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步练习新版济南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济南版七年级上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济南版七年级上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共15题)一、选择题(共12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D.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我县西瓜种植户为提高大棚西瓜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合理密植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土、施肥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A.溶解叶绿素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促进淀粉分解D.验证是否产生氧气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
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环境中生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称之为“韭黄”。
这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A.一定的水分B.适宜的温度C.足够的空气D.充分的光照“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C.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A.B.C.D.光合作用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科学家取得了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尔蒙特发现并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B.植物在光下消耗水分是谢尼伯通过实验发现的C.光合作用因被植物科学家发现而开始进行D.光合作用是许多科学家通过无数复杂的实验逐渐认识的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氧化碳C.水氧气有机物氧气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在探索光合作用后得出的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海尔蒙特——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B.普利斯特利——植物能净化污浊的空气C.索绪尔——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合成淀粉D.瑟讷比埃——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菜农常使用“气肥”来提髙蔬菜的产量,“气肥”指的是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二、综合题(共3题)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过程①的目的是。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光照下只能进行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C.呼吸作用在黑暗中也能进行D.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原料,又是呼吸作用产物2 . 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有()A.形状相同,含叶绿体B.形状相同,不含叶绿体C.形状不同,含叶绿体D.形状不同,不含叶绿体3 . 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不能进行B.绿色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C.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循环D.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4 .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准确的是()A.2、3为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B.4、6为营养组织,能制造有机物C.5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1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5 . 以下有关农林业中的生产措施与实际目的不相符的是()A.中耕松土可使农作物的根部正常呼吸B.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C.间作套种可提高植物对光的利用率D.果农给果树整枝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6 . 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结构是A.上表皮、下表皮、气孔B.上表皮、叶肉、下表皮C.表皮、叶肉、叶脉D.保卫细胞、叶肉、表皮7 . 老阳信一中荷花湾,湾中荷花,四周垂柳,成为城里一大美景。
组成“柳树”、“荷花”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组织B.器官C.细胞D.系统8 . 气孔的开闭,是受()的控制。
A.叶绿体B.细胞核C.细胞壁D.保卫细胞9 . 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 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0 . 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A.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B.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散失C.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D.温度低,可以减少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二、填空题11 . 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将影响到植物的(_____)和植物的(____)类型。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片上的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B.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2.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如图为菠菜叶片结构临时切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④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绿色B.②是叶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③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根据②的细胞排列特点可以判断,①是上表皮4.下列对叶片各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①]为表皮外一层透明的蜡质,属于保护组织B. [②]适于接受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 [③]内的管道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方向相同D. [④]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受水分的影响5.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B. 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 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D. 植物体内的无机盐运输到叶片提供动力的是光合作用6.德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如图)。
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
其原因主要是()A.降低蒸腾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D.降低呼吸作用7.以下对生物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体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B.细胞核外有核膜包被,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具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叫原核细胞C.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分化D.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8.甲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叶的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分析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细胞经碘液染色后,细胞核着色最深B.乙图中细胞和丙图中细胞具有的共同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除丙图细胞外,其他三图中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D.丁图中气孔数目少于上表皮数目9.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B.光线的强弱有关C.环境的温度有关D.环境的湿度有关10.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B.中午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C.植物的蒸腾作用不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主要分布在上表皮11.下列四组实验装置中,能验证“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是()A. B.C.D.12.海带、葫芦藓、银杏、菠菜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带呈褐色,体内不含叶绿素,是异养生物B.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C.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D.菠菜生活在陆地上,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13.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14.豌豆是人类食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豌豆生产国。
章节测试题1.【答题】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内却是“水往高处流”,其主要动力来自()。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还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环境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2.【答题】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C.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是为了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D.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解答】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A 正确;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B错误;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低温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产,C正确;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D正确。
3.【答题】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的主要目的是()。
A.带来水分B.带来无机盐C.避免损伤茎秆D.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
【解答】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正确。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一、单项选择题1.气孔的开闭,是受〔〕的控制.A. 叶绿体B. 细胞核C. 细胞壁D. 捍卫细胞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是〔〕A.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 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无机物C. 吸水、蓄水和经过蒸腾作用流失水分D. 使生态系统具有调理才干而不被破坏3.〝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句谚语笼统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 制造氧气和污染空气B. 坚持水土和修养水源C. 降低噪音和调理气候D. 过滤灰尘和杀菌4.如图是叶片结构表示图,有关叶片结构与功用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1]的主要功用是贮存营养物质B. [2]是停止光协作用的主要场所C. [3]的功用是保送水分和无机盐D. [4]控制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流失5.把一片新颖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外表发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反面发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A. 叶片反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 叶片反面的光协作用比正面强C. 叶片反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 叶片反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6.如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①是捍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B. ②是气孔,它在叶的下表皮的数目少于叶的上表皮C. ②假定闭合,蒸腾作用就会削弱,光协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受影响D. 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昼闭合7.移栽花或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黄昏,并且要去掉几片叶,这样做的目的〔〕A. 操作方便B. 增加蒸腾作用C. 增强水分吸收D. 增加光协作用8.以下各项中能正确描画水分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A.B.C.D.9.绿色植物主要经过〔〕作用参与水循环,并对动摇水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A. 光合B. 呼吸C. 蒸腾D. 吸收10. 依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 ③→④→②→①B. ①→②→③→④C. ③→④→②→①D. ②→①→④→③二、填空题11.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具有良好的________。
选择题“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过滤灰尘和杀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
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选择题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的气泡比正面多,由此可以说明()A. 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 叶片正面的呼吸作用比背面强C. 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的多D. 叶片正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背面的多【答案】C【解析】选择题如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是保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B. ②是气孔,它在叶的下表皮的数目少于叶的上表皮C. ②若闭合,蒸腾作用就会减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受影响D. 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答案】A【解析】试题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③是叶绿体.据此解答.A解:A、图中①是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A正确;B、②是气孔,它在叶的下表皮的数目多于叶的上表皮,B错误;C、当②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弱.C错误;D、气孔②的开关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与白天夜晚无关,D错误.故选:A.选择题移栽花或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傍晚,并且要去掉几片叶,这样做的目的()A. 操作方便B. 减少蒸腾作用C. 加强水分吸收D. 减少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本题是对蒸腾作用的考查,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解:在移栽植物时,植物幼根和根毛都会受到损伤,植物吸收到的水分会减少,而植物的蒸腾作用会连续进行,使得植物失水量大于吸水量而萎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1)根部多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跟毛;(2)在阴天或傍晚,这时候蒸腾作用较弱;(3)去掉部分枝叶,因为叶片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去掉部分叶片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选:B选择题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试题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增加了降雨量,在降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同时,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据统计,风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植物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第2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选择题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C.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D.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2.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运输作用3.正在开花结果的苹果树,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植物体的生长C.果实的膨大D.蒸腾作用4.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起主要作用的是()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5.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C.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6.如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是保卫细胞,它们成对存在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7.植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与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叶片的结构中,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是()A.表皮细胞B.气孔C.叶肉细胞D.叶脉9.如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开合的情况,则该物质是()A.水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10.下列关于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B.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只有水蒸气能从气孔排出D.只有氧气能从气孔进入11.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①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②降低植物体的温度③促使水分和无机盐从根上升到叶片④促使体内的有机物分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蒸腾作用的意义()A.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向叶运输B.促进植物体吸收水分C.降低叶面的温度,防止植物体被灼伤D.促进植物的根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吸收13.为了有利于移栽树木的成活,常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原因是()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D.加速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14.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产生向上的拉力,促进水分向上运输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蒸腾作用可降低植物叶面温度,避免阳光灼伤D.蒸腾作用丧失了大量水分,对植物生活不利15.澳洲杏仁桉的高可以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木。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19小题)1.有“行道树之王”之称的悬铃木树形雄伟,高可达35米,其顶端的叶片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起重要作用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故顶端的叶片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C符合题意。
故选:C。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贮存在体内【解析】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植物吸收的水分除少部分用于植物体的生理活动外,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有重大意义;对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重大作用,A符合题意。
故选:A。
3.德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如图)。
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
其原因主要是()A.降低蒸腾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D.降低呼吸作用【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A。
4.有一位植物学家曾经分析一株玉米一生中吸收的水的用途后,进行了如下表统计。
从数据分析:剩下的202106g水到哪儿去了呢?()生长期需水总量:204228g;作为植物体组织成分的水:1872g;维持生命活动的水:250g;A.通过根的吸收作用吸收了B.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了C.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利用了D.通过叶的呼吸作用释放了【解析】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植物体维持生命及构成自身组织成分的水占总用水量:(1872+250)/204228≈1%,可见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2022年济南版七年级上《第1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同步练习(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绿色植物B.鱼类C.人类D.病毒2. 下列对自然界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钱虽然细小,但是有根,不易倒伏B.苏铁会开花,属于最高等的植物被子植物C.海带叶片的叶肉细胞在光照作用下会进行光合作用D.胎生狗脊到了夏天,叶片背面会长出很多孢子囊,内有繁殖作用的孢子3. 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马尾松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紫菜根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肾蕨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4. 如图为植物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5. 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含糖量高,特别甜,其原因是( )A.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B.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C.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很旺盛D.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6. 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于同一株天竺葵的同一部位上,分别采摘一片绿叶用下表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染色的结果是( )叶片编号①②③采集时间清晨傍晚深夜叶片状况大小、质量、生长状况相近处理方式“脱色”、碘液染色A.①叶染色最深B.②叶染色最深C.③叶染色最深D.①②③叶染色相同7.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C.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D.油菜和石花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8. 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过程①,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B.我们吃的马铃薯中含有大量淀粉,它是通过③过程合成的C.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通过⑤过程,其中一小部分水分主要通过②过程散失D.④过程是通过输导组织的筛管完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________形式送入大气,然后水主要以________形式回到地面。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A.小草B.海洋C.岩石D.森林2 . 有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发现灌木丛比裸地的空气相对湿度大,这是因为植物有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3 .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A.表皮B.保卫细胞C.气孔D.角质层4 .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大树光合作用产生氧降低周围空气温度,更新空气B.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的空气温度,能增加大气湿度C.大树枝叶遮挡了阳光的照射D.大树储存有机物多5 .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进行的。
A.叶片B.根C.茎D.叶脉6 .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的生理活动只有呼吸作用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长高的主要原因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7 . 2018年底,武城县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建成区绿地率≥32%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0m2,大面积增加了绿地植被,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8 . 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下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丁的作用是进行对照B.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水分下降最多的是甲C.装置乙、丙分别和丁组合,可以探究气孔在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D.装置甲和丁组合,可以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9 . 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这里所说的气体指的是A.空气、水蒸气、氮气B.二氧化碳、氧气、氮气C.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D.水蒸气、氧气、空气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茎中的筛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B.有些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下表皮,这有利于气体更好地进行交换C.植物可以通过控制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D.移栽树苗时常常带一个土坨,这样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保证树苗移栽成活11 . 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对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C.植物体吸收的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D.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12 . 柳树叶片正面绿色深,背面绿色浅的原因是()A.正面上表皮比背面下表皮薄B.上表皮比下表皮的叶绿体多C.栅栏组织比海绵的叶绿体多D.海绵组织比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多13 . 烟蜜薯是由烟台农科院培育的一个红薯新品种,具有含糖高、软糯蜜心、营养丰富、低热量等优点。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夯实基础
1.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移栽树苗时,去掉一部分枝叶有利于幼苗的成活,这是为了降低了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吸收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 气孔、根毛
B. 根毛、导管
C. 根毛、气孔
D. 生长点、叶肉
3.第23届省运会将于2014年在我市举办,各县市区均投入一定财力进行城市绿化.在移栽一些树木时,绿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叶,个别还采取遮阳措施,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吸收作用
4.昌乐西瓜以其品种齐全、质量优而闻名.在西瓜结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要大量浇水.这时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果实膨大
二、能力提升
5.下列叙述不属于蒸腾作用的意义的是()
A. 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B. 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C.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D.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6.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A. 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
B. 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 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
D. 以上三项都是
7.在下列植物的生理功能中,对地球的水循环有重要意义的是()
A. 光合作用
B. 吸收作用
C. 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
8.青州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品系繁多,科研人员和果农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下列有关蜜桃栽培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桃树的开花季节,果农会通过人工授粉来提高蜜桃的结果率
B. 若某桃树的一个枝条的叶子全部出现白化现象.则该枝条会细胞的基因可能发生改变
C. 果农每年要对桃树进行冬季和夏季修剪,这样做有利于蜜桃蒸腾作用
D. 为提高密桃的产量,应在生长过程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
三、课外拓展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株盆栽植物的植株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进袋口,进行了与如图相关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晴天的上午,可看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凝结而成的.
(2)有同学在下午打开塑料袋,迅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袋内,结果带火星的木条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支燃着的木条,结果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10.(曲靖)水分和无机盐能从植株的根部向上运输,主要动力来自于()
A.光合作用
B.扩散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11.(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2.(郴州)根据所学的植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能不断通过根吸收水分并且运输到其它器官,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作___________用.
(2)农业生产上提倡合理密植农作物,主要是可以充分利用___________能,促进农作物的___________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护绿和低碳上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措施).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C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C正确.2.C
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
3.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B正确.;
4.C
二、能力提升
5.A
解析: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C.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D.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6.D
7.D
8.C
三、课外拓展
9.(1)蒸腾作用;水蒸气
(2)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3)木条熄灭;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四、中考链接
10.C
11.C
12.(1)蒸腾;
(2)光;光合;
(3)气孔;
(4)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