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的设计实例与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7
实例: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一、某通风空调工程的工程概况、施工图与施工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工厂车间送风系统的安装,其施工图见图5-5、图5-6。
室外空气由空调箱的固定式钢百叶窗引入,经保温阀去空气过滤器过滤。
再由上通阀,进入空气加热器(冷却器),加热或降温后的空气由帆布软管,经风机圆形瓣式启动阀进入风机,由风机驱动进入主风管。
再由六根支管上的空气分布器送入室内。
空气分布器前均设有圆形蝶阀,供调节风量用。
图5-5通风系统平面图
图5-6通风系统A-A剖面图
2、施工说明:
(1)风管采用热轧薄钢板。
风管壁厚:DN500,δ=0.75mm;DN500以上,δ=1.0mm。
(2)风管角钢法兰规格:DN500,∟25×4;DN500以上,∟30×4。
(3)风管内外表面除锈后刷红丹酚醛防锈漆两道,外表面再刷灰色酚醛调和漆两道。
(4)所有钢部件内外表面除锈后刷红丹酚醛防锈漆两道,外表面再刷灰色厚漆两道。
(5)风管、部件制作安装要求,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3、设备部件一览表(表5-4)
表5-4 设备部件一览表。
通风系统的设计第一步:确定风量房间的洁净等级及换气次数的关系A、B、C、D级这种等级的划分主要是针对的药厂等药监局主管的行业,而ISO为国际等级,主要是食品、电子等行业使用的。
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百级及百级以上的计算中,涉及到得层流面积的确定,应该是总面积减去筋条面积,用净面积作为层流面积!例子:我要怎么计算这个净化车间的进风量工厂做了个净化车间工程等着验收,我去检查其进风量,将风速仪贴在风口的高效过滤器上测出了风速,然后应该乘以进风口的截面积即可。
现存在的问题是:高效过滤器是600mm*600mm的规格,也就是说面积是0.36平方米,但是高效过滤器中间其实是有很多筋条网的,如果把那些筋条的网所占的面积减去的话,那么这个高效过滤器真正用来通风的面积大概只有0.36平方米的一半.现在的问题是:我究竟该用我测出来的风速*0.36平方米,还是乘以减去筋条网后的面积?过滤器安装在最外面了?其实应该在后面接出来一段出风口,然后再测量最准确,但是如果没有接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算净面积,也就是说减去筋条的面积,因为风通过网格后风速要降低下来的,如果网格面积占一半,风速大概要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如果你使用网格出口的风速,那还是使用净面积比较准,如果接了一段出风口,就直接按出风口的面积计算!第二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通过以上步骤得到了,就知道了所需要的风量。
比如是每小时需要5000m3。
接下来应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风道截面积公式:F=L/(V×3600)F——风管的截面积尺寸,单位是m3L——所需要的风量,比如上面得到的5000m3/h。
V——所确定的风速,在主风道中风速为6—10m/s,一般在计算的时候取8m/s或者是取7m./s,需要注意的是,算出来的截面积尺寸一定要反算一次,算出来的风速,一定要小于等于9m/s,还有最后在选择截面积的时候要可以取大的,但是不能去小的。
还是要考虑舒适度的问题,附表里面有不同的风速所对应的人体所对应的感受。
风系统设计的设计步骤如下:
1.收集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例如气候条件、建筑物朝向、能源使用等。
2.确定风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选择适当的风系统类型,例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等。
3.计算风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大小,确定所需的风量。
要考虑到建筑物内外的温度差、人员和设备的热量产生、空气流动的阻力等因素。
4.设计风道:根据风量和风系统类型,设计适当大小和长度的风道。
还需要考虑风道的材料、连接方式、支架和防火要求等。
5.设计风口和排风口:根据风量和风系统类型,设计适当大小和数量的风口和排风口。
还需要考虑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形状、材料、防火要求等。
6.选择风机和其他设备:根据风量和风系统类型,选择适当的风机和其他设备,例如空气处理机、风机盘管等。
7.绘制布置图和构造图:根据设计要求,绘制风系统的布置图和构造图。
其中包括风道、风口、排风口、风机和其他设备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8.进行模拟和分析:使用CFD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优化风系统的性能。
9.评估成本和效益:评估风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包括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能源节约和环保效益等。
10.编写设计报告:根据设计要求,编写风系统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构造图、布置图、成本和效益分析等内容。
通风系统设计方案通风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通风系统在建筑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动,消除霉菌和异味,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设计通风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规模,以确定通风系统的工作负荷。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以确定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通风管道的布置。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比如是否需要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等。
二、系统设计方案根据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分析,我设计了以下通风系统方案。
1. 安装新风系统:为了提供新鲜空气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我们将安装一套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新风口和新风管道,可以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
2. 安装排风系统:为了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和异味,我们将安装一套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口和排风管道,可以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3. 安装排气扇:为了保持浴室和厨房的通风和排气效果,我们将安装排气扇。
排气扇可以将浴室和厨房产生的湿气和异味排出室外,保持室内干燥和清洁。
4. 配置空调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 设计通风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我们将设计通风管道的布置。
通风管道应该尽可能直线,并避免弯曲和阻塞,以保证空气的畅通流动。
6. 定期维护和清洁: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效果,我们将制定定期维护和清洁计划。
定期清洁过滤器和排风口,清理通风管道和排气扇,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清洁。
三、实施计划和预算估算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将安排实施计划和预算估算。
1.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我们将安排合适的施工时间和人员。
确保按照项目进度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
2. 预算估算:根据通风设备和材料的价格,我们将进行预算估算。
预算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费用,人工和施工费用等。
四、风险分析和效果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
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创新案例一、引言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个优秀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的建筑通风系统设计案例,展示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实现高效的通风系统。
二、案例一:自然通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在某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设计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自然通风系统。
该系统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和通风孔的设置,实现了室内外气流的有效对流。
例如,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一系列可开关的通风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开启程度,从而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
此外,建筑的外墙还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利用自然风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室内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三、案例二:集中通风与分散通风相结合的混合式设计在某高层住宅楼的通风系统设计中,为了兼顾住户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师采用了一种混合式设计方案。
该方案将集中通风与分散通风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风险等级,智能地调整通风模式。
例如,在公共区域和窗户周围采用集中通风模式,通过通风设备分配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通。
而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密闭空间,则采用分散通风模式,通过排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保障了住户的健康和舒适,还提高了整个楼层的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效率。
四、案例三: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的通风系统设计在某写字楼的通风系统设计中,设计师引入了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的概念,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调节。
通过感知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智能地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设置。
例如,在室内温度过高时,通风设备可以自动开启并加大风量,降低室内温度;当室内湿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以保持湿度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优化室内环境质量。
通风系统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舒适度,并且对于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寿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通风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进行探讨与讨论,以期提供对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有所了解、应用。
二、通风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更新。
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机、风口、排风口、风管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等。
1. 通风机通风机是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它通过驱动空气进行循环流动,可以分为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等。
2. 风口风口是通风系统中用于引入新鲜空气的设备,它通常安装在室内的墙壁或天花板上。
风口的大小、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空间布局来确定。
3. 排风口排风口用于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通常安装在厨房、卫生间等易产生污染的区域。
4. 风管风管是连接通风机、风口和排风口的管路,主要用于空气的传输。
风管的设计需要考虑通风系统的风量、阻力等因素。
5. 控制系统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可以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手动控制需要人工干预,而自动控制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等参数实现自动调节。
三、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结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以下是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1.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通风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不同性质的建筑物需要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案。
例如,居住建筑需要考虑到居民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而办公建筑则需要考虑到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2. 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包括建筑物的体量、高度、采光条件等因素。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3. 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包括周围环境的气候、气温等因素。
室内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室内通风系统是为了提供室内空气的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舒适而设计的。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有效的室内通风系统,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设计原则在设计室内通风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污染物和异味。
2. 空气流动: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方式,确保空气均匀分布。
3. 节能效果:考虑能源消耗,选择高效的通风设备和控制方法。
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提出以下室内通风系统设计方案:1. 通风设备: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通风设备,如风扇、排气扇或空调系统。
2. 进出口位置:合理确定通风进出口的位置,使新鲜空气流入并污浊空气排出。
3. 空气过滤:使用合适的过滤器,过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有害物质。
4. 定时控制:通过定时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避免长时间的不必要运行,节省能源消耗。
5. 温度控制:结合室内温度进行通风设备的控制,确保室内温度适宜。
实施计划在实施设计方案时,应考虑以下步骤:1. 调研和分析:对室内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通风系统的需求和限制。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讨论和确认。
3. 设备选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通风设备,并与供应商联系购买。
4. 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监测和维护:定期监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工作。
总结室内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提供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解决方案。
通过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合理布置进出口位置和定期维护,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和舒适,提升生活品质。
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程度。
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新鲜度,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调节室内温湿度,提高室内环境的品质。
二、通风系统设计原则1. 根据建筑物类型确定通风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确定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还是混合通风方式。
2. 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通风系统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空气流通畅通。
3. 采光与通风结合设计: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应与采光系统设计结合,确保建筑物内部光线充足,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4. 考虑节能和环保: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选择高效的通风设备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的一种方式,常见于住宅和小型建筑。
自然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墙通风口设计:在建筑物外墙设计通风口,设置通气孔,保证外部空气能够顺畅流入建筑物内部。
2. 室内通风口设计: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通风口,通向室外或通向通风井,保证室内空气循环流通。
3. 通风井设计:在建筑物中部设置通风井,为自然气流提供通道,保证空气流通畅通。
四、机械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通风的一种方式,常见于大型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
机械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室内风管设计:设计合理的风管布局和大小,保证空气能够快速流通,并增加通风效率。
2. 风机选择和安装:选择高效的风机设备,并合理安装在空气流通最受阻碍的位置,提高通风效果。
3. 通风口和排风口设计:设计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空气流通畅通。
五、混合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混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常见于大型商业建筑和高层建筑。
混合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设计:在建筑物中部设置通风井,结合风机设备,实现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有机结合,提高通风效果。
给通风系统设计方案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个通风系统设计方案,旨在提供最佳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效益。
系统概述该通风系统设计方案采用了集中供气和排气的原则,以确保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系统由以下组件组成:1. 空气处理单元(AHU):AHU是通风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负责处理空气,包括过滤、制冷/加热、除湿和加湿等功能。
空气处理单元(AHU):AHU是通风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负责处理空气,包括过滤、制冷/加热、除湿和加湿等功能。
2. 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用于输送处理过的新鲜空气到各个房间,并排出室内废气。
管道应设计合理,以确保空气的流动畅通,减少压力损失。
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用于输送处理过的新鲜空气到各个房间,并排出室内废气。
管道应设计合理,以确保空气的流动畅通,减少压力损失。
3. 排风扇:排风扇用于将室内废气排出建筑物。
扇机型号应选择合适的尺寸和风量,以确保室内的废气能够及时被排出。
排风扇:排风扇用于将室内废气排出建筑物。
扇机型号应选择合适的尺寸和风量,以确保室内的废气能够及时被排出。
设计原则在设计通风系统时,以下原则应得到充分考虑:1. 通风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确定通风需求,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人员活动产生的废气量等。
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通风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确定通风需求,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人员活动产生的废气量等。
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2. 能源效益:设计通风系统时应考虑能源效益。
采用新能源技术、选择高效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能源效益:设计通风系统时应考虑能源效益。
采用新能源技术、选择高效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3. 舒适性:通风系统应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等。
通过合理调节空气处理单元和通风管道,达到最佳的舒适性。
实验室是用于完成各种实验工作的特殊场所,其通风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为确保实验人员安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室验,尽量在排风柜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能在排风柜内进行的,要设局部排风罩、万向排气罩等局部排风设施,同时,验室要设全面通风(或称辅助排风)。
通风系统设计的目的,是要控制排风柜内的有毒有害气体不外逸,满足房间换气次数要求,维持房间正确的压力,为实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1、实验室常用的通风系统实验室通风系统经历了定风量系统、双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1排风系统1.1.1定风量系统排风机采用单速定频风机,排风量基本不变,系统无法随排风柜使用数量及排风柜门开启高度而调节风量,因此采用该系统所带排风柜不宜大于3个,该系统优点是投资小,控制简单;缺点是排风柜面风速难以保证,会有部分有毒有害气体从排风柜中逸出(面风速过小或过大都能造成气体从排风柜中逸出),且运行费用高。
1.1.2双风量系统排风机采用双速风机,较定风量系统有所改进,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定风量系统的缺点,采用该系统所带排风柜不宜大于5个,目前应用不多。
1.1.3变风量系统排风机采用变频风机,在排风主风道上设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与设定压力值比较,由变频器调节风机转速,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在变风量系统中排风柜采用面风速控制,采用感应区红外探头检测排风柜前人员的存在与否来控制柜门面风速,当操作人员出现在排风柜前时,红外探头传感器输出信号,将排风柜面风速设定到高排风量模式,此时排风柜面风速控制在0.5m/s,当操作人员离开的时候,红外探头传感器输出信号,将排风柜面风速设定到低排风量模式,此时排风柜面风速控制在0.3m/s,当实验室内无人时,排风柜面设定到最小排风量模式,即值班排风模式,维持排风柜和管道中保持负压,保证有毒有害气体不外逸,有时为满足实验室最小排风量要求,房间还要设辅助排风,当排风柜排风量不满足实验室最小排风量要求时,辅助排风自动打开,保证实验室最小排风量。
通风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通风系统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以及保护人们的健康,本文将提出一套通风系统施工方案。
二、系统设计1. 空调系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主要通风设备,以提供恒温恒湿的舒适空间。
2. 风机与风道: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合理布置风机和风道,以确保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流动。
3. 过滤器:在通风系统中设置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
三、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
2. 设备安装:安装中央空调系统及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风道安装: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图纸,进行风道的安装和连接,保证风道的质量和密封性。
4. 风机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风机并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5. 过滤器安装:安装过滤器系统,并进行测试,确保其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
6. 系统测试:对整个通风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7. 保养与维护:根据制定的维护计划,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1. 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施工流程和标准。
2. 安全要求: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和浪费资源。
4. 管理要求: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
5. 质量要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和评估,确保通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施工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获得以下效果:1.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人们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2. 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3. 有效节能,降低能源消耗。
4. 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建筑结构不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六、总结本文提出了一套通风系统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施工步骤,旨在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一、引言通风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及预防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通风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介绍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备选择和安装位置等相关内容。
二、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空气流动性:通风系统应该能够实现空气在室内的高效循环和均衡分布。
通风设备的位置、空气进出口的设置以及管道设计都应考虑到室内空间的整体布局。
2. 新鲜空气供给:通风系统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室外空气在进入室内之前应通过有效的过滤和处理,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3. 空气质量控制:通风系统应该能够控制和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气味,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4. 能源效率: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三、通风设备选择和安装位置1. 通风设备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类型、使用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
常见的通风设备有风机、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等。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一设备或结合多种设备使用。
2. 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布局、空气流动和噪音控制等因素。
通风设备应尽可能靠近室内污染源,以提高污染物的排除效率。
四、通风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1. 管道设计和布局:通风管道应有清晰的布局,避免管道的弯曲和阻塞,以确保空气的顺畅流动。
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尺寸,以减少能源损耗和噪音产生。
2. 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应用:安装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根据空气质量的变化,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模式和风速,以提供最佳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率。
3. 维护和清洁:通风系统的维护和定期清洁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和更换过滤器可以避免各种污染物的积聚和传播。
通风系统的设计
第一步:确定风量
房间的洁净等级及换气次数的关系
A、B、C、D级这种等级的划分主要是针对的药厂等药监局主管的行业,而ISO为国际等级,主要是食品、电子等行业使用的。
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百级及百级以上的计算中,涉及到得层流面积的确定,应该是总面积减去筋条面积,用净面积作为层流面积!
例子:
我要怎么计算这个净化车间的进风量
工厂做了个净化车间工程等着验收,我去检查其进风量,将风速仪贴在风口的高效过滤器上测出了风速,然后应该乘以进风口的截面积即可。
现存在的问题是:高效过滤器是600mm*600mm的规格,也就是说面积是0.36平方米,但是高效过滤器中间其实是有很多筋条网的,如果把那些筋条的网所占的面积减去的话,那么这个高效过滤器真正用来通风的面积大概只有0.36平方米的一半.现在的问题是:
我究竟该用我测出来的风速*0.36平方米,还是乘以减去筋条网后的面积?
过滤器安装在最外面了?其实应该在后面接出来一段出风口,然后再测量最准确,但是如果没有接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算净面积,也就是说减去筋条的面积,因为风通过网格后风速要降低下来的,如果网格面积占一半,风速大概要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如果你使用网格出口的风速,那还是使用净面积比较准,如果接了一段出风口,就直接按出风口的面积计算!
第二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
通过以上步骤得到了,就知道了所需要的风量。
比如是每小时需要5000m3。
接下来应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
风道截面积公式:F=L/(V×3600)
F——风管的截面积尺寸,单位是m3
L——所需要的风量,比如上面得到的5000m3/h。
V——所确定的风速,在主风道中风速为6—10m/s,一般在计算的时候取8m/s或者是取7m./s,需要注意的是,算出来的截面积尺寸一定要反算一次,算出来的风速,一定要小于等于9m/s,还有最后在选择截面积的时候要可以取大的,但是不能去小的。
还是要考虑舒适度的问题,附表里面有不同的风速所对应的人体所对应的感受。
最后计算出来的值就是F,风道的截面积,这里可以得出来0.17m2,依据下表根据所计算出来的面积选择风道的尺寸,以矩形风管为例,需要注意的是长宽比例不得大于4:1,一般来说比例是越小越好,根据吊顶所调整,下表源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矩形风管规格(mm)
值得注意的是
在选择风管尺寸的时候,长宽比例不应该太大,因为如果比例太大的话,会引起紊流造成噪音。
细长比太大,风道容易变形,空气通过时形成较强的紊流,使风道发生颤抖,造成整个通风系统噪声,严重时导致通风系统无法使用。
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1的条文规定:其长宽比不超过4/1,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1的条文规定:其长宽比不超过10/1。
原因是风管的长宽比过大会使沿程压力损失增大(边界层沿层压力损失增加),而GB50019-2001的条文更改是因为考虑到目前在安装中各种复杂的施工情况。
风管长宽比过大造成风管制作成本高!管路阻力大!规范推荐的都是较经济的比例!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8:1。
按照上面几个主要的规则,确定风管的尺寸为500*400。
第三步:布置风口
名称额定风量风管接口尺寸(mm) 静压箱外线尺寸(mm) 高效过滤器尺寸(mm) 有隔板高度(mm) 无隔板高度(mm) 有隔板初阻力(pa)无隔板初阻力(pa)GB01 1000m3/h 320*200 560*560*550 484*484 220 90/70 220 90
GB02 500m3/h
250*120(国标)
200*200(施工)
380*380*550 320*320 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GB03 1500m3/h 320*250 690*690*550 630*630 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有隔板就是指过滤器,而220是指有隔板的标准厚度,同理无隔板也是指过滤器,90/70是无隔板的标准厚度
有隔板无隔板
如何选择风口个数
举一个例子:一个房间面积为79.43mm,高度为3.2m,十万级,那么风量为79.43*3.2*18=4575.168,这时选择3个GB03,总额定风量是4500,总实际风量是3600(在实际运用中是不可能达到满负荷的,比例系数为0.8或者是一个房间多考虑风量200-500),因为在计算需要的风量的时候理论换气次数是15次,而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18次计算的,本身就计算多了,而在考虑总实际风量的时候给出了0.2(由1-0.8得出)的预算,毕竟79.43*3.2*15>3*1500,考虑3个GB03即使是后期需要检验也是可以达到标准的。
如何选择风口的位置
以下是两个实例
实例一,左一,对于这种矩形的房间布置,通过以上计算选择出3个GB03的,常常是以这样的形式排列的,中心布置。
1号线,2号线,都是风口和墙的位置,风口离墙不得大于4.5m。
3号线,4号线,都是风口和风口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5m,
2号线,3号线,2号线是风口和墙的距离,3号线是风口和风口之间距
离的,前者≤后者的一半
实例二,像内包装间这种L型的房间,如何去处理呢?
其他的风口的布置规则和上面矩形房间风口的布置规则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5号线,两列风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5米。
6号线,死角,这个地方是一定会布置一个风口的,风口和墙的距离,不得大于4.5米。
第四部:布置风管
把风口布置好了,就可以画风管了。
2490这条线就直接按照高效过滤器所规定的风管接口尺寸
画过去就可以了;
1377,这段风管是发生了变径,如何确定变径
把两个涉及到的风口的风量加起来,依据公式
S=F/(V*3600),得出所需要的截面积。
然后根据上面的矩形
通风管道表选择风管的长宽。
1643,这段风管同样也发生了变径。
变径的方法是和上面1377的方法是一样的
空调机是之前就确定位置的。
最后画上调节阀,软接,以及上下高度差的标识(如图上
调节阀后面的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