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技术第六章 空气洁净系统设计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10.17 MB
- 文档页数:10
空气净化系统设计空气净化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为人们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对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包括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原则1. 空气流动性:设计空气净化系统时,需要考虑室内空气的流动情况。
合理的空气流动性可以有效地将污染物带到空气净化器中进行处理。
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房间布局、风口位置等因素,以确保空气流通的畅通性。
2. 滤材选择:滤材的选择对空气净化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选择不同的滤材,如颗粒物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等。
合理的滤材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3. 风速和风量:在设计空气净化系统时,需要根据房间大小和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风速和风量。
风速过小可能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佳,而风速过大则会产生噪音和不适感。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舒适性和净化效果,并选择合适的风速和风量。
二、主要组成部分1. 风机:风机是空气净化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产生气流并推动空气流动。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和风机数量,以满足系统的风量和风速要求。
2. 过滤器:过滤器是空气净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和过滤效果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过滤器类型和级别。
3. 净化器:净化器一般用于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等。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光触媒净化器、臭氧发生器等。
4. 控制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的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调节系统运行状态。
通过传感器控制和反馈机制,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和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三、注意事项1. 综合考虑系统效果和能耗:在设计空气净化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系统能耗,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性。
合理选择设备型号、优化系统运行参数等都是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果的关键因素。
2. 定期维护与清洁:空气净化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净化效果。
空气净化系统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室内污染源的存在使得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断积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和施工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二、设计目标本施工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一个高效、可靠且经济合理的空气净化系统,以达到以下目标:1. 提供清洁、新鲜的室内空气,去除有害物质和异味。
2. 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和自动调节功能,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稳定。
3. 节能降耗,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 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三、施工方案1. 空气净化设备的选择与布局: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室内空间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并合理布局。
设备的数量和位置要能够覆盖整个室内空间,并确保空气流通的畅通无阻。
2. 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合理安装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剂,确保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够有效去除。
3. 空气净化系统的管道设计:根据室内空间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管道布局和尺寸,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地流动。
避免管道的弯曲和堵塞,减少阻力,提高系统的风量。
4. 运行监控系统的设置: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5.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设置防火、防爆设备,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6.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对各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工期,确保施工进度的紧凑和效率的提升。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难题,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关于空气洁净技术的实例分析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许多医疗机构对洁净技术的要求也就慢慢提高。
该文根据笔者从事空气洁净技术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
针对洁净手术室的要求掌握和影响方面作为探讨。
关键词:空气洁净;技术;分析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now many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clea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will slowly increase. Based on the author engaged in air clean technology work for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lean operating room master and influence as discussed.Keywords: air clean; Technology; analysis0.前言现代洁净手术室是一项科学技术混合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有:(1空气洁净技术、(2医学无菌研究技术、(3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分析、(4医院管理科学和建筑设计在内的多学科综合型产物。
为保证手术室内部洁净的控制, 洁净室必须对洁净手术室内的运行、建筑布局设计、环境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严格的控制管理。
一.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技术1. 1 空气洁净过程是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向室内输送洁净空气,不断冲淡和稀释粒子浓度, 并通过排气系统去除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 创造洁净微环境。
2 洁净手术室标准及用途(表1)二.影响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因素2.1手术室的气流控制菌落作为微粒会按空气的方向和速度运动,因此, 控制气流具有重要意义。
气流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总体的,一个是局部的。
洁净空调自动控制摘要:洁净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调系统分类,目前在医药、电子和化工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从控制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角度来看,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除了具有普通空调控制系统的数据量大、模拟量多、系统运行不间断和数据需要存储等特点以外, 还带有控制因素多和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通常的洁净空调系统要求室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差和空气洁净度等状态参数均保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 对这种要求,靠维护人员的手工操作或者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关键词:洁净、空调、控制洁净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调系统分类,目前在医药、电子和化工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从控制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角度来看,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除了具有普通空调控制系统的数据量大、模拟量多、系统运行不间断和数据需要存储等特点以外, 还带有控制因素多和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通常的洁净空调系统要求室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差和空气洁净度等状态参数均保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 对这种要求,靠维护人员的手工操作或者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一、空调系统分析1.2工程概况某地区某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有五层楼, 每层楼的内区为生产区,各层楼的外区通道、操作人员更衣室等连通, 构成过渡区. 各生产区域的设备负荷差异较大. 因为生产工艺的要求, 内外区间以及车间与外界之间的门开关频繁, 造成室内环境状态波动较大. 而且该工厂地处海边, 室外空气湿度较大.1.2 空调系统要求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条例”(药品生产GMP), 业主要求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达到30 万级洁净室标准, 温度在20~26℃之间, 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压差按粉剂车间要求设计, 过渡区对室外环境保持12~15 Pa 的正压,生产区对过渡区保持2~5 Pa 的负压. 要求利用PLC 自动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控制. 可根据季节不同和生产工艺的改变, 通过触摸屏对运行参数进行修改. 室外环境的气象资料和室内空调运行的状态和能耗等参数记录在计算机内以供查询和进一步的分析优化处理.二、空调系统设计2.1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系统为全空气系统, 各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均为上侧送、下侧回. 冷源为两台工厂冷冻站提供的7~9℃的冷冻水, 热源为工厂锅炉房提供的蒸汽. 送风机由变频器驱动控制, 回风机则为开停控制. 送风总管分为两路, 一路通向各生产区, 另一路向过渡区送风. 系统采用变风量系统, 各个房间的送风阀和回风阀均装有电动风阀执行器用来调节风阀开度, 以调节各个房间的送回风量.空气循环回路的新风段、一次回风段和送风段分别装有初效、中效和高中效过滤器.2.2 控制系统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为: a. 保持空气洁净度必须的送风量; b. 内外区之间的负压压差和过渡区与环境间的正压压差; c. 室内环境的湿度; d. 室内环境的温度.空气洁净度和温度可根据各生产区的生产工艺要求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利用PLC 调节装在送回风阀上的风阀执行器来改变风门开度;压差的控制同样是根据现场传感器的采样数据, 利用PLC 对数据进行分析, 输出控制量来控制风阀的开度以保证各区域的压差;因该工厂地处海边,常年湿度较大,所以湿度控制方式以去湿为主,可通过调节冷冻水的流量和温度来实现.图1 为洁净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除冷冻水的流量和温度由操作人员人工调节(根据远程监视器显示的系统参数调节冷冻机冷量和冷冻水开度)外,其余参数的采集、逻辑判断、数值计算和执行器动作均为自动实施. 但是, 由于此系统的控制对象较多, 且各对象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各控制因子的耦合性很强, 所以控制模型比较复杂. 加之各参数的波动很大, 不易稳定.故采用一般的控制算法容易使系统产生很大的波动,甚至偏差. 但复杂的算法又使得系统的开发、调试和维护的难度以及工作量大大增加. 故作者在设计中使用了PLC 内部集成的模糊PID 算法函数为控制函数, 对PLC 控制范围的上下限做了限制, 在此范围内仍以PID 算法控制, 一旦控制值超出阈值, 则停在阈值限上,这样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各风阀的上下限阈值均通过在标准运行工况下的测试得到.现以夏季运行工况下某房间的送回风阀上、下限阈值的设定方法为例.a. 根据房间的标准换气次数, 测量得到对应的回风阀开度, 以此为回风阀的下限阈值Rl,ex(因为房间为负压, 应以回风阀下限为准;如为正压,则应设定送风阀下限), 从而保证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b. 根据房间设定温度的精度范围设定送风阀的上、下限阈值Sh,t 和Sl,t, 使得在标准送风温度的情况下, 房间温度不会超出GMP 规定的温度范围;c. 根据送风量最小时的最不利情况, 即送风阀处于最小阀位Sl, t 时, 设定回风阀上限阈值Rh,p,使房间在最不利情况下的负压压差小于10 Pa;d. 根据回风阀的阀位阈值 Rh,p 和Rl,ex, 重新设定送风阀的上下限阀位Sh,p 和Sl,p,使得在回风阀处于最不利情况时, 即回风阀开度为上限或下限阈值时,房间能够保持最低负压压差5 Pa 的压差下限.本系统在节能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生产过程中有些房间的使用是间断性或季节性的, 有些房间是作为临时存储地点而无操作人员驻留的,这些房间及其他夜间不生产的房间(该车间不是三班制, 每天工作时间为16 h)需维持洁净状态和保持湿度, 其要求低于生产时的工况(房间换气次数可减少到只要维持状态要求). 使用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节能性.利用工厂内部的局域网, 生产、质量、动力以及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地得到现场的数据, 进而作出分析和决策.三、运行效果3.1 室内环境的保持工程完成以后运行至今已超过 12 个月, 时间跨越夏季和冬季. 室内环境完全达到用户的要求,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条例”标准. 且系统软硬件的运行均十分稳定, 除在运行期间对一些控制参数微调以外, 无故障和波动等异常情况. 由于采取了多工作模式组合和变风量的控制方式, 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也大大降低, 节能超过30%.以夏季工况下某生产主操作区的房间为例.作出房间的温度、湿度和房间-过渡区的负压差等控制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以及空调系统送风机变频器的日工作时间曲线.图2 是某主要生产区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在洁净空调系统中, 由于室内洁净度所要求的换气次数远大于由热负荷所要求的换气次数, 因此, 白天工作时, 当空气经过表冷器去湿后必须用蒸汽加热到一定的送风温度以防止室内的温度过冷超调. 在夜间22 点和第二天早上8 点之前该车间不生产,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系统处于最小能耗状态,室内的热负荷较小, 这种情况仍然处于PLC 控制阈值的范围内. 从图中亦可看出, 室内温度较好地与设定温度相符合. 从该车间一天的温度曲线来看, 温度比较平稳, 与设定值的误差在5%以下,完全符合该洁净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要求.图3 是同一生产区同一时间的湿度时间曲线图. 业主要求相对湿度为40%~60%, 从图中可以看到, 白天生产时该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此控制范围内. 夜间送风量大大减少, 相对湿度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但由于夜间不生产, 此种情况仍满足控制要求. 因该厂地处滨海地区, 湿度较大, 季节性变化不大, 所以,运行时季节变换对表冷段冷冻水的要求没有太大的波动. 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保持恒定的冷冻水量和温度基本可以保证系统的湿度要求.图4 是同一生产区的压差时间曲线图. 从图中可看出, 在白天生产期内室内环境压差比较稳定, 基本符合洁净空调系统必需的压差条件. 因该房间经常搬运货物, 外门开关次数较多, 造成了整个工作区的压差波动. 但仍能保持对过渡区的负压并很快恢复到设定的压差值.图5 为同一时间系统送风机变频器的时间曲线图. 该图反映了整个空气系统的风量变化, 同样也可作为反映系统能耗的指标. 白天变频器的波动是由各工作区工作模式组合的变化以及各工作区室内状态的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 进入夜间,系统处于最低能耗阶段——夜间模式, 系统仅维持环境必需的最低要求. 这样大大节约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结合以上图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在白天生产期间被控参数均很好地达到了设计时的精度要求. 系统在夜间运行模式下, 值班风机的电机频率降至最低值, 大大节约了能量, 整个车间的环境基本上能保持与白天相同的参数条件.3.2 数据对工况和运行策略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对运行一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重新对初设的空调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设定, 使之运行更加准确和稳定. 利用新风口的传感器得到的气象资料可为工厂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研究积累数据. 生产环境的数据与相应的产品相联系, 为质量检验、产品工艺改进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从综合方面来说, 环境参数和控制参数的保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长远利益.四、净化空调的运行管理的日常工作对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室的运行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保证洁净室内要求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保证洁净室内洁净度;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
空气净化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空气净化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
二、目标与需求1. 目标:设计一套高效、经济且可靠的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 需求:(1) 能够过滤并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细菌等污染物;(2) 实现空气流通和循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3) 能够适应不同空间尺寸和特殊环境的需求;(4) 设备运行稳定,维护简单,具备智能化控制功能。
三、空气净化系统设计方案1. 空气过滤系统:(1) 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具备多层过滤功能,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2) 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选用合适的过滤介质,如HEPA滤芯、活性炭滤芯等;(3) 设计合理的通风口和排风口,使空气能够顺畅流通。
2. 有害气体治理系统:(1) 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2) 设计多级吸附装置,增加吸附面积,提高有害气体的去除效率;(3) 配备定期更换活性炭的装置,确保其吸附效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杀菌消毒系统:(1) 引入紫外线杀菌技术,能够高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2) 设计紫外线照射装置,确保空气在通过杀菌消毒区域时被充分照射;(3) 控制紫外线照射时间和强度,以达到最佳杀菌效果。
4. 循环通风系统:(1) 设计合理的空气流通路径,确保空气能够在室内形成良好的对流;(2) 配备高效风机,可控制空气流速和风量,以满足不同空间的需求;(3) 结合传感器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数量自动调节风速。
5. 智能化控制系统:(1) 配备感知器和控制器,实时监测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2) 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设置;(3) 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远程报警和故障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