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眼病
- 格式:ppt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11
graves眼病名词解释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也称为甲亢性眼病,是一种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异常和视力受损等症状为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
该病多见于甲亢患者,但也可见于健康人群。
Graves眼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了甲状腺组织,同时也攻击了眼部和其他身体部位的组织。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代谢亢进和免疫系统的反应被认为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Graves眼病的主要表现包括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异常、视力下降、眼干燥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视神经损伤、失明等并发症。
目前,Graves眼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甲状腺功能来控制病情。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修复眼球位置和减轻眼睑肿胀等症状。
放射治疗则是通过放射线抑制免疫系统,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Graves眼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相关眼病,其发生机制、症状和治疗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诊断、
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关键。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什么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一种由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眼部疾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甲状腺是一个位于颈部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甲状腺素调节着人体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率。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被认为是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症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症状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的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眼部不适感,包括痛、灼热、干涩和沙眼感•睑板浮肿•视力模糊或双倍视•眼球突出(外斜视)•上睑上提或下降•眼睑裂变宽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有何区别?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和2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是病程的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轻度的眼睑浮肿和眼部不适感。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是病程的后期阶段,表现为明显的眼球突出和外斜视等症状。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治疗方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口服类固醇为主,也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甲状腺素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即对眼眶进行外照射,可减轻眼部肿胀和眼睑浮肿等症状。
•手术治疗:包括眼眶手术和肌肉手术,但是手术风险较大且治疗效果不稳定,一般只作为治疗的最后选择。
预防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方法目前尚未在科学上证明有哪些方法能够预防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发生。
但是研究发现,戒烟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降低病情进展的速度。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减轻压力也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并且常常与甲状腺疾病相关联。
虽然目前没有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但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及降低病情进程的速度。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请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甲状腺相关眼病【概述】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由多因素造成的复杂的眼眶疾病,居成人眼眶疾病的首位,从发现至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
本病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损害视功能,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近些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甲状腺相关眼病进行了研究,在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很明确,普遍认为是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及外界环境共同作用产生。
甲状腺相关眼病命名较为混乱,有Graves眼病(GO)、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内分泌浸润性眼病(endocrine infiltrative ophthalmopathy)、内分泌眼病(endocrine ophthalmopathy)、浸润性突眼(infiltrative exophthalmos)等。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命名由A. P. Weetman在1991年提出,TAO绝大部分由Graves病引起,但其它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亦可导致TAO,故TAO命名较为合理,渐为广大学者所接受。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退缩、结膜充血水肿、眼眶疼痛、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复视、暴露性角膜炎和视神经受累。
TAO多为双侧性,但亦可为不对称或单侧发病。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TAO约占90%,其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亦可在甲亢前或后发生。
根据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有内科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眼部手术治疗、整容治疗等供选择,目的是改善症状、保护视力及改善容貌,均不是针对病因的特异治疗方法。
因此,只有阐明了TAO的发病机制,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流行病学】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率研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等。
Graves眼病(GO)也称为浸润性突眼、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
近年来倾向于称为Graves眶病(Graves’orbitopathy,GO)。
患者自诉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力下降;检查见突眼(眼球凸出度超过正常值上限4mm),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严重者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而形成角膜溃疡、全眼炎,甚至失明。
根据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标准将双眼球或单眼球突出度> 18mm或双眼球突度相差≥2mm者定为突眼(除外生理或假性突眼) 。
视力减退往往被误认为与突眼程度相关,但事实上是继发于视神经受压和角膜受损。
当视力基本正常时,色盲可以反映视神经受损。
Graves 眼征:Abadie 征、Joffroy征、V on Graefe 征、Dalrymple 征、Stellwag 征、Mobius 征眶CT发现眼外肌肿胀增粗。
按照1977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 TA)的Graves病眼征分级(见表1),需达到Ⅲ级以上可以诊断为本病。
2006年GO欧洲研究组(EUGOGO)提出GO病情严重度评估标准(见表2),他们仅使用突眼度、复视和视神经损伤三个指标。
国际四个甲状腺学会还联合提出了判断GO活动的评分方法:临床活性指数(Clinical Activity Score, CAS) (Mourits, 1989)疼痛①眼球或球后的疼痛感或压迫感。
②眼球左右上下运动感疼痛。
充血①眼睑充血。
②眼结膜弥漫性充血。
水肿①球结膜水肿。
②眼阜水肿。
③眼睑水肿。
突眼度变化在1~3 个月内眼突度增加2mm以上。
功能损害①1~3 个月内在斯内伦视力表上视敏度下降 1 行或以上。
②1~3 个月内眼球运动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下降等于或大于5 度。
以上每个小点1 分,共10 分。
Mouritis 等研究发现,CAS > 4 的患者中有80 %的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故该法能有效预测免疫抑制剂对GO 的疗效。
甲状腺相关眼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症状,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过去命名较多,如甲状腺眼病、甲状腺毒性眼病、内分泌性眼肌病变、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眼球突出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相关眼眶病、恶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等。
Graves于1835年描述了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因此多数学者又称之为Graves病。
1840年Basedow以眼科观点详加讨论,故又称Basedow 病。
为区别单纯有眼征与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习惯上将具有眼部症状同时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称为Graves眼病,而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病史者称眼型Graves病。
大约10%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为眼型Graves病。
Weetman认为最好称之为甲状腺相关眼病,以强调该病除具有眼部体征外,还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症状,这一命名逐渐被学者们所接受。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甲状腺相关眼病病因至今不明,但诸多迹象和研究表明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00多年来,很多学者对本病进行了研究,对发病机制的探讨积累了大量资料。
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更新和一些新技术的采用,对本病有了新的认识。
目前研究认为它是一种与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轴相关的眼部病变。
本病与遗传有关,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致使B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
淋巴因子增多,成纤维细胞激活,产生过多细胞外物质和胶原纤维。
Trokel认为Graves病人发生双眼眶内炎症可能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紊乱,淋巴细胞或免疫球蛋白攻击自身抗原即眼外肌上的某些抗原,不论是成纤维细胞或横纹肌本身的表面膜抗原,也有可能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眶内软组织,并引起淋巴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