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功和功率的典型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58.88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物理功、功率、机械效率例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下面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 人用力却没有把重物提起C. 某同学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D. 旅客提着行李走上楼梯【思路点拨】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答案】D【解析】A、B均属于“不动无功”型,有力作用但没通过距离;C属于“劳而无功”型,桶运动方向与施力方向垂直;D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人对行李施力,行李沿拉力方向有移动距离,D选项中人对行李箱用向上的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物体做了功。
【总结升华】做功要满足的两个要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没做功B.人对车做功10000JC.人对车做功1500J D.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30N【答案】AC2、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抛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A、350JB、210JC、0D、无法计算【思路点拨】人推铅球,对铅球施加了力,并且铅球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分析判断。
【答案】D【解析】铅球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推铅球,第二个阶段是铅球在空中飞行。
在第一个阶段人用力推动铅球,对铅球做功;在第二个阶段,铅球离开了人,人不再对铅球做功。
注意:在第一个阶段,在人推力的作用下,铅球移动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7m;具体是多少,题中未给出,无法判断。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2015•无锡)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_____W;为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_____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功和功率1、一支步枪枪筒长0.8m,火药爆发时高压气体对子弹的平均推力为2000N,子弹离开枪口后,在空气中飞行了500m落在地上,高压气体对子弹所做的功是J。
2、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A:350J B:210J C:0 D:无法计算3、如图所示,木块体积为20cm3,人通过绳子拉住木块,使它恰能没入水中,若ρ木=0.6×103kg/m3,水的阻力不计,当匀速将木块拉入水面下5cm深处时,拉力F做了多少功?(g=10N/kg)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水中提升一个重89N的铜块,在5s内将铜块匀速提升2m,如果动滑轮重11N,绳和轮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计,在铜块没有露出水面前,求:(1)作用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至少为多少?(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ρ铜=8.9×103kg/ m3,g=10N/kg)5、如图所示,当小活塞在压力F1作用下下降的距离为h1时,液体对大活塞向上的压力F2使之升高h2,若小活塞面积为S1,大活塞面积为S2,试用功的原理证明:F2/F1=S2/S1。
6、一根长3m、重1000N的均匀木棒平躺在水平地面上,若要将此木棒竖直立在地面上,则外力至少做功J。
7、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质量为39kg的铁块在5s内在水中匀速提升2m,若已知动滑轮重20N,不计摩擦。
(ρ铁=7.8×103kg/ m3,g=10N/kg)求:(1)拉力F做了多少功?(2)拉力F的有用功率是多少?8、在盛满水的池子底部有一段斜面AB,长为3.45m,B点比A点高0.5m,将密度为7.9×103kg/ m3的实心铁球匀速地A拉到B,如图所示,沿斜面方向所用的力F是10N,不计水及斜面的阻力,求铁球在空气中的重力是多少?(g=10N/kg)9、有一个体积为0.1m3、重为6860N的铸铁件不慎落入水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将铸铁件在水中匀速提高2m(不计水的阻力),求:(1)铸铁件受到的浮力及动滑轮的挂钩A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若动滑轮自重为120N,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拉绳的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10.如图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 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在10 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 kg的物体提升4 m,若不计一切摩擦.求:(1)工在10 s内所做的功和他做功的功率;(2)动滑轮的重量;(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10 N/kg)11.一保洁工人,要清洗一高楼的外墙,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kg,保洁器材的质量为20kg,人对绳的拉力为300N,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1min匀速上升了10m,求:(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初中物理电功及电功率专题训练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mq电流定义式:tQ I =欧姆定律:RUI =W = U I tW = UI t 结合U =I R →→W = I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R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那么: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例1 一盏灯标有“36V 40W 〞字样,将这盏灯接到某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1A ,此时,这盏灯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例2 某导体接到6V 电压下,它消耗的功率是6W ;将改接到3V 的电压下,这个导体的功率是________W .例3 〔天津市中考试题〕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例4一个“12V6W〞的小灯泡,如果接在36V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例5〔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到电压为10V的电路中,R=10Ω,电路接通后,100s内电阻R上电流做的功为10J,灯L的额定功率为10W,灯的电阻不变.求:灯的额定电压.例6〔广州市中考试题〕有两个灯泡,L1标有“6V3W〞字样,L2没有标记,测得L2的电阻为6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某一电路,两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那么该电路两端的电压和L2的电功率分别是〔〕A.12 V3W B.12 VWC.9 V3W D.9 VW例7有一盏小灯泡,当它与5Ω电阻串联后接15V电源上,灯恰好正常发光,这时灯的功率是10W.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的可能值.:R=5ΩP E=10W U=15V求:R L,U E〔额定〕例8〔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试题〕将分别标有“6V9W〞和“6 V3W〞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接在12 V电源上,那么〔〕A.两灯都能正常发光B.灯L2可能被烧毁C.两灯都比正常发光时暗D.灯L1比灯L2亮例9〔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家庭电路中正在使用的两白炽灯,假设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甲灯灯丝电阻一定比乙灯的大B.甲灯两端的电压一定比乙灯的大C.通过甲灯的电量一定比乙灯的多D.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比乙灯的大例10如图2—3—5,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灯L的亮度变暗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图2—3—5例11如图2—3—6,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为2∶7,那么电阻R1∶R2=________,电功率P1∶P2,电功率P1∶P1′=________,电功率P1∶P1=________.图2—3—6例12如图2—3—7〔a〕,当变阻器滑片从A点滑到B点时,R1两端的电压比为2∶3,变阻器两端电压比U A∶U B=4∶3.〔电源电压不变〕求:I A∶I B,R A∶R B,P1∶P1′,P A∶P B,R1∶R A〔a〕〔b〕〔c〕图2—3—7例13如2—3—8〔a〕,R1∶R2=2∶3,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的功率为P1,电路中电流为I;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的功率为P1′,电路中电流为I∶I′.〔电源电压不变〕求:U1∶U2,P1∶P1′,I∶I′例14如果将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以某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那么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2W.如果将这两个电阻以另一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原电路中,测得该电路的总电流为9A,此时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108W.〔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阻R1和R2的阻值;〔2〕电阻R 2上两次电功率的比值.例15 甲灯标有9V ,乙灯标有3W ,电阻R 甲>R 乙,假设把两灯以某种方式连接到某电源上,两灯均正常发光,假设把两灯以另一种方式连接到另一电源上.....,乙灯仍能正常发光,甲灯的实际功率与它的额定功率比P 甲′∶P 甲=4∶9 求:〔1〕甲灯的额定功率P 甲; 〔2〕乙灯的额定电压U 乙; 〔3〕两灯电阻R 甲和R 乙.例16 〔北京市1997年中考试题〕如图2—3—11〔a 〕所示电路中,灯L 1的电阻R 2的21〔不考虑灯丝随温度的变化〕.电源电压为10V ,并保持不变.S 1、S 2为开关.当闭合S 1,断开S 2时,灯L 1正常发光,电阻R 3消耗的电功率为2W ,电压表示数U 1;当闭合S 2,断开S 1时,电阻R 4消耗的电功率为41W ,电压表示数为21U 1.求〔1〕灯L 1的额定功率;〔2〕电阻R 4的阻值.〔a 〕〔b 〕〔c 〕图2—3—11:R 1=21R 2,U =10V P 3=2W U 1′= 21U 1 P 4=41W 求:〔1〕P 1〔L 1额定功率〕;〔2〕R 4例17 〔北京市1998年中考试题〕 如图2—3—12所示,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 1时,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是I 1;当只闭合开关S 2时,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是I 2;电阻R 2消耗的功率是20W ,I 1∶I 2=3∶2,当只闭合开关S 3时,电阻R 3消耗的功率是15W .图2—3—12求:〔1〕只闭合S 1时,R 1消耗的功率;〔2〕只闭合S 3时,R 1消耗的功率. :I 1∶I 2=3∶2,P 2=20W ,P 3=15W求:P1、P1″例18〔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小明设计了一个电加热器,有加热状态和保温状态,如图2—3—14,发热体AB是一根阻值500Ω的电阻丝,C、D是电阻丝AB上的两点,S′是一个温度控制控制开关.当开关S′闭合,开关S接通C点时,电阻丝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Q1;当S′闭合,S接通D点时,电阻丝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Q2;当S′断开时,电阻丝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Q3,此时测得C、D两点间的电压是33V.图2—3—14〔1〕按大小排列出Q1、Q2和Q3的顺序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将上述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比值是20∶10∶3,求电源电压U和电热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例19〔北京市海滨区中考试题〕图2—3—15是一个电热毯示意电路图.R0是电热毯中的电阻丝,R是与电热毯与电阻丝串联的电阻.电热毯上标有“220V100W〞字样,S 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或保温状态的开关.图2—3—15〔1〕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开关S断开时,电热毯是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2〕假设要求在保温时电流通过电阻丝R0每分钟有60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阻R 的阻值是多大?例20〔北京市中考试题〕图2—3—16,是供电设备向居民楼用户输电的示意图,为保证居民楼内的用户所有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居民楼的输入导线间的电压必须保证为220V,当居民楼内消耗的功率为44 kW的时候图2—3—16〔1〕通过输电线的电流为多少安? Ω,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是多少伏?〔3〕居民楼内由于家用电器的增加,将向供电局部申请“增容〞,即增加用电功率.当居民的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由44 kW 增加到88kW ,所有用电器均在正常工作时,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比“增容〞前增加了多少?〔4〕假设要求减小输电线损失的功率,用学过的公式及知识说明应采取的措施. 例21 两个小灯泡L 1、L 2的额定电压均为U 额,在额定电压下通过L 1的电流I 1是通过L 2电流I 2的2倍,假设把灯L 1、L 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那么 〔 〕图2—3—18例22 将标有“6V 3W 〞的灯泡L 1和标“4V 4W 〞的灯泡L 2串联起来接入电路,欲使其中一盏灯能够正常发光,电源电压应是 〔 〕 A .12VB .8VC .10VD .16V例23 将一个阻值是4 Ωk g 的冷水中,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5A ,且电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那么7 mi n 可使水温升高多少度?例24 〔广东省中考试题〕某电热饮水器上有A 、B 两根电热丝,将两根电热丝串联接在电源上,20 mi n 可将饮水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假设将A 单独接到同一电源上,同样使初温和质量一样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8 mi n ;假设将B 单独接在同样电源上,使初温和质量一样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损失〕答案例1:精析 考察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灯的额定电压U E =36,额定功率P E =40W ,实际电流I L =1A . 求:P L 〔实际电功率〕 解 先判定灯是否正常发光 灯正常发光时:I E =EE U P =V 36W 40≈A因为灯的实际电流I L <I E ,所以灯不能正常发光,且P L 应<P E .先求出灯的电阻R =EE P U 2=0W 4)V 36(2=ΩR 不变灯的实际功率:P L =I L 2R =〔1A 〕2×ΩW 答案 灯的功率为W思考 有的同学求实际功率,采用下面做法: P L =UI L =36V ×1V =36W你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吗? 例2: U E =6VP E =6W 实际U L =3V求:实际P L分析 一个导体,在额定电压下,电阻为R ,同样一个导体,电压改变,电阻仍为R . 同样一个导体,电压改变,电阻仍为R . ∴ 电功率的习题,往往从求解电阻入手. 解法1 导体电阻R =EE P U 2=W 6)V 6(2=6Ω.电压变了,导体消耗的功率改变R L =RU L 2=Ω6)V 3(2=W解法2 导体电阻不变根据:R =PU 2E E P U 2=LL P U2⇒E L P P =22E L U UP L =22EL U U ·P E =〔V6V 3〕2×6W =W 小结 从解法2看出,电阻一定时,电压是原来的“n 〞倍,功率是原来的“n 2〞倍.因为P =UI ,U 是原来的“n 〞倍,I 也是原来的“n 〞倍,所以P 是原来的“n 2〞倍.答案 W:例3:精析 电能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考察能否灵活利用W =Pt 进展计算. 正确选择适宜的单位,可以简化计算.解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题目给出:W =1kWh P =40WkW 时间:t =P W =kW04.0kWh 1=25h 如果选用国际单位,那么计算要麻烦得多. 答案 电功,25例4:精析 在串联电路中,利用电流、电压等特点,计算电阻和电功率. :额定P E =6W ,U E =12V ,总电压U =36V 求:R ,P R解 灯的额定电压是12V ,直接将其接在36V 的电源上,灯将烧毁:这时应将一个电阻和灯串联;—使灯正常发光.画出灯与R 串联的电路草图2—3—1.并标出量和未知量.图2—3—1只要求出通过R 的电流和R 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未知量. 流过灯的电流和流过R 的电流相等: 答案 48Ω,12W例5:解 画出灯L 和电阻只串联的电路草图2—3—2,并标明量和未知量. 串联电路,通过L 和R 电流相等,设为I . 那么W R =I 2Rt图2—3—2I =Rt W R =100s 10Ω10J=101AAR 两端电压:U R =IR =0.1A ×10Ω=1V 灯L ′两端电压:U L =U -U R =10V -1V =9V 灯电阻:R =IU L =A 1.0V9=0.9Ω 灯额定电压:U E =R P E =Ω⨯9010W =30V 误解 有的同学在算完电流后,直接用:U E =IP E =A 1.0W10=100V ,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灯并不是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不是I E .当然,有的同学把U L =9V 算为灯的额定电压,也是错误的. 答案 灯额定电压为30V例6:解 画出L 1和L 2串联的电路草图2—3—3,标明量和未知量. L 1正常发光时,U 1=6V ,P 1=3W 电路中电流: I =11U P =V 6W3=A图2—3—3此时L 2也正常发光,L 2两端电压:U 2=IR 2=A ×6Ω=3V P 2=IU 2=A ×3V =1.5W U =U 1+U 2=6V +3V =9V 答案 D例8:精析 考察学生能否根据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关系,判断灯的发光情况. 解 先求出两盏灯的电阻灯L 1的电阻: R 1=121P U =W 9)V 6(2=4Ω灯L 2的电阻: R 2=222P U =W 3)V 6(2=12Ω求出灯两端的实际电压U 1′∵ R 1、R 2串联U U '1=211R R R +=Ω+ΩΩ1244=41 U 1′=41U =41×12V =3V L 2两端电压U 2′=U -U 1′=12V -3V =9V比拟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U 1′<U 1,U 2′<U 2两灯都不能正常发光;灯L 2可能会被烧毁答案 B例9:精析 考察家庭电路中灯的连接方式,并由灯的亮度判断电阻的大小.分析 家庭电路,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甲、乙两灯两端电压一样.甲灯比乙灯亮,说明甲灯实际功率比乙灯大.D 选项正确.甲灯比乙灯亮,在并联电路中,R 甲<R 乙.U 一样,I 甲>I 乙电量Q =It ,假设两灯同时使用,因为t 一样,I 甲>I 乙,那么Q 甲>Q 乙,C 选项正确. 答案 C 、D例10:精析 考察学生识别电路的能力.能否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变化,灯的亮度变化.分析 电路是由灯和变阻器并联而成.测的是干路电流测的是流过变阻器的电流 测的是电路两端电压当变阻器的滑片P 由中点向b 端移动时,变阻器的电阻增大,通过变阻器电流减小,示数变小,D 选项正确.并联电路,U 一定,灯电阻不变,那么流过灯的电流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示数变小.答案 D例12:精析 画出电路变化前后对应的两个电路:如图2—3—7〔b 〕〔c 〕所示.:'11U U =32,B A U U =34 解 B A I I =1111R U R U '='11U U =32 B A R R =BB A AI U I U =BA U U ×AB I I =34×23=12 11P P '=1212R I R I B A =22B A I I =〔32〕2=94 B A P P =B B A AR I R I 22=94×12=98 答案 I A ∶I B =2∶3,R A ∶R B =2∶1,P 1∶P 1′=4∶9,P A ∶P B =8∶9,例14:精析 先判断电阻R 1、R 2的两次连接方式.因为总电压不变,由P 1<P 1′和R 1一定,判断出:U 1<U 1′所以第一次R 1、R 2串联,第二次并联.求:R 1、R 2 P 2、P 2′解 画出分析电路图2—3—9〔a 〕〔b 〕〔a 〕 〔b 〕 图2—3—9同一电阻R 1,根据P =RU 2有'11P P =2121)('U U =221U U =W 108W 12=91〔U 1′=U 〕∴ UU 1=31 如图〔a 〕U 1+U 2=U 21U U =21 ∵ R 1、R 2串 21R R =21U U =21 如图〔b 〕R 1、R 2并联,''21I I =12R R =12 ∵ I 1′+I 2′=I ′=9A∴ I 1′=6A I 2′=3AR 1=211)('I P =2)A 6(W 108=3Ω R 2=2 R 1=6Ω〔2〕求'22P P 关键求出R 2两端电压比从图〔a 〕可知:21U U =21 ∴ UU 2=32 由图〔a 〕和〔b 〕同一电阻R 2:'22P P =2121)('U U =222U U =〔32〕2=94 答案 R 1=3Ω,R 2=6Ω, P 2∶P 2′=4∶9【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功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1、功劳【例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包括皮带轮和轴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绳索重量。
如果工人在5秒内以匀速将绳索拉起6米,则应找出:(1)泥桶的上升高度;(2)拉力所做的功【例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沿已知的方向作直线运动,ab=BC。
让AB段光滑,张力f所做的功为W1;如果BC段比较粗糙,且拉力所做的功为W2,则W1和W2之间的关系为()a.w1?w2b.w1?w2c.w1?w2d.不能确[示例3]质量为2kg的滑块在平滑的斜面上从a滑动到B,如图所示知ab=40厘米,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是17牛,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_____焦,支持力做功_____.【例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量为40n的物体a以5m的匀速移动,物体a受到冲击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a.50jb.25jc.100jd.200j【例5】两个物体a和B在相等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匀速直线移动。
如果B的质量是a的两倍,a所受的外力是b的3倍,a运动速度是b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外力对a、b两物体做功之比应是()a、 6:1b.8:1c.12:1d.24:1【例6】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力f把重1000n的物体由图中a处沿水平面ab和长10m和3M高的光滑斜面BC以匀速推至斜面顶部C,总推力为4500j。
那么,当物体从B被推到斜面的顶部C时,推力做了多少功?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有多大?水平面AB有多长?【例7】如图所示,一个重8n的物体a斜放在长2m、高1m的斜面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重量为5N的物体B。
在B的作用下,a以匀速从斜面底部向上拉至顶部。
找出:(1)A上绳子的张力。
(2)A上的摩擦力。
(3)张力对A做了多少功机械效率典型例题经典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功率机械必须具有高机械效率。
功和功率练习题一、选择题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A.(3)做功最多B.(2)做功最多C.做功相等D.不能确定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3.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物体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C.力F做的功为FssinθD.重力做的功为mgs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2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5.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α,上升的高度是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
[]A.mgh B.mαhC.m(g+α)h D.m(g-α)h6.将横截面积为S的玻璃管弯成如图3所示的连通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管处在竖直状态,先关闭阀门K,往左、右管中分别注在上述过程中,重力对液体做的功为。
[]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B一起前进了4m,如图4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B对A做的功[]A.4 J B.12 JC.0 D.-4J8.质量为m的物块A始终附着在楔形物块B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B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零B.若B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gsC.若B向左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asD.若B向下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g+a)s9.关于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作用过程中,它们的总功W和总冲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和I一定都等于零B.W一定等于零,I不可能为零C.W可能不等于零,I一定等于零D.W和I都可能不等于零10.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A.汽车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0m/s功率为32kW D.汽车做C中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为5s1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C.据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题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的典型题:
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一定速度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停下,已知物体的质量为 2 千克,加速度为 2 米/秒 2,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总功和功率。
2. 一个重为 5 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大小为 2 牛,另一个力大小为 5 牛,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3. 已知蜡烛在点的过程中,长度为 2 厘米,此时蜡烛燃烧的功率为 2 瓦,求蜡烛的燃烧速度。
4. 一个功率为 1 千瓦的电动机,正常工作 2 小时耗电 10 度,求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5. 一个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行驶,需要7分钟才能行驶1000米,求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做的总功。
以上是一些功和功率的典型题,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和应用。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率最大?A. 用10N的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物体B. 用20N的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物体C. 用10N的力,以1m/s的速度匀速推动物体D. 用20N的力,以1m/s的速度匀速推动物体答案:D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以0.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10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A. 20JB. 10JC. 5JD. 15J答案:A二、填空题3. 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答案:W=Fs4.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答案:P=W/t三、计算题5. 一个重为50N的物体,被以5m/s的速度匀速提升10m,求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答案:拉力所做的功为500J,功率为25W。
6.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汽车的牵引力为2000N,求汽车的功率。
答案:汽车的功率为1000W。
四、实验题7. 在实验中测量物体的功和功率,需要使用哪些基本测量工具?答案: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使用秒表来测量时间。
8. 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功率?答案:首先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力,然后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最后使用秒表测量物体移动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根据公式P=W/t,将测量得到的力、距离和时间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功率。
功和功率做功(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①公式: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 Fs 。
F 表示力,s 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 表示功。
②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不劳无功(有距离无力):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物体移动了距离。
(2)劳而无功(有力无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例如:推而不动,提而不起。
(3)垂直无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垂直。
功率(1)功率的意义: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功率的定义式:=tP W,P 的单位是瓦特(W ),W 的单位是焦耳(J ),t 的单位是秒(s ),单位要一一对应。
(4)功率的推导式:===t tP Fv W Fs,v 是速度,单位是米每秒(m/s )。
1.下列情况下,小桂对物理课本做了功的是()A.阅读静止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B.水平推物理课本,但未推动C.物理课本自由下落的过程D.将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的过程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5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A.0J B.500J C.2000J D.2400J3.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B.机器做的功越少,功率越小C.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D.挖掘机的功率越大,所挖的土就越多4.某机械的功率是2020W,表示这台机械()A.每秒做功2020J B.每秒做功2020WC.每秒的功率是2020W D.做功2020J5.某同学沿楼梯以快跑与慢走两种方式从一楼到四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快跑比慢走克服重力做功多B.快跑比慢走能量转换得快C.慢走克服重力做功约为500J D.快跑的功率约为1500W6.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的箱子,箱子纹丝不动,这时小明对物体(选填“有”或“没有”)做功,小明再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箱子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则小明做了J的功,这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J。
功和功率【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 ,球的质量是0.1kg ,线速度v =1m/s ,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恰好是半个圆周。
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A .0B .0.1JC .0.314JD .无法确定【例3】质量为m 的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B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负功C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可能做正功D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例4】 质量为2t 的农用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0kW ,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时速为54km/h 。
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当其速度达到v =36km/h 时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例5】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
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为P ,卡车所受阻力为f ,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A .PtB .fsC .Pt =fsD .fv m t【例6】 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前2s 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这2s 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即时功率是多少?(g 取2/10s m )功和功率针对训练1.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 .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B .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C .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如图1,分别用力F 1、F 2、F 3将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在此过程中,F 1、F 2、F 3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A .P 1=P 2=P 3B .P 1>P 2=P 3C .P 3>P 2>P 1D .P 1>P 2>P 33.如图2,小物块A 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A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 .不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D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4.如图3所示,木块A 放在木块B 的左上端,用恒力F 拉至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的功为W 1;第二次让B 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 做的功为W 2,比较两次做功,可能是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比较5.如图4所示,B 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 、B 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A)A 、B 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摩擦力对A 不做功,B 克服摩擦力做功(C)摩擦力对A 做功,B 克服摩擦力做功(D)摩擦力对A 、B 都不做功6.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始终固定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②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gs③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 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a s④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 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 (g +a )s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一木块前端有一滑轮,绳的一端系在右方固定处,另一端穿过滑轮用恒力F 拉住保持两股绳之间的夹角θ不变,如图6所示.当用力拉绳使木块前进s 时,力F 对木块做的功(不计绳重和摩擦)是A .Fs cos θB .Fs (1+cos θ)图1 图2 图3 图4 图5C .2Fs cos θD .2F s8.一辆汽车沿一略微倾斜的坡路运动,若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它能以v 1的速度匀速上坡,能以v 2的速度匀速下坡,则它在相同粗糙程度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A .21v vB .(v 1+v 2)/2C .2v 1v 2/(v 1+v 2)D .v 1v 2/(v 1-v 2)9.一跳绳运动员质量m =50 kg ,一分钟跳N =180次.假设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时间的2/5,试估算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取g =10 m/s 2).10.质量为2×103 kg 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0×103 W .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 时,其加速度为______m/s 2.11.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 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做心脏输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 Pa ,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W .12.某地强风的风速v =20 m/s ,设空气密度ρ=1.3 kg/m 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 =20 m 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应为P =_______,大小约为_______ W .(取一位有效数字)13.质量m =1 t 的小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最大速度是v m 1=12 m/s ,开上每前进20 m 升高1 m 的山坡时最大速度是v m 2=8 m/s .如果这两种情况中车所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求:(1)摩擦阻力.(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3)车沿原山坡下行时的最大速度v m 3.(g 取10 m/s 2) 14.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通常,列车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 f = kv 2.列车要跑得快,必须用大功率的机车来牵引.(1)试计算列车分别以120 km/h 和4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机车功率大小的比值(2)除上题涉及的问题外,还有许多其他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为了减少列车在高速行驶中的振动,需要把原先的有接缝轨道改为无接缝轨道.请你再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功、功率参考答案1.D 2.A 3.B 4.AB 5.B 6.A7.B 拉绳时,两股绳中的拉力都是F ,它们都对物体做功,因此其对物体做的功为W =W 1+W 2=Fs cos θ+Fs =Fs (1+cos θ)8.C 上坡达最大速度时,牵引力F 1=mg sin θ+F f ;下坡达最大速度时,牵引力F 2=F f -mg sin θ.由题意有:P =(mg sin θ+F f )v 1=(F f -mg sin θ)v 2=F f v 3(路面略微倾斜,看成F f 相等)解得:v 3=2v 1v 2/(v 1+v 2)9.75 W 每次空中时间为Δt =53×60/180 s=0.2 s ,起跳速度v 0=g ×22.0102⨯=∆t m/s= 1 m/s ,平均功率为:P =601802120⨯mv W=75 W 10.0.5 11.1.4 将每次输送血液等效成一个截面为S ,长为L 的柱体模型,则tpV t pSl t W P ====(1.5×104×8×10-5)/(60/70) W=1.4 W 12.21ρSv 3;1×105 13.(1)设山坡倾角为α,由题设条件得sin α=201,设汽车在平路上开行和山坡上开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均为F f ,由最大速度时满足的力学条件有:21 m f m v P F v P =F f +mg sin α 两式相比,得F f =201101008128sin 212⨯⨯⨯-=-αmg v v v m m m N=1000 N . (2)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运行时牵引力为F ,则F =F f =1000 N ,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P =Fv m1=F f v m1=1000×12 W=12 kW(3)设汽车沿山坡下行过程中达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为F ′,则需满足力学条件F ′+mg sin α=F f 即3m v P +mg sin α=F f 所以汽车下坡时的最大速度为 v m3=20110100010001012sin 3⨯⨯-⨯=-αmg F P f m/s=24 m/s14.(1)列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F 与受阻力F f 相等,且F =F f ,而F f =kv 2,则P=F·v=k v3,代入v1=120 km/h,v2=40 km/h可得P1/P2=27/1(2)在轨道(弯道)半径一定的情况下,火车速度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通过增大弯道半径可以减小向心力.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 解析1、思路点拨:要比较两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只需分别求出两个过程拉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位移即可。
解析:因重物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 、拉力F ,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
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 1,重物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1-mg=ma , 所以F 1=m (g+a )物体运动的位移2121at l =则拉力F 1做的功2111)(21cos at a g m l F W +==α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 2,由平衡条件有F 2=mg ,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l 2=vt=at 2 拉力F 2所做的功W 2=F 2·l 2cosα=mgat 2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 1、F 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 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 、B 、C 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
【变式】 答案:C解析:如图,设AB=l ,A 到B 作用力为F 1,BCD 作用力为F 2,以向右为正向,向左为负向,有:F 1的位移为2122121t mF at l ==F 2的位移为22122121t mF t t m F at t v l B -∙=-=- ∴F 2=3F 1W 1=F 1, W 2=F 2, 所以W 2=3W 12、思路点拨:求各个力所做的总功,可用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来求,也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功。
解析:物块受重力mg 、支持力N 和静摩擦力f 的作用,如图所示:物块随斜面体匀速运动,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物块位移为l ,重力与位移的夹角为2π,所以重力做功W G =0 支持力与位移的夹角为θπ-2,所以支持力做功静摩擦力的夹角为与位移的夹角为θπ-,所以静摩擦力做功各个力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变式】解析: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要求外力对小球所做的总功,此题用求合力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细绳的拉力T是变力,合力也是变力。
专题十七:功和功率
一、 总功的计算
1. 先求合力,再由W 总=F 合Lcos θ计算,(适用于各力为恒力,且作用时间相同。
)
2. 分别求出各外力的功,则W 总=W 1+W 2+……
二、变力做功
1.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
2.当变力的功率一定时,W=Pt
3.作出F —X 图像,图像与横轴所夹“面积”即为变力所做的功。
三、功率
P=W/t 常用于求平均功率
P=FV ,常用于计算物体的瞬时功率,此时V 为瞬时速度。
若V 为平均速度,则求的是平均功率。
四、机车启动问题
(1)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时,它的牵引力F 将随速度v 的变化而变化,其加速度a 也随之变化,具体变化过程可采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由此可得汽车速度达到最大时,a =0,
kmg
P v v F P kmg f F m m =⇒⎭⎬⎫⋅====12 m/s (2)要维持汽车加速度不变,就要维持其牵引力不变,汽车功率将随v 增大而增大,当P 达到额定功率P 额后,不能再增加,即汽车就不可能再保持匀加速运
动了
所以,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之前已经历了两个过程:
匀加速(0——t 1时刻)和变加速(t 1——t 2),匀加速
过程能维持到汽车功率增加到P 额的时刻。
练习题:
1.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匀速运动保持达到最大时即时当m m v v v f F a m f F a v P F v ⇒==↓⇒-=↓⇒=
↑⇒0
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 B. ,- C. , D. ,
2.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A .4倍
B .2倍
C .倍
D .倍
3.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 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做心脏压送
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5×104 Pa ,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______.
4. 质量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 ,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P/mv
B .2P/mv
C .3P/mv
D .4P/mv
5.如图,重物P 放在粗糙的水平板OM 上,当水平板绕O 端缓慢抬高,
在重物P 没有滑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 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B .P 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
C .P 受到的摩擦力负功
D .P 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
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 和物体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恒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x ,则( ).
A .摩擦力对A 、
B 做功相等
B .A 对B 没有做功
C .F 对A 做的功与F 对B 做的功相等
D .合外力对A 做的功与合外力对B 做的功相等
7.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3 s 到t =
5 s 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 1、绳索拉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 2、货物所受合
力做的功为W
3,则( ).
A .W 1>0
B .W 2<0
C .W 2>0
D .W 3>0
8.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前t 秒内
重力对它做功的平均功率P 及在t 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 分别为
A.P =mg 2t 2,P =12
mg 2t 2 B.P =mg 2t 2,P =mg 2t 2 C.P =12
mg 2t ,P =mg 2t D.P =mg 2t ,P =2mg 2t
9.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则一段时间后(假设均未达到最大功率) ( ).
A.甲车超前,乙车落后 B.乙车超前,甲车落后
C.它们仍齐头并进 D.甲车先超过乙车,后乙车又超过甲车
10.如图所示,小球a、b的质量分别是2m和m,a从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的顶端无初速下滑,b从斜面等高处以初速度v0平抛,比较a、b落地的运动过程有()
A. a,b两球同时到达地面
B. a,b落地前的速度相同
C.重力对a、b做的功相同
D.落地前a, b两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
11.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m、H已知,求:
(1)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
12.质量是2000kg、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中的最大速度为20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中的阻力不变.求:
(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
(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4)汽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13.一辆电动汽车的质量为1×103kg,额定功率为2×104W,在水平路面上由
,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
2
牵引力为3×103N,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1/ v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的大小;
(1)v
2
(2)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
(3)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发动机的功率.
14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 图像,如图所示(除2~10s 时间段内的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14s 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 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 kg ,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及0~2 s 时间内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0~10s 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专题十七:功和功率
1.C
2. D
3. 1.4W
4. C
5. BD
6. D
7.C
8.C
9. A 10. D
12(1)汽车所受阻力为4000N ;(2)3s 末汽车的瞬时功率为48kW ;(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5s(4)2*105J
13.由F-1/v 图线可知,当速度较小(1/v 较大)时,图线AB 对应的牵引力F 恒定,说明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图线BC 的F 与1/v 成正比,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P ,因最大速度为v2,说明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功率一定的牵引力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2,此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20m/s (2)2m/s2 (3)10m/s 对应BC 段,此时功率为2*104W
14.a3==∆∆t /v -0.75m/s2 阻力F1=0.75N
在0-2s 内:a1=0.5m/s2.由F-F1=ma1得牵引力F=1.25N
(2)10-14s 内匀速,P=F1*v=0.75*3W=2.25W
(3)“面积”=位移 0-2s 内:x1=1m
2-10s 内,由动能定理:Pt-F1X 2=mv 22/2-mv 12/2 得x2≈18.7m
X=x1+x2=19.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