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导论模块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3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书
1. 《环境工程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作者是Mackenzie L Davis和David A. Cornwell,这本书是环境工程领域的入门教材,涵盖了水质、水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内容。
2. 《环境工程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作者是James R. Mihelcic和Julie B. Zimmerman,这本书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水、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大气污染控制等内容。
3. 《环境工程实践》(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actice):作者是N. K. Nema,这本书侧重于环境工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与调查等方面。
4. 《环境化学与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作者是James G. Speight,这本书结合环境化学和环境工程,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化学特性以及相应的治理技术。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1、环境容量指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环境发展的承载能力。
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环境消解废物的最大负荷量.2、环境自净指受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作用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的降低过程。
环境的物理净化环境的化学净化环境的生物净化第二节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定义: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2.世界八大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Events)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第三节、当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2.气候变暖3.酸雨4.臭氧层破坏5.大气污染6.海洋生态危机6.水体污染 7.固体废物 8.森林和草原植被减少 9.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的环保方针⑴早期“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⑵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国家重点控制项目3河:辽河, 淮河,海河3湖:太湖,巢湖,滇池2控制:二氧化硫控制,酸雨控制1海:渤海第四章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学的演化1.种群:在一定地段上群落中的一个种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
3.生态学的演化第一阶段(个体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比如植物个体发芽-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第二阶段(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个体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动规律第三阶段(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生态系统(ecosystem)1.定义: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生产者绿色植物生物群落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无生命物质和能量2..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结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生物成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变化.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的途径,最重要的是通过营养实现的3.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第三节.生态平衡1. 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是在不断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简介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简介一、引言环境工程概论是一门介绍环境工程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综合性课程。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环境工程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学科,其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环境工程学科的定义和范畴;2. 了解环境工程的历史发展和现状;3. 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4. 了解环境工程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5.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环境工程学科的定义和范畴本部分将介绍环境工程的定义、学科范畴和学科交叉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
2. 环境工程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本部分将回顾环境工程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环境工程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环境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还将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3.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本部分将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等。
学生将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本部分将重点介绍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 大气污染控制与空气质量改善本部分将介绍大气污染的特点和来源,重点介绍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和方法,如燃煤减排、汽车尾气治理、工业废气治理等。
同时,还将介绍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的措施。
6.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本部分将介绍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技术,包括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废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注:. 掌握程度指学生应掌握教师讲授内容的程度,分为“熟练掌握、熟悉、了解”等;
.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课程教材:
朱蓓丽主编. 《环境工程概论》(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戴维斯 (),马斯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兴滨主编,《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 著,王建兵等译. 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著,王建龙译. 《环境工程导论》 (第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年月日。
环境工程导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环境工程是指应用环境科学和工程原理,通过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工作,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则是为培养和引导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该领域上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而设立。
本文将对本学期环境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收获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学习内容1. 环境问题概述:通过学习环境工程的历史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现状,使我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还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应对措施。
2.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我对环境工程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例如,污染物传递和转化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环境工程控制技术等。
3. 环境影响评价:本课程还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这对于我今后参与环境项目的评价与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 各类环境工程实践案例:在课程中,老师通过讲解各种环境工程的实践案例,使我对环境工程的应用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例如,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等实例。
三、学习收获1. 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环境问题不仅会给人类带来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造成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2. 环境工程技术的重要性:环境工程技术对于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导论,我了解到了一些环境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这为我今后从事环境工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建设、运营和关闭环境项目前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我了解到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四、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本学期环境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收获,我确定了今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几个方向:1. 深入学习环境工程知识:通过进一步学习环境工程的知识,掌握更多专业技术和理论,使自己在环境工程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 000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将“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选用教材:《环境工程导论》(第3版),王建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1、《环境工程学》,高秋实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2、《环境工程学》,P.A.维西林德编,晓园出版社,19923、《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环境工程学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环境工程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能够将所学过的“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联系一定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学的有关理论、方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形成与发展,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环境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赵景联1. 简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由赵景联编写的一本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的教材。
本书内容全面、详尽,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对该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主要内容、特点和适用对象等方面。
2. 主要内容《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各个方面。
2.1 环境科学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
作者通过引用实例和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利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2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及其行为的一门学科。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污染物种类、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并详细探讨了环境化学分析方法和监测技术。
此外,还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
2.3 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本书介绍了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位等概念,并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保护与恢复策略。
2.4 环境地学环境地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形成、演化和变化过程。
本书介绍了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探讨了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2.5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原理是指将科学原理应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工程方法。
本书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技术、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6 环境管理与政策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以及国际间的合作机制。
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环境管理与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现路径。
3. 特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全面详尽本书内容全面、详尽,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基础概念还是应用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3.2 实例丰富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知识,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
环境工程年考研环境工程重点章节解析一、概述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解决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考研环境工程的重点章节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导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本文将对这些章节进行详细解析。
二、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导论是考研环境工程的入门章节,主要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环境问题的特点和严重性。
在这一章节中,考生需要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体系。
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节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过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和传播规律,学习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四、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本章节主要介绍水环境污染的特点、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以及水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特点,学习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价方法,掌握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
五、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是环境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本章节主要介绍固体废物的特性、来源和分类,以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考生需要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流程和技术原理,学习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六、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在环境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工程专业人员的必备知识。
本章节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环境应急管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安全管理和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管理策略。
七、总结环境工程年考研环境工程重点章节解析对考生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的核心知识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导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等章节,考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环境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讲环境工程导论绪言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二、环境公害事件三、代表性环境著作四、重要的环境国际会议五、新时期环境问题的特点六、环境工程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七、该课程的内容和考试方式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是指与某一中心事物(人类)相关的周围的事物(自然环境),区别于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物理学上定义—它是指物体运动时,通过的物质空间的场所。
生物学上定义——一切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地理学上定义——把它作为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和。
环境学上定义——以人类为主体的围绕人类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总和。
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早期的环境科学家认为环境是由岩石圈(lithosphere)、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及生物圈(biosphere)组成,四个系统相互依存和作用环境问题指人类与环境这一矛盾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所产生的问题。
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
环境意识从它的限制性功能(早期)向创造性功能发展(现代);从限制污染行为(早期)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现代)。
早期环境意识强调分析性思维;现代环境意识:综合性思维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events):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逆温,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