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平抛运动2
- 格式:pptx
- 大小:5.45 MB
- 文档页数:10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知识点导语: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平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平抛即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
本文将从平抛的定义、运动规律、相关公式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知识点。
1. 平抛的定义平抛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初速度,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的特点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后,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会逐渐减小,直至为0,然后开始下落。
2. 平抛运动的规律(1)平抛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以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描述。
将这两个运动合成起来,就形成了物体的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特点。
(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而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平抛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只有重力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没有任何竖直向上指向的力。
(3)平抛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称之为抛物线的顶点。
(4)平抛运动的时间是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决定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决定了平抛的距离。
3. 相关公式(1)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为:y = V₀t + (1/2)gt²,其中y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V₀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由于平抛运动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该公式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2)平抛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 = V₀ + gt,其中v为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₀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该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
(3)平抛运动的时间公式为:t = 2V₀/g,其中t为平抛运动的总时间,V₀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该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平抛运动所花费的总时间。
4. 实际应用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1)投掷运动:在投掷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准确地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物体沿着所需轨迹进行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知识集结知识元平抛运动知识讲解1.平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平抛运动的条件(1)只受重力作用;(2)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3.平抛运动的性质由于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且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共线,所以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4.运动分解(1)水平方向:以初速度为v0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x=v0t,a x=0.(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 y=gt,y=21gt2,a y=g.(3)实际运动:轨迹是抛物线,v=y,s=,a=g.5.平抛运动的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落地速度为v=+2gh2,即落地速度只与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有关.(2)平抛物体的运动中,任意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Δv=g·Δt,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其中v0、Δv、v t三个速度矢量构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3)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之比为1∶3∶5∶7∶…∶(2n-1),且相邻的后一个t比前一个t内多下落Δy=gt2,而水平方向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例题精讲平抛运动例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点所用的时间为()A.B.C.D.例2.'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 s37°=0.8.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例3.如图所示,在2011年12月17日全国自由式滑雪比赛中,我国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A.如果v0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B.不论v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C.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D.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知识讲解一、探究平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1:平抛物体和自由落体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可观察到它们的落地时间相等.一、探究平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1:平抛物体和自由落体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可观察到它们的落地时间相等.演示实验2:2个初速度不同的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可观察到它们的落地时间相等.结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它的初速度无关.二、探究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个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可以看到P、Q两球相碰,只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结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三、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1.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用实验轨迹求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实验原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由公式:x=v0t和y=12gt2,可得v0=xg2y.3.实验器材(以斜槽法为例)斜槽(带小球)、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4.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小球在斜槽末端恰好静止).(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 轴.(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O点开始连接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图乙所示.5.实验注意事项(1)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2)固定木板时,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4)要在斜槽上适当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5)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6)计算小球的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稍远一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和计算.6.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1)原理: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则当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后,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具有y =ax 2的关系,且同一轨迹上a 是一个特定的值.(2)验证方法方法一:代入法用刻度尺测量几个点的x 、y 坐标,分别代入y =ax 2中求出常数a ,看计算得到的a 值在误差范围内是否为一常数.方法二:图像法建立y -x 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x 、y 坐标值分别计算出对应y 值的x 2值,在y -x 2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为a 值.7.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1)平抛轨迹完整(即含有抛出点)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出该点离原点的水平位移x 及竖直位移y ,就可求出初速度v 0.因x =v 0t ,y =12gt 2,故v 0=x g2y .(2)平抛轨迹残缺(即无抛出点)如图所示,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 、B 、C ,使A 、B 间及B 、C 间的水平距离相等,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A 、B 间与B 、C 间所用时间相等,设为t ,则Δh =h BC -h AB =gt 2.所以t =hBC -hAB g ,所以初速度v 0=x t =x ghBC -hAB .演示实验2:2个初速度不同的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可观察到它们的落地时间相等.结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它的初速度无关.二、探究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个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可以看到P、Q两球相碰,只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结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三、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1.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用实验轨迹求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实验原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由公式:x=v0t和y=12gt2,可得v0=xg2y.3.实验器材(以斜槽法为例)斜槽(带小球)、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4.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小球在斜槽末端恰好静止).(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O点开始连接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图乙所示.5.实验注意事项(1)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2)固定木板时,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4)要在斜槽上适当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5)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6)计算小球的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稍远一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和计算.6.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1)原理: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则当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后,轨迹2的关系,且同一轨迹上a是一个特定的值.上各点的坐标具有y=ax(2)验证方法方法一:代入法2中求出常数a,看计算得到的a值在误差范用刻度尺测量几个点的x、y坐标,分别代入y=ax围内是否为一常数.方法二:图像法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x、y坐标值分别计算出对应y值的x2值,在y-x2建立y-x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为a 值.7.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1)平抛轨迹完整(即含有抛出点)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出该点离原点的水平位移x 及竖直位移y ,就可求出初速度v 0.因x =v 0t ,y =12gt 2,故v 0=x g 2y .(2)平抛轨迹残缺(即无抛出点)如图所示,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 、B 、C ,使A 、B 间及B 、C 间的水平距离相等,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A 、B 间与B 、C 间所用时间相等,设为t ,则Δh =h BC -h AB =gt 2.所以t =hBC -hAB g ,所以初速度v 0=x t =x ghBC -hAB .平抛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以抛出点O 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与初速度v 0方向相同),以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向下),经时间t 做平抛运动的质点到达P 位置,速度为v .x 方向y 方向合运动方向受力情况0m g mg 竖直向下加速度0g g 竖直向下初速度v 00v 0水平方向运动类型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匀变速曲线运动t 时刻速度v x =v 0v y =gt v =2+g2t2tan θ=vy vx =gt v0位移x =v 0t y =12gt 2s =1g2t4tan α=y x =gt 2v0轨迹方程y =20x 2注:平抛运动的速度偏角与位移偏角的关系两偏角关系:tan θ=2tan α例题精讲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例1.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B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m/s.(g=10m/s2)例2.回答下面有关“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的问题:(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每小格边长均为L=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所示,由竖直方向可知相邻两位置间的时间间隔表达式为T=____,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大小为v0=__________m/s(g=10m/s2)例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位置自由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右图中a、b、c、d所示.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3)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___(取g=9.80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和B,两球相遇于空中的P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大于B球的速度大小B.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球的速度大小C.抛出时,先抛出A球后抛出B球D.抛出时,先抛出B球后抛出A球练习2.如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O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O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A.B.C.D.练习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点所用的时间为()A.B.C.D.练习4.2010年3月1日,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闭幕,中国代表队以5金2银3铜的好成绩挤进前十,在众多比赛项目中,跳台滑雪是非常好看刺激的项目.如图所示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C点后水平飞出,以后落到F 点.E是运动轨迹上的某一点,在该点运动员的速度方向与轨道CD平行.设运动员从C到E 与从E与F的运动时间分别为t CE和t E F,FG和斜面CD垂直,则()A.t CE大于t EF,C G等于GFB.t CE等于t EF,C G小于GFC.t CE大于t EF,C G小于GFD.t CE等于t EF,C G等于GF练习5.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1,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为v2,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2,若v1>v2,则()A.α1>α2B.α1=α2C.α1<α2D.无法确定练习6.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 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0.6,cos37°=0.8,g=10m/s2)()A.v1=16m/s,v2=15m/s,t=3sB.v1=16m/s,v2=16m/s,t=2sC.v1=20m/s,v2=20m/s,t=3sD.v1=20m/s,v2=16m/s,t=2s练习7.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练习8.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练习9.如图所示,研究一平抛运动时,两个完全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现将小铁球P、Q同时释放,以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总能观察到P球击中Q球,则()A.说明P球在离开轨道后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说明P球在离开轨道后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说明P球在离开轨道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能同时说明上述选项A、C所述的规律填空题练习1.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了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两个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稳接,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B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m/s.(g=10m/s2)练习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_____.(g取9.8m/s2)练习4.回答下面有关“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的问题:(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每小格边长均为L=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所示,由竖直方向可知相邻两位置间的时间间隔表达式为T=____,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大小为v0=__________m/s(g=10m/s2)解答题练习1.'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 s37°=0.8.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练习2.'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m=1kg的凹形小滑块,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上滑,同时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小球以v0水平抛出,经过0.4s,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方向落入凹槽,此时,小滑块还在上滑过程中.(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0的大小;(2)小滑块的初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2 平抛运动中国女排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全体队员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了奥运会冠军。
女排姑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始终激励这我们。
在赛场上,女排姑娘奋力将排球沿水平方向击出,在空中留下了美妙的弧线,让人久久难以忘却。
1、正确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思重点:读教材P60第一段。
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教材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物体做平抛运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1)、初速度必须水平且不为零。
(2)、只受重力作用。
○解难点: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由平抛运动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其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所以我们说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我们可以知道,其速度得变化量t g v ∆=∆,故可以判定速度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理要点:读教材P52的图3—6及P60的图3—18在图3—6中的试验,离开轨道后,上面的小球做平抛运动,而下面的小球则做匀速运动。
每次两个小球都相碰,则可以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与匀速运动完全相同。
否则两个小球不可能总是相碰。
在图3—18中的试验,用小锤敲打后,一个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另外一个则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发现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
这可以表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完全相同。
○悟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这也是我们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平抛运动的规律○理要点:读教材P61第二段,平抛运动可以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坐标:2021gt y tv x == 利用描点法,画出不同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了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物理高一必修二平抛运动讲解
平抛运动是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物体水平抛出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故平抛物体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v0t;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故竖直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y= gt2。
物体的位置可
用它的坐标(x,y)来描述,所以以上两式确定了平抛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
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从上述两式中消去t,可得y= ,式中g、v0都是与x、y无关的常量,所以也是常量。
这正是初中数学中的抛物线方程y=ax2。
综上所述,平抛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多个方向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要理解和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必修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必修二知识点【篇一】一、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四)匀速圆周运动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篇二】一、知识点(一)能、势能、动能的概念(二)功1功的定义、定义式及其计算2正功和负功的判断:力与位移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三)功率1功率的定义、定义式2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概念3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瞬时功率、平均功率4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四)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重力势能的表达式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式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零势能参考平面5重力势能系统共有(五)动能和动能定理1动能的表达式2动能定理的内容、表达式(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表达式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1正负功的判断: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力对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导致物体加速或减速,动能增大或减小(选择、判断)2功的计算:重力做功、合外力做功(动能定理或功的定义角度)(填空、计算)3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填空、计算)4机车启动模型: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式;运动学规律(填空、计算)5动能定理与受力分析:求牵引力、阻力;要求正确受力分析、运动学规律(计算) 6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设定零势能参考平面;求解动能、高度等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必修二学习方法图象法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2. 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对任一时刻t
①速度:
合速度
方向:
②位移:
合位移大小:
方向:
③时间:
自主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关系
典型例题:在20m高处,以初度度v0=10m/s水平抛出一个钢球。
(g=10m/s2)求:
(1)钢球经多长时间落地?(2)钢球落地时飞出多远?
(3)钢球落地时速度大小是多少?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多大?
当堂巩固:
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 )
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
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
C.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D.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
3.一小球在高0.8m的水平桌面上滚动,离开桌面后着地,着地点与桌边水平距离为1 m,求该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拓展提高:
1.分解速度
如图所示,以 9.8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 为30°的斜面上.求物体的飞行时间、下落的高度及水平射程?(g=10m/s2)
2.分解位移
如下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以初速υ0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落到B点的速度多大?。
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平抛运动》一、相关知识点(一)平抛运动:1. 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 运动性质: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3. 处理方法: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4. 平抛运动的规律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1)速度:⎪⎩⎪⎨⎧==y x v v合速度大小v= 方向t v g tan 0==θ (2)位移:⎪⎩⎪⎨⎧==y x合位移大小s=方向tan θ= =t v 2g 0(3)时间:由2gt 21y =得t= (t 由下落高度y 决定)。
(4)水平射程:g y 2v x 0=,取决于竖直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5)轨迹方程:202v 2gx y =(在未知时间情况下应用方便)。
由方程知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二)平抛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推论1: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对应时刻的水平位移的交点为此水平位移的中点。
推论2: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正切值的两倍。
推论3: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落向斜面前的瞬时速度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与初速度大小无关,是一个恒定的值。
二、练习题:1.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2.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个量是相等的( )A.位移B.加速度C.平均速度D.速度的增量3.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 已知,下列条件中,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的有( )A .水平位移B .下落高度C .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D .落地位移大小和方向4.将甲、乙、丙三个小球同时水平抛出后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甲和乙抛射点的高度相同,乙和丙抛射速度相同。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一定同时落地B. 乙和丙一定同时落地C. 甲和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D. 乙和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 5.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t,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 .g v v t 0-B .g v v t 20-C .g v v t 2202-D .g v v t 202- 6. 把甲物体从2h 高处以速度V 水平抛出,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 高处以速度2V 水平抛出,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比较L 与S,可知( ) A.L=S/2 ; B. L=2S; C.L S =12 ; D.L S =2 . 7.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 .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 v 0C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 v 0/gD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8.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图象.此曲线上任意一点P (x ,y )的 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A 点,则A 点的横坐标为( )A.0.6xB.0.5xC.0.3xD.无法确定9.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
高中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知识点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 tg=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 tg=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