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习题MS
- 格式:ppt
- 大小:319.50 KB
- 文档页数:27
gcms测试题以下是有关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GC-MS中,哪个部分对真空要求最高?A. 进样口B. 离子源C. 质量分析器D. 检测器2. GC-MS的离子源对载气中氧气的分压有何要求?A. 无特别要求B. 越高越好C. 越低越好D. 中等水平3. GC-MS中,质谱图相对丰度的含义是什么?A. 把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其他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B. 其他离子峰的强度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C. 所有离子峰的强度都定为相同,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D. 其他离子峰的强度都定为相同,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4. 如何清洁GC-MS中的离子源表面污垢?A. 用氧化铝或特制砂纸擦拭,然后加入丙酮超声反复清洗。
B. 用清水擦拭表面。
C. 用酒精擦拭表面。
D. 用高压气体吹拂表面。
5. 在质谱图中,哪个信息最有价值?A. 分子离子的质荷比B. 分子离子的强度C. 其他离子的质荷比D. 其他离子的强度6. GC-MS选择固定相时,除了与气相色谱相同的要求之外,还需考虑什么问题?A. 高温时固定液的流失问题B. 高压时固定液的稳定性问题C. 低压时固定液的挥发性问题D. 常温时固定液的结晶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 GC-MS中,载气可用作什么?A. 氮气可用作GC-MS的载气。
B. 有时GC-MS可以用甲烷作载气。
C. 氢气可用作GC-MS的载气。
D. 氧气可用作GC-MS的载气。
2. GC-MS中,质谱图相对丰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A. 把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其他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B. 其他离子峰的强度定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原始谱图的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之比较,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C. 所有离子峰的强度都定为相同,用相对百分比表示。
LC-MS(ESI-MS)质谱仪使用授权测验1.质谱图的横坐标代表_质荷比值___; 纵坐标代表离子流强度_。
2.什么是ESI技术?请简单叙述离子化技术的过程。
答:ESI是指电喷雾离子源,是质谱中较常用的一种离子化方式,这是一种软电离源,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成气相离子,进而进行MS分析,能使大质量的有机分子生成带多电荷的离子。
过程:在喷雾毛细管端产生带电雾滴,通过溶剂蒸发和雾滴分裂使带电雾滴变小,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至生成很小的带电雾滴,由很小的带电雾滴产生气相离子。
3.ESI离子化技术常见加合离子峰有哪些?某化合物M平均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为663.1,准确分子量(exact mass)为662.2,质谱图上出现m/z为1347.5的正离子峰,如何解释?答:ESI离子化技术除了出现准离子峰(M+H+)外,还经常出现加和离子峰,常见的正离子有:M+Na+ ;M+K+; M+N H4+;常见的负离子加和离子有:M+Ac-; M+Cl-;出现何种加和离子与样品的溶液相关。
如果样品浓度太大时,会出现二聚体准分子离子峰(2M+H+),或者二聚体加和离子峰2M+Na+。
1347.5的正离子峰为2M+Na+,即662.2+662.2+23=1347.4。
4.LC-MS(ESI-MS)质谱仪对测试样品的要求是什么?某样品含有少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可否进行测试?答:要求:(1)极性大;(2)分子量范围在50-2000之间;(3)不含有表面活性剂和金属有机物及磷酸盐等;(4)对分辨率要求不高;(5)不含固体颗粒;(6)浓度必须小于100ppm。
不可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表面活性剂,容易导致强残留。
5.怎样制备进样样品?请简述其过程答:一般制样可以分为三种方法:(1)蘸进样:主要对于浓度大的样品,用针尖蘸取微量样品(已溶于溶剂的样品),溶于甲醇中,充分搅拌,即可进样。
(2)针尖进样:对于中等浓度的样品,针尖吸取样品,然后打出,针尖里的残留样品,溶于甲醇,搅拌即可进样。
第十五章质谱法 - 经典习题1.某未知物经测定为仅含C、H、O的有机化合物,其IR光谱显示在3100-3700cm-1之间无吸收,其质谱如图15-1,试推断其结构。
图15-1 未知物的质谱图解:(1)分子离子峰(m/z 136)较强,说明此分子离子结构稳定,可能具有苯环或共轭系统。
(2)查Beynon表136栏下,含C、H、O的只有下列四个分子式:a.C9H12O(U=4)b.C8H8O2(U=5)c.C7H4O3(U=6)d.C5H12O4(U=0)(3)m/z 105为基峰,提示可能为苯甲酰离子(C6H5CO+)峰(见教材附录十二),m/z 77、 m/z 51、m/z 39等芳烃特征峰的出现也进一步证实了苯环的存在。
(4)m/z 56.5、m/z 33.8两个亚稳离子峰的出现表明存在下列开裂过程:(5)根据上述解析推断,证明未知化合物含有苯甲酰基C6H5CO(U=5),这样即可排除分子式中的C9H12O(U=4)、C7H4O3(U=6,H原子不足)及C5H12O4(U=0),唯一可能的分子式为C8H8O2(U=5)。
(6)由分子式C8H8O2扣去苯甲酰基C6H5CO,剩余的碎片为CH3O,则可能的剩余结构为-CH2-OH或CH3O-。
(7)将苯甲酰基C6H5CO与剩余结构单元相连接,得到以下两种可能结构:由于该样品的IR光谱在3100~3700cm-1之间无吸收,提示结构中应无-OH,因此该化合物的结构为A。
(8)验证质谱中各峰的归属:验证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结构式是合理的。
2.已知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9H18O,IR光谱显示在~1715cm-1处有强吸收,在~2820cm-1、~2720cm-1处无吸收,其质谱如图15-2所示,试推断其结构。
图15-2 未知物C9H18O的质谱图解:(1)由分子式C9H18O求得化合物的不饱和度U=1,且含有一个O原子,可能为一个羰基,故未知物可能是羰基化合物。
质谱分析习题一、简答题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A 1和4B 2和3C 5和6D 2和3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A 100:1.1B 100:2.2C 100:3.3D 100:4.4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A C6H6B C6H5NO2C C4H2N6OD C9H10O2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A 醚B 醇C 胺D 醚或醇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CH2CH3C CH3(CH2)3COOCH3D CH3COO(CH2)3CH3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A m/z 15B m/z 29C m/z 43D m/z 7110.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A m/z 93B m/z 93和m/z 95C m/z 71D m/z 71和m/z 73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A MB M+1C M+2D M及M+2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R1-(CH2)3-COOCH3B R1-(CH2)4-COOHC R1-CH2(CH3)-CH2-CH-COOHD B或C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