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PPT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600.00 KB
- 文档页数:100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二——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它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的助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在群体情境中的应用,是群体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与特点1.小组工作的类型(1)教育小组。
它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达到改变成员的目标。
(2)成长小组。
它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成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
(3)支持小组。
它是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4)心理治疗小组。
其组员通常都是曾经在生命中有过创伤的人。
治疗性小组就是希望能缓解症状及其影响力,帮助组员通过治疗创伤复原并康复,降低不良症状,促进人格改变。
2.小组工作的特点(1)在功能上的特点:①影响个人转变。
通过小组过程,让组员在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面发生转变和改善,促进人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②社会控制。
小组工作过程可以使小组组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其社会责任心。
③形成群体力量解决问题。
小组组员必须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作、彼此支持,共同面对环境和问题。
④再社会化。
小组工作过程可以帮助组员改变以往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行为,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⑤预防。
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他们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以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2)在成效上的特点:①促进人际交往。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进行群体生活以及人际互动的体验环境,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互动,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变化和增强,达到个人的发展与成长。
②运用团体动力。
小组过程能够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通过相互影响发生积极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在家庭及社会中承担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角色。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模式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等的一种整合性框架。
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特定的工作模式,也可采用某一模式为主、以其他模式为辅开展小组工作。
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展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是最早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
早期的研究者如柯义尔、凯瑟(Kai-ser)、克那普卡、克根(Coken)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这个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主张。
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
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
社会目标模式较为符合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将个人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强调个人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的关联。
所以社会目标模式非常注重公民参与解决问题。
通过促进民主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追求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一)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非常复杂,它是源于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逐渐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
具体来说,如下几个观点和理论对社会目标模式影响较大。
1.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小组工作中运用的“参与”概念主要基于社会政治民主理论,该理论的假设有:第一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第二,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的;第三,民主化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因此,对小组工作有意义的是,参与可以学习民主技巧,可以激发个人的潜能,可以提升民主意识;参与的过程就是民主化教育的过程。
增能(empowerment)是现代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它涵盖了3个层面。
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是一种多元化的专业,它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主要有三大工作方法,分别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一种以个体为对象,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个体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其能力,促进其发展,从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个案工作的主要过程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诊断、制定计划与实施、总结与评估等。
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强调个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专业关系等。
个案工作的技巧包括:沟通技巧、观察技巧、倾听技巧、同理技巧、记录技巧等。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解决个体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以群体为对象,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群体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促进群体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达到群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小组工作的主要过程包括:招募与组织、活动设计与实施、沟通与协调、评估与总结等。
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群体的多样性、强调群体的参与和合作、注重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小组关系等。
小组工作的技巧包括:活动策划技巧、活动实施技巧、沟通协调技巧、领导技巧、观察技巧等。
小组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群体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群体的成长和发展。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一种以社区为对象,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社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社区工作的主要过程包括:收集与分析社区资料、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社区活动、协调资源与解决问题等。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社区的多样性、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发展、注重建立和发展良好的社区关系等。
社区工作的技巧包括:组织管理技巧、沟通协调技巧、领导技巧、观察技巧、资源整合技巧等。
社会⼯作者第五章⼩组⼯作 第⼀节⼩组⼯作的类型及特点 ⼩组⼯作是指将⼩组作为服务对象的助⼈⼯作⽅法。
具有四层含义:⼀是⼩组⼯作是⼯作者按照既定的⽬标带领和引导的⼀个过程,同时也是⼀种⽅法。
⼆是⼯作者的带领过程以科学的知识和技巧为基础。
三是⼩组成员在⼩组过程中进⾏互动。
四是⼩组活动围绕⼩组成员和⼩组的⽬标展开。
⼀、⼩组的类型 (⼀)⼩组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具有6个⽅⾯的特性: (1)⼀个⼈以上 (2)组员之间有共同的⽬标和利益 (3)组员队⼩组有认同感 (4)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5)具有社会控制的⽅式,如规范、准则等 (6)形成⼩组的⽂化和⽓氛 (⼆)⼩组的分类 1、以⼩组形成⽅式分 组成⼩组。
⼩组通过外部的影响和⼲预组建起来,具有较强的⽬的性和结构性。
如任务⼩组、兴趣⼩组。
⾃然⼩组。
是⼈们⾃然⽽然聚在⼀起的⼩组。
由于⼀些⾃然事件、成员间的相互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群体、街头玩伴群体等。
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 ⾃愿⼩组。
即组员均是在⾃愿和主动参与⼩组,如志愿者⼩组、技能培训⼩组。
⾮⾃愿⼩组。
组员不是因为⾃⾝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组。
如强制戒毒⼩组。
3、以成员间的联系分 基本⼩组。
组员具有较⾼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
基本⼩组都是⼩型的,⼩到成员之间可以⾯对⾯地与任何⼀个⼈互相交流,⼩组成员相互表达情感。
最典型的⼩组就是家庭,还有成长性⼩组。
次层⼩组。
祖元之间相互联系较少⽽且关系不甚密切。
如同事。
4、以⼩组的结构分 正式⼩组。
具有正式的⼩组结构,确定的⾓⾊和地位,具有特定的⽬标。
如任务⼩组、教育⼩组等。
⾮正式⼩组。
不具有正式的结构。
⼩组没有明确的⽬标,组员⾃然地聚拢在⼀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个⼈需要的⽬的。
如同学⼩组、街头玩伴⼩组等。
5、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 封闭⼩组。
从⼩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变化⽽增加或减少成员。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社区、小组、个案)的相关知识理论社区工作一.社区工作的目标1、罗斯曼分发事工目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完成具体的事工,达到社会福利目标,满足社区需要。
如,修桥筑路、安置无家可归者。
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和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以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
2、托马斯分发分配资源:组织居民就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使权益得到保障。
发动居民:培养基层市民的政治责任感;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
二、社区工作主要工作模式(一)地区发展模式主要观点: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挖掘、培养当地人才。
鼓励居民关心、了解本社区问题,进行讨论,采取行动。
通过自助、互助去解决社区问题。
常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较少引进外来资源。
基本改变策略:把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然后讨论、决定。
方法:进入社区——调查研究——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社区项目管理(二)社会策划模式主要观点: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方法。
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
居民只限于对计划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参与比较被动。
常见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主要应用领域:社区资源开发的规划;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社区组织建设的规划;社区文化价值建设的规划。
(三)社会行动模式基本观点:针对社会不平等、不公平和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适用于情况较为复杂的社区。
介入方法:1、集体行动;2、由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3、较多运用冲突策略和非建制的途径;4、争取第三者支持。
主要策略与形式:对话性行动:游说、请愿、宣传。
抗议性行动:签名运动、记者招待会、请愿和游行、静坐和群众集会等。
对抗性行动:罢工、拖欠和拒交有关费用、公开违背不平等的政策或法律。
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真的是瞎摸索啊。
这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里面最基础的我觉得就是小组的组建。
选成员特别重要,就像搭积木似的,你得找合适形状的积木块才行呢。
我有一次做社区的小组活动,没怎么筛选成员,想着人多热闹就好。
结果呢,因为成员的需求不一样,有的想深入学习一些技能,有的就只想来凑个热闹,到后面小组活动的时候特别乱,这就是个教训啊。
还有小组契约的制定。
这个就好比是游戏规则,大家都得遵守。
我试过很正式严谨地制定契约,直接把那些条条框框打出来让大家签字,但是发现这样太生硬了,小组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很压抑。
后来我换成一种轻松的方式,就像聊天一样跟大家说咱们聚在一起需要遵守些什么,大家一起讨论这些规则后再记录下来,效果就好多了。
在小组工作中,沟通也是特别关键的。
我之前总是自己单方面地传输知识或者观点给小组成员,就像是硬塞东西给别人。
后来发现,要多倾听小组成员的想法。
你得像钓鱼一样,有耐心,等小组成员自己说出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小组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走。
小组活动的设计也很考功夫。
不能太复杂,不然就像走迷宫,把成员都绕晕了,也不能太简单,不然成员就觉得很无聊。
我有一次设计了一个户外探索的小组活动,本来想法特别好,我想让成员通过探索社区的各个角落来发现社区的美。
可是我忽略了安全问题,在实际活动的时候就有点手忙脚乱的。
所以呀,设计活动要想得特别周到。
促进小组的凝聚力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你得像胶水一样把大家黏在一起。
我试过组织大家一起做手工,从简单的折纸开始,最后做出一个大作品,这个过程里,大家互相帮助、交流,凝聚力就慢慢形成了。
不确定的就是有时候小组里会出现特别强势或者特别内向的成员,我还没有找到好的完全平衡他们的方法。
希望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吧。
反正做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事儿,就是要多尝试、多从经历里汲取教训。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这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
你说这社会工作小组工作,那可真是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想象一下,一群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就像一群小伙伴要去攻克一个神秘的城堡。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得有个好的组织者,就像船长一样,带领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这个组织者要能倾听每个人的声音,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不能自顾自地往前冲。
然后呢,小组里的成员们也得互相配合呀!这就好比一场足球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得默契地传球、接球,才能踢好这场比赛。
要是有人只顾着自己出风头,那这场比赛可就没法踢啦!小组工作还得有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任务呢。
比如说一起去做个社区调研,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采访,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整理资料。
这不就跟搭积木似的,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最后建成一座漂亮的城堡。
而且啊,在小组里大家还得学会包容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就像不同形状的拼图,得互相磨合才能拼在一起。
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就不高兴呀,得尊重和欣赏这些差异。
还有哦,小组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时候可不能退缩,得像勇士一样勇敢面对!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说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不能吵吵闹闹,得静下心来好好沟通。
就像两只小绵羊在草地上聊天,平和地交流,才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呀。
你想想看,通过小组工作,大家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收获友谊和成长呢!这多棒呀!就像种下一颗种子,看着它慢慢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咱再说说小组工作中的反馈机制吧。
这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别人给你提个建议,那可是在帮你变得更好呀,可别不乐意听。
总之呢,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很多扇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咱可得好好掌握这把钥匙,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这不就是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的魅力所在嘛!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