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达标检测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583.0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一、选择题1.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科考站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2.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答案:1.C 2.B3.(2012·新海高一检测)读下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的成因相同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解析:选B。
若该图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
则图中丁处为赤道低气压带,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为信风带。
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偏北,冬季偏南B.夏季偏南,冬季偏北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解析:选C。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而移动。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5~6题。
5.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如图所示期间。
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我国昼长夜短解析:图中30°纬线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图示内容分析思路如下:图中气压带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范围为30°N~40°N ⇒气压带、风带已整体北移⇒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我国昼长夜短,高温多雨②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昼现象答案:5.C 6.D7.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且G地纬度较H地低,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G、H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G、H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解析:选C。
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这些氢气球炸弹“飘”洋过海,借助的风带是()A.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C。
西风带D。
极地东风带解析日本氢气球炸弹顺西风带自西南向东北飘往美国西海岸,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
答案C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
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B。
b带盛行西南风C。
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形成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 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解析第2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第3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空气堆积下沉形成答案 2.B 3。
第1课时大气环流1.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
读图完成2~3题。
图L2212.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4.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黄河站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5.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6.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图L222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L2227.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8.有关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图中此时的M点所在地区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D.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源地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L223),完成9~10题。
图L2239.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甲位于30°N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D.无法确定10.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冷气流B.②是暖气流C.①属于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图L224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活动点拨1.教材第33页活动(1)提示:近地面风从两极到赤道,高空风从赤道到两极。
(2)赤道与极地之间单圈环流不可能存在。
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
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教材第35页活动1.略。
2.参照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有关知识,分析气压带成因的差异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3.分布规律: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气压带的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风带在低气压带风向辐合,在高气压带风向辐散,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北半球风向向右偏等。
[学业达标]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B.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C.大气环流是大气中常见的无规律运动形式D.大气环流只调节全球热量平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特点。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可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信风是东北风B、赤道低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C、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D、低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所致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是因热力原因形成的3、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A、赤道低压B、夏威夷高压C、西伯利亚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带4、七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5、副热带大陆东岸与西岸降水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A、地面状况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C、太阳辐射不同D、人类活动影响不同6、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A、北半球正值夏至前后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C、亚洲低压强盛D、东亚盛行东南季风二、综合题7、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小题。
(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附近B、乙位于30°N附近C、甲位于90°N附近D、无法确定(2)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8、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读后完成小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A、B、C、D、(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4)下列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A、B、C、D、9、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问题。
第二章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2017·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702920511.图中甲、乙两地( D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解析]从气温、降水量线看,甲、乙两地全年温和,甲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而降水多,乙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而降水少;据此可推断该地盛行西风,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甲地终年降水均匀,A项错误;甲地多阴雨天气而光照弱,则C项错误;乙地年降水量少于400 mm,为草原景观,适宜发展畜牧业,故D项正确、B项错误。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C )A.30°S—40°S欧洲西岸B.25°N—35°N亚洲东岸C.40°N—60°N美洲西岸D.35°S—55°S美洲东岸[解析]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则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可确定甲地位于迎风坡,则西坡为迎风坡,可推断该区域位于大陆西岸。
故C项正确。
(2016·天津五校联考)下面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702920523.上面左图所示气压带位置对应的时段内( A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印度洋北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气压带的分布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季节,印度洋北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8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活动点拨教材第39~40页活动1.(1)①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②温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③寒带的气候类型: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
(2)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大陆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2.(1)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降水依次减少,温度依次降低。
(2)大陆西岸:全年降水丰富,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大陆内部: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1)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2)这两个地区气候的形成都受到西风带的影响,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学业达标]读下图,完成1~2题.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答案:C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气压带和风带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面“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07160225(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北风答案 A解析①属暖气流,应来自低纬。
2.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导学号07160226( )答案 B解析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
(2014·某某高一质检)读下面的“三圈环流简图”,完成3~4题。
导学号071602273.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是极地高气压带B.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是盛行西风带D.④为信风带答案 B解析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气流方向可判断①②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东南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赤道地区一般降雨量非常大,其原因是( )A.多锋面气旋活动B.近地面盛行西风,降水量大C.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D.近地面终年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多对流雨答案 D解析赤道地区终年气温高,蒸发量大,盛行上升气流,以对流雨为主。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导学号07160229( )A.a B.bC.c D.d答案 C解析当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正值北半球冬至,气压带风带南移,注意各风带的风向。
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回答6~7题。
导学号071602306.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B.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C.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D.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答案 6.B 7.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北太平洋地区形成高压中心,应属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8.读下图,回答问题。
第二章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
(2017·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70292051
1.图中甲、乙两地( D )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解析]从气温、降水量线看,甲、乙两地全年温和,甲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而降水多,乙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而降水少;据此可推断该地盛行西风,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甲地终年降水均匀,A项错误;甲地多阴雨天气而光照弱,则C项错误;乙地年降水量少于400 mm,为草原景观,适宜发展畜牧业,故D项正确、B项错误。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C )
A.30°S—40°S欧洲西岸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D.35°S—55°S美洲东岸
[解析]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则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可确定甲地位于迎风坡,则西坡为迎风坡,可推断该区域位于大陆西岸。
故C项正确。
(2016·天津五校联考)下面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70292052
3.上面左图所示气压带位置对应的时段内( A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印度洋北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气压
带的分布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季节,印度洋北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西风带,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低温多雨;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冬季少雨。
5.(2017·山东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70292053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
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答案](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
(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
(3)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产;降水日数多,湿度大,气温偏低,光热不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解析]第(1)题,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
第(2)题,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
第(3)题,首先明确关键词是“秋季”“不利”;然后从图中可看出,秋季降水日数最多,降水量较大;降水多易导致涝灾,降水日数多则影响光照和气温,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70292054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④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①②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③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高温多雨__。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答案](2)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
[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西风带有关;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