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市场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考重要考点)
【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新发展理念】(常考重要考点)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宁乡十三中 谭胜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能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深入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本框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框难点: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网络提纲】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1)是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要点阐释】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既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优点,也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点。
但是,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的。
因此,市场经济又必然地与一定社会的基本制度相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征。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既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又存在着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即必须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7、规范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①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1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6 -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资源配置(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1)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3)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1)情形①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②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③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2)原因: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4.市场调节有局限性(1)自发性: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
(2)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考试总分:2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 实现共同富裕C. 加强宏观调控D. 落实科学发展观2、(4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特征。
某班同学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搜集整理了以下时事材料。
其中材料与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做大做强国有经济,不断增强其控制力和竞争力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努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宏观调控总体功能,消除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④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重大科技成果新突破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4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表现出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③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④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一致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4分)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①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A. ③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②5、(4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探究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目标 1.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一、市场机制有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________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市场角度:加快完善____________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____________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完善______________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目标。
2.政府角度: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________,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________政府。
二、微观主体有活力1.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
2.企业外部:具备____________的市场竞争秩序;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投资积极性。
三、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____________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议题1: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情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政治、经济常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