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10.07 MB
- 文档页数:43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题目:荧光分析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的产生机理;掌握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特征。
(2)掌握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溶液的荧光(磷光)强度影响因素。
(3)熟悉荧光(磷光)分析法的特点及疋里测定方法。
(4)了解磷光分析法的类型。
(5)熟悉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分析仪器的结构。
内容与时间分配:①荧光分析原理:120mi n;②荧光仪器:20min;③分析方法:40min;④磷光分析简介:20mi n;重点与难点:1、荧光的产生;2、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3、荧光与分子结构4、影响因素5、分析方法PPT教具准备: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荧光分析法(fluorometry )灵敏度高,紫外—可见法10”g/ml待测物质:分子荧光原子荧光激发光:紫外可见荧光红外可见荧光X—射线荧光1、基本原理利用目一波长得光照射试样,使试样吸收这一辐射,然后再发射出波长相同或较长得光,若这种再发射约在10-9秒内发生,称为荧光,利用荧光得强度和特性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称为荧光分析法。
当分子轨道中电子吸收光子跃迁,若电子跃迁后,处于自旋方向相反得状态,则总自旋量子数S= 0,体系的多重性M=2S+1既为激发态的单线态(此分子在磁场中不产生能级裂分)若电子跃迁后,处于自旋方向相同的状态,则总自旋量子数S=1/2+1/2=1,体系的多重性M=2S+1=3即为三线态(在磁场中,三线态的电子能级产生裂分,一条线可分裂成三条线。
三线态的能量较相应单线态的能量低)。
[电子由单T单跃迁,所需E<E2(单T三)由于单 > 三的跃迁使禁阻的,所以摩尔吸光系数£小]分子在室温基本处于电子跃迁的级态,吸收了可见-紫外光后,基态分子只能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的各个不同振-转能阶,而不能直接跃迁到激发三线态的各个振-转能级(自旋禁阻定律)紫外-可见光照射物质,基态分子不断跃迁到激发态,则分子的紫外吸收应逐渐减小至消失,但事实上物质分子能够连续吸收紫外-可见光,说明存在一条或多条从分子激发态往基态的途径。
荧光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介绍荧光检测的基本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前准备、仪器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进行荧光检测实验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2.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荧光检测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前准备工作。
2.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并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常用的实验材料包括荧光探针、试剂盒、实验动物样品等。
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
2.2 仪器设备准备确保荧光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等。
在实验开始前,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2.3 样品处理准备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如提取样品总RNA、制备蛋白质样品等。
确保样品处理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仪器操作在进行荧光检测实验时,需要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仪器操作。
3.1 荧光显微镜操作荧光显微镜是用于观察荧光信号的重要仪器。
在操作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打开荧光显微镜前,确保其内部和镜头表面已经清洁,避免灰尘等杂质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探针,并进行标记处理。
•将标记好的样品加到载玻片上,加入适当的显微镜缓冲液。
•将载玻片放入荧光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适当的放大倍数和曝光时间。
•观察荧光显微镜图像,记录相关数据或拍摄图像。
3.2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用于荧光信号检测和定量的重要仪器。
在操作荧光分光光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前,先进行空白校准,以消除仪器背景信号的影响。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荧光探针,并进行标记处理。
•将标记好的样品加入荧光分光光度计样品池中,调节适当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荧光显微镜使用办法和荧光显微镜操纵规程之老阳三宣布时间:2011-06-15荧光显微镜使用办法和荧光显微镜操纵规程荧光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中的一种.关头字:荧光显微镜使用办法荧光显微镜操纵规程荧光显微镜使用荧光显微镜使用办法和荧光显微镜操纵规程1. 用窗帘遮蔽光线,封闭房间内的灯光,除去显微镜的防尘罩,确保显微镜灯室通风良好、无遮盖.装上汞灯灯箱,并转动灯箱卡圈上的拨杆,将灯箱与镜臂连接.2. 将汞灯灯箱的电源插头拔出荧光电源箱后的插座,再将荧光电源箱的插头拔出220V外接电源.3. 打开电源开关,电压表显示出电源电压,如电源电压动摇不大于额外电压值的±5%,即可按下启动开关点燃汞灯,如因天气太冷或电压不稳定等原因,一次启动未点燃汞灯,可以多揿动几次.待超高压汞灯弧光达到稳定状态并达到最大发光效率,即可开始任务.4. 灯泡的调中:(1)任选一块标本放在载物台上.(2)转动镜臂上的聚光镜旋钮使聚光镜移出光路,转动滤色片组转换手轮,将紫光(V)或蓝光(B)或绿光(G)激发滤色片组转入光路,并将10×荧光物镜转入光路.(3)调节粗微调手轮,将标本像调焦清晰.(4)前后推动垂直照明器右边的聚光镜调焦推杆,使视场光栏成像清晰,转动视场光栏拨杆将视场光栏收小,调节视场光栏调中螺钉使视场光栏居中,然后再将视场光栏开至最大.(5)转动镜臂上的聚光镜旋钮使聚光镜移入光路,前后调节灯箱上的聚光镜拨杆,使汞灯的弧光在视场内成像清晰.(6)调整灯箱上的灯泡水平调节螺钉和垂直调节螺钉,使汞灯的弧光居中.(7)调整反光镜水平调节螺钉和垂直调节螺钉,使光源的反射像与汞灯的弧光分隔.(8)转动聚光镜旋钮把聚光镜移出光路,此时视场照明均匀.5. 荧光不雅察:(1)将荧光染色标本放到载物台上.(2)将10×平场物镜或40×荧光物镜转入光路,调节载物台纵横移动手轮,将标本移入光路.(3)转动滤光片转换拨轮,将荧光染色标本所需要的激发滤光片组转入光路.激发滤光片组编号刻在滤片组转换拨轮上.滤光片选择正确与否,是荧光显微镜能否得到正确应用的关头.选用滤光片时,必须遵守斯托克斯定律:激发滤光片的透射波长<双色束别离器的透射波长<阻断滤光片的透射波长.由于激发滤光片、双色束别离器和阻断滤光片,出厂时已按其用途和自己的光学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组合匹配,在不雅察和摄影时,只需选择滤光片组即可.(4)调节粗调手轮,当看清荧光图像轮廓后,再用微调手轮调焦,直至看到清晰的荧光图像.(5)当需要得到较强的荧光图像时,可转动聚光镜旋钮把聚光镜移入光路,可获得较明亮的荧光图像.(6)当需要使用40×或100×荧光物镜不雅察时,应在标本和物镜间加上甘油,油中不克不及有影响不雅察的小泡或杂质.使用时可使甘油慢慢浸润一会儿,然后轻轻左右来回转动物镜转换器以排除气泡.6. 荧光显微摄影——显微镜摄像头由于荧光图像一般均较明场不雅察暗得多,所以进行荧光显微摄影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在曝光时应注意避免仪器震动.荧光显微镜摄影技术对于记录荧光图像十分需要,由于荧光很易褪色减弱,要即时摄影记录结果.办法与普通显微摄影技术基底细同.因紫外光对荧光猝灭作用大。
荧光显微镜操作手册说明书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显微镜,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细胞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本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高效地操作荧光显微镜。
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材料准备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标本或样品:根据实验的需要,准备好荧光标记的细胞、组织或其他待观察的物质。
2. 封片:将标本放置在封片上,以便于放置到显微镜观察。
3. 荧光染料: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染色。
操作步骤以下是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显微镜:a. 检查显微镜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电源连接正常。
b. 调整光源的亮度,以便于观察样品。
c. 确认滤光片的波长与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相匹配。
2. 样品安装:a. 将封片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台上,并通过样品夹固定。
b. 调节物镜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视野。
3. 荧光设置:a. 根据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并将其安装在显微镜上。
b. 调节荧光染料的激发光源,确保样品被充分激发。
4. 观察:a. 使用目镜对准感兴趣的区域,并调节放大倍数,以获得所需的放大效果。
b. 使用荧光滤光片,观察样品的荧光发射情况。
c. 调节显微镜的对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注意事项为了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请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避免直接暴露在荧光光源下,以免眼睛受伤。
3. 调节荧光染料激发光源的强度时,逐渐增加光线强度,以避免损坏样品。
4. 操作完成后,请关闭显微镜和荧光光源,并将其清洁干净。
维护保养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正常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维护保养步骤:1.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透镜和物镜,避免灰尘和污垢的影响。
2. 注意橡胶密封件的保养,防止老化和松动。
操作手册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一、概述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级显微镜,采用荧光技术来增强样本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荧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荧光显微镜已经连接好电源并打开开关。
2. 检查样本是否准备完毕,确保样本已标记荧光染料。
3. 确认荧光显微镜的荧光滤光片组件已安装并与荧光染料相匹配。
4. 检查其它辅助设备,如计算机和相机连接线是否插入正确。
三、基本操作步骤1. 调节镜筒高度,使样本平面与物镜焦平面相等,获得清晰的图像。
2. 选择适当的目镜和物镜,插入物镜并旋转使其锁定。
3. 调节瞳孔间距,将左眼和右眼的视觉合并为一个图像。
4. 调节荧光照明强度,选择适当的亮度以保证荧光信号的检测。
5. 观察样本,在目镜中寻找荧光信号,调节焦距和聚焦,以获得最佳的视觉质量。
6. 调节荧光滤光片,根据染料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选择相应的滤光片。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确保已仔细阅读用户手册,并按照操作指南使用设备。
2. 避免荧光照明强度过高,以免损坏样本或减少荧光信号的可见性。
3. 定期清洁荧光显微镜的光学元件,以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4.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摸镜片和荧光滤光片,以免污染或划伤。
5. 使用后,请关闭荧光显微镜并断开电源,以节约能源并延长设备寿命。
五、故障排除1. 如果荧光信号非常弱,请检查荧光滤光片是否正确安装并且与染料匹配。
2. 如果图像模糊或不清晰,请确保样本调焦正确,并检查物镜是否清洁。
3. 如果荧光显微镜无法打开或没有电源供应,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定。
4. 如果设备出现其它问题,请参考用户手册或联系厂商技术支持。
六、安全警示1. 使用荧光显微镜时,请注意避免直接观察强烈的荧光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2. 在操作荧光显微镜时,请保持仪器的稳定,并避免碰撞或摔落。
七、维护保养1. 定期进行荧光显微镜的清洁和维护,清除灰尘和污垢。
现场培训内容一、仪器操作和软件使用仪器软件的安装,选项/仪器及用户参数的设置。
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所需试剂的浓度及配制方法(参照原子荧光分析方法手册)。
仪器的操作规程、仪器条件的选择、各项参数的设置、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
二、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仪器的外部使用条件:实验室温度在15度至30度之间,湿度小于75%。
应配备精密稳压电源且电源应有良好接地。
仪器台后部距墙面应50厘米距离,便于仪器的安装与维护。
2、对气体、器皿和试剂的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9%,配备标准氧气减压表。
玻璃器皿应清洗干净用酸浸泡且为原子荧光专用。
试剂的纯度应符合要求,储备液应定期更换,使用液和还原剂应现用现配。
3、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关闭主机电源。
4、注意开机的顺序为计算机、仪器主机、顺序注射或双泵。
5、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二级气液分离器(水封)中是否有水。
6、测量前仪器应运行预热一小时。
7、测量过程中不能进行其它软件操作。
8、注意反应过程中气液分离器中不能有积液。
9、样品必须澄清不能有杂质,不能进浓度过高的标准和样品(As<100ppb、Hg<10ppb)。
三、仪器的日常维护1、更换元素灯和调光的方法。
2、拆装原子化器及更换炉芯、炉丝的方法。
3、进样系统各种管路的作用与更换。
4、蠕动泵压块压力的调节方法,泵管定期滴加硅油;不测量时应打开压块,不能长时间挤压泵管。
5、拆装注射器及清洗的方法,定期检查注射器连接是否松动并拧紧(仅限9系列仪器)。
6、测量结束后一定用纯水清洗进样系统。
7、注意运行清洗程序时只能进纯水,绝对不能进其它试剂(仅限9系列仪器)。
8、试验结束后一定将仪器及台面清理干净,避免腐蚀仪器。
9、定期开机运行仪器(每周一次)。
四、简单故障的排除1、通讯失败的处理方法:按照规定的开机顺序开机重试。
检查串口电缆是否连接好,重装操作系统或仪器操作软件。
2、测量过程中死机地处理方法:软件干扰,卸载或关闭可能产生干扰的软件(如杀毒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