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验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6
节能报告验收标准一、节能目标设定1.1 目标明确:节能目标应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
1.2 科学合理:节能目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科学设定,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节能措施实施2.1 措施有效:节能措施应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企业的重点耗能环节或设备进行优化。
2.2 实施到位:节能措施应得到有效执行,并按照计划时间表进行实施。
三、能耗统计及监测3.1 数据完整:能耗数据应完整、准确,包括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数据。
3.2 监测设备:应使用合格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数据记录与分析:应建立数据记录和分析制度,对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四、节能效果评估4.1 评估方法: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如能源审计、能效测试等,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4.2 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应与行业标准或国家节能标准进行对比,以证明节能效果的显著性。
4.3 评估报告:应撰写节能效果评估报告,记录评估过程和结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五、整改措施落实5.1 整改及时: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并立即实施。
5.2 整改效果:整改措施应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六、验收申请材料准备6.1 材料齐全:验收申请材料应包括节能计划、实施情况报告、评估报告等必要文件。
6.2 材料质量: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能够全面反映节能工作的情况和成果。
6.3 材料提交及时:验收申请材料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
七、验收程序合规性7.1 验收程序规范:验收程序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7.2 验收流程透明:验收流程应透明、公正,确保所有参与方都能够了解和参与验收过程。
7.3 验收结果公示:验收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八、验收结论客观性8.1 结论依据充分:验收结论应依据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节能工作的实际情况。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说明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验收评价。
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原则上以单个公共机构作为评价对象。
对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可以将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集体作为评价对象。
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体系由评价单元和评价项目两个层次组成,总计110分。
评价单元包括基础评价单元和附加评价单元两类。
基础评价单元合计100分,其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35分,管理制度与实施29分,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20分,节约用水9分,绿色消费7分。
附加评价单元10分。
五、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总得分应当≥85分,并且任一加“★”的评价项目总分不得为0分。
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对用能量指标和用水量指标以及近两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公务用车用油量)/建筑面积人均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人·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指标(吨/人·年)=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水人数计算上述能源资源消耗指标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采用开展评价前12个月的累计数据,能源消耗折标煤系数按当量热值折算。
计算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平均值时,能源资源消耗量采用开展评价前一个自然年的数据。
感谢你的观看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分表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谢谢感谢你的观看。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说明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验收评价。
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原则上以单个公共机构作为评价对象。
对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可以将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集体作为评价对象。
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体系由评价单元和评价项目两个层次组成,总计110分。
评价单元包括基础评价单元和附加评价单元两类。
基础评价单元合计100分,其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35分,管理制度与实施29分,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20分,节约用水9分,绿色消费7分。
附加评价单元10分。
五、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总得分应当≥85分,并且任一加“★”的评价项目总分不得为0分。
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对用能量指标和用水量指标以及近两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公务用车用油量)/建筑面积人均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人·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指标(吨/人·年)=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水人数计算上述能源资源消耗指标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采用开展评价前12个月的累计数据,能源消耗折标煤系数按当量热值折算。
计算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平均值时,能源资源消耗量采用开展评价前一个自然年的数据。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分表。
附件1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及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评价标准说明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的评价。
三、本标准的评价对象为单个的公共机构或多个公共机构的合署办公区。
四、本标准的评价体系包括基础评价、特性评价和附加评价3个部分,总计110分。
基础评价部分合计90分,包括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管理制度与实施、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特性评价部分10分,分为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场馆等类型,其他类型公共机构参照国家机关进行评价;附加评价部分10分。
五、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1、须完成近两年的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2、“能源利用效率”“水利用效率”项目均不为0分;3、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4、未使用落后的用能设备和产品;5、评价总得分≥85分。
六、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已获得“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且评价总得分≥95分;2、“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单元得分为30分。
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公务用车能源消耗量)/建筑面积人均能源消耗量(千克标准煤/人·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吨/人·年)=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水人数计算上述指标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采用开展评价上一自然年度的累计数据,能源消耗折标煤系数按当量热值折算。
用能用水人数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计算。
计算本省(区、市)同类型公共机构上述指标平均值时,公共机构类型按照省级以上机关、市级以下机关、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医院、场馆、其他类型进行区分。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节能检验。
本文将就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需要明确的是检验的范围和内容。
公共建筑包括政府机关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等各类公共场所,而节能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材料选用、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等方面。
在进行节能检验时,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以确保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其次,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需要明确的是检验的方法和指标。
在进行节能检验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估。
比如,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建筑的保温性能、采光性能等指标;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隔热性能、耐久性等指标;在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面,需要考虑系统的能耗情况、运行效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为后续的节能改造和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在进行节能检验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评估。
比如,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规定了建筑的能耗限值和节能设计要求;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的隔热、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节能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进行评估,以确保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是保障公共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明确检验的范围和内容、方法和指标、标准和要求,可以全面了解公共建筑的节能性能,为后续的节能改造和管理提供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检验和管理,为建设节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1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及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评价标准 说 明 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的评价。
三、本标准的评价对象为单个的公共机构或多个公共机构的合署办公区。
四、本标准的评价体系包括基础评价、特性评价和附加评价3个部分,总计110分。
基础评价部分合计90分,包括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管理制度与实施、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特性评价部分10分,分为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场馆等类型,其他类型公共机构参照国家机关进行评价;附加评价部分10分。
五、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1、须完成近两年的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2、“能源利用效率”“水利用效率”项目均不为0分;3、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4、未使用落后的用能设备和产品;5、评价总得分≥85分。
六、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已获得“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且评价总得分≥95分;2、“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单元得分为30分。
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公务用车能源消耗量)/建筑面积人均能源消耗量(千克标准煤/人·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吨/人·年)=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水人数计算上述指标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采用开展评价上一自然年度的累计数据,能源消耗折标煤系数按当量热值折算。
用能用水人数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计算。
计算本省(区、市)同类型公共机构上述指标平均值时,公共机构类型按照省级以上机关、市级以下机关、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医院、场馆、其他类型进行区分。
节能验收要求
以下是 6 条关于节能验收要求:
1. 节能验收那可得仔细呀!你看,就像给房子做体检一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呀!比如看看窗户的密封好不好,要是密封不行,那热气不都跑啦,这节能效果能好吗?
2. 节能验收可别小瞧了,这就像一场比赛,各项指标就是比赛规则,达不到可不行哟!像灯具的节能等级,要是买了不节能的灯具,那不就等于输在起跑线上啦?
3. 节能验收很关键呀,大伙要重视起来呀!比如说空调的功率,要是功率太大,那得多费电呀,这不就违背节能的初衷了吗!
4. 你知道节能验收有多重要吗?这就好比是给汽车加油,得加对油才能跑得快又省油呀!像墙面的保温做得不好,不就像车漏油一样浪费能源吗?
5. 节能验收真的不能随便对付呀!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呀!比如电器的使用时间,如果不合理安排,那还怎么节能呀?
6. 节能验收可是大事,一点都不能含糊!就好像建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重要!像太阳能设备的安装,要是安装不规范,还能高效节能吗?
我的观点结论是:节能验收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能的目标,为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保护做出贡献!。
节能验收规范节能验收是指对建设项目在工程竣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查、测试、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工作。
节能验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估建设项目的节能情况,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的节能要求,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节能验收的目标和原则节能验收的目标是评估建设项目的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查项目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节能验收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 全面性原则:对建设项目的节能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评估,不能遗漏任何细节。
2. 实用性原则:评估结果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指导后续的节能工作。
3. 真实性原则:评估结果必须真实可靠,不能虚假夸大。
4. 公正性原则:评估结果必须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5.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结果必须具有操作性,能够具体指导后续的改进工作。
二、节能验收的内容和步骤节能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的现场勘测、工程设备的检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估和撰写验收报告等。
具体的验收步骤如下:1. 建立验收小组:由技术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确保评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2. 现场勘测:对建设项目的各项节能措施进行现场勘测,包括建筑外墙、屋面、窗户等外部构件的材料和结构;建筑内部保温、隔热、透光等设施的装修及材料选择等。
3. 工程设备检测:对建设项目的节能设备如空调、照明、电梯等进行效能测试,检测其节能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建设项目的能耗数据,包括建筑外墙、屋面、窗户的传热系数,节能设备的耗能情况等。
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建设项目的能耗情况以及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
5. 检测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建设项目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6. 撰写验收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写验收报告,包括节能措施的落实情况、节能效果评价分析、改进措施建议等。
三、节能验收的意义和作用节能验收的意义和作用有以下几点:1. 促进节能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节能措施的审查和评估,促进节能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暂定)2012年10月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应结合自身能源资源消耗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管理科学精细、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崇尚勤俭节约、践行绿色低碳的目标,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三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原则上以单个公共机构作为评价对象。
对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可以将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集体作为评价对象。
第四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体系由评价单元和评价项目两个层次组成。
评价单元包括基础评价单元和附加评价单元两类。
基础评价单元包括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管理制度与实施、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节水与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五个评价单元。
第五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体系总计1000分。
基础评价单元合计900分,其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300分,管理制度与实施250分,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200分,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100分,绿色消费50分。
附加评价单元100分。
具体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见附表。
第六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总得分应当≥800分,并且任一加“★”的评价项目不得为0分。
第七条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对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指标和人均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以及近两年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用能消耗指标(kgce/m2.a)=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建筑面积人均用能消耗指标(kgce/p.a)=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指标(t/p.a)=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第八条管理制度与实施主要对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与检测、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和公示、能源审计、用能设备运行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宣传培训等八方面内容进行评价。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
说明
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验收评价。
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原则上以单个公共机构作为评价对象。
对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可以将合署办公的公共机构集体作为评价对象。
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体系由评价单元和评价项目两个层次组成,总计110分。
评价单元包括基础评价单元和附加评价单元两类。
基础评价单元合计100分,其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35分,管理制度与实施29分,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20分,节约用水9分,绿色消费7分。
附加评价单元10分。
五、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评价总得分应当≥85分,并且任一加“★”的评价项目总分不得为0分。
六、能源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对用能量指标和用水量指标以及近两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年)=(年度能源消
耗总量-公务用车用油量)/建筑面积
人均能源消耗指标(千克标准煤/人·年)=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人均水资源消耗指标(吨/人·年)=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用水人数
计算上述能源资源消耗指标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采用开展评价前12个月的累计数据,能源消耗折标煤系数按当量热值折算。
计算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平均值时,能源资源消耗量采用开展评价前一个自然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