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
- 格式:docx
- 大小:36.56 KB
- 文档页数:6
多糖在生物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它们在生物体中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将从能量储存、结构支持、细胞通讯和免疫调节四个方面具体介绍多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一、能量储存多糖在生物体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存在。
葡萄糖是多糖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以通过糖原的形式在动物体内以多糖的形式储存起来。
当生物体需要能量时,多糖会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分子,进而供给细胞进行能量代谢。
这种能量储存的方式在动物体中尤其重要,因为多糖相对于脂肪和蛋白质来说,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
二、结构支持多糖在生物体中还起到结构支持的作用。
例如,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就是一种多糖,它可以提供细胞壁的结构稳定性,使细胞能够保持形态和支撑细胞组织。
此外,动物体内的软骨和硬骨中也含有多糖成分,它们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动物提供基本的结构支持。
三、细胞通讯多糖在细胞通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体中,细胞表面有许多分支的多糖结构,称为糖基化产物。
这些多糖结构可以通过与其他细胞表面的多糖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细胞间的粘附和传导信息。
细胞黏附和通讯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多糖的参与使得细胞能够协调、互相识别和相互作用。
四、免疫调节多糖在生物体中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多糖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它们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产生。
此外,多糖还可以通过与机体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从而调控免疫反应的过程。
多糖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免疫治疗和疫苗开发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多糖在生物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能量储存、结构支持、细胞通讯和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功能。
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多糖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深入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一步。
十种常见的多糖一、引言多糖是由若干个单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十种常见的多糖,包括纤维素、壳聚糖、明胶、海藻酸钠、玉米淀粉、葡聚糖、甘露聚糖、低甲基化果胶、半乳糖醛酸和角质素等。
二、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由β-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此外,纤维素还是造纸工业中重要的原料。
三、壳聚糖壳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氨基残基和D-葡萄氨基残基交替排列而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海洋生物中。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四、明胶明胶是由牛、猪等动物的皮肤、骨骼等组织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主要由三种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和甲硫氨酸)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五、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由海藻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主要由α-L-岩藻糖和β-D-半乳糖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凝胶性,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六、玉米淀粉玉米淀粉是由玉米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主要由α-D-葡萄糖分子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凝胶性,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七、葡聚糖葡聚糖是由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真菌和甲壳类动物中。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八、甘露聚糖甘露聚糖是由α-D-甘露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真菌和细菌中。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九、低甲基化果胶低甲基化果胶是由果胶酸分子经过部分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中。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凝胶性,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生物医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多糖的十大基本介绍功效,21 世界是多糖的时代,贩卖时代的产品。
、抗肿瘤活性;二、抗衰老作用;三、促进蛋白质与核酸合成;四、抵抗放射破坏并增加白细胞含量;五、抗溃疡与抗炎症;六、降低血糖;七、降低血脂抗血栓;八、保肝护肝;九、抗凝血作用;、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多糖一、定义:多糖是多聚糖的简称,有10 个以上的单糖基通过主键连接而成的高聚物。
一般由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单糖基组成。
二、分类:包括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菌类多糖(真菌多糖属菌类多糖:活性成分:真菌多糖的活性成分是具有分支的EM 1 -<3) -D葡聚糖,这些活性成分具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由主键连接的葡萄糖基组成。
真菌多糖的活性成分除E-(1-3)-D 葡聚糖外,还有几丁质。
四、真菌多糖的特点:安全:无毒副作用。
二)、不能消化、分解:由于多数真菌多糖的分子结构为E-(1-3)-D 葡聚糖,而人体内缺乏E 淀粉酶。
因此,E类的真菌多糖进入人体后,不会被消化分解。
E类多糖通过吸收,直接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药理活性。
三)、不影响血糖:由于真菌多糖不被消化、分解。
因此,不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
对糖尿病不仅无害,而还可以降血糖。
五、多糖的主要功效:一)、免疫调节:1.免疫的产生:口服多糖T小肠T小肠内集合淋巴结表石的M细胞T遇到巨噬细胞T巨噬细胞多糖受器T激活巨噬细胞T内肠道淋巴结游走到全身各处的淋巴结7激活T细胞T促进各种细胞激素、淋巴激素的产生T活化体内一连串免疫反应T提高机体对细胞、真菌、病毒... 所引起传染病的抵抗力T实现身体健康的目标般真菌多糖进入人体72 小时后,巨噬细胞的活性可达到最高点!2.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意味着对免疫具有双向作用,既可提高免疫,亦可使过强的免疫力降低。
实践证明,人体需要的是适当的免疫水平,过高、过低都可以导致人体生病。
如体液免疫水平过高,会产生大量免疫复合物。
最终导致免疫过敏性疾病。
如红斑性狼瘤、肝炎真菌多糖可以调节体液免疫,降低过高的免疫水平。
多糖是什么?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主要存在于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学术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多糖的定义、构成、分类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
一、多糖的定义多糖是由多种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连接形成了糖链,使得多糖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
多糖在化学结构上多样性,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果胶等。
它们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二、多糖的构成多糖由若干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它们通过连接形成不同长度的糖链,从而构成不同类型的多糖。
例如,淀粉由α-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纤维素则由β-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三、多糖的分类根据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和连接方式的不同,多糖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1. 多糖按照构成单糖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单一单糖组成和多种单糖组成两大类。
前者如淀粉、纤维素,后者如果胶、木聚糖。
2. 多糖按照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链多糖和支链多糖两大类。
葡萄糖聚合物淀粉和纤维素为直链多糖,而由葡萄糖、木糖等单糖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为支链多糖。
四、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多糖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能量储存、结构支持、信息传递、免疫调节等。
具体来说:1. 能量储存:淀粉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能量储存形式,而动物体内主要是糖原。
它们在需要时可以被分解为单糖,供给生物体进行能量代谢。
2. 结构支持: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同时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结构基础。
3. 信息传递:多糖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通过与多糖的结合来调节细胞的信号传导和识别过程。
4. 免疫调节:多糖还可以作为抗原和抗体的结构基础,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病原体的识别。
第一讲多糖概述多糖〔Polysaccharides〕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与人类生活严密相关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多糖的争论历程核酸、蛋白质和多糖并称为生命三大物质。
核酸、蛋白质争论进程显著快于多糖。
〔说明缘由〕1.生物体内糖的争论历程:19世纪:认为多糖是能量物质,主要争论多糖的代谢与转化途径;20世纪:认为多糖是机体的构造物质,主要争论细胞外的基质成分;21世纪:认为多糖是机体的信息物质,主要争论细胞的信号转导。
2.国内外的争论现状及争论打算美国:1986年,“糖库打算”;2023年,“功能糖组学争论打算”,争论蛋白质/糖链—细胞通讯。
日本:1991年,“糖工程前沿打算”;2023年,“糖链功能1000”打算,争论糖链功能/糖类药物。
欧盟:1994年“欧洲糖类争论开发网络”;“欧盟第四、五、六框架”,争论糖链构造与功能。
中国:跟踪性争论和探究生争论;急需国家重大科技打算支持。
作为三种生物大分子之一,糖类的争论工作和蛋白质、核酸的争论工作相比,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现在国际上多糖争论以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多糖的争论起步较晚,经过一个相对安静的时期之后,自80 年月各地的争论如雨后春笋般掀起。
3.糖链与生理病理的关系(1)与生理、病理的关系在正常生命过程中,多糖参与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免疫应答;在病理过程中,多糖参与癌变、感染过程。
(2)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作用分子内:影响蛋白质的折叠、半衰期,并对蛋白质有监护作用。
分子间:具有细胞识别、抗原性和信号转导作用。
二、多糖分类1.依据组成单糖的类别,多糖可分为:(1)均聚多糖〔homopolysaccharides〕:指由同一种单糖组成,如淀粉〔starch〕、纤维素〔cellulose〕。
糖缀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糖肽〔Glycopeptides〕糖核酸〔Glyco-nucleic acid〕糖脂〔Glyco-lipid〕肽聚糖〔Peptidoglycans〕肽聚糖〔Peptidoglycans〕糖蛋白〔Glycoprotein〕糖蛋白〔Glycoprotein〕蛋白聚糖〔Proteoglycan〕蛋白聚糖〔Proteoglycan〕(2)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s〕:杂多糖则是由多种单糖组成,如树胶〔gums〕、粘胶多糖〔mucillages〕、果胶〔pectins〕、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s〕等。
多糖知识点总结一、多糖的分类1. 按来源分:(1)植物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
(2)动物多糖:包括明胶、软骨素、甲壳质等。
(3)微生物多糖:包括藻多糖、菌多糖等。
2. 按结构分:(1)同类多糖:由同一种单糖组成,如葡萄糖多聚糖、果糖多聚糖等。
(2)异类多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单糖组成,如半乳糖胶、酸性多糖等。
3. 按性质分:(1)水溶性多糖:易溶于水,如明胶、果胶等。
(2)不溶性多糖:不溶于水,如纤维素、壳聚糖等。
4. 按功能分:(1)食品多糖:如果胶、明胶等,用作增稠剂、凝胶剂等。
(2)医药多糖:如葡聚糖、甲壳质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功能。
(3)工业多糖:如纤维素、木质素等,用作造纸、纺织、生物燃料等领域。
二、多糖的生物功能1. 免疫调节作用多糖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它可以通过刺激白细胞生成和活化,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B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抗体产生等方式,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2. 抗肿瘤作用多糖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还可以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自身抵抗肿瘤的能力。
3. 抗氧化作用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保护脑细胞、心血管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
4. 促进消化吸收一些水溶性多糖如果胶、半乳糖胶等可以在胃肠道内形成凝胶,增加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减缓血糖的升高,降低血脂,对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5. 保护肝脏多糖可以增强肝细胞内的解毒能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降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 促进骨骼生长动物多糖如软骨素、甲壳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适合于儿童、青少年、产妇、老年人等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患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三、多糖的应用1. 医药领域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抗菌等。
多糖多糖是由≥10 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并借糖苷键彼此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多糖在性质上与单糖和低聚糖不同,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形成结晶,无还原性。
在酶或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残基不等的片段,最后成为单糖。
根据营养学上新的分类方法,多糖可分为淀粉和非淀粉多糖。
(一)淀粉淀粉(starch)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存在于谷类、根茎类等植物中。
淀粉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因聚合方式不同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为了增加淀粉的用途,淀粉经改性处理后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变性淀粉。
1.直链淀粉直链淀粉(amylose)又称糖淀粉,由几十个至几百个葡萄糖分子残基以α-1,4-糖苷键相连而成的一条直链,并卷曲成螺旋状二级结构,分子量为1 万至10 万。
直链淀粉在热水中可以溶解,与碘产生蓝色反应,一般不显还原性。
天然食品中,直链淀粉含量较少,一般仅占淀粉成分的19%~35%。
2.支链淀粉支链淀粉(amylopectin)又称胶淀粉,分子相对较大,一般由几千个葡萄糖残基组成,其中每25~30 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相连而形成许多个短链,每两个短链之间又以α-1,6-糖苷键连接,如此则使整个支链淀粉分子形成许多分支再分支的树冠样的复杂结构。
支链淀粉难溶于水,其分子中有许多个非还原性末端,但却只有一个还原性末端,故不显现还原性。
支链淀粉遇碘产生棕色反应。
在食物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一般占65%~81%。
3.糖原糖原(glycogen)是多聚D-葡萄糖,几乎全部存在于动物组织,故又称动物淀粉。
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分子中各葡萄糖残基间通过α-1,4-糖苷键相连,链与链之间以α-1,6-糖苷键连接。
糖原的分支多,支链比较短。
每个支链平均长度相当于12~18 个葡萄糖分子。
糖原的分子很大,一般由几千个至几万个葡萄糖残基组成。
多糖(polysaccharides)=聚糖(glycans)第一节序言多糖具有储存能量、结构支持、防御等功能;80 年代又发现其可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
近年发现糖及其缀合物是细胞识别的主要标记物,在细胞间物质运输、信号传导、免疫功能调节等方面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多糖及其分类与结构一、定义:十个以上单糖聚合而成的糖属于多糖,DP (degreepolymerization):10-105。
二、分类:分植物多糖和动物多糖,又从来源、功能和化学结构分类。
三、结构1.化学化学结构分类简单多糖结合多糖(蛋白多糖)均多糖(homosaccharides) 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s) 直链多糖(liner PS) 支链多糖(branch PS)2.表示方法均多糖:glucan fructan xylan 杂多糖:galactomamnan glucomannan3.糖的组成Gal、glc、xyl、ara、rha、fru、fuc,rib(核糖)mannose(甘露糖)糖醛酸:如Glucuronic acid = glu A 去氧糖、氨基糖、糖醇、酰基糖、磺酰酯糖、磷酸基糖4. 四级结构一级:糖的组成;(种类,glc, xyl......)糖的构型(ɑ、ß、D、L)连接方式(连接位置、支链、直链)连接顺序二级:以氢键结合的聚合体(糖骨架间)三级:一级结构重复顺序(有规则)四级:糖链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聚集体的立体结构可拉伸的带状结构皱纹型带状结构屈曲状螺旋结构曲屈线圈状结构第三节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一、提取方法1.易溶于热水的多糖:90-100℃水提三次,也有用盐水提; 浓缩后加EtOH沉淀。
2.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碱液的多糖:0.5N NaOH提两次,酸中和沉淀。
酸性糖?3.糖复合物:与蛋白质形成的糖复合物,需断裂糖和蛋白质的结合,常用的断裂法有碱解法和酶解法。
多糖是什么?多糖的作用有哪些?糖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对于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糖的分类非常广,按照化学结构分,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二糖是指由两个单糖构成的糖,而多糖就是由很多个单糖构成的大分子糖。
那么大家知道多糖是什么吗?多糖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多糖是什么?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
凡符合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多糖。
多糖的结构单位是单糖,多糖类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能形成结晶,但是多糖可以水解,在水解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最终完全水解得到单糖。
图:多糖的分子结构多糖的作用有哪些?多糖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亦很重要。
有的是构成动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如肽聚糖和纤维素;有的是作为动植物储藏的养分,如糖原和淀粉;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像人体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有抗原作用。
多糖类物质一般是存在生物活体内的一种天然物质,直接参与生物体的基本代谢过程,对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产生积极影响,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一点已被中外医药学家证实:多糖以及多糖类产品针对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使用效果。
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公开宣布:多糖能够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病率。
多糖类物质的生物活性性质对我们人类的养生保健来说都具有极其高的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将更加关注保健与养生,而多糖类的广泛性与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正好契合这种需要。
而且,研究发现,多糖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这一点特别受到世界医学科学研究者的厚爱,被誉为“21世纪”的人类医学保健领域的救星。
以上就是关于多糖的一些信息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十种常见的多糖》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十种常见的多糖,包括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理功能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淀粉淀粉是植物中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
直链淀粉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呈线性结构;支链淀粉则含有大量的α-1,6-糖苷键分支,形成高度支化的结构。
淀粉具有以下性质:1. 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会膨胀糊化,形成黏稠的胶体溶液。
2. 具有一定的黏性和稳定性,在食品加工中常被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等。
3. 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经过消化分解后被人体吸收利用。
淀粉在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提供能量:是人类和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2. 维持肠道功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3. 作为结构成分: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起到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在应用领域,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制作面食、糕点、酱料等;在造纸工业中用作纸张的增强剂和稳定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浆料的制备等。
淀粉还可通过化学修饰和酶法转化等方法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淀粉衍生物,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
二、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糖原与淀粉的结构相似,也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但糖原的分支程度更高。
糖原具有以下性质:1. 易溶于水,形成黏稠的溶液。
2. 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
3. 可被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等酶类催化分解和合成。
糖原在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1. 提供能量:在动物运动等需要能量的情况下,糖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供能。
2. 维持血糖水平稳定:肝脏中的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维持血糖的稳定。
多糖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前言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糖分子组成,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果胶等。
多糖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食品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多糖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多糖的工作原理多糖的工作原理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以下是多糖工作的主要原理:1.水合作用:多糖具有良好的水合性,可以吸附和结合大量水分子,形成水合胶体。
这种特性使多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和胶凝剂得到广泛应用。
2.胶凝作用:多糖具有胶凝性,可以在适当条件下发生胶凝反应。
通过改变多糖的浓度、温度和pH值等条件,可以控制多糖的胶凝性质。
这种特性使多糖在食品工业中作为胶凝剂和稳定剂得到广泛应用。
3.异相反应:多糖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异相反应,形成复合体或化学反应产物。
这种特性使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药物传递、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
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多糖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增稠剂:多糖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和口感,提高食品的质地。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琼脂等。
2.胶凝剂:多糖可以使食品凝胶化,提升食品的稳定性和品质。
常见的胶凝剂有明胶、琼脂、卡拉胶等。
3.稳定剂:多糖可以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稳定剂有果胶、明胶等。
4.包裹剂:多糖可以用于包裹其他食品成分,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常见的包裹剂有壳聚糖、壳聚糖酸等。
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纳米材料制备:多糖可以用于纳米颗粒、薄膜等生物材料的制备,用于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方面。
2.药物传递:多糖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包裹、修饰等方式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传递效率。
3.组织工程:多糖可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材料,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4.免疫调节:多糖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效力。
植物含有的多糖
植物含有多种类型的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粘液质、果聚糖、树胶等。
其中,黄芪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而粘液质可溶于热水,冷后呈胶冻状。
果聚糖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糖类,而树胶是植物受伤害或毒菌类侵袭后分泌的物质。
除此之外,植物中还含有多种多糖,如香菇多糖、银耳多糖、枸杞多糖和魔芋多糖等。
例如,香菇多糖能直接激活免疫系统,银耳多糖能美容养颜,枸杞多糖能保护神经,魔芋多糖能减肥。
在食用植物多糖时,建议适量食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研究显示,植物多糖可以作为肉类脂肪的替代物,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提高肉制品的健康性。
此外,研究成果也指出,植物多糖可以增强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强度、保水能力、储能和损耗模量,同时降低蛋白的消化速度。
名词解释多糖
嘿,你知道啥是多糖不?多糖啊,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手牵手组成的
大部队!比如说淀粉,那可是多糖家族里的大明星呢!你想想看啊,
米饭、面条,这些咱们常吃的主食里可都有它。
每次吃米饭的时候,
不就像是在和多糖这个大部队打交道嘛!(就像我们一群朋友一起玩
耍一样。
)
还有纤维素,这也是多糖的重要成员哟!它就像是植物的坚强卫士。
(就如同勇敢的战士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植物靠它来支撑起自己的
身体呢。
你看那大树,高高直直的,纤维素功不可没呀!
糖原呢,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能量小仓库。
(好比是一个装满能量
的宝盒。
)当我们运动或者需要能量的时候,它就会释放出来,给我
们加油助力。
多糖可神奇啦!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
你吃的食物里有它,
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它。
(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朋友一样嘛!)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发挥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你说,多糖是不是很有趣呀?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大功臣,
默默为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做着贡献。
我觉得多糖真的是太了不起啦!没有多糖,我们的生活可就完全不一样咯!。
多糖名词解释多糖,又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万的糖类。
简单地说就是指大分子量的糖类,并且不能用碳水化合物和单糖直接命名。
多糖种类繁多,可以按照单糖、双糖、三糖的次序进行排列。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等。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胶等。
在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情况下,多糖链中除了个别单糖外,绝大部分都含有不止一个羟基,羟基与羟基之间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
这样多糖具有了线型结构。
所谓的线型结构,是指多糖链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它主要存在于淀粉、糖原、纤维素、甲壳素、琼脂、明胶等天然多糖中。
淀粉、糖原是典型的线性结构。
一般来说,多糖都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耐溶剂、抗氧化、抗辐射等物理化学特性。
一些生物多糖还具有免疫调节、降血脂等功能。
所以多糖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营养和药用资源,也是工业上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例如果糖、葡萄糖和低聚果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种膳食多糖。
根据糖结合反应中脱水及脱乙酰基情况,多糖可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交联淀粉三种。
直链淀粉主要包括从玉米、甘薯到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从山药、地瓜到芋头等薯类作物;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野生植物资源,如菊芋、葛根等。
直链淀粉主要通过在酵母作用下形成淀粉酶,然后水解获得。
支链淀粉在支链淀粉酶的作用下先变成α- 1, 4葡萄糖,然后再分解成两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
因为每一个分子只含有一个葡萄糖分子,故称支链淀粉。
在人体内支链淀粉酶的活性比直链淀粉酶的活性高几百至几千倍,因此可以利用支链淀粉的特点生产可口的食品。
所谓交联淀粉是在直链淀粉酶作用下,通过糖苷键的自身缩合形成的,其中α- 1, 4糖苷键上的氢被支链淀粉的羰基取代。
交联度增加,多糖的抗剪切性能提高,更适于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
交联度超过100时,热处理或酸处理使多糖降解,则淀粉酶的活性就会完全消失。
经过以上处理后,多糖的生理活性会受到抑制或丧失,只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于水。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基及糖苷键相连接而成的高聚物,一般是2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广泛存有于动物细胞膜,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同维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最重要的三种生物大分子,因为多糖的结构难以控制比蛋白质和核酸复杂得多,再加上人们早期只把多糖看作细胞结构成分和食物来源,使得人们对多糖的研究成为“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前言”。
如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科学家就开始了糖类的研究。
当前,以多糖结构、功能和药用价值为核心的糖工程被认为是继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后一个巨大的科学前沿。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对多糖的生物学研究给予高度重视。
1986年美国能源部资助佐治亚大学创建了复合糖研究中心,建立复合糖数据库。
牛津大学Dwek教授在1988年提出糖生物学这个名词,这标志着糖生物学这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
日本于1989年创办了《糖科学与糖工程动态》杂志,出版了专著《糖工程学》。
同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提出“糖工程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战略”。
1990年E-选凝素的发现将糖生物学推向了生命科学的前沿。
欧盟于1994-1998年发起“欧洲糖类研究开发网络”计划。
糖生物学的时代正在加速来临,甚至有人预计,如同20世纪,蛋白质、肤类、氨基酸与核酸时代一样,21世纪理应是多糖生命科学的时代。
糖类的研究工作和蛋白质、核酸的研究工作相比,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我国在多糖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全国第一次糖的生化学术会议后,《糖复合物的生化研究技术》出版,标志着我国在糖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网。
1996年我国将“糖生物学”列为国家重点课题。
研究的对象包括植物类、动物、真菌类、细菌、地衣等;研究范围涉及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免疫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等,其中对免疫提升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受体水平;研究的方法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学、医药学等诸多领域。
我国地大物博,糖类资源也很丰富,而且有些真菌多糖还对生物体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能够作为药用资源。
今后一个时期内,多糖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趋势:从单味中药多糖的研究向中药复方多糖体系的研究发展;从单一免疫系统作用的研究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作用的研究发展;从药品向食品、从治疗向保健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活性多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建立了一系列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生物活性测试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发现了很多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多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持续发展。
随着多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活性多糖将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将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协助。
2.1多糖的来源多糖来源十分丰富,广泛存有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和海藻中(如植物的种子、茎和叶,动物粘液,昆虫及甲壳动物的壳真菌,细菌的胞内外等),从动植物器官组织、菌类及微生物发酵产物中可得到不同种类的多糖。
按其来源可分为高等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藻类多糖。
其中研究较早且最多的是从细菌中得到的各种荚膜多糖,它在医学上主要用于疫苗。
1984年,苏联人在荷兰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碳水化合物讨论会上报道了用合成特定结构的荚膜多糖作疫苗,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此后相关真菌多糖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广泛,如酵母菌多糖、食用菌多糖,特别是食用菌多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以香菇多糖研究的较为深入。
1969年,日本人千原首次报道从香菇中分离出一种抗肿瘤多糖,轰动了整个医学、药学界,之后掀起一股从食用或药用真菌中寻找抗肿瘤成分的热潮。
另外,植物多糖的开发也倍受人们的青睐,因为我国是中药的起源之地,而糖类是中药材中普遍存有的成分,在对各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都少不了对其中多糖的注重。
植物多糖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稻草多糖、麦秸多糖、竹多糖、刺五茄多糖。
海藻多糖虽然研究得不多,但其前途也是很光明的。
到当前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出来。
2.2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2.2.1多糖的提取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热水浸提法、稀碱浸提法、酸浸提法和酶法。
前三种为化学方法,酶法为生物方法。
稀酸提取时,时间宜短、温度不宜超过50℃。
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采取热水浸提法。
在提取多糖之前,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有方式及提取部位的不同,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作预处理。
动物多糖和微生物的细胞内多糖的组织细胞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先加入醇或醚实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然后依多糖性质(如酸碱性、胞内或胞壁多糖)再将脱脂后的残渣采用以水为主体的溶剂(冷水、热水、稀盐或稀碱水、或热的稀盐或稀碱水)等溶液提取。
溶剂性质、浸提温度、时间等均影响提取效果。
现在,提取多糖还多采用酶法,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及其复合酶。
2.2.2多糖的分离采用以上方法提取的多糖中常含有无机盐、大分子蛋白质、木质素、色素及醇不溶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杂质,必须分别除去,将这些杂质除去的过程,一般称为多糖的分离。
工业化生产中一般采取透析法、离子交换、凝胶过滤或超滤法除去这些杂质。
对于大分子杂质,可用酶法、乙醇、丙酮溶剂沉淀法或络合物法除去。
脱蛋白质.因为原料组成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所以在多糖的提取工艺中,脱除蛋白质是分离多糖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方法有: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三氯乙酸法,酶法或酶法与Sevag法结合,等电点沉淀法。
Sevag法,利用蛋白质在氯仿中变性的特点,用氯仿:戊醇=5:1或4:1的二元溶剂体系按1:5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混合物经剧烈振摇后离心,蛋白质与氯仿-戊醇生成凝胶物而分离,分去水层和溶剂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
此法条件温和,但是效率不高,一般要脱除5次左右方可除尽蛋白质。
酶法或酶法与Seveg法结合,用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再通过透析、凝胶过滤或超滤除去,是当前认为较好的脱蛋白质的方法。
三氟三氯乙烷法,将三氟三氯乙烷按1:1的比例加到多糖提取液中,在低温下搅拌约10min,离心得上层水层,水层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
此法效率高,但因溶剂沸点低,易挥发,不能大量使用。
三氯乙酸法,利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用3%-30%三氯乙酸,在低温下搅拌加入到多糖提取液中,直至溶液不再继续混浊为止离心弃沉淀,即可达到脱蛋白的目的。
存有于溶液中的三氯乙酸经中和后,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除去。
此法较为剧烈,会破坏含呋喃糖残基的多糖但效率高,操作简单,植物多糖多采用此法。
等电点沉淀法,逐步调节粗糖溶液pH至酸性(PH=2-5),能够有效除去绝大多数酸性蛋白质。
其优点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为防止在酸性条件下某些基团或糖普键被破坏,宜在低温下实行。
脱色对于植物多糖可能会含有酚类化合物而颜色较深,而从动物和微生物等中提取的多糖也会带有不同深浅的颜色,对多糖实行脱色处理可使多糖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常用的脱色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氧化法、技术络合物法、吸附法(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
一般情况下,能够用活性炭处理脱色,但活性炭会吸附多糖,造成多糖损失。
DEAE-纤维素是当前最常用的脱色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柱不但达到脱色目的,而且能够实行多糖的分离。
H2O2作为一种氧化脱色剂,浓度不宜过高且在低温下实行,否则会引起多糖的降解。
2.2.3多糖的纯化上述经过脱蛋白、脱色和去除小分子杂质的提取液是含多种组分的多糖混合物,即是多分散性的。
其不均一性表现在化学组成、聚合度、分子形状等的不同。
要得到单一的多糖组分,还需要实行纯化。
通常采取的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
(l)分级沉淀法利用不同分子量的多糖在不同浓度低级醇或低级酮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原理,逐步提升溶液中醇或酮的浓度,使不同组分的多糖依分子量由大至小的顺序分级沉淀可达到纯化的目的。
(2)季铵盐沉淀法根据长链季铵盐能与酸性多糖形成不溶性多糖化合物的特性,以分离酸性和中性多糖常用的季铵盐是十六烷基三甲基嗅化钱(CTAB)及其碱(CTA-OH)和十六烷基吡啶(CPC)。
实验时应严格控制多糖混合物的pH值小于9且无硼砂存有,否则中性多糖也会沉淀出来。
通常CTAB 或CPC水溶液的浓度为1%-10%(W/V),在搅拌下滴加于0.1-1%(W/V)的多糖溶液中,这时酸性多糖即能从中性多糖中沉淀出来。
根据形成的沉淀能溶于不同的盐溶液、酸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性质,使多糖游离出来。
(3)离子交换层析法利用不同多糖分子电荷密度不同,而与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或某些基团发生电性结合。
其亲和力随多糖结构与电离性质而异,一般随着分子中酸性基团的增加而增强,线状分子、分子量较大的多糖亲和力较强,支链多糖较直链多糖更易吸收。
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树脂类、纤维素类和葡聚糖类。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适用于各种酸性、中性多糖和糖胺聚糖的分离纯化。
在pH6.0时,酸性多糖能吸附于交换介质上,中性多糖不能吸附,然后用pH相同但离子强度不同的缓冲溶液将酸性强弱不同的酸性多糖分别洗脱下来,但如果柱子为碱性,则中性多糖也能吸附。
但中性多糖不能与硼砂形成络合物,所以可将柱子处理成硼砂型的,用不同浓度的硼砂溶液洗脱,也能将不同的中性多糖分离开来。
检测手段一般沿用苯酚-硫酸法,也常用LKB柱层析系统,用比旋光度、示差折光及紫外检测器,各组分的峰位自动记录,分离效果好且方便。
(4)凝胶柱层析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以及Sephacryl。
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和缓冲液作为洗脱剂,其离子浓度不低于0.02mol/L,通过凝胶柱层析多糖可分为不同分子大小的糖。
本法除实行多糖分级外,还能够用于小分子杂质的去除,或者在乙醇沉淀法实行分级后,再根据分子大小进一步分级。
(5)盐析法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盐浓度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加入不同盐析剂使不同多糖逐步析出,常用的盐析剂有NaCI、KCl和(NH4)2SO4等,其中以(NH4)2SO4效果最佳。
(6)其他方法:利用不同多糖分子大小、形状及电荷不同而在电场作用下达到分离目的的制备性电泳,分离效果较好。
用己知超滤膜分离不同形状与分子量大小的多糖的超滤法,以多糖与抗血清产生选择性沉淀为原理的亲和层析法,以及具有快速高效特点的制备性高效液相层析法,已有效的应用于小规模纯品制中。
此外,多糖的分级纯化方法还有冻融分级和超速离心等方法。
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