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家名作介绍(二)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5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一、春秋战国时期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白朴与关汉卿的剧作艺术中国古代戏剧历史悠久,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剧作作品。
在这些名家名作中,白朴和关汉卿是两位引人注目的剧作家。
他们的剧作艺术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而且对后来的剧作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戏剧鉴赏中的两位重要剧作家——白朴和关汉卿,并探讨他们的剧作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白朴的剧作艺术白朴是宋代著名的剧作家,他被誉为“剧中之宝”。
他的代表作品有《汉宫秋》、《江洲司马青衫湿》等。
白朴的剧作主题广泛,涉及历史、宫廷、民间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白朴的经典作品《汉宫秋》《汉宫秋》是白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以西汉时期的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宫廷内外的斗争和爱情来展现人性的善恶和权力的腐败。
该剧表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在《汉宫秋》中,白朴巧妙地运用了抒情和讽刺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立体生动。
比如,通过虚构的爱情故事,他展现了皇帝与下属的恩怨情仇,彰显了权力对人性的摧残。
同时,他也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荒诞,使观众能够在欢笑中反思。
白朴的剧作风格独特,充满了古典气息。
他善于运用诗词和唱词,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使剧作更具诗意和哲理性。
在白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精湛和形式的严谨,这使得他的戏剧作品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白朴还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他通过对话和行为,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写实主义的手法,使得白朴的剧作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揭示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关汉卿的剧作艺术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曲中之霸”。
他的剧作以“四大才子”为代表,其中最有名的是《窦娥冤》、《汉宫秋1》、《西华山》等。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曲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蓝本,以窦娥冤案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冤枉。
中国历代着名诗人一览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着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8、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9、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12、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秦朝的文学作品与文学名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虽然它的历史时间不长,但却留下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和众多杰出的文学名家。
本文将对秦朝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名家进行介绍。
一、文学作品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录真实民间诗歌的文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爱情、社会风俗、农田劳动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2.《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抒发个人情感的长篇抒情诗。
全篇表达了屈原内心的忧愁与苦闷,揭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命运的反抗,被誉为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巅峰之作。
3.《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编撰的一部政治家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思想性书籍。
该书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对秦国的统一战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文学名家1.屈原(约公元前340年-278年):屈原是秦朝时期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代表作品有《离骚》。
他倡导爱国精神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2.吕不韦(约公元前284年-235年):吕不韦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百科全书,为秦朝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3.李斯(公元前280年-208年):李斯是秦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家,曾担任秦国丞相。
他在政治上实施了一系列秦化措施,对秦朝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主导了《焚书坑儒》等措施。
此外,李斯还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风独特,以简练、直接、有力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总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朝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名家也有着重要地位。
《诗经》、《离骚》、《吕氏春秋》等文学作品,以及屈原、吕不韦、李斯等文学名家,都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十大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介绍1《周易》《周易》又名《易》、《易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包括经和传两部分,里边共六十四卦,每卦含六爻。
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
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以区别汉代其他各家的易传。
《易大传》是最早解释《易经》的著作。
《易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部分共十篇,称为《十翼》。
翼即羽翼、辅助的意思,表示《十翼》目的是解释《易经》。
《彖传》是根据卦象爻象来判断每一卦的含义。
《象传》则解释卦象和卦辞爻辞,分《大象》和《小象》。
解释卦象和卦义的称为《大象》,解释爻象和爻义的称为《小象》,因为以卦象、爻象为依据,所以叫《象传》。
《系辞传》是《易经》的通论,以阐述《易》理及其作用为主,系在经之后,所以叫系辞。
《文言传》是解说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的,《说卦传》的前一部分很简要地说明《易》的卦爻为观变穷理,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
后一部分解说八卦所象的事物。
《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和意义。
《杂卦传》将性质相对或其义相近的卦组合起来说明其卦义,因为没有按《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次序杂乱,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由《易经》到《十翼》,源远流长。
原来传说是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发展到六十四卦,孔子著《十翼》。
现在,一般认为八卦开始于上古,卦辞爻辞形成于西周初期。
《易传》则不是一人一时的作品,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也包含了道家、阴阳家的思想。
《易》的名字有三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
变易说明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不易是说事物相对的稳定性,简易是以一持万,执简驭繁之道。
《易》用阴阳学说推测人事,所以《易》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易》除了哲学,还包括了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炉火炼丹和医卜星相等内容,甚至现代的科学都有说起源于《易》的,如计算机采用的二进位制。
古代著名收藏家的介绍(一)华夏(明成化-嘉庆年间),号中甫、东沙子、东沙居士、江苏无锡人士,明代中期著名鉴藏家,斋名真赏斋。
华夏鉴定书画的能力很强,时有江东巨眼之称。
其书画收藏质量之精,在当时收藏家中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之一。
华夏铃盖在其书画收藏品上的印记主要有:補安居士、锡山华氏補安家藏印、华夏宜子孙、华氏剑光阁珍藏印、真赏真赏斋鉴等。
(二)项元汴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
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项元汴曾获一古琴,上刻天籁两字,故将其储藏之所取名天籁阁、并镌有天籁阁、项墨林等印,经其所藏历代书画珍品,多以天籁阁等诸印记识之,往往满纸满幅。
项氏以天籁阁名传后世,阁早已毁。
今城区建设街道天籁里即以天籁阁命名。
如今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唐李白上阳台帖,即经他当年收藏,并加盖墨林项季子藏印。
在他所收的伊英《秋江独钓图》上,还钤一白文闲章西楚王孙,自诩楚霸王后裔也。
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其部分藏品为睢阳袁枢(袁可立子)递藏。
(三)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
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
官至刑科给事中。
清顺治元年(1644)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
富收藏,精鉴别书、画。
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多传于世。
卒年八十五。
其故宅即今后孙公园25号,寓号研山堂,内有万卷楼。
孙承泽的收藏活动,是与他的宦海生涯并行的。
早在退居以前,政务之余,就开始收集和研究书画。
他所藏书画作品,有的在明朝灭亡后得自于故明大内,有的为朋友相赠,大多数为自己所购求。
中国古代名家名篇(1)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国别史:《国语》(15)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战国策》(16)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1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1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19)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2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21)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22)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3)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24)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25)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26)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2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28)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2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0)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3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32)唐宋八大家: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3)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34)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35)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6)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頫(37)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38)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