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2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附录1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1.1一般规定1.1.1一般要求1.1.1.1本附录适用于船舶交流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功率因数的计算。
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值,可取为相应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值的0.866倍。
1.1.1.2本计算方法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非网格形,且中性点通过阻抗接地或中性点绝缘的低压和高压三相电力系统。
其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1.1.1.3采用本计算方法计算短路发生后100m以内的短路电流,其计算结果可用作:(1)校核所选用的保护电器的短路接通能力和短路分断能力;(2)校核汇流排等元件的电动力稳定性和热稳定性;(3)为电力系统保护的设计和整定提供依据;(4)为在必要时选择适当的限流设备,以能将短路电流限制在保护电器的能力范围之内提供依据。
1.1.1.4在计算最大短路电流时,应考虑最恶劣情况,即应计及对应于船舶或海上设施电站最大负载工况下:(1)所有可能并联连接于主汇流排的发电机(包括短时转移负载的发电机在内)所馈送的短路电流;(2)所有可能投入运行的电动机所馈送的短路电流。
1.1.1.5一般应计算下列各处的短路电流:(1)发电机输出端;(2)主汇流排;(3)应急配电板、区配电板以及分配电板的汇流排;(4)电力和照明变压器次级侧。
此外,为电力系统保护的设计和整定需要,有时还应进行馈电线末端短路电流的计算。
1.1.1.6计算所需要的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和电缆等的各项特征参数,应由产品制造厂提供,并保证足够的精确度。
1.1.2定义1.1.2.1短路在正常情况下电路中处于不同电压的两点或更多点,通过一比较低的电阻或阻抗偶然或有意的连接。
1.1.2.2短路电流在电源不变情况下,由于故障或误操作引起短路而产生的过电流。
1.1.2.3预期短路电流(针对开关电器)当开关电器的每一极由一阻抗可以忽略不计的导体代替时,电路中可能流过的短路电流。
1.1.2.4对称短路电流预期(可达到的)短路电流交流对称分量的方均根值。
第3章电⼒系统的短路第3章电⼒系统的短路3.1 短路的类型及计算假设3.1.1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短路是电⼒系统的严重故障。
短路:指⼀切不正常的相与相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之间发⽣通路的情况。
1.短路的原因元件损坏;⽓象条件恶化;⼈为事故;其他,如⼯程建设时挖沟损伤电缆等;2.短路的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等。
三相短路也称对称短路;其他类型的短路是不对称短路;3.短路的后果1)短路故障使短路点附近⽀路出现⽐正常电流⼤许多倍的短路电流,产⽣较⼤的电动效应和热效应,破坏设备;2)短路时系统电压⼤幅度下降,对⽤户影响很⼤;3)短路会使并列运⾏的发电机失去同步,破坏系统的稳定,造成系统的解列,出现⼤⾯积停电;4)不对称短路对附近通信线路和⽆线电波会产⽣电磁⼲扰。
3.1.2短路电流计算的⽬的与计算假设1.短路电流计算的⽬的选择有⾜够机械稳定和热稳定的电器设备;合理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和⾃动装置并正确整定其参数;设计和选择发电⼚和电⼒系统主接线;进⾏电⼒系统的暂态稳定计算,分析短路对⽤户的影响;确定输电线路对通信的影响;2.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假设短路过程中各发电机之间不发⽣摇摆,并认为所有发电机的电势都同相位;负荷只作近似估计,或当作恒定电抗,或当做某种临时附加电源,要视具体情况⽽定;不计磁路饱和;对称三相系统;忽略⾼压输电线的电阻和电容,忽略变压器的电阻和励磁电流,即发电、输电、变电和⽤电均⽤纯电抗表⽰;⾦属性短路:不计过渡电阻的影响,即认为过渡电阻等于零的短路情况;3.1.3实⽤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流程根据基本假设,采⽤标⼳值⽅法计算已知待计算系统所有设备的电抗标⼳值;⽤设备电抗标⼳值替换设备元件并重新绘制成图,形成短路计算电路图;等值简化⽹络,简化⽬标是所有电源到短路点都只有⼀个等值电抗的最简单等值电路图;采⽤⽆限⼤容量系统的概念计算现实中电⼒系统对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采⽤⽆限⼤容量系统的概念计算现实中电⼒系统的短路电流;叠加不同元件相同时刻的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短路电流是指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流的最大值,通常由短路电流计算来确定。
短路电流的计算对于保护设备的选择、电路设计和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分为对称分量法和非对称分量法两种方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是一种传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它将三相电流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然后再计算每个分量的短路电流。
对称分量法的计算步骤如下:a.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短路电流初始值。
可以通过测量系统的各个节点电压和电流来获得。
一般来说,短路电流初始值取系统额定电流的2-3倍。
b.将系统的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三相电流表示为复数形式:iA,iB和iC。
c.计算三相电流的正序分量:I1=(iA+α^2*iB+α*iC)/3,其中α=e^(j2π/3),j为虚数单位。
d.计算三相电流的负序分量:I2=(iA+α*iB+α^2*iC)/3e.计算三相电流的零序分量:I0=(iA+iB+iC)/3f.计算每个分量的短路电流。
可以使用短路电流公式和阻抗矩阵来计算。
例如,正序分量的短路电流I1'=Z1*I1,其中Z1为正序阻抗。
g.将三个分量的短路电流叠加得到总的短路电流。
2.非对称分量法:非对称分量法是一种更加准确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它考虑了系统故障时的非对称特性,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短路电流分布。
非对称分量法的计算步骤如下:a.获取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三相电流。
b. 将三相电流转换为abc坐标系下的矢量形式。
c.计算叠加故障电流矢量。
d. 将叠加故障电流矢量转换为dq0坐标系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e.根据正、负、零序分量计算短路电流。
非对称分量法相比于对称分量法更加准确,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参数和细节,计算复杂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短路电流计算是在假设系统中所有设备均采用理想的电气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短路电流计算通常涉及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电气设备的参数以及电源的特性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短路电流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点、支路以及设备上出现短路时所产生的电流大小,从而判断设备和电气系统是否能够承受这些电流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我们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保护设备以及确定设备参数和系统结构等重要工作。
二、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1. 传统短路电流计算法传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法主要通过手工计算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包括各个节点的连线关系和支路连接情况;其次,需要收集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参数,如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发电机等的额定值以及阻抗等参数;然后,根据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对各个节点进行计算,并确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 计算软件辅助短路电流计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电力系统计算软件来辅助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和设备参数,自动进行计算并输出结果。
相比传统的手工计算方法,计算软件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并且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参数。
三、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计算方法还是计算软件辅助计算方法,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大体上是相似的,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1. 收集系统参数: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参数以及电源特性等信息。
2. 建立短路电流模型:根据系统参数,建立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模型,主要包括发电机、线路、变压器、负荷等元件。
第三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上一章讨论了一台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电流,其阐发过程已经相当复杂,并且还不是完全严格的。
那么,对于包含有许多台发电机的实际电力系统,在进行短路电流的工程实际计算时,不成能也没有必要作如此复杂的阐发。
实际上工程计算时,只要求计算短路电流基频交流分量的初始值I ''即可。
1、I ''假设取 1.8M K =2.551.52M ch M ch i i I I I I ''==''==2、求I ''的方法:〔1〕手算 〔2〕计算机计算〔3〕运算曲线法:不单可以求0t =时刻的I ',还可以求任意时刻t 的t I 值。
§3-1I ''的计算〔I ''-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一、计算I ''的条件和近似1、电源参数的取用〔1〕发电机: 以101E ''和d X ''等值〔且认为d q X X ''''=,即都是隐极机〕 101101101d E U jI X ''''=+ 〔3-1〕101E ''在0t =时刻不突变。
〔2〕调相机: 与发电机一样,以101E ''和d X ''等值 但应注意:当调相机短路前为欠激运行时,∵101101E U ''< ∴不提供§3-2应用运算曲线法求任意时刻周期分量有效值tI由上章的阐发可知,即使是一台发电机,要计算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也是较繁的。
首先必需知道各时间常数、电抗、电势参数,然后进行指数计算。
这对工程上的实用计算显然不适合的。
5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部分持久采用畴前苏联引进的一种运算曲线法来计算的。
此刻试行据我国的机组参数绘制的运算曲线,下面介绍这种曲线的制定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