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6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1、功能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1964年由美国道化学公司研究开发,目前已是第七版。
该方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平安措施为依据,定量的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的反响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响性危险性的逐步推算,客观地量化潜在的火灾、爆炸和反响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再根据所采取的平安技术措施对降低潜在危险的程度,对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度的分级结果。
2、评价程序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的一般程序是,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确定火灾、爆炸指数→计算暴露面积→计算补偿系数→修正火灾、爆炸指数→判定危险程度等级,具体见附图2-1。
3、工艺单元危险度初步评价该阶段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表示的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时,工艺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F&EI=F3× MF式中: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2――特别工艺危险系数;F3――工艺单元危险度系数;MF――物质系数。
4、工艺单元危险度最终评价该阶段是在初步评价的根底上,通过变更工艺、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故规模的平安对策措施和各种预防手段来修正、降低工艺单元的危险性。
平安预防措施分工艺操纵、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个方面。
补偿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按下式计算:〔F&EI〕’=F&EI ×C,其中C=C1× C2× C3式中:C ――平安措施总补偿系数; C1--工艺操纵补偿系数;C 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附图2-1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5、危险等级确实定附表3-4 危险等级分级表本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可靠的评价结论,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工程中全部单元的补偿火灾、爆炸危险度均小于“Ⅳ〞级,工程装置才可以通过平安设计,从而到达平安生产的根本要求。
道(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应用实例1 评价项目概述本书选取某化学工业公司年产12万t聚苯乙烯项目作为评价对象,该公司的12万t聚苯乙烯项目由三套聚苯乙烯生产装置组成。
聚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配料、预聚合、聚合、脱挥、造粒等工序和循环真空、导热油等辅助系统。
聚苯乙烯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聚苯乙烯工艺流程简图2 选择评价单元该公司主要分为生产区和贮罐区两大部分。
现有的12万t聚苯乙烯项目共有3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均由多个工艺系统组成,包括配料、聚合、脱挥、循环回收、真空、造粒和粉末脱除等部分。
依据对聚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的分析,可初步确定苯乙烯聚合阶段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具危险性的阶段,因此,生产主装置区应选取预聚合车间为代表性工艺单元。
此外,苯乙烯罐区和日用罐区也是该公司内主要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以此为危险单元进行事故后果评价。
各评价单元基本情况如下:(1) 聚苯乙烯生产装置区:由于3条生产线的布置相对独立,可选取其中一条生产线为代表性评价单元,本书选取3号生产线进行评价。
评价时考虑苯乙烯(SM)进入预聚釜进行聚合时的情况。
(2) 贮罐区:该公司球罐区有两组贮罐,其中一组包含2个6 000m3的液化石油气球罐、1个600m3的柴油贮罐和1个864m3的矿物油贮罐;另一组为2个1 000m3的乙二醇贮罐,两组贮罐用防火堤隔开。
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主要来自苯乙烯,故选取苯乙烯罐组为单元进行评价,考虑罐内填充系数为0〃85时的情况。
(3) 日用罐区:罐区内的主要危险物质是苯乙烯,一般存放量约为150t。
3 各单元火灾、爆炸事故经济损失评价3〃1 物质系数的确定以生产装置区为例,单元内存在的物质有苯乙烯、矿物油、聚丁二烯橡胶和抗氧剂等。
根据评价指南的规定,应选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储运量较大的物质作为代表性物质,故代表物选定为苯乙烯,其物质系数为24。
考虑苯乙烯进入预聚合釜聚合时的温度为90~200℃,远超过其闪点(32℃)温度,应进行温度修正,所得物质系数仍为24。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1、功能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1964年由美国道化学公司研究开发,目前已是第七版。
该方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的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的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性的逐步推算,客观地量化潜在的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再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降低潜在危险的程度,对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度的分级结果。
2、评价程序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的一般程序是,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确定火灾、爆炸指数→计算暴露面积→计算补偿系数→修正火灾、爆炸指数→判定危险程度等级,具体见附图2-1。
3、工艺单元危险度初步评价该阶段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表示的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时,工艺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F&EI=F3× MF式中: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3――工艺单元危险度系数;MF――物质系数。
4、工艺单元危险度最终评价该阶段是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变更工艺、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故规模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各种预防手段来修正、降低工艺单元的危险性。
安全预防措施分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个方面。
补偿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按下式计算:(F&EI)’=F&EI ×C,其中C=C1× C2× C3式中:C ――安全措施总补偿系数; C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附图2-1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5、危险等级的确定附表3-4 危险等级分级表本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可靠的评价结论,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工程中所有单元的补偿火灾、爆炸危险度均小于“Ⅳ”级,工程装置才可以通过安全设计,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