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7.84 MB
- 文档页数:28
职业病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疾病或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是由特定的职业因素引起的,它们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职业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小张,男,28岁,某化工企业职工。
小张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已有5年时间,长期接触化学品,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最近,小张感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经过医院检查,诊断为职业性肺部疾病。
经了解,小张长期接触的化学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导致了他的肺部受到了损害,出现了职业病症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业病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职业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测,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员工在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另外,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职业病的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员工要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保护好员工的健康。
综上所述,职业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员工健康的疾病,预防职业病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案例一:致癌物质暴露导致肺癌行业背景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对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这一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公司对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员工个人防护物品不全,导致接触TDI的员工患上肺癌的情况频繁发生。
危害特征肺癌是受到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的一种职业病。
TDI属于致癌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有较强的侵蚀作用,长期接触TDI会使呼吸道黏膜红肿、水肿、坏死、形成溃疡,引起哮喘、气喘、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时间接触TDI还会导致肺部功能丧失、肺结构沉重损害和肺癌的形成。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化工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对症治疗•加强生产现场管控,增加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等防护设备•增加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完善个人防护装备,减轻员工接触TDI的风险及肺癌风险。
案例二:农药残留引起慢性中毒行业背景某农资公司为了追求高产高效,使用了一种名为“麦臭呕”的农药。
这种农药常常在使用时与水混合,然后通过水泵雾化田间,但由于乡村环境破损,这些田地周围的水源有很多是生活用水,导致“麦臭呕”被吸收到了生活用水中。
经过饮用这些污染的生活用水,该地区一些村民出现了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疼、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
危害特征农药残留超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饮用农药污染的水源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农药可能会在人体内长期蓄积,并诱发癌变。
对农药长期接触者的伤害是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造成细胞死亡、骨髓毒性、口腔溃疡等情况,极易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解决方案针对这种情况,该农资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关停生产线,彻底清理农药残留•关停一段时间供水管道,用其他干净水源补充;•就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治理患者慢性中毒症状;•加强安全生产质量监督,严禁使用致命农药或农药残留超标的种类;•增加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强化关注此类问题。
第四讲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企业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案情简介] 2005年3月7日,常熟市卫生局对常熟市××电镀氧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主要从事镀铬、镀镍等电镀加工,存在铬酸、硫酸、盐酸、硝酸、其他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但该公司未按规定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37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且未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案件分析] 2004年度,该市安监、卫生、环保、公安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市电镀企业专项整治行动。
该公司虽然按时参加了市卫生监督部门组织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暨专项整治动员会议,但迟迟未有整治的实际行动。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未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涉及劳动者人数众多,并且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该公司的上述违法行为,反映了其职业卫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漠视。
[处罚]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市卫生局予以该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三万元的行政处罚。
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一是体现“违法必究”的执法原则,二是可以警示其他用人单位,在组织开展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组织从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案例二】某企业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案情简介] 2004年3月2日,常熟市卫生局接到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王某某等人职业病诊断的报告”,常熟市某公司王某某等5名职工被诊断为苯中毒,另有4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处理。
[案件分析]该公司主要从事工艺包装盒、塑料制品、木制工艺品制造、加工,使用的胶水粘合剂中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