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第3节 细胞核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年级高一年级学科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三章课题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周次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课课题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姓名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阐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与模型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情感目标:联系社会热点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制作细胞模型教学难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课件)板书设计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三、细胞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统一整体。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检查预习回顾多利羊的案例回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核的功能[填空](1)细胞核是。
(2)细胞核是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1)将下列功能与其结构连接起来:(略)同学们:最流行的动画片是什么?今天,喜羊羊的家族里来了三个新成员,分别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
正常情况下,黑羊羊只能生黑色的羊。
黑羊羊的梦想是生一只小白羊,我们怎样才能帮她实现梦想呢?(配合2张幻灯片)学生若答上:鼓励,然后指出这个方案的关键之处是取白羊羊的“细胞核”,从而引出课题。
学生若答不上:我们要帮她实现梦想,必须研究细胞核的有关知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展示】“多利羊”的诞生过程,老师说序号,学生回答名称。
学生回答:喜羊羊和灰太狼。
回忆以前对“多利羊”的了解,复述“多利羊”的诞生过程。
把本节和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本书各章节的关联,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成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
联系社会热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一: 细胞核的功能:1、分析资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以细胞核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谁在承担这个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
2.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1)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联系图解
②在不同结构的膜之间相互转化时,以“膜泡”或“囊泡”形式转化的是间接相连的生物膜。
(2)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
规律总结: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四种:线粒体能)、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分
)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运输的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研究手段为同位素标记。
解析:用3H亮氨酸标记的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运输途
)该图代表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 ]______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的名称是____,它主要是对来自
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8、9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植物 2 细胞壁14 液泡
线粒体(3)高尔基体12
染色质核膜核孔细胞核。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等重要观点。
2. 掌握细胞核的功能,包括基因的表达、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等。
3. 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诠释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膜的结构和功能,核孔在细胞核信息交流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如何通过基因表达控制细胞活动,以及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显微镜、染色剂等。
3. 准备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5. 准备好教室讨论和互动的问题,确保教室气氛活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引出细胞核的结构,为学习其功能作铺垫。
(二)细胞核的宏观结构和功能1. 展示细胞核的宏观图片,并诠释其位置和大小。
2. 讲解细胞核的功能,包括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调控细胞活动等。
(三)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和组成1. 讲解核膜(Nuclear membrane)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核孔(Nuclear pore)等。
2. 展示染色体的图片,介绍其组成和在细胞核中的作用。
3. 讲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RNA在细胞核中的功能。
(四)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1. 安排学生观察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
2.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割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变化等。
3.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五)教室讨论和总结1. 组织学生讨论细胞核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学习有关细胞核的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以及核仁,并理解核仁与核糖体的功能。
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3节内容。
教材讲述了细胞核的结构和细胞核的功能。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膜和细胞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好本节课也将为学习遗传与进化打下铺垫。
因此,本节内容是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掌握细胞核的功能与结构
B、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C、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 培养目标
A、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功
能相适应的关系
B、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通过对细胞核功能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和能力
B、帮助学生树立起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 难点:(1)理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板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二细胞核的功能1 细胞核控制美西螈肤色、伞藻形状遗传 1 核膜;2层膜∴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 2 核孔
2 细胞核控制蝾螈、变形虫细胞的分裂
分化等代谢 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4。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核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2. 多媒体设备。
3. 图片或模型展示细胞核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问题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吗?
二、讲解细胞核的结构
1.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膜、染色质、核仁。
2. 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3. 染色质的组成和作用。
4. 核仁的构成和功能。
三、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1. 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储存功能。
2. 细胞核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3. 细胞核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五、总结
教师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六、拓展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细胞核在细胞内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
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确保学生对细胞核有深入的理解。
教学延伸:
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细胞核的新发现、细胞核的异常现象等,进一步探究细胞核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资源:
1. 图书资料《高中生物必修一》。
2. 互联网资源。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案高中生物细胞核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核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功能;3. 能够描述DNA在细胞核中的作用;4. 认识细胞核在遗传物质传递和调节细胞功能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细胞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 DNA在细胞核中的作用;3. 细胞核在细胞分裂和遗传物质传递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2. 细胞核的功能:贮存遗传物质、控制基因表达、调节细胞代谢等;3. DNA在细胞核中的作用;4. 细胞核在遗传物质传递和调节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解释,生动形象地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演示: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并探讨其功能;3. 学生讨论:讨论细胞核在遗传物质传递和调节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细胞核的图片或视频,引出细胞核的主要结构和功能;2.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讲解;3.进行实验演示: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细胞核的结构;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细胞核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总结讨论:回顾课堂内容,总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六、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料;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花瓣、洋葱片等。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练习;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细胞核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一课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资料分析”的动画课件。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
2.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提纲。
(1)通读课文。
(2)思考“问题探讨”中的4个问题。
(3)思考“资料分析”中的5个问题。
(4)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5)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情境创设]1.屏幕显示细胞结构动画,凸现细胞核部分的结构。
暗示学生,引起他们对细胞核的注意。
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显示这节课内容的课题,教师引导点题)2.引入“问题探讨”(屏幕“问题探讨”中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核每一知识内容的探讨欲望)(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存活吗?(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师生互动]1.学生议论以上问题,似懂非懂,产生了一些疑惑,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此时,教师概述了细胞核的数目、形状、大小和在细胞中的位置等知识要点后,顺理成章地提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2.屏幕演示制作的“资料分析”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动画。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的动画。
问题: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的动画。
问题:以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还是与细胞质有关?(5)你认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3.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桑植四中---- 罗金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3)初步学会探究生物学实验研究的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二、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四、教学理念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对话,创建和谐高效的生物课堂。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六、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的染色质、染色体教具,[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还不了解。
因此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在细胞内的位置和作用。
3. 能够解释细胞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掌握细胞核在细胞内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教学PPT、绘图纸、彩色笔。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花叶片样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精美的细胞核结构图,引发学生对细胞核的好奇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介绍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
2. 解释细胞核的功能:存储遗传物质、调控细胞内生命活动等。
三、实验观察(20分钟)
1. 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玫瑰花叶片细胞,找出其中的细胞核。
2. 学生用绘图纸和彩色笔绘制观察到的细胞核结构。
四、总结归纳(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答:细胞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 确认学生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充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并做好课堂笔记。
六、课堂反思(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验观察环节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在实验操作上加强指导和引导。
同时,在知识点讲解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公安一中王迎春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此节属于理解水平,为必修二《遗传和变异》作好铺垫、打好基础,尤其为基因的表达作好铺垫。
先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的事实,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细胞的功能;教材紧接着以图代文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在细胞核的结构里,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
因此,教材又重点阐述了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
因为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才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再次强调细胞核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课堂练习1、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植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
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
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为()A.黑、雌B.褐、雌C.白、雄D.黑、雄2、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D.染色质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3、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4、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细胞膜保持完整B.线粒体供能C.核内遗传物质D.细胞保持完整5、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A.核膜B.核孔C.染色质D.核仁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7、根据变形虫去核和再植核的相关实验(图见课件),回答问题:(1)去核的部分细胞质,还可以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核教案
课题:细胞核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能够描述细胞核的重要性及其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对细胞核的理解;
2. 引入细胞核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
1. 细胞核的结构:
a. 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组成;
b.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核的功能:
a. 控制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分裂;
b.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c. 包含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遗传特征。
三、实例分析
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胞核在不同细胞活动中的作用;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的重要性。
四、讨论互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在不同细胞机能中的作用。
五、总结
1. 总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强调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细胞核的最新研究进展;
2. 思考细胞核在细胞分裂、遗传等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在教授细胞核的课程中,要注重案例分析和实例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核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教学案《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根据对细胞整体与局部的认识,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三、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说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科学思维:构建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3、科学探究:设计合理的对照实验,验证细胞核的功能4、社会责任:认同和宣传我国政府对克隆人的态度四、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情境教学,思维探究,多媒体PPT、模型建构五、教学过程问题探讨从母牛乙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母牛甲去核的卵细胞中,移植后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将胚胎移植入母牛丙的子宫内。
出生的小牛几乎与母牛乙的性状一模一样,称之为“克隆牛”。
讨论:克隆牛的性状与母牛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教师:说明了克隆牛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
一、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的分布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除了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核2、细胞核的功能思考讨论:资料1: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细胞核移植实验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
讨论:美西螈的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细胞核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拓展:蝾螈两栖动物,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体表没有鳞,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
蝾螈大多体色鲜艳美丽,但它们是有毒的。
国内大鲵、瑶螈属、棘螈属、疣螈属等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细胞质相连。
结果如下图:讨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拓展:变形虫真核生物,又音译为“阿米巴”。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第3章第3节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承接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往往会将其割裂开了看问题,片面的去看待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只有理解了细胞核的结构,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三者的关系,才能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内容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够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功能,使学生对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有进一步地认识。
但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
另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能举例说明细胞核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3.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时间安排:40分钟。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重难点)。
2.认同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重点)。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基础知识|一、细胞核的分布1.无细胞核:原核细胞。
2.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二、细胞核的功能1.实验分析(连线)①美西螈核移植a.细胞核控制细胞形态构建②蝾螈受精卵横缢b.皮肤的颜色由细胞核控制③变形虫切成两半c.细胞分裂和分化由细胞核控制④伞藻嫁接、核移植d.细胞的生命活动由细胞核控制答案①-b ②-c ③-d ④-a2.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细胞核的结构及模型建构四、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1.结构特点(1)结构复杂而精巧。
(2)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2.地位(1)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自查自纠|1.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 )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 )4.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 )5.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 )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答案 1.× 2.× 3.× 4.√ 5.√ 6.×|图解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核是整个细胞的指挥中心,各细胞器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分工合作。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克隆羊多利,那你们见过克隆猴吗?下面我们一起观看可爱的克隆猴。
教师:克隆动物的诞生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是:细胞核移植。
教师:细胞核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谁在承担这个功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授一、细胞核的功能教师:展示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讲解黑色美西螈提供细胞核,白色美西螈提供细胞质,通过细胞核移植,得到的是黑色美西螈,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不是由细胞质控制的,而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教师:展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讲解有细胞核的时候,蝾螈可以正常的进行分裂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但是如果没有细胞核,蝾螈就不能进行分裂,重新植入细胞核,细胞又能够继续分裂和分化。
这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紧密相连。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师:展示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讲解变形虫的各种生命活动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教师:展示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讲解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教师:因此,细胞核的功能可以归纳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即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教师:展示课本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
教师:细胞核分为三部分,细胞膜、核仁、染色质,其中核膜包括两层膜和核孔。
教师:讲解核膜、核孔和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染色质经过高度的螺旋,缩短变粗,变成这圆柱状或杆状,就是染色体。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细胞分裂期时是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时是染色质。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控制作用,如细胞核内贮存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以细胞核可以比喻为部队的司令部等。
2.一般不能。
3.不能。
4.不能。
细胞生长需要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作基础,细胞分裂需要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如果没有细胞核,这些生命活动都不能进行。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本节。
〖板书〗一、细胞核的功能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及讨论。
(通过资料分析及讨论来学习细胞核的功能)
〖提示〗1.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上有许多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2.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3.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5.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板书〗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板书〗二、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mRNA→外
结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蛋白质→内细胞核染色质(体):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同一个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蓝图”都是一样的(除非发生体细胞突变或细胞癌变)。
生物体内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种多样,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模型建构〗学生回家制作。
〖提示〗细胞器大小参考数据,保证制作中各种细胞器的大小成比例。
核糖体:最小
溶酶体:直径为0.2~0.8 μm
线粒体:直径为0.5~1 μm,长度为2~3 μm
中心粒:直径为0.2~0.4 μm
细胞核:直径为5~10 μm
〖讲解〗教科书图示的学生制作的细胞模型中,各部分结构注释如下。
粉色彩泥代表核糖体
蓝色彩泥代表溶酶体
棕色彩泥代表线粒体
橘黄色彩泥代表内质网
土黄色彩泥代表高尔基体
红色彩泥代表细胞核
〖技能训练〗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2.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小结〗见黑体字部分。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一、基础题
1.(1)√;(2)×。
2.C。
3.C。
二、拓展题
提示:出生小牛的绝大部分性状像母牛甲。
因为小牛获得的是母牛甲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所以它的性状与母牛甲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