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表格式音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34
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魅力教案目标:1. 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节奏感的培养。
2. 旋律的理解和表达。
3. 音高的认知和感知。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乐谱或歌词。
3. 音乐器材,如小鼓、手铃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摇摆、跳跃等,以放松身心。
2. 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二、音乐元素认知(10分钟)1. 引导学生聆听一段简短的音乐,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段音乐的感觉和特点。
2.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其含义。
三、节奏感培养(15分钟)1. 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学生用双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跟随节奏拍打。
2.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小鼓或手拍等乐器,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奏。
四、旋律理解和表达(15分钟)1. 播放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尝试跟唱。
2. 分组合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写简单的歌词,展示给全班。
五、音高认知和感知(15分钟)1. 使用手铃或其他音高可调的乐器,引导学生按照音高的高低顺序演奏。
2.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使用音高不同的乐器,创作简单的音乐片段,并进行演奏。
六、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片段或歌曲,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尝试使用简单的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讨论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和歌词,评估其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和内容。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3篇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音乐中表达出来对朋友的珍惜之情,能够产生并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并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学会乐句并进行乐句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教师总结: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
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教师进行总结。
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初步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后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什么样的。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是抒情、温柔的,速度是稍慢的。
2.接下来教师弹琴,同学们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歌曲的旋律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总结出歌曲旋律出现重复部分,其作用是强调情感。
3.紧接着教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歌词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团结友爱、热情友好、珍视友情的情感。
4.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并且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乐句,歌曲可以划分成几句。
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乐句这整个音乐句子的表达完整,一般是4-8小节,歌曲可以划分成四个乐句。
5.最后,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2)在演唱完毕后,请学生推荐认为唱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同学上台表演。
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用歌声来表示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聆听歌曲《劳动歌》。
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因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的内容。
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的。
三、小结,下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聆听歌曲《海娃的歌》。
二、歌曲表演《种玉米》。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海娃的歌》。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那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3、复听歌曲,边听动作边表演。
二、学唱歌曲《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提示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附点要唱得清楚,连续的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下课课后反思:小学第二册音乐教案篇2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盼红军》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精品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本教案为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精品表格式教案,使用的教材为部编本人教版。
本教案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1. 单元:彩虹2. 单元:春天的变化3. 单元:音符与节拍4. 单元:夏天的风5. 单元:美丽的祖国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逐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和乐趣。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乐符号、节奏等。
2. 能够简单歌唱,并用正确的发音唱出歌曲。
3.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唱歌、认识音符- 难点:掌握节奏感教学内容单元:彩虹- 歌曲:《彩虹》- 活动:唱歌、认识颜色、画彩虹单元:春天的变化- 歌曲:《小兔子乖乖》- 活动:唱歌、动作伴奏、琴声模拟单元:音符与节拍- 歌曲:《音乐四季》、《小星星》- 活动:认识音符、合奏、掌握节奏感单元:夏天的风- 歌曲:《夏天的风》、《追梦人》- 活动:唱歌、动作伴奏、齐唱、分组比赛单元:美丽的祖国-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 活动:唱歌、国旗折叠、国旗下讲话、国旗下唱歌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音符活动目标- 能够认识音符的外形。
- 能够自信地唱出歌曲。
活动流程1. 学生观看音符的图案,老师现场演示音符的发音。
2. 学生和老师一起演唱《小星星》。
3. 学生结合歌曲中的音符,认识音符的外形和发音。
活动二:画彩虹活动目标- 能够手工制作彩虹。
- 能够根据歌曲唱出对应的颜色。
活动流程1. 学生观看彩虹的图片,老师演唱《彩虹》。
2. 学生结合歌曲里的颜色,手工制作彩虹。
3. 学生结合手工制作的彩虹,唱出歌曲里面对应的颜色。
总结本教案针对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设计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感受美妙和乐趣,并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和节奏,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是一份充满实用价值的精品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湘教版)课题课天天好心情课型综合教学内容1、新学期畅想集体舞活动《快乐小舞曲》课时课时教具录音机、图画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快乐小舞曲》的基本动作。
能力目标: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愉悦。
情感目标:能够积极的乐于参与《快乐小舞曲》的集体舞活动。
教学重点学习基本的动作教学难点创编集体舞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意图组织教学1、新年问候、新年祝福。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导入1、新学期开始了,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好吗?请同学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画面要精美。
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进行制作学习计划卡。
1、各抒己见。
勾画蓝图。
进行制作。
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良好的氛围。
集体舞活动1、初听这首乐曲,体会乐曲的节奏。
再次感受乐曲体验情绪。
听音乐自由手舞足蹈。
用语言来表达舞的兴致。
随音乐唱一唱歌曲。
再唱一编让学生们在听到歌中那些让人高兴的地方,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或看图片想并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高兴的心情。
1、拍手、感受拍子。
体验。
作动作。
说一说。
唱歌曲。
自由表现。
用舞蹈、集体的多人的形式。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意图创编教学1、讲解创编的要求。
分组创编,教师适时指导。
师生同跳集体舞。
1、了解要求。
创编活动。
集体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后反思课题课天天好心情课型综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天天好心请》。
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律动。
课时第二课时教具录音机、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学会演唱《天天好心请》这首歌曲。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律动来表现歌曲。
情感目标:能够表现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趣。
XX年二年级音乐下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丁庄镇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学科(课时备课)第六单元第1课时主备教师:柳青使用教师:教学课题《打花巴掌》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学唱《打花巴掌》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一、掌握歌曲节奏,巩固复习节奏型XXXX二、完整演唱歌曲,巩固打击乐器教学手段教具(学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教学方法学法、歌曲导入采用旧知识导入。
2、歌曲学唱采用教师示范法、听唱法、比较法等。
3、歌曲拓展采用听赏法。
主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使用教师(建议)丁庄镇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学科(课时备课)第六单元第2课时主备教师:柳青使用教师:教学课题《陀螺》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学唱《陀螺》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区别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并试着选择不同的伴奏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
通过唱歌、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手段教具(学具)准备、钢琴。
教学方法学法、歌曲导入采用旧知识导入。
2、歌曲学唱采用教师示范法、听唱法、比较法等。
3、歌曲拓展采用听赏法。
丁庄镇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学科(课时备课)第六单元第3课时主备教师:柳青使用教师:教学课题《玩具交响曲》课型新授教学内容聆听管弦乐《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初步欣赏《玩具交响曲》,感受音乐并用动作或线条表现音乐。
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歌曲音调,创编葡萄成熟后的《玩具交响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和敢于当众歌唱表演的信心。
2021年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5篇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1教学内容:唱一唱《采山》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3.能歌曲节奏用乐器伴奏.教学重难点: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采山》.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_ __.__ _的节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木鱼,手铃,沙锤.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发声练习2/4 1 3 | 5 — | 54 32 | 1 —||Wu wu wu wu wu wu三.新授.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有没有去爬过山呀?你都在山上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今天就请各位同学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采山〞,看看我们都能有什么收获?2. 板书课题:《采山》,学生齐读课题.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4.师:歌曲里的朋友都在山上采到了些什么?带着老师的问题复听歌曲.(木耳,蘑菇等山菜)模仿小朋友采蘑菇,采木耳的情境动作.5.师简介歌曲:采山是根据民歌音调所创作的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们菜山时的愉快心情和获取果实后的喜悦气氛.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的情绪学唱歌曲吧!6.按节奏朗读歌词.7.教唱歌曲.师采用分句教唱,先唱谱2遍再带入歌词教唱2-3遍.最后由学生随琴唱,唱的不熟的地方老师指出并带唱.指出_ __.___的节奏,带学生打一遍,找出歌曲里相同的两种节奏.8.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动画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自由舞蹈.四.创编与活动1.师生共同创编,为歌曲编创动作表演歌曲.然后请学生分组演.2.指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指名学生上台演奏.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采山这首歌曲,你们要向山里的小朋友学习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只有通过自己积极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盛的果实.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2教材分析:《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时也在教育同学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维护动物,维护我们的家园---地球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能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的演唱,生动地表示出小动物的各种形象,并能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创编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动作.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词的创编,歌曲最后一句的休止符教学用具:钢琴.卡片.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放一段音乐律动《数鸭子》)目的:增进师生感情,缓解同学的紧张情绪,同时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二.准备练习师:小朋友们,看来你们今天的心情不错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音乐乐园,好吗?生:好…….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看一个画面(出示课件)2/4 1 3 4 ︱5 5 ‖小猫喵喵上面写有音符和歌词,大家一起来念念歌词好吗?生:小猫喵喵师:读得真棒!原来是小花猫想给我们唱歌呢,你们想听吗?现在蓝兔姐姐扮演小猫唱给你们听好不好?师:唱……,你们也唱唱(生唱后),那你们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他们又是怎样叫的?(提问)生:同学唱,老师可用打击乐为其伴奏目的:为学歌曲和创编做铺垫.三.导入新课:师:你们真是个天才.那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想和小动物做好朋友吗?要和小动物交朋友就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喜欢做些什么?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家都要维护它们,可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出示课件)——《谁在叫》,看看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些什么.四.授新课:1.听范唱:师:认真听歌曲,找一找哪种小动物藏在歌曲中?看谁听得最仔细.2.生回答找到的小动物,它们的动作怎么做?:(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小老鼠,小鱼,鸡妈妈),出示歌谱师:你们能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吗?谁来试一试.(可个人,可集体)3.学唱歌曲前半局部:(1)听老师范唱师:你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真好听,蓝兔姐姐也想唱一唱,你们要是愿意可以小声的跟我唱一唱.(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师:蓝兔姐姐唱得好听吗?你们也唱唱,我给你们伴奏,好不好?生:唱小动物叫声局部.(2)教唱〝啦〞局部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唱〞啦〞局部,你们区别一下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师唱)生:有一句比较平,有一句象是下坡的感觉.师:那你们能用动作来平稳与下坡的感觉吗?(提问个人----全体)(3)同学选择各种不同的形式扮演歌曲前半局部.(做动作,演唱,打击乐伴奏)师:蓝兔姐姐这有一些打击乐器,我想请几为小朋友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由选择乐器),其余的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演唱前半局部.4. 听唱法学唱歌曲(1)师:扮演得太精彩了!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的后半局部,作一次小侦察兵,去侦察小动物的小秘密,看看他们都喜欢做些什么?(播放后局部音乐) 师:解释歌词,让同学了解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2)师:你喜欢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唱唱 (同学找到一句,跟钢琴学唱一句.)重点最后一句半拍休止的唱法,生断气连,象弹球一样.6.复听歌曲后半局部,生随音乐小声哼唱.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轻声地再随音乐跟唱一次,边唱边根据歌词简单地编上动作,看谁唱得好又编得好.(课件播放音乐后半局部)7.带领生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生对唱.分组唱.领唱(师)同学们真认真,唱得真好,看到你们唱,蓝兔姐姐也有唱的激动了,这样吧,我和你们一起合作好不好?这歌谱上写有〝领〞字的地方让蓝兔姐姐唱,写有〝齐〞字的地方你们来唱,有信心唱好吗?生:有…(师生对唱)师:现在我建议这边的小动物你们来唱领唱局部,剩下的小朋友唱齐唱局部,并各自给自身的音乐编上动作.8.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组上台进行扮演唱.五.创编简单的歌词: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需要维护的小动物,比方我们熟悉的大熊猫,袋鼠等.在所有的动物中,你还熟悉哪些动物,他们的叫声是怎样的?我们也把他们编成歌词唱一唱好吗?1.分小组讨论编创新歌词.师:像蓝兔姐姐,我知道青蛙和喜鹊并且喜欢它,我给你们编一段好不好?(青蛙呱呱,喜鹊喳喳,啦啦啦啦啦….)好听吗?请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吧,下面轮到你们了,我先给你们小组讨论几分钟,等会可要到你们扮演了,开始讨论吧.2.分小组扮演自身的歌,并对其进行评价(同学教师均可)3.老师放音乐伴奏,小朋友们边唱边扮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六.小结:美育渗透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维护它.保护它,更不要去伤害它,它们是那样的可爱,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谁在叫》这首歌,从现在开始,维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用你们的歌声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加美丽!(播放《谁在叫》,全体同学边唱边离开教室)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3【教学目标】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教学重难点】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学一学导入新课: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二.听一听欣赏《单簧管波尔卡》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4.学生创作图形谱.5.演示图形谱.三.跳一跳1.简单介绍波尔卡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2.师生共跳波尔卡.四.想一想,说一说.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下课)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4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音乐中表达出来对朋友的珍惜之情,能够产生并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知识与技能】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并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难点】能够学会乐句并进行乐句的划分.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_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教师总结: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初步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后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什么样的.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是抒情.温柔的,速度是稍慢的.2.接下来教师弹琴,同学们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歌曲的旋律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总结出歌曲旋律出现重复部分,其作用是强调情感.3.紧接着教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歌词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歌曲团结友爱.热情友好.珍视友情的情感.4.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并且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乐句,歌曲可以划分成几句.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乐句这整个音乐句子的表达完整,一般是4-8小节,歌曲可以划分成四个乐句.5.最后,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1)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2)在演唱完毕后,请学生推荐认为唱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同学上台表演.(3)随后教师进行提问:为什么这位同学唱的好听?学生自由回答(他/她有感情地在唱,并且有一些手势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之情).(4)教师总结.并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该歌曲.6.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三)拓展延伸教师播放《海洋》,学生整首聆听.并提问学生:刚才我们听了另外一首_年悉尼奥运会的主题乐曲,大家谁能说出它的名字?(《海洋》).再次提问学生:你感觉这首乐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悠长.天籁)接着提问大家:如果你是奥运会的运动员,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发言(运动员们真棒,他们为祖国争了一口气.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争光).最后,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相信,如果你们是一名运动员的话,一定也会为祖国争光的.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同学们跟着课本上的旋律听音乐,用la轻声跟着哼唱.全体起立.老师指挥,学生分乐句向四个方向转身踏步,表现进行曲那种雄壮有力的风格.(四)小结作业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和你》同学们跟老师共同回顾一下本节课的所学习的内容?通过聆听与歌唱我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深情,富有感染力.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在课堂的最后,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在课后在网上搜索其他有关奥运会其他的的乐曲下节课进行一个分享.四.板书设计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5教学目标1.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2.通过聆听.演唱歌曲,体会劳动的愉快,并用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表演活动.3.为歌曲创编歌词.教学重点: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教学难点:编创歌词并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6665|63|我们来劳动呦,6665|6—|哎啰哎啰哎.二.导入师:同学们,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写完作业,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生:有师:谁来说一说你都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家务活呢?生:扫地等师:你们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我们音乐课上来了一位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音乐)生:洗手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洗手绢》.三.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小朋友在洗手绢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生:开心师:这位小朋友在洗手绢时非常高兴,因为劳动最光荣.2.模仿洗手绢师:同学们,你们会洗手绢吗?咱们一起来边喊口号边模仿洗手绢的动作.3.复习反复记号4.读歌词5.教师范唱6.学唱歌曲7.处理歌曲8.跟伴奏演唱歌曲9.师生合作演唱歌曲_.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四.表演师: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那?1.跟老师一起表演2.分组表演3.找学生到台前表演五.创编歌词师:同学们表演的很逼真,在家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那你们能不能把自己会做的家务活融入到歌词中,把歌词改编了呢?1.找学生演唱改编的歌曲2.表演改编的歌曲六.下课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知道了咱们班有这么多的劳动小能手,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更多的劳动本领.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一些基本的儿歌和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音乐,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知识1.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乐谱的基本元素3.音符和节拍的认识第二单元:儿歌欣赏与演唱1.学习一些经典的儿歌,如《小星星》、《拔萝卜》等。
2.了解儿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3.培养学生的合唱和个人表演能力。
第三单元:乐器的认识与演奏1.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2.学习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3.通过合唱团和乐器合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和协调能力。
第四单元:舞蹈表演1.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2.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的训练。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身体灵活性。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通过幻灯片或图片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和歌手。
3.让学生试唱一些简单的旋律,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第二课:乐谱的基本元素1.介绍乐谱的基本元素,如音符、休止符、节拍线等。
2.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读谱并演奏简单的节拍。
3.组织学生合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星星》。
第三课:儿歌欣赏与演唱1.播放一些经典的儿歌,让学生欣赏并跟随节奏拍手或哼唱。
2.教授一首儿歌的歌词和动作,让学生跟着学习并演唱。
3.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第四课:乐器的认识与演奏1.通过图文展示,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2.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其外形和演奏方式。
3.组织学生进行乐器合奏练习,培养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课:舞蹈表演1.教授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练习和理解节奏感。
2.选取一首适合的歌曲,让学生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3.通过集体排练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1.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