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8.00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4NH+5O=4X+6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硝酸制备中会发生反应322A.NH3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5%B.X的化学式为NO2C.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消耗氧气与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比为5:34.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6.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3220010反应后质量/g0x y z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7.1时刻,在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五氧化二钒)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5V OΔ2SO3,在不同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t180g5g100g5gt2a55g60g bt3c d40g5gA.丙是O2,丁是V2O5B.t3时,共生成80g SO3C.a=70g,c=65gD.参加反应的SO2、O2的质量比为2:1 8.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A.2CO+O2点燃2CO2B.H2+CuO∆H2O+CuC.2H2+O2点燃2H2O D.H2CO3∆H2O+CO2↑9.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B.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2.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图中共有4种分子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4.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原子B .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 .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 、B 、C 、D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8 18 5 3 反应后的质量/g30待测9A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C 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反应后待测的C 物质的质量为0gD .参加反应的A 、B 、D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6.当空气中受到 SO 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 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为:32422CaCO +2SO +X=2CaSO +2C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CaO B .O 3C .O 2D .CO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 2和B 2的分子,A 2和B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 ,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个数 C.元素种类D.原子种类2、纯净物M加热可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推断M的化学式可能是()A.Na2CO3 B.NaHCO3C.(NH4)2SO4D.(NH4)2CO3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2H2O2═2H2O+O2C.S+O2↑SO2 D.Fe+O24O3Fe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5、香烟烟雾中有一种强致癌物叫苯并芘,其完全燃烧的方程式X+23O220CO2+6H2O,则苯并芘的化学式为()A.C20H12 B.C20H6C.C20H12O2D.C20H6O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4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7、制备过氧乙酸过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B.物质乙和物质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8、从化学方程式S+O2SO2中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B.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9、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10g冰加热融化变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为()A.1.8g B.3.6g C.7.2g D.14.4g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种纯净物都只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Al+Fe3O4Fe+ Al2O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2.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和一种未知物质ws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的质量/g501123反应后的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B.物质W只含有碳、氢元素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 27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13.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5.硝酸制备中会发生反应3224NH +5O =4X+6H 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 3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5% B .X 的化学式为NO 2C .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D .反应消耗氧气与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比为5:36.某密闭容器中有R 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R O 2 CO 2 H 2O 反应前质量/g 32 58 0 0 反应后质量/gx4436A .X 的数值为10B .R 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R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D .该反应中O 2和CO 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7.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 Cl-35.5;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2、将“神舟十四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2O4B.NO2C.N2O D.CH43、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水 D.氯酸钾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10g冰加热融化变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5、把一定质量的 X、Y、Z、M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Y Z M反应前的质量 6.6 3.4 4.2 3反应后的质量 5.4 待测7.4 3A.X、Z 为反应物B.M 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值为2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6、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D.该反应中甲烷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1:1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9、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1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D.CH4燃烧生成H2O和CO2,则在O2中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一定含有C、H1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A.31:16:142 B.31:23:142C.124:160:284 D.4:5:212、如图是某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Ⅰ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B.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Ⅲ中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H2和O2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请从Fe、KMnO4、O2、H2、H2O2、H2O、MnO2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停电时,在烛光下看书学习是常有的事,长时间在烛光下看书,你的鼻孔会聚积一些黑色物质—炭黑。
此事实说明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碳元素B .氢元素C .氧元素D .铁元素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后质量增加了 B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 C .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质量增加了D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了 3.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B .氯化氢—HClC .氧气—OD .氧化铜—CuO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KClO 32MnO 加热KCl+O 2↑ B .2KClO 3加热2KCl+3O 2↑C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 D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5.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B .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 .守恒观:1g 红磷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五氧化二磷D .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故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同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2524P+5O O P 点燃B .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Hg+O ↑C .硫在氧气中燃烧:22S+O SO ↑点燃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343Fe+2O Fe O 点燃7.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分子的数目D .物质总质量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镁原子( )A .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B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C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9.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各相关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Cu+4HNO =Cu NO +2H O (+2X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623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值为0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该反应的速率B.的化学式为C2H4O2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前者不变后者改变D.和都是氧化物3.“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一定条件CO(NH2)2 + H2O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4.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93221反应后质量/g x3417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7.在反应2A+3B=2C+D中,当10g A完全反应,生成14g C,又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6,则B与D的质量比为()A.5:6 B.6:5 C.5:4 D.4:5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2022秋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含答案人教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小于镁的质量C.氯酸钾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氯化钾质量小于氯酸钾质量D.3.2g硫和3.2g氧气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2、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美丽的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氧元素B.可能会有氢元素C.X是一种氧化物D.只含有硅、氟两种元素3、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B.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C.丙一定是化合物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4、对化学方程式4P + 5O22P2O5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个磷跟5个氧气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B.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C.磷元素与氧元素结合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D.每4个磷原子可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5、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
现有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56g ,高温煅烧至完全反应,得到固体质量112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 A .40g B .60g C .80g D .56g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2222H O2H O ↑+↑通电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234Fe+3O 2Fe O 点燃C .一氧化碳作燃料222C+O =2CO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C+CuO Cu+CO ∆↑ 7、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2023-2024学年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在化学方程式: aC_2H_5OH+ bO_2\dfrac\undersetmCO_2+ nH_2O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 a+ b=\ m+ nB. \ a=\ 2mC. \ a+ 2b=\ 2m+ nD. \ n=\ 2b【答案】C【解析】反应物中含有 2a个 C原子、 6a个氢原子、 (a+ 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 C原子、 2n个氢原子、 (2m+ 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a+ 2b= 2m+ 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2a= m,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a+ 2b= 2m+ n,故选项关系式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6a= 2n,则 3a= 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故选: C。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Mgleft( OHright) _2+2HCl=MgCl_2+2H_2OB. 用稀硫酸除铁锈: \ Fe_2O_3+3H_2SO_4=2FeSO_4+3H_2OC.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 \ SO_2+H_2O=H_2SO_4D. 铁在氧气中燃烧: \ 3Fe+2O_2overset 点燃!=!=!=Fe_2O_3【答案】A【解析】 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 Mg\left( OH\right) _2+2HCl=MgCl_2+2H_2O,故 A正确;B.用稀硫酸除铁锈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_2O_3+3H_2SO_4=Fe_2(SO_4)_3+3H_2O,故 B错误;C.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_2+H_2O=H_2CO_3,故 C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_2\overset 点燃\!=\!=\!=Fe_3O_4,故 D错误;故选 A。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参考原子相对质量:K-39、Cl-35.5、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 2O(气) H 2+CO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 .元素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原子的数目 D .物质的总质量3、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2NO 2+2NaOH ==== NaNO 2 + NaNO X + H 2O ,则x 的值为 ( )A .1B .2C .3D .44、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A .Cu 、OB .Cu 、O 、HC .O 、HD .Cu 、H5、根据化学方程式4NH 3+5O 2 == 4X +6H 2O ,可推断X 的化学式是 ( )A .NOB .NO 2C .N 2O 3D .NH 3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 2↑B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2Fe 3O 4C .铝片投入稀硫酸(用H 2SO 4表示)中:Al+H 2SO 4=AlSO 4+H 2↑D .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 2 == 2P 2O 57、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4P+5O 22P 2O 5B .C+O 2CO 2C .S+O 2SO 2 D .2H 2+O 22H 2O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① S+O2SO2② 4P+5O22P2O5③ 3Fe+2O2Fe3O4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需要点燃 B.都生成氧化物 C.都属于化合反应 D.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将点燃的蜡烛伸入干燥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壁逐渐出现许多小水珠,再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内含空气)容器中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B.C.D.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38g B.22g C.26g D.14g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4.化学学科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日本找到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甲醚)的化学式是A.C3H6O2B.C2H6O C.C2H4O D.CH4O5.“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O2C.O2D.Cl26.对于化学反应:4P+5O2点燃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①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7.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A.B.C.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C.将一定质量的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9.1.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①一定含C、H;①一定不含O;①可能含O;①一定含O;①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①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
1、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20∶11B.20∶7C.5∶4D.16∶112、下列关于C2H6O+3O22CO2+3H2O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C2H6O、O2、CO2、H2O的质量比为46:96:88:54B.乙醇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D.1个乙醇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水分子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4、一定质量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烧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经过一系列反应全部变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释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66t的沉淀,则硫铁矿中FeS2的质量为( )A. 1.2tB. 2.28tC. 1.28tD. 2.4t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的分子种类不变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6、(双选)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B.化学方程式中CO 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C.参加反应的CO 与O2的质量比为2:l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不变7、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O2═2CO2+3H2O,在“”中填上的数字是()A.1 B.2 C.3 D.48、下列图像中,能体现对应变化关系趋势的是()A. AB. BC. C D、D9、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考试试题(有答案) 化学方程式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化合物B .在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不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 彻底反应生成bgZ ,则并且消耗(b-a )gY.2.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讲法中别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单质B .丙分子中A ,B 原子个数比为3:1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 .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 23.铜片与浓硝酸能够发生如下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X ↑+2H 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X 的化学式为H 2B .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 元素化合价别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 .反应物Cu 与生成物H 2O 的质量比为32:94.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讲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别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生成物基本上氧化物D .该反应中,原子和分子都发生了改变5.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验证铜比银爽朗:2AgNO 3+Cu=Cu(NO 3)2+2Ag 置换反应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 3+2HCl=2NaCl+H 2O+CO 2↑ 复分解反应C .乙醇作燃料:C 2H 5OH+3O 2=2CO 2+3H 2O 氧化反应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 2CO 3=CaCO 3↓+2Na OH 复分解反应6.化学变化中别能实现的变化是()A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D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7.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甲物质由一具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8.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有毒气体是Cl 2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别变D .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9.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别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A .Mg →MgO →MgCl 2B .Fe 2O 3→Fe →FeCl 2C .CaCO 3→Ca(OH)2→CaSO 4D .S →SO 2→SO 3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H 2O B .Mg +O 2点燃MgO 2C .H 2O 2=H 2O +O 2↑D .Cu +H 2SO 4=CuSO 4+H 2↑1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简单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加热分HgO2Hg+O2↑B.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C.铝和氧气反应:Al+O2=AlO2D.碳在氧气中燃烧:C+O2=CO2【分析】A、根据化学式要满足客观规律进行分析,B、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C、根据铝在化学反应中常显+3价进行分析,D、根据碳和氧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解答】A、氧在化合物中常显示-2价,而不是-1价,正确的方程式为:2HgO2Hg+O2↑,故A错误,B、该反应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满足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铝在化学反应中常显+3价,而不显示+4价,正确的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C错误,D、碳和氧气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正确的方程式为:C+O2CO2故选:B.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以________为基础;②遵守________,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故填: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3、某学生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A.2HgO═2Hg+O2B.P2+O2↑P2O5C.3Fe+2O2Fe3O4D.2Mg+O22MgOE.KClO3→KCl+O2↑(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3)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_________.【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A.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正确为:2HgO2Hg+O2↑;B.没有配平,磷的化学式错误应为P,反应物中的不能标注气体状态;正确为:4P+5O22P2O5;C.正确;D.正确;E.没有配平,没有注明反应的条件,正确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1)B;(2)E;(3)AE.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P+_________O2=_________P2O5(2)_________Fe3O4+_________Al=_________Fe+_________Al2O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数目不变来配平.【解答】(1)利用奇数配偶法,需要从左右两侧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也就是氧元素入手,即先配氧元素,再配磷元素.故答为:计量数为:4 5 2(2)利用“定一法”,把最复杂的化合物的计量数,即把四氧化三铁的计量数假定为1,配完,再去掉分母.故答为:计量数为:3 8 9 4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分析】(1)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2)利用分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分子的构成,推断物质组成并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可计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分子构成写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据此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1)图乙表示物质D分解生成化合物C和单质E,属于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2)物质D的分子由1个H原子、1个体Cl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成HClO,其中H为+1价、O为-2价,设Cl化合价为x,则有(+1)+x +(-2)=0,解得x=+1;故答案为:+1;(3)反应物A的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H2O;反应物B 的分子由2个Cl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Cl2;生成物C的分子由1个H原子和1个Cl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HCl;物质D的化学式可写成HClO;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l2═HCl+HClO;故答案为:H2O+Cl2═HCl+HClO.简单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2B.S+O2SO2↑C.2H2O22H2O+O2↑D.H2O H2↑+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A.化学反应的条件书写错误,应为:C+O2CO2,故错误;B.反应条件错误,生成物后面不能加气体符号,应为:S+O2SO2,故错误;C.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D.没有配平,应为:2H2O2H2↑+O2↑,故错误.故选C.2、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2Mg+O22MgOB.2KClO32KCl+3O2↑C.S+O2SO2D.2Fe+6HCl=FeCl3+3H2↑【分析】A、2Mg+O22MgO,书写正确;B、2KClO32KCl+3O2↑,书写正确.C、S+O2SO2,书写正确;D、2Fe+6HCl=FeCl3+3H2↑,生成物书写错误.【解答】A、2Mg+O22MgO,书写正确,故A正确;B、2KClO32KCl+3O2↑,书写正确,故B正确;C、S+O2SO2,书写正确,故C正确;D、2Fe+6HCl=FeCl3+3H2↑,生成物书写错误,改为:Fe+2HCl=FeCl2+H2↑,故D错误.故选D.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H2+O2B.C+O2CO2C.P+O2═PO2D.CO+Fe2O3═Fe+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A、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缺乏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没有标注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CO+Fe2O32Fe+3CO2 .故选B.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x和y和一定等于m和n和B.该反应中x和y的比,一定等于m和n的比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g、N为b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ag+bg【分析】A、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后不一定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说质量不变,而分子个数可能会变.B、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后不一定相等,分子个数可能会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M和N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之和,其质量比不一定相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如:3C+2Fe2O34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中x和y的比,不一定等于m和n的比,如3C+2Fe2O34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若M为ag、N为b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ag+b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5、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来分析.【解答】A、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2个,B原子的个数是6个,反应后2C个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不符合题意,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3个,B原子的个数是8个,反应后2C个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不符合题意,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4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C个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符合题意,正确;D、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1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C个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不符合题意,错误;故选项为:C.6、液化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是C2H6,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C2H6+7O24CO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数值为()A.2 B.4 C.6 D.7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判断.【解答】在化学方程式xC2H6+7O24CO2+6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都相等,O原子的个数前后相等,反应后共有4个C原子、12个H原子,反应前也应该有这些原子,则xC2H6,前面的数值是2.故选:A.7、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根据以上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D物质代表着氧化物C.图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D.由图乙可总结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改变【分析】根据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图甲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了两种化合物,图乙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等.【解答】A.图乙是一种物质的分子生成了两种物质的分子,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D含三种元素,故B错误;C.据图可知,图甲中是水和氯气,化学式分别是H2O、Cl2,反应生成的是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分别为HCl、HClO,故反应的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B.8、汽车尾气管中加装“催化转换器”可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C.生成物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D.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 N2+2H2O,据此分析物质的属类、质量比等.【解答】消除干扰微粒得如图:,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 N2+2H2O,因此:A、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单质氮气是单质,化学式为:N2,故此说法正确;B、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都是由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氧化物,故此说法正确;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此说法错误;D、由C分析知,生成物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因此两种分子的质量比为28:(2×44)=7:22;故此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难题1、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 ═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O2B.CO C.CO2D.H2【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结合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可判断反应前后C、H、O、Na四种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C原子 2 2H原子12 12O原子 6 12Na原子 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3个分子中含6个O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故选A.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S+O2=SO2B.Cu+O2CuOC.2Al+O22AlO D.4P+5O22P2O5【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A、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SO2.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C、铝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铝,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Al+3O22Al2O3.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3、下列化学方程式①-④中书写错误的是()①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2MgO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Zn+2HCl═ZnCl2+H2↑③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贝壳投入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H2O④用稀盐酸除铁锈:FeO+2HCl═FeCl+H2O.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①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②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③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③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①④书写错误.故选:C.5、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B.x是化合物,Y是单质C.z、w是氧化物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解答】由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NaClO2和Cl2,生成物是:NaCl和ClO2,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由此可知: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方程式未配平,故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x是NaClO2,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y是Cl2,属于单质,故B正确;C、z是氯化钠,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B.6、高级汽车中常配置有一种汽车安全气袋,内部贮存有硝酸铵.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 2N2↑+O2↑+4□.则□中的物质应为()A.H2B.H2O C.H2O2D.HNO3【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及原子的种类和数都不变,则可利用化学反应借助守恒的方法判断化学式.【解答】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为:4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而反应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为:4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可以知道,在4X中含有4个氧原子和8个氢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7、现有氢气、氯酸钾、锌、稀硫酸、二氧化锰、氧化铜、红磷、氧气八种物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进行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置换反应,有气体生成: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3)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_________;(4)置换反应,有金属单质生成:_________.【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属于化合反应;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解答】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O2↑;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故填:Zn+H2SO4=ZnSO4+H2↑;2KClO3 2KCl+O2↑;4P+5O22P2O5;H2+CuO Cu+H2O.8、按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各写一个)(1)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_;(2)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_;(3)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反应_________.【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答案为:6HCl+Fe2O3═2FeCl3+3H2O;(2)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故答案为:2H2O2H2↑+O2↑;(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6HCl+Fe2O3═2FeCl3+3H2O;(2)2H2O2H2↑+O2↑;(3)2KMnO4K2MnO4+MnO2+O2↑;9、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因其良好的消毒、漂白和除臭性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关于漂白粉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氯化钙(CaCl2)属于盐,次氯酸钙[Ca(ClO)2]属于氧化物C.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都属于盐D.次氯酸钙[Ca(ClO)2]中含有原子团ClO为-2价【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别计算出两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来比较即可;B、根据盐和氧化物的概念来区分即可;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而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盐的概念来解答即可;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0即可计算出次氯酸钙[Ca(ClO)2]中原子团ClO的化合价.【解答】A、CaCl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a(ClO)2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A错误;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而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a(ClO)2中含有三种元素;故B也错误;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钙是钙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次氯酸钙是钙离子和次氯酸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D、次氯酸钙Ca(ClO)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原子团ClO为-1价;故错误.故选C.10、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显-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碱性氧化物.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所发生的两个反应分别为镁和氮气、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然后根据题意结合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镁和氮气反应生成的氮化镁中氮元素显-3价,而镁元素为+2价,所以可以知道镁元素和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而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和氧化镁,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故答案为:3Mg+N2Mg3N2;2Mg+CO2C+2MgO.难题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反应方程式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反应方程式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等信息.【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说法正确,故A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反应方程式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说法正确,故B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说法正确,故C正确;D、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说法错误,甲中元素的化合价无0价,而丁是单质所以该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D错误.故选D.2、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燃放了大量的“绿色烟花”,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回忆.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KNO3)、硫磺和木炭等.(1)黑火药中至少有_________种元素.(2)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g、硝酸钾3g、炭粉4.5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S+2KNO3+3C=K2S+3CO2↑+N2↑,则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3)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与氧气反应生成为SO3;SO3与水反应,形成硫酸(H2SO4型酸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很多城市出台“禁放”规定杜绝此类污染,以下解决“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提倡电子鞭炮B.开发绿色鞭炮C.关停鞭炮企业.【分析】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充分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解答】(1)黑火药中至少有钾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硫元素等5种元素.故答案为:5.(2)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的反应方程式是:S+O2SO2.故答案为:S+O2SO2.(3)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能生成硫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SO3+H2O═H2SO4.故答案为:2SO2+O22SO3;SO3+H2O═H2SO4.(4)提倡电子鞭炮、开发绿色鞭炮有利于环境保护,关停鞭炮企业是不现实的.故选:AB.3、新型材料纳米级α-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制备纳米α-Fe,方法是:将固体粉料FeCl2•nH2O脱水、真空干燥,然后在高温条件下通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和氢气(作还原剂)的混合气体,生成纳米α-Fe.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生成纳米α-Fe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反应中保护气的作用是_________.【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生成纳米α-Fe是由氢气高温还原氯化亚铁得到的,在高温下生成的铁易被氧气氧化,故需要使用保护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固体粉料FeCl2•nH2O先脱水、真空干燥,然后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氯化亚铁即可得到纳米α-Fe,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生成氯化氢气体,所以本题答案为:FeCl2•nH2O=FeCl2+nH2O,H2+FeCl2Fe+2HCl;(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铁易被氧气氧化,故需要使用保护气.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生成的纳米α-Fe被氧化.4、有些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①将绿色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适当催化剂作用下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②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转化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③用乙醇作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③_________.【分析】根据题意,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转化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用乙醇作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②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转化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③用乙醇作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②C6H12O62C2H5OH+2CO2↑;③C2H5OH+3O22CO2+3H2O.5、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_________.【分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酸钾,生成物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3)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4)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1)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4)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答为:(1)4P+5O22P2O5;(2)2KClO32KCl+3O2↑;(3)S+O2SO2;(4)C+O2CO26、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八硝基立方烷是一种新型烈性炸药,它的化学式为C8(NO2)8,一经引爆,这种炸药便能分解为极稳定的气体:CO2和N2.写出八硝基立方烷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剧烈运动会使人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_________.(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答】(1)根据信息可知反应物为C8(NO2)8,生成物为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C8(NO2)8=8CO2+4N2(2)根据信息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C3H6O3+3O2=3CO2+3H2O(3)根据信息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 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C3N3(OH)3=3HNCO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故化学方程式为8HNCO+6NO2═7N2+8CO2+4H2O故答案为:(1)C8(NO2)8=8CO2+4N2(2分)(2)C3H6O3+3O2=3CO2+3H2O(2分)(3)C3N3(OH)3=3HNCO(2分)8HNCO+6NO2═7N2+8CO2+4H2O(2分)7、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反应条件是点燃①S+O2═SO2②2CO+O2═2CO2③3Fe+2O2═Fe3O4(1)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_________;其二_________…我能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和它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2)课外学习Cu2(OH)2CO32CuO+H2O+CO2↑后,我发现它也和上述三个反。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该气体是()A.O2B.HCl C.Cl2D.SO23.实验中有些变化虽然是“<”或“>”的,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符合的是()A.铜丝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的质量为n g,则m<nB.木炭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所有灰烬的质量为n g,则m>nC.浓盐酸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D.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5.对化学方程式N2+O22NO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7:8C.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6.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2 g氢气和l g氧气反应生成2 g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7.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D.点燃条件下,每30份质量的磷和4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71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8.下列对于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的理解,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条件为“点燃”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保持不变C.该反应于氧化反应D.每4份质量的铝和3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9.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A.反应物B.生成物C.化学式D.化学计量数10.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e+2d=b B.2b=c C.a+d=e D.d+e=a1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5.4g H2O那么符合该反应的是()A.C2H5OH+3O22CO2+3H2OB.2CH3OH+3O22CO2+H2OC.CH4+2O2CO2+2H2OD.2C2H2+5O24CO2+2H2O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C.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之比是 27:32:102D.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3.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A.1:1:2 B.2:1:4 C.2:3:6 D.3:1:8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B.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时能看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Mg+O2═MgO215.下列反应能发生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Cl+KNO3 ═NaNO3+KClB.2KOH+CO2 ═K2CO3+H2OC.2Fe+6HCl═2FeCl3 +3 H2↑D.3CO+Fe2O3 ═2Fe+3CO216.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H2O2H2↑+O2C.Cu+2AgCl═CuCl2+2Ag D.2NaOH+SO2═Na2SO3+H2O17.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4P+5O22P2O5B.Na2CO3+2HCI=2NaC1+H2O+CO2C.2Fe+6HCl=2FeCl3+3H2↑D.Cu+2HCl=CuCl2+H2↑18.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CaCO3+NaOH=Ca(OH)2 +Na2CO319.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滴加硝酸银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盐酸:HCl+AgNO=AgCl↓+HNO3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NaOH+HCl=NaCl+H2O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MgCl2═CuCl2+Mg B.CO+CuO Cu+CO2C.Mg+O2MgO2D.H2O2H2↑+O2↑二.填空题(共6小题)21.将5g由CuO、Fe2O3、MgO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玻璃管内,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加热。
当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且过一会儿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测得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则固体混合物中Cu、Fe和Mg的质量分数总和为。
22.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2H2+O22H2O 2CO+O2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
请再写出一个具有共同点①的化学方程式。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2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编辑框上)①Al+ H2SO4═Al2(SO4)3+ H2↑②Fe2O3+ C Fe+ CO2↑③NH3+ O2═NO+ H2O④C2H4+ O2H2O+ CO224.铁和氧气的燃烧反应中,每份质量的铁和份质量的氧气化合生成份质量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25.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因:(1)不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的原因:。
(2)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26.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和CaO,请写出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佳乐同学将少量的水加入到一定质量的CaO中,发生反应CaO+H2O=Ca (OH)2,得到固体的质量130g,其中含氢元素2g,则原CaO样品中与水反应的CaO的质量分数是。
三.计算题(共1小题)27.已知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同时消耗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请结合题目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钠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2)已知每4.88 g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1 g氧气,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g,假设所需氧气全部由过氧化钠提供,则消防员佩戴呼吸面具2 h,面具中至少需要存放过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则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Cl2+NaCl+H2O,有毒气体为Cl2,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和+1价变为了0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后会因发生反应而失效,不能混合使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该气体是()A.O2B.HCl C.Cl2D.SO2【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氯化氢不可能是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能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实验中有些变化虽然是“<”或“>”的,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符合的是()A.铜丝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的质量为n g,则m<nB.木炭的质量为m g,在火焰上灼烧后所有灰烬的质量为n g,则m>nC.浓盐酸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D.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g,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n g,则m<n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后,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CuO黑色固体,质量增加,m<n,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木炭在火焰上灼烧后,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CO2气体,灰烬的质量n<m,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小,则m>n,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质量增加,则m<n,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6.4g﹣5.2g=1.2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7.2g﹣4.0g =3.2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2g﹣1.2g=2g,故x的数值为3.2g﹣2g =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