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莓属野生资源及白草莓育种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12.41 KB
- 文档页数:2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草莓育种的成就及发展方向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草莓育种的成就及发展方向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草莓育种的成就及发展方向(大纲)一、草莓育种成就1.1品种改良历程1.2国内外主要品种介绍1.3育种技术突破二、草莓育种发展方向2.1高品质育种2.2抗病性育种2.3适应性育种2.4耐贮运育种2.5功能性育种三、草莓育种策略与途径3.1传统育种方法3.2分子辅助育种3.3生物技术育种四、草莓育种产业应用与前景4.1育种成果转化与推广4.2市场需求与产业布局4.3育种发展趋势与挑战一、草莓育种成就1.1品种改良历程草莓品种改良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草莓种植主要依赖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品种改良进展缓慢。
随着20世纪50年代草莓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育种技术逐渐提高,品种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国草莓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努力,已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品种。
1.2国内外主要品种介绍国内外主要草莓品种繁多,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1)红颜:红颜是日本培育的草莓品种,果实红色,口感鲜美,糖分含量高,是我国市场上最常见的草莓品种之一。
(2)甜查理:甜查理是美国培育的草莓品种,果实较大,颜色鲜红,口感甜脆,适合鲜食和加工。
(3)香草莓:香草莓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草莓品种,果实香气浓郁,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草莓育种方法和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草莓育种那些事儿。
你想想看,那一颗颗红彤彤、甜滋滋的草莓,多招人喜欢呀!可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这可全靠那些神奇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呢!咱就先说说杂交育种吧。
这就好比是给草莓们牵红线,让不同品种的草莓“谈恋爱”,结合各自的优点,生出更棒的“宝宝”草莓。
就像人找对象一样,得找个能互补的,这样生出来的草莓才更优秀呀!比如说,有的草莓特别甜,但是个头小;有的草莓个头大,但是味道差点意思。
通过杂交,说不定就能得到又大又甜的草莓啦,是不是很神奇?还有诱变育种呢!这就像是给草莓来一场特别的“冒险”。
用各种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去刺激它们,让它们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也许本来普普通通的草莓,经过这么一折腾,就变得与众不同啦!就好像一个平凡的人突然有了超能力一样,厉害吧?选择育种也不能小瞧呀!这就像是在草莓的“大部队”里挑尖子生。
咱得仔细观察,把那些长得好、味道棒、各方面都优秀的草莓挑出来,让它们繁衍后代。
这就像是学校里选优秀学生代表一样,得精挑细选呢!在草莓育种的过程中,那可得细心再细心,耐心再耐心。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这些草莓苗。
浇水、施肥、捉虫子,一样都不能马虎。
要是稍有疏忽,那可就前功尽弃啦!你说咱能不认真对待吗?而且啊,这草莓育种可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儿,咱普通人也能出份力呢!比如说,咱可以自己在家里种种草莓,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特别的现象呢!要是人人都能多留意,那草莓育种的进展不就更快啦?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育种方法和技术,咱们还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草莓吗?那肯定不能呀!所以说,草莓育种真的太重要啦!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甜蜜,更加美好。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草莓育种,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让我们一起为了更美味的草莓努力吧!。
野草莓的栽培技术野草莓是一种野生的小型浆果植物,生长在草地、荒地、山坡和森林中。
野草莓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香味,因此在许多地方被当作美味的水果食用。
如何栽培野草莓呢?以下是一些关于野草莓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1. 选择合适的品种:- 野草莓有许多品种可供选择,包括欧洲野草莓、北美野草莓和亚洲野草莓等。
- 不同品种的野草莓在尺寸、颜色和味道上会有所不同,因此你可以根据个人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2. 确定种植地点:- 野草莓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因此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进行种植。
- 需要注意的是,野草莓喜欢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种植前最好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如果土壤过碱,可以通过添加腐叶土或培养土来调节酸碱度。
3. 种植与繁殖:- 野草莓可以通过种子或分株来繁殖。
如果你选择种植野草莓种子,则可以将种子洒在湿润的培养土上,之后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 分株是野草莓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
首先,在草莓植株旁挖掘一个小坑,将离母株较长的侧枝放入坑中,覆盖土壤,然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 管理与养护:- 野草莓需要经常浇水,但不可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病害。
- 还应定期修剪草莓植株,保持植株健壮。
- 在果实开始成熟之前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来提供养分,保证草莓的生长与发育。
- 除草也是养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铺设草坪或使用有机覆盖物来抑制杂草生长。
5. 防治病虫害:- 野草莓有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白粉病和根腐病等,需要及时防治。
- 可以选择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灭虫剂来防治病虫害,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农药。
6. 采摘与储存:- 当果实呈现出深红色并变得容易脱落时,说明野草莓已经成熟。
此时可以用手轻轻摘取。
- 野草莓不具有很强的抗拉伸能力,因此在采摘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损坏果实。
- 成熟后的野草莓最好立即食用或储存,避免长时间放置。
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你可以在家中或者是合适的种植场地自行栽培野草莓。
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研究草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其香甜的风味和柔软的口感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基因科学的逐渐发展,对草莓的基因多样性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研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草莓基因的组成草莓是一种复杂的多倍体植物,其基因组组成包括8个染色体和35个Gbp的基因组大小。
与其他作物相比,草莓的基因组含有较为丰富的遗传信息,包括了大量的细胞壁合成与降解、色素生物合成、异戊烷代谢等关键代谢过程的基因序列,使其具备了丰富的生物学功能。
2. 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草莓被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其品种也非常多样化。
在近年的研究中,已经发现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非常丰富。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草莓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3-1.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7。
这意味着草莓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当显著,这些差异往往反映在果实的外观、口感、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
3. 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研究方法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研究方法涵盖了多种层次,从基因组水平到表型表达水平的研究方法都有所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和表型特征分析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主要通过DNA指纹图谱或简单重复序列信息开展多样性评估,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则通常是分析草莓基因组中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来研究草莓的基因多样性,表型特征分析技术则通过对草莓果实的形态、质地、口感等特征开展研究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
4. 草莓基因多样性研究在现代草莓育种中的应用草莓的品种非常多样化,但是在商业化上,只有部分品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在现代草莓育种中,研究草莓品种的基因多样性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各品种的遗传距离和遗传性质,育种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草莓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具有较强抗病性、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口感的优良品种。
5. 草莓基因多样性研究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草莓基因多样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将会不断进步。
他们像草莓一样甜作者:姜雯议来源:《莫愁·智慧女性》2021年第10期盛夏时节,天山潺潺的流水从草坡高处流下,润泽到地面上,结满了桑葚般大小的艳红的果子,密密麻麻的。
邓明琴俯下身,摘了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味道让她仿佛回到了1988年的夏天。
为了了解中国国内野生草莓资源的种类、分布,编撰《中国果树志·草莓卷》,时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的邓明琴和丈夫洪建源来到广袤的新疆大地。
一些人很难理解邓明琴的“草莓情结”,但是作为果树研究专家的洪建源却能够理解妻子的这份情怀。
他帮着妻子采摘这些被当地人称为“科布尼可”的野草莓标本,拍摄照片。
望着远处的天山,夫妻俩看着野草莓,相视而笑。
1945年,刚刚考入复旦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邓明琴和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漫步。
本就活泼的武汉姑娘,因为抗战在四川度过七年时间,平添了几分川妹子的俏皮,让很多男生心生爱慕,其中包括刚刚考进园艺系的洪建源。
他是菲律宾归国华侨,保持着南洋人的做派,无论什么时候,头发总要梳得油光锃亮,让邓明琴觉得好笑。
洪建源把她的笑容藏在了心底。
在一起学习的日子久了,邓明琴知道了洪建源踏上归国之路的艰辛,逐渐被他的赤子之心打动。
两人恋爱了。
毕业后,邓明琴和洪建源都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
三个月后,邓明琴被分配到山东省农林厅进行果树种植技术研究,洪建源则在复旦大学园艺系任教。
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书信往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对方。
1950年,邓明琴被调回复旦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教,两人决定相守一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邓明琴和洪建源所在的园艺系被并入沈阳农学院。
两人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在东北,邓明琴和洪建源开始了苹果矮化砧和小浆果育种的研究。
为了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浆果产量,改善国人维生素摄入水平,邓明琴决定研究草莓。
“草莓研究困难重重,果实不易运输,国内草莓种类较少,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洪建源跟妻子说,“但是我相信你,也会支持你。
中国哪些地方种植草莓
中国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带,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地方:
1. 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草莓生长。
南京、无锡、苏州等地都有广泛种植草莓的基地。
2. 浙江省:浙江省是草莓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尤其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平原区域。
这些地方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草莓生长。
3. 福建省: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草莓生长。
福州、厦门、泉州等地都有草莓种植基地。
4. 广东省:广东省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草莓生长。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都有草莓种植基地。
5. 广西省:广西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草莓生长。
南宁、桂林等地有大面积的草莓种植区。
6. 海南省: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岛屿,气候独特,全年温暖湿润,适宜各种水果的种植,包括草莓。
海南省的三亚、海口等地都有草莓种植基地。
此外,中国的一些其他地方也有草莓种植,如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份。
这些地方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适合草莓的生长。
虽然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南方,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北方地区也有一些大棚种植的草莓基地,如北京、河北等地。
这些区域通常采取大棚种植,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满足草莓的生长需求。
总之,中国各地草莓种植的分布与气候、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带是主要的草莓种植区,但北方地区也在逐渐发展草莓种植业。
中国草莓栽培历史与现状导读:在大果凤梨草莓传入我国前,我国各地只是采食野生草莓,生产上并未栽培,自大果凤梨草莓引入我国后才开始有草莓的栽培。
中国草莓的栽培历史与生产进程在大果凤梨草莓传入我国前,我国各地只是采食野生草莓,生产上并未栽培,自大果凤梨草莓引入我国后才开始有草莓的栽培。
我国草莓的栽培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一、早期引入与零星栽培阶段大果凤梨草莓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不到l00年的历史。
据《北满果树园艺及果实的加工》(哈尔滨铁道局,1938年)记载,1915年一个俄罗斯侨民从莫斯科引入5000株草莓品种‘维多利亚’(Victoria,别名:‘胜利’)到黑龙江省亮子坡栽培;1918年又有一铁路司机从高加索引种到一面坡栽培。
这是所见确切记载现代大果凤梨草莓在我国栽培的第一部书籍。
据调查走访,同期在上海也有一些传教士把凤梨草莓引种到现今的宝山区张建浜一带栽培。
在河北,此期也有法国神父从法国引入草莓品种到正定天主教堂栽培,后由天主教徒传到定县王会同及献县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保定鸡心’、‘正定大丰屯鸡心’均来源于正定天主教堂。
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以及旅居山东青岛的日本人带来了一些草莓品种在青岛栽培。
在山东,据称旅居朝鲜的华侨引入品种到黄县一带栽培,进而在烟台、威海栽培,故草莓在当地又有“高丽果”之称。
后来,全国各地通过教堂、教会学校、大使馆等渠道也有少量引入。
新疆由苏联引进了‘红草莓’,台湾从日本引进了‘福羽’等品种。
20世纪40年代前,原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学院试验场均曾从国外引进草莓品种,进行筛选和栽培,但一直未形成商品生产。
北京阜城门外的阜丰果园、西直门外的万生园、西南郊的三路居和原北京大学农学院芦沟桥农场、东郊的八王村和大兴县黄村等地也有小面积栽培,但都是露地零星粗放栽培,产品只在初夏短期供应市场,以白食为主。
其后,在全国出现少数个体经营者利用风障、阳畦和土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我国草莓育种概况姓名: 李斌学院: 园艺学院专业: 园艺班级: 园艺74学号: 1417411指导教师: 乔玉山职称: 副教授2010 年12月23日我国草莓育种概况摘要: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染色体基数为x=7。
现代草莓栽培品种均属于八倍体凤梨草莓(F.xananassaDuch., 2n=8x=56),是由两个美洲种弗州草莓(F·virginianaDuch. )和智利草莓(F. chiloensisDuch. )的偶然杂交得到的。
世界上栽培草莓最早的国家是法国,14世纪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以后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我国1915年从国外引进凤梨草莓,少量栽培。
当时,并未对草莓种植及育种进行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了对草莓品种的选育工作,尤其在近30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推动了草莓栽培的发展。
本文从不同技术角度较详细地论述我国草莓育种概况。
关键词:草莓;育种;概况Abstract:Strawberry is a perennial herb belonging to the rose family (Rosaceae), is Strawberry (Fragaria), chromosome number x = 7. Modern strawberry cultivars belong to the octoploid strawberry pineapple (F.xananassaDuch., 2n = 8x = 56), is composed of two American species of Virginia Strawberry (F • virginianaDuch.) and Chile strawberry (F. chiloensisDuch.) accidental Hybrid to get. The world's oldest cultivated strawberry is the French, 14th century had begun planted later gradually extended to all over the world. In 1915 China imported from abroad pineapple strawberries, small-scale cultivation. At that time, did not study the strawberry planting and breed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 began work on strawberry breeding, especially in the last 30 years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awberry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overview of strawberry breedingKey words: Strawberry;breeding;Summary一.我国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在我国的草莓属约11个种。
世界草莓属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综述侯丽媛;董艳辉;聂园军;张春芬;肖蓉;邓舒;李倩;曹秋芬【摘要】草莓是世界七大水果之一,被誉为“水果皇后”,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全世界草莓属植物有24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我国的野生草莓资源有13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的1/2,是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库.对草莓属植物的起源、分类、主要性状特征及其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分布分别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草莓属植物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Strawberry,as one of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friut,with high nutritive value,medicinal value,and economic value,is known as the "Queen of Fruits".There are about 24 recognized Fragaria species in theworld,which mainly distribute in Asia,Europe and America.There are 13 species belonging to Fragaria at present in China.That is almost half in the world.These materials are precious resources.This paper outlined origin,taxonomy and main characters of Fragaria species,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word and China,respectively.And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n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extension of Fragaria.【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1【总页数】5页(P145-149)【关键词】草莓属;种质资源;起源;分布【作者】侯丽媛;董艳辉;聂园军;张春芬;肖蓉;邓舒;李倩;曹秋芬【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4草莓(Fragaria spp.)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属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
落叶果树 2022,54(2):28-30Deciduous Fruits ·综合评议· DOI : 10.13855/ki.lygs.2022.02.008 中国草莓育种研究进展武冲,姜莉莉,宗晓娟,王晓芳,田中一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山东泰安271000) 摘 要:对中国草莓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培育方式、发展历程和育成谱系等。
在通过审定的104个草莓品种中,有98个通过杂交选育获得,占比94.2%。
追溯杂交亲本关系发现,引进品种的遗传贡献值高达95.7%。
总结了目前草莓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后续的育种研究工作。
关键词:草莓;品种选育;杂交育种;育种目标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2)02-0028-03Advances in strawberry breeding in ChinaWU Chong,JIANG Lili,ZONG Xiaojuan,WANG Xiaofang,TANAKA Kazuhisa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Shand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fModern Protected Fruit ,Tai ’an ,Shandong 271000,China )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trawberry breeding in China was reviewed,including breeding methods,development history and breeding pedigree.Among the 104certified strawberry varieties,98were obtained through cross breeding,accounting for 94.2%.It was found that the ge⁃netic contribution value of the introduced varieties was up to 95.7%.The mai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strawberry breeding we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breeding research. Key words :strawberry;variety breeding;cross breeding;breeding goals收稿日期:2022-02-24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YDZX202110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海外人才项目(CXGC2021B04)。
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第4卷,第3(S)期,第123-129页MolecularPlantBreeding,2006,Vol.4,No.3(S),123-129专题介绍Review草莓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高清华叶正文*张学英郑宏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通讯作者,yezhengwen1300@yahoo.com.cn摘要应用生物技术是草莓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的重要手段。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进展,内容包括草莓的遗传转化、草莓的细胞悬浮培养、草莓的原生质体培养、草莓的花药培养、草莓的离体胚培养、草莓突变体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最后根据草莓生物技术育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草莓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草莓,生物技术,育种AdvancesinResearchonBiotechnologyBreedingofStrawberryGaoQinghuaYeZhengwen*ZhangXueyingZhengHongqingForestryandFruitResearchInstituteofShangha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ghaiKeyLaboratoryofProtectedHorticulturalTechnology,Shanghai,201106*Correspondingauthor,yezhengwen1300@yahoo.com.cnAbstractApplyingbiotechnologywasanimportantmeansinimprovingstrawberryvarietiesandcontrivingnewgermplasm.Thispapersummarizedtheadvancesinresearchonbiotechnologybreedingforstrawberryathomeandabroad,includinggenetransformation,cellsuspensionculture,protoplastculture,antherculture,invitroem-bryoculture,mutantscreening,andsoon.Thepaperalsobringforwardresearchtrendsonbiotechnologybreedingforstrawberrybasedonsomeexistingproblems.Keywords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Duch.),Biotechnology,Breeding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是蔷薇科(Rosac-c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草莓品种2000多个。
我国草莓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徐谦;罗天宽;裘波音【摘要】介绍了我国栽培草莓和野生草莓的种质资源,概述了对草莓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抗病性、抗逆性、果品品质风味等评价研究,介绍了分子标记在草莓种质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草莓育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In this paper,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and wild strawberries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s on disease resistance, stress resistance, fruit quality and flavor were outlined,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 in strawberry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were summarized.On this basis,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n strawberry breeding in China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0【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草莓;种质资源;评价;鉴定【作者】徐谦;罗天宽;裘波音【作者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0;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4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浆果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肉鲜美,含有特殊的浓郁芳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世界浆果类水果生产中,草莓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
薄层色谱法鉴别东方草莓药材中儿茶素杨春涛;刘海青;李蓉;江志勇;骆桂法;孙静贤;黄相中【摘要】参照《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对薄层色谱鉴别法的规定,以东方草莓药材中的一特征性成分(+)-儿茶素为对照品,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7个产地的10批东方草莓药材进行检测,建立了东方草莓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3)002【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东方草莓;(+)-儿茶素;薄层色谱法【作者】杨春涛;刘海青;李蓉;江志勇;骆桂法;孙静贤;黄相中【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青海西宁810016;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青海西宁810016;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为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植物[1-3]. 我国从南到北蕴藏着种类和数量丰富的野生草莓[3-7], 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四川以及华中各省,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海拔在400~6 000 m[1]. 东方草莓藏药名为“志达萨增”,以其干燥全草入药,花期采收,除去杂质及根须,晾干. 本品茎细弱,柔软,气微,味酸、涩,有引吐肺痰,托引脑腔脓血之功效.用于血热性化浓症,肺胃瘀血,黄水病脓疡[8],为藏药经典验方“藏药七十味珍珠丸 (然钠桑培)”、“ 二十五味珍珠丸”、“骨质增生乙组合(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八味秦皮丸”等的重要成分. 目前尚未见有关东方草莓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 我们对东方草莓药材进行了提取分离,发现(+)-儿茶素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化学成分. 查阅2010版《中国药典》,并未发现有关东方草莓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而药理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止泻、解毒、止血、降血糖作用,也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还可用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特别是急性肝炎. 此外,尚可抗病毒、杀真菌、抗癌及预防胃溃疡等作用[9]. 因此,可将(+)-儿茶素作为东方草莓中的特征性成分. 为丰富2015版《中国药典》的内容,提高我国传统药材的质量标准,我们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协调下,对东方草莓药材的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东方草莓中(+)-儿茶素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1 实验材料1.1 药材样品10批东方草莓药材为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采自西藏及成都和青海(见表1). 表1 10份东方草莓完整药材实验编号产地1西藏12西藏23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14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25青海八路16青海八路27青海海北(蛇莓)8西藏自治区藏药厂9青海藏医院10青海互助北山(蛇莓)1.2 对照品(+)-儿茶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批号:11877-201203,纯度为97.20%.1.3 仪器与试剂硅胶(200~300目),硅胶G254薄层板,反相硅胶,定量毛细管(1 μL),磷钼酸显色剂(25%磷钼酸乙醇溶液),三氯化铁显色剂(1% FeCl3和50%乙醇水溶液)、硫酸显色剂(10% 硫浓酸乙醇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方法2.1.1 提取与分离取东方草莓药材(西藏2)粗粉150 g,用95% 乙醇浸泡、超声提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后,将提取物(14.5 g)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依次用V(甲醇):V(水)=1∶9、1∶4、1∶1、1∶0进行洗脱,得到3个组分,将第1个组分(750 mg)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依次用V(氯仿)∶V(甲醇)=20∶1、15∶1、10∶1、5∶1、1∶1、0∶1进行洗脱,得到化合物Ⅰ.2.1.2 结构鉴定化合物Ⅰ 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15H14O6, ESI-MS(m/z)289.1[M-H]- , 1H NMR (400 MHz, MeOD) δ: 2.53 (1H, dd, J = 8, 8.4 Hz, H-4), 2.87 (1H, dd, J= 5.6, 5.6 Hz, H-4), 4.00 (1H, m, H-3), 4.58 (1H, d, J =7.2 Hz, H-2), 5.88 (1H, d, J =2.4 Hz, H-6), 5.95 (1H, d, J =2 Hz, H-8), 6.74 (1H, dd, J = 1.6, 2 Hz, H-6′), 6.79 (1H, d, J = 8 Hz, H-5′), 6.86 (1H, d, J = 8 Hz, H-2′) . 13C NMR (400 MHz, MeOD) δ: 82.9(C-2), 68.8(C-3), 28.5(C-4), 156.9(C-5), 96.3(C-6), 157.6(C-7), 95.6(C-8), 157.8(C-9),100.9(C-10), 132.2(C-1′), 115.3(C-2′), 146.3(C-3′), 146.2(C-4′), 116.1(C-5′), 120.1(C-6′).以上数据与文献[10]对照基本一致,鉴定该化合物为(+)-儿茶素, 从而确定东方草莓药材(西藏2)中含(+)-儿茶素成分.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0.25 mg/mL的对照品溶液.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药材粉末4.0 g于具塞锥形瓶中,加50 mLV(甲醇)∶V(水)=1∶1,浸泡30 min 后,超声提取20 min,过滤,滤液减压浓缩,用甲醇15 mL分2次溶解残渣,静置,过滤,滤液浓缩至2 mL作供试品溶液. 同样的方法处理另外9批药材,得10批供试品溶液.2.1.5 薄层色谱吸取供试品溶液3 μL,对照品溶液2 μ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V(甲苯)∶V(乙酸乙酯)∶V(甲醇)∶V(甲酸)=1∶2∶0.2∶0.1为展开剂,展开缸用展开剂预平衡15 min, 上行展开,展距8 cm,取出,平置晾干,喷以25% 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1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11](如图1),图中a代表(+)-儿茶素、1~10见表1实验编号.由图1可见,不同产地东方草莓完整药材均含有(+)-儿茶素成分,其Rf值为0.42,它们的色谱图也十分相似.3 讨论3.1 供试品溶液制备曾用甲醇超声提取,但由于此条件下杂质提取率较大,影响薄层色谱法对(+)-儿茶素的鉴别,所以采用V(甲醇)∶V(水)=1∶1提取方法,可排除其它成分干扰,得到了良好的提取效果[12-13].3.2 展开剂选择曾经选用V(氯仿)∶V(甲醇)∶V(甲酸)=5∶1∶0.02、V(正丁醇)∶V(乙酸)∶V(水)=10∶0.1∶0.1、V(丙酮)∶V(水)=10∶0.1、V(氯仿)∶V(乙酸乙酯)=8∶2等,但均不能将儿茶素和其他化合物斑点分开或斑点拖尾,后参考薄层色谱法(2010版药典一部),选用V(甲苯)∶V(乙酸乙酯)∶V(甲醇)∶V(甲酸)=1∶2∶0.2∶0.1为展开剂,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且斑点清晰,无杂质成分干扰.3.3 显色剂选择曾选用三氯化铁显色剂(1% FeCl3+50% 乙醇水溶液)、硫酸显色剂(10% 硫浓酸乙醇溶液),但显色效果均不理想,硅胶板背景颜色较深,斑点模糊,影响观测,后采用磷钼酸显色剂(25% 磷钼酸乙醇溶液),斑点清晰,显色效果很好.4 结语东方草莓供试液以及对照品溶液宜新鲜制备, 并于低温冰箱中贮存备用. 显色剂用前再配置, 久置颜色会变黄,显色效果不好.本文选用(+)-儿茶素作为对照品是合理的,不同产地的东方草莓药材薄层色谱结果证明了该鉴别方法的可行性和专属性.该方法操作简便,为新版《药典》中东方草莓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1] 吴征镒.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7: 235.[2] 明晓. 中国草莓属野生资源及白草莓育种初探[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3] 雷家军, 代汉萍, 谭昌华, 等. 中国草莓属 (Fragaria) 植物的分类研究[J]. 园艺学报, 2006, 33(1): 1-5.[4] 林凤起. 长白山小浆果资源[J]. 作物品种资源, 1986, 1: 15-17.[5] 雷家军, 杨高. 我国的草莓野生种质资源[J]. 果树科学, 1997, 14(3): 198-200.[6] 雷家军. 新疆天山野生草莓与绿色草莓 (Fragaria viridis Duch.) 同一性的鉴定[J]. 园艺学报, 2001, 28(2): 119-122.[7] 雷家军. 草莓属二倍体种东北草莓 (Fragaria mandschurica Staudt) 研究[J].果树学报, 2001, 18(6): 337-340.[8] 贾敏如,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9] 孙文基, 绳金房. 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0] SHEN C C, CHANG Y S, HOTT L K.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f 5,7-dihydroxyflavonoids[J]. Phytochemistry, 1993, 34(3): 843-84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2] 王钢力, 于健东, 田金改, 等. 儿茶药材化学成分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1999, 19(2):88-90. [13] 于健东, 王钢力, 高天兵, 等. 薄层色谱法鉴别儿茶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J]. 中国药师, 2000,1(3):3-3.。
中国草莓属野生资源及白草莓育种初探
草莓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是世界上草莓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自然分布的野生种有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L.)、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rrensis Schlecht.)、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hylla Lozinsk.)、纤细草莓(Fragaria gracilis Lozinsk.)、西藏草莓(Fragaria nubicola Lindl.)、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裂萼草莓(Fragaria daltoniana Gay)、东北草莓(Fragaria m andschurica Staudt)和3个四倍体种: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西南草莓(Fragaria moupinensis(Franch.)Card.)、伞房草莓(Fragaria corymbosa Lozinsk.)。
目前国内外关于草莓育种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对其果实个大、色泽亮丽、味道香甜、耐贮运和高产等性状的改良。
本研究从改变亲本入手,选用我国野生的白果二倍体黄毛草莓和市售的红果八倍体凤梨草莓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及秋水仙素加倍等多种手段,以期育成目标性状白色大果的草莓,从而改变市场上单一的红色系草莓。
本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收集了中国8个种的草莓野生资源,并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种植地的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使野生种草莓基木适应了北京鹫峰林场的环境,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2、杂交试验用黄毛草莓和红颜草莓作为亲本,得到了325粒杂交F1代种子。
3、用剂量分别为20Gy、40Gy、60Gy、80Gy、100Gy的60Co-Y射线对黄毛草莓的自交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随辐射剂量增大而迅速下降,得到其半致死剂量为62.85Gy。
通过对种子萌发后的高度、叶片数、叶片大小等各项
指标的测定,得到其生长量与辐射剂量的大小呈负相关,但小剂量的辐射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
4、用浓度为0.2%、0.6%、1.0%的秋水仙素处理匍匐茎试验,通过对叶面积的测定和对叶背气孔数目及大小的测定,得到叶面积的大小与秋水仙素浓度呈正相关;相同面积下的气孔数目与秋水仙素浓度呈负相关;相同放大倍数下的气孔大小与秋水仙素浓度呈正相关。
用相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黄毛草莓和东方草莓的匍匐茎,通过对死亡率的比较,得出秋水仙素对东方草莓的毒害比对黄毛草莓的毒害作用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