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法国
- 格式:ppt
- 大小:679.00 KB
- 文档页数:50
外国文学2复习题一、填空: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 1848 年为界分为前后时期,前期文学高峰在法国,后期高峰在俄国。
2.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3. 恩格斯以作家巴尔扎克为例,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精辟论述。
司汤达是在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有关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的。
4.《红与黑》作者是司汤达,它的副标题是 1830年纪事。
5.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6.《红与黑》中与于连有感情纠葛的女性是德瑞那和玛特儿小姐。
6.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大资产阶级。
7.巴尔扎克用编年史法和人物再现法将90多部小说联系在一起,总名为《人间喜剧》。
8.“伏盖公寓”是小说_____《高老头》________中的场景。
9.“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这句向社会挑战的话出自《高老头》中的______ ___拉斯蒂涅____之口。
10.《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著名的_____吝啬鬼________的典型。
11.《高老头》中对拉斯蒂涅成长有直接影响的是伏脱冷、鲍赛昂夫人、高老头。
12.《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巴黎、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
13.《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14.厄弗里蒙侯爵兄弟是《________双城记_____》中的人物。
15.《双城记》中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决心自食其力的青年是代尔那,为了心爱的人获得幸福牺牲自己,甘愿代替她丈夫走上断头台的是卡尔登。
16. 标志果戈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成熟的作品是《钦差大臣》。
17.乞乞科夫是作品《____死魂灵_________ 》中的主要人物。
18.《死魂灵》中的吝啬鬼叫泼留希金,中心人物是乞乞科夫。
19.《死魂灵》中,凶狠残暴的兽性地主是_____罗士特来夫___。
20.为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批判方向的是果戈理,他把批判矛头指向沙皇制度和农奴制度。
从司汤达的《红与黑》窥探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思潮摘要:一直以来,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正是产生各种文学思潮的温床,正如十九世纪的欧洲。
广阔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为作家们提供丰富的作品题材。
因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使这个年代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尤其是以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和福楼拜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使小说本身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题材,而且在欧洲的小说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其中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更是在题材、手法、塑造的典型人物以及细致的心理分析上,充分的表现了作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理念,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红与黑现实主义司汤达典型批判正文:一、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及其著作《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原名马利•亨利•贝尔。
生于律师家庭,七岁丧母,具有启蒙思想的外祖父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七岁时即投笔从戎,在拿破仑军队中担任骑兵联队军曹、少尉、副官等职。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侨居意大利,在此期间,他同情并参与烧炭党人反抗奥地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加入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1821 年,司汤达返回巴黎。
法国七月革命后,任法国驻意大利两个小城的领事。
1841 年请假回到巴黎,第二年三月中风去世,终年六十岁。
在司汤达49 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始终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大搏斗的时代,足迹遍及巴黎和外省的许多地方,他利用细腻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准确地体会出了社会不同阶级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内心与情感上的变化,为以后在《红与黑》中各种人物的描写搜集了大量的素材。
其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阐述现实主义原则,贬斥已经过时的古典主义,认为“文学就是社会的表现”,“学习莎士比亚就要像莎士比亚一样表现当时的风尚,不是去直接模仿他的戏剧,而是应该像这位伟大人物学习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研究方法,和为我们同时代人创作他们所需要的悲剧的艺术。
第七章 19世纪⽂学(⼆)(批判现实主义⽂学) 19世纪⽂学是指法国“七⽉⾰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命”(1871)。
这⼀时期⽂学包括:浪漫主义⽂学、批判现实主义⽂学(主流)、早期⽆产阶级⽂学。
理解后简答题19世纪⽂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活。
注重反映现实⽣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物”的悲剧命运。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学发展状况:⽆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学和德国⼯⼈⾰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宪章派⽂学:1是世界⽂学第⼀次出现的⽆产阶级性质的⽂学,19世纪三四⼗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性、⼴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琼斯和林顿。
德国⼯⼈诗歌(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最的⽆产阶级诗⼈):加⼊“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个出⾊的⽆产阶级歌⼿。
恩格斯称他“德国⽆产阶级第⼀个和最重要的诗⼈”。
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学代表⼈物及作品:梅⾥美: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的作家。
常常从道德的⾓度“研究⼈的⼼灵”发掘未经现代⽂明“洗礼”的⾃然状态下雄伟顽强的原始⽣命形态。
《卡门》:(极富浪漫主义⾊彩的爱情悲剧)主⼈公卡门是⼀个“拥有娇⼩⽽出⾊的姿态,热情如⽕的⼤眼睛中不时射出凶暴的眼神”的奔放⽽浪荡的、吉⼘塞⼥郎。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以“客观⽽⽆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中的主⼈公爱玛是⼀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形象。
53道外国文学常识填空题,都是高分必备!1.荷马史诗分为《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前者描写部落战争(特洛伊战争),后者写战后漂泊。
2.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3.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4.欧里庇德斯代表作:《美狄亚》5.阿里斯托芬是“喜剧之父”,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代表作品有《阿卡奈人》《云》《鸟》等。
6.《伊索寓言》是这时期的代表作,相传作者是一位叫作伊索的奴隶,主要表现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是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集。
艺术上,善于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动物赋予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
比较著名的有《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农夫与蛇》《龟兔赛跑》《乌鸦和狐狸》等。
7. 但丁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
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有《神曲》《新生》《飨宴》《论俗语》《帝制论》。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神曲》按宗教思想构思分成《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写成。
8.但丁、彼特拉克被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
9.塞万提斯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主要作品:历史剧《奴曼西亚》。
另外,还有《堂吉诃德》。
10.莎士比亚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人们尊称他为“莎翁”。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按体裁可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四类。
11.喜剧:《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喜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12.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3.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奠基者。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十九世纪中后期包括30年代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
这是欧洲资本主义从确立、巩固、到进入垄断的时期。
这段时期欧洲文学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浪漫主义文学依然存在;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流;自然主义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纷纷出现;无产阶级文学在四十年代进入初期发展时期。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
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览: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
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开始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法国的: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