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除尘器的计算效率

电除尘器的计算效率

电除尘器的计算效率
电除尘器的计算效率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除尘器效率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除尘器从气流中兵捕集粉尘的能力,常用除尘器全效率、分级效率和穿透率表示。

1.全效率计算

(1)质量算法

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全效率,以η表示。如图5-2-1所示,全效率η的定义式为:

η=G G 13?100%=G G G 1

21-?100% (5-2-1) 式中

G1——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g/s ;

G2——从除尘器排风口排出的粉尘量,g/s ;

G3——除尘器所捕集的粉尘量,g/s 。

(2)浓度算法

如果除尘器结构严密,没有漏风,除尘器入口风量与排气口风量相等,均为L ,则式(5-2-1)可改写为:

η=Ly Ly Ly 1

21-?100% (5-2-2) 式中

L ——除尘器处理的空气量,m3/s ;

y1——除尘器进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y2——除尘器出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公式(5-2-1)要通过称重求得全效率,称为质量法,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较准确,主要用于实验室。在现场测定除尘器效率 时,通常先同时测出除尘器前后的空气含尘浓度,再按公式

图5-2-1 除尘器粉尘量之间的关系

(5-2-2)求得全效率,这种方法称为浓度法。含尘空气管道内的浓度分布既不均匀又不稳定,要测得准确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3)多台除尘器串联总效率

在除尘系统中为提高除尘效率常把两个除尘器串联使用(如图5-2-2所示),两个除尘器串联时的总除尘效率为:

η

=η1+η2(1-η1)=1-(1-η1)(1-η2) (5-2-3)

式中

η0——除尘系统的除尘总效率;

η1——第一级除尘器效率;

η2——第二级除尘器效率。

应当注意,两个型号相同的除尘器串联运行时,由于它们处理粉尘的粒径不同,η1和η2是不相同的。

n个除尘器串联时其总效率为

η0=(1-η1)(1-η2)

(1-η

n

) (5-2-4)

图5-2-2 两级除尘器除尘系统

2.穿透率

有时两台除尘器的全效率分别为99%或99.5%,两者非常接近,似乎两者的降尘效果差别不大。但是从大气污染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前者排入大气的粉尘量要比后者高出一倍。因此,对于高效除尘器,除了用除尘器效率外,还用穿透率P表示除尘器的性能。其计算式为:

P=(1-η)?100% (5-2-5)

3.除尘器的分级效率

除尘器全效率的大小与处理粉尘的粒径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旋风除尘器处理40ηm以上的粉尘时,效率接近100%,处理5ηm以下的粉尘时,效率会下降到40%左右。因此,只给出除尘器的全效率对工程设计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同时说明试验粉尘的真密度和粒径分布或该除尘器的应用场合。要正确评价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必须按粒径标定除尘器效率,这种效率称为分级效率。

如果除尘器进口处粉尘的粒径分布为f1(dc) 、空气含尘浓度为y1,那末进入除尘器的粒径

在dc±1/2△dc 范围内的粉尘量 △G1(dc)=L1y1f1(dc)△dc 。同理在除尘器出口处, △G2(dc)=L2y2f2(dc)△dc。 是除尘器出口处理粉尘的粒径分布。

对粒径在dc±1/2△dc 范围内的粉尘,除尘器的分级效率为

)(dc η=1-)()(12

dc G dc G ??=1-)

()(111222dc f y L dc f y L ?? 如果L1=L2 ,则

)(dc η=1-dc d f y dc d f y ??)()(1122=1-)

()(1122dc d y dc d y ΦΦ (5-2-6) 如果除尘器捕集下的粉尘的粒径分布为 f3(dc),除尘器所捕集的粒径在 dc±1/2△dc 范围内的粉尘量为

)(3dc G ?=(y L 11-y L 22)dc dc f ?)(3

当 L1=L2时,上式可简化为

)(3dc G ?=(y y 21-)L 1dc dc f ?)(3

分级效率

)

()()()()()()()()(113211132113dc d y dc d y y dc dc f y dc dc f y y dc G dc G dc ΦΦ-=??-=??=η 研究表明,大多数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dc η=exp 1-[]

m c ad - (5-2-8) 式中

a 、m ——特定的常数。

4.分级效率与全效率的关系

)

()()()()()()(15

113313dc d dc d dc dc f G dc dc f G dc G dc G dc ΦΦ=??????=??=ηη (5-2-9) 式中

η——除尘器全效率;

d Ф1(dc)——在除尘器进口处,该粒径范围内的粉尘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d Ф3(dc)——在除尘器灰斗中,该粒径范围内的粉尘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Φ=??Φ?==∞∞

0110111

3)()()()(dc d dc G dc dc d G G G ηηη (5-2-10)

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方案 Word

354管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 技术方案 日期:二0一七年五月 1.总则 1.1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项目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工程。 1.2本技术方案对湿式静电除尘工程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验收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 1.3承包方提供全套的烟气湿式静电除尘装置工艺系统,其范围包括:湿式静电除尘装置的设计、内外部组件设备、配套电控设备的供货、安装、调试、168h满负荷试运行等。 1.4承包方配合发包方接受环保、安全、消防等主管部门进行的审核、竣工验收等工作。 1.5 承包方必须应熟悉湿式静电除尘与湿法脱硫工艺。 1.6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没有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的条文。承包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规范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并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安全设施配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 T 1123—2009》的要求。 2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2.1工程概况 2.1.1:

2.1.2本工程范围:湿式静电除尘除雾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含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与环保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等。 2.2湿法脱硫后烟气指标 承包方提供设备及工艺的设计、制造、施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这些标准和规范至少包括: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 DL/T514-2004 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 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 JB/T9688-1999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参数精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电除尘器应用成功与否,是与设计、设备质量、加工和安装水平、操作条件、气体和粉尘性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综合效果。要取得理想的除尘效果,必须了解各有关环节与除尘机理的联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正确设计计算。 1.影响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有诸多因素,可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烟尘性质、设备状况和操作条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图4-71所示,由图可知,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电晕电流、粉尘比电阻、除尘器内的粉尘收集和二次飞扬这3个环节,而最后结果表现为除尘效率的高低。 1)烟尘性质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适用于电除尘器的比电阻为104~1011·㎝。比电阻低于104·㎝的粉尘,其导电性能强,在电除尘器电场内被收集时,到达沉降极板后会快速释放其电荷,而变为与沉淀极同性,然后又相互排斥,重新返回气流,可能在往返跳跃中被气流带出,所以除尘效果差;相反,比电阻高于1011·㎝以上的粉尘,在到达沉降极以后不易释放其电荷,使粉尘层与电极板之间可能形成电场,产生反电晕放电。 对于高比电阻粉尘,可以通过特殊方法进行电除尘器除尘,以达到气体净化,这些方法包括气体调质、采用脉冲供电、改变除尘器本体结构、拉宽电极间距并结合变更电气条件。 2)烟气湿度烟气湿度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在同样湿度条件下,烟气 中所含水分 越大,其比电阻越小。粉尘颗粒吸附了水分子,粉尘的导电性增大,由于湿

度增大,击穿电压上长,这就允许在更高的电场电压下运行。击穿电压与空气含湿量有关,随着空气中含湿量的上升,电场击穿电压相应提高,火花放电较难出现,这种作用对电除尘器来说,是有实用价值的,它可使除尘器能够在提高电压的条件下稳定地运行,电场强度的增高会使降尘效果显着改善。 3)烟气温度气体温度也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而改变的方向却有几种可能:表面比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只在低温度交接处有一段)过渡区,表面和体积比电阻的共同作用区。电除尘工作温度可由粉尘比电阻与气体温度关系曲线来选定。 烟气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气体黏滞性影响,气体黏滞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样影响其驱进速度的下降。气体温度越高队电除尘器的影响是负面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运行较好,所以,通常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先要进行气体冷却,降温既能提高净化效率,又可利用烟气余热。然而,对于含湿量较高和有SO3之类成分的烟气,其温度一定要保持在露点温度20~30℃以上作为安全余量,以避免冷凝结露,发生糊板、腐蚀和破坏绝缘。 4)烟气成分烟气成分对负电晕放电特性影响很大,烟气成分不同,在电晕放电中电荷载体的迁移不同。在电场中,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相撞而形成负离子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成分,据统计,其差别是很大的,氦、氢分子不产生负电晕,氯与二氧化硫分子能产生较强的负电晕,其他气体互有区别;不同的气体成分对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及火花放电电压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含有硫酐时,气体对电除尘器运行效果有很大影响。

习题测试——静电除尘(精)

静电除尘练习与思考题 一、选择题 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 )。 A. 电晕放电和气体电离 B 悬浮粒子荷电 C.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D. 反电晕 2、为了防止电晕阻塞,对高浓度含尘气体,应先进行预处理,使浓度降到( )g/m 3以下再进入电除尘器。 A. 10 B. 20 C. 30 D. 40 二、名词解释 1、电晕放电 2、比电阻 3、电晕闭塞 4、反电晕 5、有效驱进速度 6、表面导电、容积导电 三、简答 1、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四、计算 1、 在气体压力下为1atm ,温度为293K 下运行的管式电除尘器。圆筒形集尘管直径为0.3m ,L=2.0m ,气体流量0.075m 3/s 。若集尘板附近的平均场强E=100kV/m ,粒径为1.0m μ的粉尘荷电量q=0.3×10-15C ,计算该粉尘的驱进速度w 和电除尘效率。 解: 驱进速度按下式计算 s m d qE w p p /176.010 11081.1310100103.03653 15=???????==---ππμ。 2885.123.0m dL A =??==ππ,Q=0.075m 3/s ,代入公式 %8.98)176.0075 .0885.1exp(1)exp(1=?--=--=i i w Q A η。 2、 利用一高压电除尘器捕集烟气中的粉尘,已知该电除尘器由四块集尘板组成,板高和板长均为366cm ,板间距24.4cm ,烟气体积流量2m 3/s ;操作压力为1atm ,

设粉尘粒子的驱进速度为12.2cm/s 。试确定: 1)当烟气的流速均匀分布时的除尘效率; 2)当供入某一通道的烟气为烟气总量的50%,而其他两个各供入25%时的除尘效率(参考图6-27)。 解: 1)Q ’=2/3=0.667 m 3/s ,S=3.662=13.4m 2,%3.99)122.02 /667.04.13exp(1=?--=i η。 2)5.13 /15.0max ==v v ,查图得Fv=1.75 故%8.9875.1%)3.991(1)1(1=--=--=Fv i ηη。 3、 板间距为25cm 的板式电除尘器的分割直径为0.9m μ,使用者希望总效率不小于98%,有关法规规定排气中含尘量不得超过0.1g/m 3。假定电除尘器入口处3 并假定德意希方程的形式为kdp e --=1η,其中η捕集效率;K 经验常数;d 颗粒直径。试确定:1)该除尘器效率能否等于或大于98%;2)出口处烟气中尘浓度能否满足环保规定; 3)能否满足使用者需要。 解: 1)由题意77.0)9.0exp(15.0=??--=k k d p =3.5m μ,%2.93)5.377.0exp(11=?--=η d p =8.0m μ,%8.99)0.877.0exp(12=?--=η d p =13.0m μ,%100)0.1377.0exp(13=?--=η 故%98%6.9832.01%8.992.0%2.932.0>=??+?+?=η 2)301%6.982i ρ-=,则i 2ρ=0.42g/m 3>0.1g/m 3。不满足环保规定和使用者需要。 4、 某板式电除尘器的平均电场强度为3.4kV/cm ,烟气温度为423K ,电场中离子浓度为108个/m 3,离子质量为5×10-26kg ,粉尘在电场中的停留时间为5s 。试计算: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参数(精)分析

电除尘器的选型计算 电除尘器应用成功与否,是与设计、设备质量、加工和安装水平、操作条件、气体和粉尘性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综合效果。要取得理想的除尘效果,必须了解各有关环节与除尘机理的联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正确设计计算。 1.影响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有诸多因素,可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烟尘性质、设备状况和操作条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图4-71所示,由图可知,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电晕电流、粉尘比电阻、除尘器内的粉尘收集和二次飞扬这3个环节,而最后结果表现为除尘效率的高低。 1)烟尘性质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适用于电除尘器的比电阻为104~1011?·㎝。比电阻低于104?·㎝的粉尘,其导电性能强,在电除尘器电场内被收集时,到达沉降极板后会快速释放其电荷,而变为与沉淀极同性,然后又相互排斥,重新返回气流,可能在往返跳跃中被气流带出,所以除尘效果差;相反,比电阻高于1011?·㎝以上的粉尘,在到达沉降极以后不易释放其电荷,使粉尘层与电极板之间可能形成电场,产生反电晕放电。 对于高比电阻粉尘,可以通过特殊方法进行电除尘器除尘,以达到气体净化,这些方法包括气体调质、采用脉冲供电、改变除尘器本体结构、拉宽电极间距并结合变更电气条件。 2)烟气湿度烟气湿度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在同样湿度条件下,烟气中所含水分越大,其比电阻越小。粉尘颗粒吸附了水分子,粉尘的导电性增大,由于湿度增大,击穿电压上长,这就允许在更高的电场电压下运行。击穿电压与空气含湿量有关,随着空气中含湿量的上升,电场击穿电压相应提高,火花放电较难出现,这种作用对电除尘器来说,是有实用价值的,它可使除尘器能够在提高电压的条件下稳定地运行,电场强度的增高会使降尘效果显著改善。 3)烟气温度气体温度也能改变粉尘的比电阻,而改变的方向却有几种可能:表面比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只在低温度交接处有一段)过渡区,表面和体积比电阻的共同作用区。电除尘工作温度可由粉尘比电阻与气体温度关系曲线来选定。 烟气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气体黏滞性影响,气体黏滞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样影响其驱进速度的下降。气体温度越高队电除尘器的影响是负面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运行较好,所以,通常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先要进行气体冷却,降温既能提高净化效率,又可利用烟气余热。然而,对于含湿量较高和有SO3之类成分的烟气,其温度一定要保持在露点温度20~30℃以上作为安全余量,以避免冷凝结露,发生糊板、腐蚀和破坏绝缘。 4)烟气成分烟气成分对负电晕放电特性影响很大,烟气成分不同,在电晕放电中电荷载体的迁移不同。在电场中,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相撞而形成负离子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成分,据统计,其差别是很大的,氦、氢分子不产生负电晕,氯与二氧化硫分子能产生较强的负电晕,其他气体互有区别;不同的气体成分对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及火花放电电压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含有硫酐时,气体对电除尘器运行效果有很大影响。 5)烟气压力有经验公式表明,当其他条件确定后,起晕电压随烟气密度而变化,烟气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烟气密度的主要因素。烟气密度对除尘器放电特性和除尘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如果只考虑烟气压力的影响,则放电电压和气体压力保持一次(正比)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净化高压煤气时电除尘器的压力比净化高压煤气时要高,电压高,其除尘效率也高。 6)粉尘浓度电除尘器对所净化的气体的含尘浓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超过一定范围,除尘效果会降低,甚至中止除尘过程,因为在除尘器正常运行时,电晕电流是由气体离子和荷电尘粒(离子)两部分组成的,但前者的趋进速度约为后者的数百倍(气体离子

静电除尘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静电除尘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新闻来源:公司新闻发布时间:2011-07-06 静电除尘器 3.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 3.1结构因素 3.1.1.极板、极线变形造成极间距不均匀 板极间距和电晕线间距对电流密度、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的空间分布有影响。如工作电压、电晕线的半径和间距都相同,加大极板间距会影响电晕线临近区所产生的离子电流分布,以及增大表面积电位差,这将导致电晕外区的电晕电流密度、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的降低。如作用电压、电晕线半径和极板间距都相同。增大电晕线的间距所产生的影响是增大电晕电流的最佳值。若使电晕线间距小于这一最佳值,会导致由于电晕线附近电场的相互屏蔽作用而使电晕电流减少。我厂#3 机电除尘二次电压低甚至接近为零或升至较低电压便发生闪络,二次电流升不起维持在低电流运行或二次电流不稳定急剧摆动。经检修人员在停机时进电场内部检查,发现很多极板、极线变形造成极间距不均匀,经分析是极板、极线受腐蚀及长期连续振打造成。 3.1.2气流分布的影响 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不均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不亚于作用于粉尘粒子静电力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气流分布不均对除尘效率的降低,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3.1在气流速度不同的区域内所捕集的粉尘量不一样。即气流速度低的地方可能除尘效率高,捕集粉尘量也会多;气流速度高的地方,除尘效率低,捕集粉尘量也会少。但因风速降低而增大粉尘捕集量并不能弥补由于风速过高而粉尘的捕集量。 3.1.3.2局部气流速度高的地方会出现冲刷现象,将已经沉积在集尘极上和灰斗上的粉尘再次大量扬起。 3.1.3.3可能除尘器进口的含尘浓度就不均匀,导致除尘器内某些部位堆积过多的粉尘。若在管道、弯头、导向板和分布板等处存积大量粉尘,会反过来又进一步破坏气流的均匀性。 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不均与导向板的形状和安装位置、气流分布板的形式和安装位置、管道设计以及除尘器与风机的连接形式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往往会使除尘效率降低20%∽30%。 3.1.4设备漏风 灰斗和排灰装置漏风,会造成粉尘的再飞扬,使捕集到的粉尘重返气流;烟道膨胀节、风道闸门、绝缘套管等处漏气,可使电除尘内部温度下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电除尘器基础载荷计算

除尘器基础载荷计算 1电除尘器结构尺寸: 5900570057005700 170008900 GAS GAS A B C D E 5180 51805180518025900 23000 ①②③④⑤

2本体静载荷 根据初核的结果和设计条件把重量和其他载荷分配至柱网的每一行(A~E )每一列(①~⑤)及每一结点。 Ra q ①②③④⑤ Rb R0 L1 5900.0 5700.0 5700.0 5700.0 L2 1. 把各部分重量和其他载荷归并为四类,再分配至各排、列和点。这四类是: 1.1屋顶总重量(包括悬挂在屋顶两下的各个部件)载荷分配至A~E 行。 1.2二侧壁重量。载荷只在A 、E 行。 1.3端墙重量(进出口)。载荷只在①⑤列。 1.4灰斗、灰斗阻流板和灰斗积灰。载荷在A~E 行。 2.上述1.1、1.2、1.3项载荷依0.5、1、1、1、0.5分配至A 、B 、C 、D 、E 行。 每一行在依次分配,ABCDE 行可视为铰接,按面积分配重量,考虑新增电场与原一二三电场长度相差不大,可是为相同。可得: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重量分配 0.125 0.25 0.25 0.25 0.125 3.保温重量(kg ) 每平米 保温材料 + 外护板 + 金属材料 = 总重 10 + 5.495 + 3.35 = 18.845 (保温层厚100mm 容重100kg 4.002A 、002B 、002C 独分配,根据Wsout 的结果,分成三类,每一项归类。 第I 类依0.5、1、1、10.5分配至A 、B 、C 、D 、E 行。 第II 类只在进出端部有载荷(即只在①⑤列),依0.5、1、1、10.5分配至A 、B 、

影响电除尘器效率分析(精)

影响电除尘器效率分析 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061110)马志国 摘要:电除尘器是一种高效除尘器,在中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前,电除尘器在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要保持电除尘器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电除尘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护都必须正确合理。 关键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环保 电除尘器是一种高效除尘器。电除尘器在中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电除尘技术的发展,电除尘器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已能完全由国内力量完成,这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电除尘器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当前电除尘器在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 电除尘器在火力发电厂的广泛应用,使除尘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大大降低,这对保护环境和提高电力行业形象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保持电除尘器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电除尘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护都必须正确合理,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欠缺,势必对电除尘器性能产生影响。运行中的电除尘器少数处于良好状态,多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今天有责任也有能力发现和修正从电除尘器运行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使之长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 1 电除尘器运行状况 电除尘器运行状况差异很大。 例如:1998年以前,天津盘山发电厂电除尘器效率低于95%,不能达到电除尘器设计制造时除尘效率的保证指标。1998年以后,电除尘器经大修改造和调整试验后,目前除尘效率高于99.8%,超过电除尘器原设计指标。 大唐盘电二期新投产的2台机组电除尘器,虽然只有四个电场;验收试验时除尘效率高于99.5%的保证指标。 2 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 导致多数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的因素很多,而诸多因素又相互关联,在此只能分别叙述。 2.1 电除尘器选型冒进

脉冲袋式除尘器过滤风速的正确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

布袋式除尘器过滤风速的正确选择及设计计算方法 合理地在设计布袋袋式除尘器工作中选定除尘器的过滤风速十分重要。正确地选择过滤风速,不仅对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提高设备处理含尘气体的能力,降低设备投资从而减少工程造价,也具有极重要的经济意义。那么,如何正确地选定过滤风速呢?下面请跟随笔者一起了解一下过滤风速选择偏低或偏高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过滤风速偏低时,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增强清灰能力,延长清灰周期,从而延长滤袋使用寿命。但是,过滤风速选择偏低,就需要相应的增加除尘器的过滤面积和体积,由此将会带来设备的占地面积亦相应加大,投资增加的问题;过滤风速偏高时,可以减小过滤面积和体积,降低占地面积,降低投资。但是,过滤风速选择偏高,会影响除尘效率,增加清灰难度,过滤阻力增大,降低滤袋使用寿命,带来运行和维护费用增加的问题。实际上,选择风速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孤立地看待上述优点和缺点是远远不够的,它与粉尘性质、含尘气体的初始浓度、滤料种类、清灰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正确选择过滤风速的关键,首先在于弄清粉尘及含尘气体的性质;其次还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过滤风速与除尘效率、过滤阻力、清灰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于粉尘及含尘气体的性质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弄清粉尘的粘性。对布袋式除尘器,粘性的影响更为突出,因为除尘效率及过滤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滤料上清除粉尘的能力。 第二,要弄清粉尘的粒径分布。它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的集合体,单纯用平均粒径来表征这种集合体是不够的。 第三,应弄清粉尘的容重或堆积比重,即单位体积的粉尘重量。其中的单位体积包括尘粒本身体积、尘粒表面吸附的空气体积、尘粒本身的微孔、尘粒之间的空隙。弄清粉尘的容重,对通风除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与粉尘的清灰性能有密切的联系。 第四,应弄清含尘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含湿量、化学成份及性质。 其次,对于过滤风速与除尘效率、过滤阻力、清灰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下述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过滤阻力方面。过滤风速的增减与过滤阻力的增减并不成正比,如果简单地用降低过滤风速的办法来达到降低过滤阻力从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是错误的,因为过滤阻力的变化率较过滤风速的变化率小。 第二,除尘效率方面。我们知道,从除尘机理上说,有惯性效应(包括碰撞、拦截)和扩散效应。对粉尘粒径而言,粒径为1μm以下的微尘,借助扩散效应能有效地捕集,适当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粒径为5-15μm以内的粉尘,借助惯性效应能有效地捕集,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第三,清灰性能方面。粉尘的清灰性能与粉尘的性质,即粘性、粒度、容重有极大的关系。粉尘的粘性大、粒度小、容重小,清灰困难,过滤风速应取低一些,反之可取高一些。对某一确定的布袋除尘器,粉尘的清灰性能主要取决于粉尘及其含尘气体的性质,并不是所有的粉尘,只要过滤风速取低些,就可增强清灰能力。 此外,在滤料确定的情况下,降低过滤风速可以延长清灰周期,但是滤袋的寿命并不完全取决于清灰周期。因为当确定了某个过滤风速时,滤袋的不同地方过滤风速相差悬殊。 怎样计算选择袋式除尘器

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14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原始资料 (2) 2.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正文 (5) 1.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5) 2. 设计说明 (5) 3. 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 (6) 4、电除尘器结构图及各主要部件结构图 (9) 三、课程设计总结 (12) 四、参考文献 (12)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书 1、原始资料: 某电厂要求设计与2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除尘器,所提供原始资料如下:1.1、煤、灰及烟气资料 表1 工业分析 表3 灰的成份分析数据

表4 飞灰的比电阻 表 表6 灰及烟气其他性质 1.2、系统及工况资料 锅炉型号:DG-670/13.7-540/540 额定蒸发量:670t/h 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1.3、对电除尘器的要求 ①除尘效率:≥99.5% ②允许漏风率:≤5% ③本体压力损失:≤350Pa 2、要求 为该机组设计配置2台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试对该电除尘器进行总体设计,并画出简图。

二、设计正文 1、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除尘器有许多种类型和机构,但它们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用电除尘的方法分离气体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以下5种物理过程: (1)施加高电压产生强场强使气体电离,即产生电晕放点; (2)悬浮尘粒的荷电; (3)荷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 (4)荷电尘粒在电场中被捕集; (5)振打清灰。 ○2电除尘器的基本结构: (1)电气系统: 1)高压供电装置:高压整流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控制柜 2)低压自动控制系统:保温箱的恒温控制,振打程序控制,排灰控制,安全连锁 (2)本体系统: 1)收尘极系统:极板、悬吊及振打 2)电晕极系统:电晕线、阴极大、小框架,阴极吊挂,阴极振打 3)烟箱:进气烟箱、出气烟箱 4)气流均布装置:气流均布板、收尘电场内部阻流板、灰斗阻流板、导流板 5)槽形极板: 6)壳体 7)支座 8)储、排灰系统 9)辅助设施 2、设计说明 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根据国家烟尘排放标准,最终的烟尘排放量为30mg/m3,

第四章电除尘器设计计算

第四章 电除尘器设计计算 4.1设计基础资料 粉尘浓度:2000mg/m 3 4.2集尘面积、电场长度、宽度、极板有效高度、进出气烟箱长度、通道数、大端高度的计算 4.2.1标准状况下的粉尘浓度的换算 标准状况下的粉尘浓度:3T T P P /mg 7.2253273 3038.99325.1011900××c N N m C N =??== 4.2.2集尘极面积的确定 除尘器处理效率:%5.96%1007 .225380-1c c -1s =?==η 集尘极面积: 3m 6.1941.13600 1.0%5.96-1ln 19000-k 3600-1ln =???=-=)()(ωηQ A (k=1.1 ,w=0.1m/s ) 2m 4.42 .1360019000v 3600'=?==Q F (v取1.2m/s) 4.2.3极板有效高度h 、有效宽度B 、通道数的确定 m F h 1.2'== F<8, 所以不用除以2 电场宽度m 1.2h '==B 电除尘器的通道数个64 .01.2b 2'===B Z (2b=400mm ),集尘板数为7个 实际断面面积2m 4.4h =?=B F 4.2.4集尘极长度的确定 集尘极长度m A L 7.71 .2626.194h 1-n 2=??==)( 可设计两个电场,单个电场长度为3.85m, 集尘总面积225.19404.1941.27.712m m h L n A ==??=??= 则驱进速度s m A k Q /1.05 .19436001.1%)5.961ln(190003600)1ln(=??-?-=--= ηω 4.2.5 电除尘器阴极线个数 根21662.022.07.7=??-=N △L=200mm

电除尘器基本参数的计算

电除尘器基本参数的计算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第3期设计信息原文) 一. 为统一计算方法,我厂对有关电除尘器基本数的计算作料若干规定,现说明如下: 1. 关于收尘面积计算的规定: 1) 任意极距下单电场阳极板的实际收尘面积:)(2m A c i Z L H A c i ???=2 式中: H --电场有效高度(m ) L --电场有效长度(为板排中第一块极板前端棱至最末一块极板後端棱之间的距离,m ) Z --电场通道数 2) 任意极距下单电场辅助电极的实际收尘面积:)(2m A F i i F i f z n A ??= 式中: n --该电场中每榀阴极所配辅助电极的组数 Z --电场通道数 f i --每一组辅助电极的收尘面积(m 2) 4)2(??=f f i b h f 式中: f h --每一块辅助电极的高度(m )可按下值取: 电场高度: H(m) 8 10 12 14 电极高度: h f (m) 1.744 2.216 2.716 3.196 b f --每一块辅助电极的投影宽度(m ) 当采用压制板时:m b f 276.0= 当采用轧制板时:m b f 296.0= 2--计正反两个表面 4--每组沿电场高度共排4块 3) 任意极距下单电场的实有收尘面积:)(2m A CF i F i C i CF i A A A += 4) 将该电场核计为常规极距时的收尘面积: )(2300m A CF i K b A A CF i CF i ??=300 300 (当选配适当时K ≥1)

式中:b --该电场实际极距(mm ) K --折算系数 5) 每室的槽板收尘面积:)(2m A H N H A H ??=72.0 式中:0.72--槽板两个表面均为收尘面,每米高计0.72m 2 H --槽板高度(m ) N --每室槽板总块数 目前已完成以下规格: 通流截面F : 58.3 108 145 151 165 170 194 216 H : 7.4 10 10.8 10 10 8.8 10 11 N : 45 59 78 79 87 114 106 118 6) 每个室的实有收尘面积:)(2m A CFH i H CF i n i CFH i A A A +=∑=1 式中:n --每室电场数 7) 每个室的标称收尘面积(即将该室核计为常规极距时的收尘面积): )(2300m A CFH H CF i n i CFH A A A +=∑=3001 300 8) 据此,除计算实有的比积尘面积(f )和驱进速度(ω)外,还需计算计为常规极距 时的比积尘面积(f 300)和驱进速度(ω300): Q A f CFH = )1ln(1 ηω--= f Q A f CFH 300 300 = )1ln(1 300 300ηω--= f 式中:Q --通过单室的烟气量(m 3/s ),00 2 Q k Q = Q 0--原始参数提供的单室烟气量(m 3/s ) k 0--漏风率 η--除尘效率

电除尘器的计算效率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除尘器效率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除尘器从气流中兵捕集粉尘的能力,常用除尘器全效率、分级效率和穿透率表示。 1.全效率计算 (1)质量算法 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全效率,以η表示。如图5-2-1所示,全效率η的定义式为: η=G G 13?100%=G G G 1 21-?100% (5-2-1) 式中 G1——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g/s ; G2——从除尘器排风口排出的粉尘量,g/s ; G3——除尘器所捕集的粉尘量,g/s 。 (2)浓度算法 如果除尘器结构严密,没有漏风,除尘器入口风量与排气口风量相等,均为L ,则式(5-2-1)可改写为: η=Ly Ly Ly 1 21-?100% (5-2-2) 式中 L ——除尘器处理的空气量,m3/s ; y1——除尘器进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y2——除尘器出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公式(5-2-1)要通过称重求得全效率,称为质量法,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较准确,主要用于实验室。在现场测定除尘器效率 时,通常先同时测出除尘器前后的空气含尘浓度,再按公式 图5-2-1 除尘器粉尘量之间的关系 (5-2-2)求得全效率,这种方法称为浓度法。含尘空气管道内的浓度分布既不均匀又不稳定,要测得准确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3)多台除尘器串联总效率 在除尘系统中为提高除尘效率常把两个除尘器串联使用(如图5-2-2所示),两个除尘器串联时的总除尘效率为: η =η1+η2(1-η1)=1-(1-η1)(1-η2) (5-2-3) 式中 η0——除尘系统的除尘总效率; η1——第一级除尘器效率; η2——第二级除尘器效率。 应当注意,两个型号相同的除尘器串联运行时,由于它们处理粉尘的粒径不同,η1和η2是不相同的。 n个除尘器串联时其总效率为 η0=(1-η1)(1-η2) (1-η n ) (5-2-4) 图5-2-2 两级除尘器除尘系统 2.穿透率 有时两台除尘器的全效率分别为99%或99.5%,两者非常接近,似乎两者的降尘效果差别不大。但是从大气污染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前者排入大气的粉尘量要比后者高出一倍。因此,对于高效除尘器,除了用除尘器效率外,还用穿透率P表示除尘器的性能。其计算式为: P=(1-η)?100% (5-2-5) 3.除尘器的分级效率 除尘器全效率的大小与处理粉尘的粒径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旋风除尘器处理40ηm以上的粉尘时,效率接近100%,处理5ηm以下的粉尘时,效率会下降到40%左右。因此,只给出除尘器的全效率对工程设计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同时说明试验粉尘的真密度和粒径分布或该除尘器的应用场合。要正确评价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必须按粒径标定除尘器效率,这种效率称为分级效率。 如果除尘器进口处粉尘的粒径分布为f1(dc) 、空气含尘浓度为y1,那末进入除尘器的粒径

电袋教材--电袋复合除尘器总体设计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总体设计 电袋复合除尘器是指在一个箱体内紧凑安装电场区和滤袋区,有机结合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两种机理的一种新型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是提高除尘效率和降低除尘器能耗的新一代产品,该产品将成为我国燃煤电厂及其它工业烟气实现新标准(≤30mg/Nm3)达标排放的可靠的新型除尘设备。 电袋复合除尘器属非标产品,其工况条件、设备所需达到的性能要求及用户需求不同,除尘器的总体设计方案亦有所不同。以下就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适用条件、基本参数设计、滤袋选择及其他附属设备选择等做简要说明。 一、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 针对燃煤电厂,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如表一所示: 表一:电袋复合除尘器适用条件细则

二、 电袋复合除尘器类型 目前在除尘市场中有多种除尘结构称为电袋复合除尘器,根据电袋复合除尘器原理中的除尘、荷电作用以及国标定义,它是指在一个箱体内紧凑安装电场区和滤袋区,有机结合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两种机理的一种除尘器。 上图所示,左图为整体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右图应为一种双级除尘器。近年,双级除尘器在国内市场中逐步减少,整体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已成为电袋技术发展的主流。两者之间比较如表二。 表二:电袋复合除尘器与双级除尘器比较

三、总体方案设计前准备工作 1.原始参数及资料收集 为充分了解项目情况,提供性价比较高的除尘器方案,在项目总体设计前需尽量收集确定以下基本参数资料: a)设备运用行业(电力、水泥、钢铁)、机组容量、设计烟气量、烟气温度 (改造项目应掌握最高连续运行温度)、入口浓度、出口排放要求、烟气工作压力、设备阻力要求; b)煤质资料、耗煤量、空气预热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c)粉尘性质(比电阻、堆积密度、灰成分分析等); d)当地环境条件:风载、雪载、地震烈度、土质类型、当地大气压力、海拔、 环境温度等; e)场地限制及要求、进风方式要求; f)改造项目应提供原除尘器总图、系统烟道图、原除尘器设计参数、原除尘 器测试报告、现有除尘器使用情况及引风机设计基本参数和性能曲线。 2.校核用户提供的参数和资料 a) 烟气量:烟气量是总体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实际工况烟气量多少 与所选设备容量规格密切相关。因此,为控制设备成本,做到最优、最省的总体方案设计,有必要对烟气量进行校核。可按提供的煤质资料、耗煤量、过剩空气系数、当地大气压等参数计算除尘器入口烟气量,验算所提资料烟气量是否有较大偏差;如无法提供较准确的煤质资料、耗煤量、过剩空气系数等资料,可参照表三核对。 表三:常规燃煤机组对应烟气量

大气除尘设计计算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气)》(除尘部分) 设计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工程概况 已知杭州市某厂新建2台35t/h燃煤工业锅炉(沸腾床锅炉直径4m),其除尘系统管道布置如图1。每台锅炉产生的烟气量估计为:基数61000 Nm3/h+学号序号*100Nm3/h,烟尘浓度为35.0g/Nm3,其粒径<5μm占70%,烟气经降温至120℃进入除尘器,烟窗的直径3m,高度45m,局部阻力损失60Pa。试设计该除尘净化系统。 排放烟尘浓度要求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重点地区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规定。 图1 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说明 设计原则 (1)基础数据可靠,总体布局合理。 (2)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能耗,近期远期结合、满足安全要求。 (3)采用成熟、合理、先进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符合处理要求; (4)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具有适当的安全 系数; (5)在设计中采用耐腐蚀设备及材料,以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6)废气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事故的排放、设备备用等保护措施; (7)工程设计及设备安装的验收及资料应满足国家相关专业验收技术规范。 设计范围 工程设计范围从燃煤废气的接入管开始至除尘器处理后烟囱排放为止。包括处理工艺、除尘设备、管道、控制、风机等的设计。 设计规模 (1)处理烟气流量(工况): 总的烟气量为:3 2 1 2217.5935.18/Q Q Nm s (2)处理浓度: 烟尘浓度为35.0g/Nm 3 ,其粒径<5μm 占70%。 设计参数与指标 (1)处理烟气量(标况): 3 217.59 35.18/Q Nm s ; (2)烟气温度:120℃; (3)入口含尘浓度:35.0g/Nm 3 ;

实验除尘器性能测定

试验三:除尘器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除尘器性能测定的基本方法。 2. 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二、 实验内容: 1.测定或调定除尘器的处理风量; 2.测定除尘器阻力与负荷的关系(即不同入口风速时阻力变化规律); 3.测定除尘器效率与负荷的关系(即不同入口风速时除尘效串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原理: 含尘气流由切线进口进入除尘器,沿外壁由上向下作螺旋形旋转运动,外涡旋气 流到达锥形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向下的外涡旋和向上的内涡旋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力的推动下,要向外壁移动。到达外壁的尘粒在向下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四、实验装置: 静压测孔 静压测孔 进灰口发尘器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 3 5 4 整流栅 毕托管测孔 高速风机 支架 灰斗 静压测孔 浓度采样口

五、实验方法: (1)风量的测定 风量的测定采用毕托管测量,其原理是利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风管断面的流速,从而确定风量,即: L=F*V 式中:L ——风量,m 3/s ; F ——测量断面面积,m 2; V ——断面空气平均流速,m /s 。 由于气流速度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同一断面上必须进行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V 。毕托管所测量的断面为ф103mm 的圆形断面,故可划分为两环,微压计测出动压值P d ,相应的空气流速 ρ d P V 2= 式中:P d ——测得的动压平均值;Pa ; ρ——空气的密度,kg /m 3; (2)小旋风除尘器阻力的测定: 小旋风除尘器阻力 △P=△P q -P l -Z 式中:△P q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全压差(Pa); P l ——沿程阻力,即静压孔4与5的静压差×1.3(Pa) Z ——局部阻力,Z=∑ξρV 2/2,( ∑ξ=0.52)(Pa)。 由于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故动压相等,所以 △P q=△P j 式中:△P j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静压值,即用微压计测得的静压3和4值.于是: △P=△P j -P l -Z (3)小旋冈除尘器效率的测定 除尘器效率测定可采用重量浓度法,即按下式 η=(Y- Y 2)/Y 1×100%

(完整word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方法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计算 除尘器效率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除尘器从气流中兵捕集粉尘的能力,常用除尘器全效率、分级效率和穿透示。 1.全效率计算 (1)质量算法 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全效率,表示。如图5-2-1所示,全效率的定义式为: (5-2-1) 式中——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g/s; ——从除尘器排风口排出的粉尘量,g/s; ——除尘器所捕集的粉尘量,g/s。 (2)浓度算法 如果除尘器结构严密,没有漏风,除尘器入口风量与排气口风量相等,均为L,则式(5-2-可改写为: (5-2-2) 式中 L——除尘器处理的空气量,m3/s; ——除尘器进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除尘器出口的空气含尘浓度,g/m3。

公式(5-2-1)要通过称重求得全效率,称为质量法,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较准确,主于实验室。在现场测定除尘器效率时,通常先同时测出除尘器前后的空气含尘浓度,再按公式 图5-2-1 除尘器粉尘量之间的(5-2-2)求得全效率,这种方法称为浓度法。含尘空气管道内的浓度分布既不均匀又不稳定,要测得准确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3)多台除尘器串联总效率 在除尘系统中为提高除尘效率常把两个除尘器串联使用(如图5-2-2所示),两个除尘器串的总除尘效率为: (5-2-3) 式中——除尘系统的除尘总效率; ——第一级除尘器效率; ——第二级除尘器效率。 应当注意,两个型号相同的除尘器串联运行时,由于它们处理粉尘的粒径不同,和是 同的。 n个除尘器串联时其总效率为 (5-2-4) 图5-2-2 两级除尘器除尘系统 2.穿透率 有时两台除尘器的全效率分别为99%或99.5%,两者非常接近,似乎两者的降尘效果差别不大是从大气污染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前者排入大气的粉尘量要比后者高出一倍。因对于高效除尘器,除了用除尘器效率外,还用穿透率P表示除尘器的性能。其计算式为: (5-2-5)

电除尘器的设计

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 姓名:武杰 班级:B环设111 学号:1111702119 指导教师:刘本志

1. ω值的确定 对于电厂锅炉的除尘器,影响ω值的因素很多,煤的含硫量是影响ω值的主要因素。当煤的含硫量大于%5.0,小于%2,粉尘中O Na 2含量大于%3.0,电晕线采用芒刺型电极,本设计极间距取为300mm 时,可按下式计算ω: ω625.04.7KS = (cm/s ) 式中,S ——煤的含硫量(%);本设计中含硫量为0.96% K ——平均粒度影响系数;其值按表1选定 平均a 100 2211n n a W a W a W +++= 式中,1W , ,2W ——粒度为1a , ,2a 组成的百分比; 1a , ,2a ——粒度平均粒径; A 平均 =(40x10.9+30x18.4+20x20.2+12.5x28.8+7.5x15.9+2.5x5.8)/100 =18.8575 (um) 查表1,K 取为0.99 则,ω=7.4x0.99x0.96^0.628=7.14145cm/s 2.计算所需收尘极面积A 电除尘器工作时的实际条件(如烟气的温度,性质,风量,风压等)与设计时设定的条件存在的差异,或者选取某些数值(如驱进速度,选定的振打周期以及气流分布等)与实际有出入,因此在电除尘器的设计当中,必须考虑一定的储备能力。从Deutsch 效率公式可知,设计时改变A ,Q ,η,ω四个数中的任何一个,便可使除尘器的工作能力有所储备。

本设计取除尘效率为99.2% A K Q ?--= ω η) 1ln( (m 2) 式中,A ——所需收尘极面积; Q ——被处理烟气量; η——除尘器要求的除尘效率; ω——粉尘驱进速度(m/s ); K ——储备系数。 按一台除尘器计算: 则Q 为230000 m3/h 。 取除尘效率为99.2%,K 取为1; 则, A=-230000ln(1-0.992)/3600x0.074145x1=4168.59 m2 3.初选电场断面F ' F '=)3600(νQ 式中:Q ——被处理的烟气量 (m3/h ) ν——电场风速(m/s ) 电厂风速的确定;积尘区风速变化较大,但除尘器内平均流速却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由处理烟气量和电除尘器过气断面面积计算烟气的平均流速。 2.1~8.0取值范围为电场风速νm/s , 8.0为可取ν∴m/s 则,F '=230000/3600x0.8=79.86 m 2 4.求电场高度 86.79F =' m 280≤m 2 ∴采用单进风口(每台除尘器仅有1个进气箱) 为了使气流沿断面均匀分布,所以进风口所对应的断面要接近于正方形或高度略大于宽度(最大取1.1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