走?小林妈妈从家中到超市有4条路可走,从超市到菜场有3条路可走,小林妈妈从家中经过超市到菜场有几条路线可走?他在何处红红从一地点A先以60米/分的速度向东走了5分钟,再以同样的速度向北偏西30°方向走了5分钟。
这时,他在地点A()偏()方向()米处。
(第1期答案:一67+98=165;68+97=165;76+89=165;79+86=165二17;三30元;四43,271;五2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画一画根据下面描述,画出旅游车行驶路线图:“快乐六一”好旅游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南30°方向行驶3千米到达动物园,再向北偏东45°方向行驶4千米到达植物园,然后向南偏东70°方向行驶5千米到达游乐园。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训练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填空题:(1)三个自然数相加等于18,这三个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正整数,如果它的个位是2,十位是6,百位是4,它是_______。
(3)3乘以4的积再乘以5,等于_______。
(5)常见的是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下面左边图形是_______,右边图形是_______。
(6)现在是上午8点15分,再过15分钟是_______。
2. 选择题:(1)下列哪个数是7的倍数?A. 36 B. 19 C. 15 D. 21(3)用100根火柴搭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问其中火柴的根数最多是_______。
(4)5个相邻自然数相加的和是35,这5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_______。
3. 计算题:(1)12345与54321的和是多少?(2)有一种药方,每3小时服一次,连续服药12次,问一共需要多少小时?(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比宽多6厘米,问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4)有一个桶盛了30升水,先倒掉1/3的水,然后又倒掉1/3的水,再往桶里倒满水,一共倒了多少升水?(5)一家商店买了120只铅笔,每个售价2元,如果商店打8.8折,问这批铅笔总共收入了多少元?第二篇示例: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而数学思维训练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训练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训练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
备课说明:1、本讲生活中的数学题型较杂,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法,分为基础篇与提高篇两部分.基础篇(40分钟左右)以简单应用题及数学趣题为主,共7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可由学生思考得到结果,其中第7题也可用列表的方法找到规律.提高篇(75分钟)共6道题,难度有所提升,其中前两道为竞赛真题,3~5为天平称重问题,最后一道扑克牌题,教师可准备一副扑克牌由学生先思考,再实际操作找出结果及规律.2、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知到数学与实际的联系.难点:分析题意,找出解题思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一讲同学们一起来挑战一些数学趣题吧!将480箱苹果和720箱梨运到水果批发市场,每辆卡车每次运120箱.梨比苹果多运几车?(用两种方法解决)解:(1)246120480120720=-=÷-÷(车)(2)()2120480720=÷-(车)答:梨比苹果多运2车.旅行社推出“大峡谷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1) 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2) 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解:(1)方案一 11402409004601506=+=⨯+⨯(元)方案二 ()100046100=+⨯(元)10001140>所以,方案二合算.(2)方案一 9603606006061504=+=⨯+⨯(元)方案二 ()100064100=+⨯(元)1000960<所以,方案一合算.将30个苹果,放入大、中、小3个盘子里,大盘要比中盘多4个,中盘要比小盘多4个,该怎么放呢?解:小盘子 ()6344430=÷---(个)中盘子 1046=+(个)大盘子 14410=+(个)古尔邦节快到了,天山南北充满了节日气氛.这天阿凡提也骑着毛驴赶集来了.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阿凡提回头一看,原来是水果店老板艾山.这时艾山正拿着秤杆坐在两大筐葡萄跟前发愣.一筐是紫葡萄,标价为2元1斤;一筐是青葡萄,标价为1元2斤.只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阿凡提大哥,如今做点生意真不容易呀.您看,我在这捱了一上午,还没卖出几斤葡萄,现在紫葡萄和青葡萄都还剩下60斤,不知要卖到何时呢!”艾山说.阿凡提说:“啊,艾山老弟,你可真笨!紫葡萄虽甜,但价格贵,青葡萄虽便宜,却味道酸.何不把两种葡萄掺在一起,按3元3斤出卖,也就是每斤1元,这样不是既好卖又省事吗?”于是艾山按阿凡提的办法出售葡萄,果然买的人多了起来,不多时,120斤葡萄卖光了. 请问艾山按照阿凡提的方法,和原来相比赚了还是亏了?相差多少?解:原来可卖1501260260=⨯÷+⨯(元)现在只卖1201120=⨯(元)亏了 30120150=-(元)答:亏了30元.一个农民,在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花了600元,转手以640元卖给别人,随后又以650元买回这头牛.过了不久,这个农民又以640元把牛卖了,最后他又以600元买回了这头牛.问这个农民买这头牛实际花了多少钱?解析:三次买牛,农民共拿出了()610640650600=-+元,第三次买牛后,农民手里还剩下40600640=-(元),所以该农民买这头牛实际花了57040610=-(元).老师给全班60个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题,其中35个人做对了第一道题,有40人做对了第二道题,有4个人两道题都做错了,你能算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吗? 解:()()194604035=--+(人)答:19人两道题都做对了.小王、小李、小张三人定期前往蕾蕾健身中心健身,小王每2天去一次,小李每3天去一次,小张每4天去一次,今天是8月15日,他们三人在健身中心碰面,那么下一次再在健身中心碰面的时间是几月几日?解:[]124,3,2=, 所以下一次碰面的时间是今天的日期12+日,即8月27日.小明和小华一起清点盒子里的画片.小明比小华的动作快,小明数6张的时间小华只能数4张.小华数到48张时忘了数的数是多少,只好从头数起,当他数到112张时,盒子里只剩下1张画片.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小机灵杯,第十一届初赛】解:()35311126411248=++⨯÷+(张).少年宫手工组的小朋友们做工艺品“猪娃娃”.每个人先各做一个纸“猪娃娃”;接着每2个人合做一个泥“猪娃娃”;然后每3个人合做一个布“猪娃娃”;最后每4个人合做一个电动“猪娃娃”.这样下来,一共做了100个“猪娃娃”.由此可知手工组共有 个小朋友.【希望杯,第五届1试】解:由题意可知,总人数应为1、2、3、4的倍数,由于1、2、3、4的最小公倍数为12,以12人为一组可知,一组可做2534612=+++(个)“猪娃娃”,一共做了100个“猪娃娃”,即有425100=÷(组),所以手工组共有:48412=⨯(人).有8个球编号是①到⑧,其中6个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一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秤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那么,那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几号?分析与解:为了表达方便设这8个球分别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由第一次秤的结果可知:球③和④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球①和②都是重球,否则“①+②比③+④重”这个结论就不成立.有第二次称的结果可知:球⑤、⑥中至少有一个球是轻球,而球⑦、⑧都是重球.由第三次“①+②+③与②+④+⑧一样重”可知:①、③、⑤中及②、④、⑧中各有一个轻球.总上可知:球④和球⑤一定是轻球.有80个零件,分装成8袋,每袋装10个,在其中的7袋里面装的零件每个都是50克,有1袋里面的每个零件都是49克.这8袋混在了一起,你能用秤称一次,就把装49克重的零件的那一袋找出来吗?分析:同例1,给每个袋子标上标号,从每个袋子中取出各不相同数目的零件,用秤称一次,那么比都是50克重的零件少的重量刚好对应取出鸡蛋个数的那个袋子.分析与解:(1)将8个袋子分别编上1、2、…、7、8八个号码.(2)从每个袋子中取出与袋子编码相同数目的零件,总共取出3687654321=+++++++(个),用秤称一次.(3)作比较,若36个零件都是50克重,那么总共是18005036=⨯(克),与(2)所称得的重量作比较.(4)若称得的重量比1800少1克,就是1号袋子;少2克就是2号袋子;…;少7克就是7号袋子;少8克,就是8号袋子.在天平上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物体称重量,最少应准备几个砝码,就能称量1克到60 克之间不论多少克的重量?这几个砝码分别是多少克?解:①1克、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的物体的质量;②1克、2克、4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4克、5克、6克、7克的物体的质量;不难发现:①中02和1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1022+克之间的重量;②中02、12和2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210222++克之间的重量;③中02、12、22和3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32102222+++克之间的重量. 以此类推,第n 个砝码为12-n 克.因为6332168421=+++++,所以最少要用6个砝码,这6个砝码分别为1克、2克、4克、8克、16克和32克.哥哥和弟弟玩扑克牌,哥哥说:“弟弟,你只许拿第奇数张牌,这样拿到最后,剩一张牌,大王一定在我手里.”弟弟果真这样做了.第一次,拿了全部牌的第奇数张,共27张;第二次,拿了剩下27张中的第奇数张牌,共14张;第三次,又拿了剩下13张牌中的第奇数张牌,……最后,只剩下一张,翻开看,确实是大王.你知道,哥哥把大王放在了第几张吗?答案:哥哥把大王放在第32张.解析: 弟弟第一次拿的是第1 、 3 、 5 、 7 、 …53张牌,共27张;第二次拿的是第 2 、 6 、10 、 …54张牌,共 14 张;第三次拿的是第 4 、 12 、20 、 …52张牌,共 7 张;第四次拿的是第 8 、 24 、 40 张牌,共 3 张;第五次拿的是第 16 、 48 张牌,共 2 张.这时一共拿走了 532371427=++++(张),只剩下了第 32 张牌.【备用题】1、有人想买几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 自己带的钱可以买21把叉子和21把勺子,或者28把小刀.如果他买的叉子,勺子,小刀数量不统一,就无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若将钱全部用完,这个人能买几套餐具?解:21与28的最大公约数为()728,21=,将这个人所带的钱分为7份,则每份可买3把叉子和3把勺子,或者4把小刀,由于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所以,其中4份买叉子和勺子,余下3份买小刀即可,一共能买1234=⨯(套).2、屋里有一群人,如果3个人一桌,多2个人;如果5个人一桌,多4个人;如果7个人一桌,多6个人;如果9个人一桌,多8人,如果11个人一桌,正好.请问这屋里有多少人?解析:如果屋里的人数再多1人,则屋里的人数就是3、5、7、9的倍数,而3、5、7、9的最小公倍数为315,则屋里的总人数比315的倍数少1,由于72811315 =÷,设倍数为a ,则()1315-a 应为11的倍数,从而17-a 应为11的倍数,由此可知8=a ,所以这屋里有251918315=-⨯(人).3、一台天平要称出1克、2克、…、40克的东西,只要准备四个砝码就够了.这四个砝码应该各为几克?(允许称东西时在天平两边同时放砝码)分析:①1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的物体重量;②1克、3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4克的物体重量;③1克、3克、9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12克、13克的物体的重量. 观察上面3种情况不难发现:第一个砝码是30=1克;第二个砝码是31=3克;第3个砝码是32=9克;第四个砝码应该是33=27克.以此类推,第n 个砝码是31-n 克.解:因为4027931=+++(克),所以只要准备4个砝码就够了,这4个砝码分别是1克、3克、9克、27克.4、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3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解析:由条件“每盒取出200克,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3盒茶叶重量相等”可以推出,拿出的10005200=⨯(克)茶叶正好等于原来的245=- (盒)茶叶的重量,所以,原来每盒茶叶50021000=÷(克).。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引言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本文档将介绍一些适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活动。
1. 探索与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活动:-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培养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例如:数独、填字游戏等。
- 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投掷骰子,统计点数的概率规律等。
2. 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数学绘画:让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并解释自己的作品。
通过画图和阐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数学推理: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推理题,让他们通过推理和证明找到正确答案。
让学生思考并提供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创造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目标。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的创造和应用活动:- 数学故事编写:让学生编写一个有数学题目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 数学应用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数学应用情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超市购物计算、图形的应用等。
4. 总结与反思为了巩固训练效果,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数学思维训练中的收获和困惑,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 学生日记:要求学生在数学思维训练结束后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结论通过以上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重视这些训练,为孩子们的数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 注意:本文档仅为概要版,具体的活动和方法还需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及答案【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小明。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自行车队。
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在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3】某学校与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到工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需要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去学校,途中遇到接他的车就立即上车驶往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学校,汽车的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4】家住郊外的工程师,每天在同一时候乘火车到达某站,这时工厂接工程师的汽车也同时到达,他乘车准时到达工厂。
有一天,工程师提前55分钟到某站,接他的汽车还未到,他就步行向工厂走去,在路上遇到接他的车,他再坐车,结果比平时提前10分钟到达工厂,问汽车的速度是工程师的几倍?【5】甲、乙两人在相距50米的A、B两端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有用,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
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游了10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6】甲、乙两人在相距12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为4米/秒,乙的速度为5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两个端点出发,且每人跑10分钟,问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答案】【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小明。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先得出小明的速度是时是爸爸速度的3倍.爸爸从家到第一次追上小明,小明走了4千米,若爸爸与小明同时出发,则爸爸应走出12千米,但是由于爸爸晚出发8分钟,所以只走了4千米,所以爸爸8分钟应走8千米.由于爸爸从出发到第二次追上小明共走了16千米,所以爸爸用了16分钟,此时离小明出发共用了8+16=24分钟,所以爸爸第二次追上小明时是8点32分【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四年级下期第一讲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例1 计算:(1) 3205+8749-6749(2) 9143-6287+5287解:(1) 观察发现, 加数8749 与减数6749 的末三位数字相同, 如果让这两个数先抵消一下, 计算就会简便。
因为加数大减数小, 抵消后的数还是加数, 所以3205+8749-6749=3205+(8749-6749)=3205+2000=5205(2) 观察发现, 减数6287 与加数5287 的末三位数字相同, 如果让这两个数先抵消一下, 计算就会简便。
因为减数大加数小, 抵消后的数还是减数, 所以9143-6287+5287=9143-(6287-5287)=6143-1000从上面两题可以发现: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使计算简便而需要添上括号时, 如果在加号后面添上括号, 括号里面的数不必改变运算符号;如果在减号后面添上括号, 括号里面的数必须改变运算符号, 由加变成减, 由减变成加。
简单地说就是, 在添上括号时:加号后面添括号, 原来加减不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 原来加减要变号。
有时, 为了使计算简便, 需要去掉括号, 这条规则可以反过来用。
简单地说就是, 在去掉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加号, 原来加减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 原来加减要变号。
例2 计算:(1) 1524+(3476-1584)(2) 7369-(4369-1055)解:(1) 1524+(3476-1583)=1524+3476-1583=5000-1583=3417(2) 7369-(4369-1055)=7369-4369+1055=3000+1055=4055上面的例题,再一次印证了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这种好习惯。
练习一1. 在○里填运算符号, 在横线上填数。
(1) 564-496+196=564-( ○)(2) 397+748-548=397+( ○)(3) 843-567+967=843+( ○)(4) 638+293-593=638-(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四年级图例2 计算:99.5+99.6+99.7+99.8+99.9这几个数都接近100,可以把它们都先看作100,再把多加的数减去。
如下图。
规范解答例3 计算:1344-181-119-182-118-183-117图解思路仔细观察发现:要减去的6个数,每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
只要利用减法的性质,把每两个结合成一组,就简单多了。
如下图。
规范解答例4 计算:87+92+91+86+93+94图解思路这6个数都很接近,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为“基准数”,这里选择“90”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减数,如下图,把这些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加数个数的乘积,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规范解答例5 计算: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8+7-6-5+4+3-2-1图解思路思路一 这里有2000个连续自然数进行加、减运算,加、减项数共有2000项。
仔细观察发现,第1项和第3项的差是2,第2项和第4项的差是2,第5项和第7项、第6项和第8项的差也是2……如下图所示,像这样,把两个数结合为一组,共可结合成1000组,每组的差都是2。
思路二 如下图所示,可以把四个数结合为一组,共可结合成500组,每组的差都是4。
规范解答解法一解法二小试身手1.计算下面各题。
(1)1.52+0.97+2.48+1.03+5.12(2)3842-1567-433-8422.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2)152+637+248+72+28-1373.一次数学测验,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的得分如下:96,88,97,93,86,93,100,99。
求这个小组的总分。
拓展提升4.计算下面各题。
(1)9.7+9.8+9.9+10.1+10.2+10.3(2)574-(128+274)-1725.计算下面各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练习11、王阿姨捐了450元为希望小学的学生购买文具:钢笔每支4元,计算器每个12元,书包每个9元。
如果要求购买的三种文具同样多,且不剩钱,应该怎样购买?2、李老师拿620元想为希望小学的学生购买书本。
已知《童话故事》每本12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11元,《科技天地》每本8元。
如果要求购买以上的三种图书同样多,且不剩钱,应该怎样购买?3、有9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3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40,那么,第四个数是多少?4、有8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56,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0,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30,那么,第五个数是多少?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1)175÷()+25×4=135(2)18×20-()÷12=3406、小练笔。
(1)200÷()+32×2=69(2)21×30-()÷12=3287、填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数字。
8、填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9、请用下面的数字写出算式,使得得数等于24,每个数字都必须用,且只能用一次,可以加括号,可以移动数字的位置。
5 5 1 5 4 2 1 9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思维练习21、口算书中一共1800题,小芳第一天做了60题,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8题。
第三天应从第几题做起?2、一本书一共630页,小强第一天读了123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17页。
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小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4、甲乙两箱共有60千克水果,如果从甲箱取5千克放入乙箱,两箱一样重,甲乙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5、甲乙两箱共有90袋洗衣粉,如果从甲箱取4袋放入乙箱,则甲箱比乙箱还多6袋,求甲乙两箱原来各有多少袋?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1+2+3+…+27+28+29+30.
2、8×4×135×125×25.
3、464+99+101-164.
4、把1~7这七个数填入“人字”图的七个圆圈内,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都等于14,如图.
5.数一数,如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6、17根火柴排成6个小正方形,请拿走6根,成为3个小正方形.
7、明明做一道减法题,把减数抄错了.减数应该是24,他都抄成了42,算出的差是30,你算算,这道题正确的差是多少?
8、如图所示,一个大长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红色,然后切成18个小立方体(切线
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
(1)1面涂成红色的有几个?
(2)2面涂成红色的有几个?
(3)3面涂成红色的有几个?
9、移3个豆,使三角形方向正好相反,怎么移?
10、图书馆新购进一批书,共三种.其中文艺书25本,百科全书9本,故事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还多10本,这批书共有()本
11、有3件上衣,2条裤子.要配成一套衣服,不同的搭配方法共有()种.
12、某人去商店买了两件商品,他把一个商品的标价个位上的零忽略了,只付给售货员39元,售货员却让他付款156元,这两种商品的标价是()元和()元.
13、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为班级做了好事.老师问是谁做的.甲说:“我做的.”乙说:“我没做.”丙说:“甲没做.”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14、把1、2、3、4分别填入图中,使每行每列及每个角上的2×2方格中恰好都有数字1、2、3、4.图中已有四个数字,请按要求完成图.
15、如果△+△+△+△+□=270;□+△+△+△+□=290.那么□+△=().
16、妈妈今年40岁,恰好是小明年龄的4倍,()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
17、有一个数除以5,乘以4,减去15,再加上35等于l00.这个数是()。
18、一条马路长440米,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种一棵树,共种()棵树.
19、小林从一楼爬到四楼需要24分钟.照这样计算,从二楼爬到九楼要()分钟.
20、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各增加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增加了208平方厘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21、一列火车通过360米长的铁路桥用了24秒钟,用同样的速度通过216米长的铁路桥用16秒钟,这列火车长
米.
22、A比B小5岁,C比A和B岁数的总和小l0岁.若三个人的岁数总和是80岁,B是岁.
23、用大卡车6辆和小卡车11辆可装运货物435箱.已知l辆大卡车的运货量是1辆小卡车的3倍,问每辆大卡车和每辆小卡车各装运多少箱?
24、计算:1+2+3+…+98+99+98+…+3+2+1=.
25、有一列数1、3、7、13、21…,第8个数是.第100个数是.
26、有14个连续自然数,前7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那么,这1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