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底板运输巷兼作瓦斯抽采巷设计研究_沈龙
- 格式:pdf
- 大小:801.40 KB
- 文档页数:3
高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对减轻瓦斯压力、提高井下工作环境、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高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文将对高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进行详细研究,旨在探讨煤层底抽巷的布置原则和方法,分析实际案例,评价布置效果,为有效应对高瓦斯突出煤层的开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在高瓦斯突出煤层中合理布置煤层底抽巷的方法和原则,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研究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特点和抽巷布置的原则,可以为煤矿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瓦斯突出事故,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煤层底抽巷的合理布置,需要探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不同煤层厚度、瓦斯含量等特点,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煤矿生产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和生产优化的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
1.3 研究意义高瓦斯突出煤层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瓦斯含量高、易爆易爆炸性强,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研究高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的意义在于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的风险,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通过对煤矿生产中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瓦斯煤层底抽巷布置的原则和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底抽巷布置方案。
将底抽巷与高瓦斯煤层的特性相结合,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有效减少瓦斯积累的危险,从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研究底抽巷合理布置方法的意义还在于提高煤矿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布置底抽巷,可以提高煤矿采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矿井的竞争力,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高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合理布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1、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季度、月生产建设计划时,必须同时编制防治突出措施计划。
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二个四位一体)2、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地质图、图中应标明采掘进度,被保护层范围,制,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突出时间,瓦斯基本参数3、突出矿井应掌握突出动态和规律,填写突出台帐,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治突出措施。
4、在突出煤层预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穿煤层。
5、开采有突出危险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和石门揭煤工作面,必须采取全井撤人,地面放炮制度。
6、突出矿井的所有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7、开采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预兆,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员有权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
8、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防突措施孔眼都应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的深度应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
9、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使用毫秒延期限雷管的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1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11、严禁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并执行风电、瓦斯二闭锁。
12、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时,严禁任何2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开拓新采区,在没有形成独立回风之前,制定串联通风措施。
13、有煤与瓦斯突出的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压入通风方式。
1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全风压通风的主要巷道内使用电机车运输,必须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
15、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查,管理和日报审查制度。
工 业 技 术安阳鑫龙煤业大众公司矿区位于安阳市西北30km,行政隶属安阳县铜冶镇管辖。
原为林州市(县办)煤矿,根据河南省政府资源整合精神,安阳鑫龙煤业于2004年对该矿进行了整合。
为安阳鑫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控股。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5′20″~114°07′06″,北纬36°10′12″~36°14′49″。
1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目前,地面两台瓦斯泵型号两台ZWY62/ 90,功率为90kW,最大抽气量90m3/min,已运转。
井下有12采区、14采区两个移动抽放泵站(14采区移动泵站,因该区域采掘未进入顶层,尚未启用)。
移动泵站抽出的瓦斯直接排入矿井总回风巷。
现有瓦斯抽放泵型号分别为2WY40/75型1台,功率为75kW,最大抽气量40m3/min,SK-42型一台,功率为75kW,最大抽气量42m3/min,SK-30型两台,功率为55k W,最大抽气量30m3/mi n。
钻机共8台,其中Z W Y—150型2台,Z Y K—150型2台,ZK—150型2台。
ZLJ-150型2台。
抽放管型材有12吋、10吋、8吋、6吋抗静电阻燃胶管及8吋、6吋、2吋无缝钢管。
目前铺设抽放胶管管路长度2320m,抽放钢管管路长度1340m,抽放管路总长度3660m。
11采区现采取底板抽放巷穿层钻孔抽放方法;12采区、14采区采用本煤层顺层钻孔抽放方法并采用分源抽放方式。
2009年已抽纯瓦斯量180万立方米,工作面抽放率达到了68.5%,矿井抽放率达到了30%以上;并确定了以利用促抽放、以抽放保安全的发展目标。
目前抽放系统稳定可靠,可以满足矿井瓦斯治理需要。
2 11011工作面底板抽放巷实验区概况2.1工作面位置、布置及煤层地质概况该工作面位于南翼运输大巷东部,地表为井田边界,无地面建筑物,所以不存在对工程影响。
2.2地质构造(1)、该采区有一宽缓向斜,轴部位于南鲁仙村附近,伴有一级的褶曲和断裂,地层倾角为5~200。
云南省镇雄县东煌集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目录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第二章矿井概况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四章局部防突措施第五章瓦斯事故的汇报程序及避灾路线第六章培训和教育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为加强东煌集团各煤矿的瓦斯管理和有效防止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并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矿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其它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各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第二章矿井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地形、地貌3、气象矿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5—9月为雨季,常有季节性雨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据镇雄县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60C,最低气温-70C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降雨量为14384mm。
4、河流大营煤矿井口范围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
二、地质特征:1、地层:2、地质构造三、煤层:四、矿井瓦斯等级、无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及地温情况:1、瓦斯等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0年12月19日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知,煤尘无爆炸性。
3、煤层自燃性、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采面和正常掘进从未有过煤与瓦斯突出,但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有煤与瓦斯突出的迹象,因而瓦斯抽放工作和局部防突工作在“一通三防”的工作中非常重要,整个矿井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5、冲击地压,从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地压正常。
6、地温情况煤矿在几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型矿井。
五、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非常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91 m3/h,地表水体对于煤层的开采影响级小。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工作(以下简称防突工作),预防煤矿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突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或者经鉴定、认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突出矿井应当建立突出预警机制,逐步实现突出预兆、瓦斯和地质异常、采掘影响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预警、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依据本细则,结合矿井开采条件,制定、实施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㈠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㈡区域防突措施;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㈣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㈠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㈡工作面防突措施;㈢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㈣安全防护措施。
突出矿井应当加强区域和局部(以下简称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确保质量可靠、过程可溯。
第六条防突工作必须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实现“先抽后建、先抽后掘、先抽后采、预抽达标”。
突出煤层必须采取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否则严禁采掘活动。
在采掘生产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或者发生突出的区域,必须采取或者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分析查找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与瓦斯突出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突出强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规定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欢迎阅读!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突出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的防治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等有关突出防治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本规定所称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突出矿井的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根据突出矿井的实际状况和条件,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区域防突措施;(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四)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工作面防突措施;(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四)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原因。
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规定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突设计,配备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达到本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突出煤层底板抽放巷布置优化及其应用实践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得出新义煤矿12021轨道顺槽底板抽放巷为内错、垂距为8-10m、平距为6m的布置方式;并详细介绍了新义煤矿底抽巷运用“瓦斯抽放+水力冲孔”治理瓦斯的方法。
对于条件类似矿井的瓦斯治理具有借鉴及指导意义。
标签:突出煤层;底板抽放巷;层位;瓦斯治理;数值模拟一、矿井地质概况新义公司井田属新安煤田,一水平标高-305m、埋深达到700m,井田内可采煤层仅有山西组的二,煤,其它煤层均不可采。
二1煤层厚度变化大,具有短距离内急剧变化的特点,煤层厚度0~15.47m,平均4.81m,煤层平均倾角5。
,煤体极其松软、硬度系数f值平均仅0.2,属大采深三软煤层。
煤层伪顶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厚度0~1.3m,局部发育;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2-6m,不稳定,老顶为细砂岩或中砂岩,厚度≥6m;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6~10m;老底为硅质泥岩,平均厚度 2.5m,硬度系数f>10。
矿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7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9.38m3/t,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二1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煤层。
二、新义煤矿底抽巷布位置选择(一)层位及垂距的选择根据12021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在煤层底板存在一层比较稳定的粉砂岩,厚度平均约为8m,老底为硅质泥岩,硬度大,不易布置底抽巷,所以,考虑到岩层层位、与煤层安全距离及巷道掘进的难易程度,将底抽巷布置在粉砂岩层中,与煤层底板保持6~10m的安全距离。
(二)内外错布置选择由于工作面北部为井田边界,而且底板抽放巷内错布置时,当工作面采过后,底抽巷处于采空区下方,巷道始终处于卸压状态,利于底抽巷的维护。
所以,将底抽巷布置选择为内错布置。
(三)底抽巷平距的选择实践表明,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抽采负压、钻孔密度等因素与煤层预抽瓦斯的效果密切相关,只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经过采动过后的煤层,煤层的渗透系数急剧增加,煤层瓦斯渗流速度增大,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加。
目录一、工作面概况 (2)二、设计依据 (2)三、下部采区运输巷抽放设计 (3)四、抽放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6)五、避灾路线 (12)下部采区运输巷综掘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一、工作面概况1 、下部采区运输巷布置在矿井西北部,布置在k1煤层当中,从井底车场开门,工程量230m,方位357°。
2、下部采区运输巷,沿倾斜向上为下部采区回风巷,上覆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下伏煤层尚无工程。
3、根据王家寨煤矿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批文号分别为黔能源发〔2010〕801号、黔能源煤炭〔2011〕790号、黔能源煤炭〔2012〕487号),均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02 ml³/min。
4、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0月9日提交的兴仁县王家寨煤矿K1、K2、K3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各可采煤层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
5、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0月9日提交的兴仁县王家寨煤矿K1、K2、K3号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K1、K2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三类),K3煤层为自燃煤层(二类)。
8、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提交的《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煤矿K1、K2、K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结论,K1和K2煤层在+1521m标高以上均没有突出危险性,K3煤层在+1550m标高以上没有突出危险。
二、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抽采达标暂行规定》4.《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三、下部采区运输巷抽放设计1、下部采区运输巷抽放设计在下部采区运输巷未施工前从下部采区回风巷斜向下施工本煤层钻孔,预抽下部采区运输巷掘进区域的瓦斯。
1)、钻孔布孔原则按《防突规定》要求,缓倾斜煤层钻孔应控制的巷道轮廓线外上下两帮至少15m,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在整个预抽区域内均匀布置,钻孔间距根据实际考察的煤层有效抽放半径确定,钻孔平行,顺煤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