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教师用)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

【学习目标】

1熟记有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 2.熟记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3.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4.能对了解各类电视节目进行有筛选型的收看,并能制定自己的计划。

【重点难点】

1熟记有关电视节目和时尚饰品的词汇,掌握谈论个人打算和对某事物的看法意见的句型。

2.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Period One (Section A 1a—1c)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识记描述电视节目的词组。

2.能表达自己对有关影视节目的看法

【重点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电视节目的词汇,表达自己对有关影视节目的看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33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短语

脱口秀连续剧,肥皂剧运动节目

游戏节目才艺展示节目足球比赛

不介意不喜欢不能忍受

2.朗读33页中的句型, 然后英汉互译下列句子

1.你想看什么节目?

2.你认为脱口秀节目怎么样?.

3.我不介意他们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看图完成1a

2.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完成后面的例句

(1)want

①want sth想要某物②want(sb)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词还有,像ask、forget、try、decide、hope、remember等,后都可接V不定式.

eg : The old woman wants her son (buy)some vegetables.

(2)当我们表达“对某人或物的看法”时常用以下句型:

How do/does sb like +人或物? = what do/does sb think of +人或物?

eg : 你怎么看待你的假期?

(3)mind

○1作n时,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思想,心意”

○2作V时,意为“介意,关注在意”,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构成句型:mind (one’s)doing sth 介意或在意(某人)做某事

eg:Do you mind (my)sitting this seat ? 你介意我坐在这个座位上吗?

(4)stand

○1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站立”,构成stand up,反义词为sit down.

○2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忍受,忍耐”,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构成短语:

can’t stand (doing)sth 不能忍受(做)某事

eg : I can’t stand(垃圾食品)

My brother can’t stand(write) (日记).

(5)let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类似的还有make,help等.

eg : Let’s(watch) a talk show.

(二)合作探究

1.放录音让学生完成1b,

2.小组操练,完成1c.

3.集体讨论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 …? I think ….

三、达标检测

(一)连词成句:

1.do,what,you,of,think,sitcoms ?

2.like,you, do, sports shows?

3.can’t,I ,operas, soap, stand .

4.mind,he,TV,doesn’t,shows. (二)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I can’t s_____ _ talk shows. I never watch them.

2. Do you mind w________ _ sitcoms?

3.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____ _____ ? —I don’t m____ _____ them.

4. There are many s____ _____ shows on TV.

(三)英汉互译英:

1.你认为谈话类节目怎么样?

2.事实上,我不能忍受肥皂剧。

3. I plan to watch TV tonight.

4. Do you want to join me?

5. Sometimes they can be a bit boring.

6. Maybe we can watch that new talent shoe after the news.

【课后反思】

Period Two (Section A 2a -2d)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熟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评价句型。

2.识记有关电视节目类别的词组。3.学会制定计划的表达。

【重点难点】

1.识记有关电视节目类别的词组。2熟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评价句型,并学会如何作答。【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34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短语

查明,弄清全世界在课堂上

开展讨论向他们学习电视台记者

follow the story expect to do sth

hope to do sth one day

2.朗读2c和2d中的对话, 然后英汉互译下列句子

1. 你打算今晚看电视吗?

2. 我喜欢看新闻或脱口秀。

3. 我们对于电视节目进行了一次讨论

4. I plan to watch Days of Our Past tonight.

5. I like to follow the story and see what happens next.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完成后面的例句

(1)plan作V,现在分词planning,过去式planned,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eg:My brother is planning______ (fly)a kite in the open air(在户外)

(2)hope作V,意为“希望,期望” ①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②hope+(that)从句eg:I hope______ (take)a vacation in Beijing. 我期望你能取的好成绩。

(3)区分look for、find与find out 寻找、发现

①look for 强调寻找的过程,即寻找了但不一定找到了. (寻找过程)

②find一般指随便无意找而找到或发现,强调寻找的结果.(寻找结果)

③find out多指经过一番努力、有意识去打听查明,即一些不易直接得手的事情。eg:○1I ______ my dictionary everywhere,but I can’t______ it.

○2Can you help me what time the train leaves?

(4)sth happened to sb ? 意为“某人发生了什么事”.

eg:He didn’t come,what happened______ him?

(5)区分maybe和may be 表说话人的不肯定推测“大概,或许”

eg:He may be at home = Maybe he is at home. (maybe是副词,may是modalV)

(6)expect 作V,意为“预计,预料,期待”,具体用法有:

① expect sb to do sth 预料或期望某人会做某事

eg:Do you expect him to teach you English?

② expect to do sth 期待或打算做某事

eg:I expect to get a birthday present from my dad.

③ expect +that从句期待或打算做某事(表“自己期待自己/别人做某事”)

eg:He expects that it rains heavily.

2. 看图阅读2a和2b,批注其中的新单词。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完成2a然后完成.2b

2.根据2a完成2c。

3.跟读录音,角色朗读2d

4.小组讨论总结2a—2d中表达对电视节目喜好和原因的句子。

5.拓展延伸:

(1)I like …that are +形容词比较级. E.g.I like shows that are more education.

(2)It is a/an+ +way to watch+电视节目.

e.g.看喜剧片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办法.

三、达标检测

(一)用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Do you mind me__________(open)the window?

2.Thank you for_____ _(join)us.

3.Look!His father_________ _(talk)to a tall boy.

(二)单项选择

( )1."________do you _________sitcoms?" "I love them."

A. How, think of

B. What , like of

C. What, think of

D. What, like

( )2.He looks rich, _________,he is very poor.

A. In the fact

B. In fact

C. At the fact

D. At fact

( )3.I enjoy classical music._________you?

A.How about

B.How are

C.What do

D.What are

( )4.___________9 o'clock Weekend Chat, Stuart. Do you like_________TV?

A. Welcome, to watch

B. Welcome to , to look

C. Welcome to, watching

D. Welcome, watching

( )5._________care of the environment (环境)is our duty.

A. Takes

B. To taking

C. Took

D. Taking

(三)句型转换

1. They enjoyed that movie very much.(变为一般问句)

____ __they ____ __that movie very much?

2. She often watches TV play in the evening.(变为否定句)

She ___ __often ____ __TV play in the evening.

3.I can't stand soap operas.(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do you_________ _________soap operas?

【课后反思】

Period Three((Grammar Focus—3b)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学会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2.掌握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

3.学习制定计划的表达。

【重点难点】

1.学会谈论自己的喜好,并熟练表达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2.掌握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写出下列电视节目

1. 访谈节目

2. 肥皂剧

3. 体育节目

4. 情景喜剧

5. 游戏节目

6. 才艺节目

7. 新闻节目8. 喜剧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英汉配对

(1)实话实说 A. Outlook English

(2)健康之路 B. Man and Nature

(3)人与自然 C. Sports World

(4)周末聊天室 D. Tell it like it is!

(5)体育世界 E. Road to Health

(6)中国烹饪 F. Law of Today

(7)世界各地G. Chinese Cooking

(8)幸运52 H. Weekend Chat

(9)希望英语I. Lucky 52

(10)今日说法J. Around the Worl

2.结对讨论上面电视节目,说出喜欢厌恶的理由。

3.完成3a,核对答案,做练习。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对话

A: Do you want to watch the TV shows tonight?

B: Yes, I do. / No, I don’t.

A: What TV shows do you like to watch?

B: I like to watch .

A: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them?

B:I it/ them.

A: What can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it / them?

B: I expect / hope / like to ./ I can learn . A: Do you plan to watch tonight?

B: Yes, I do. / No, I don’t. I never want to watch .

2.学习Grammar Focus中的内容,总结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

3.结对模仿练习,讨论制定自己的计划。

三、达标检测

(一)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She expects ________ (arrive) tomorrow.

2. Let’s _______ (watch) talk shows tonight.

3. They hope _______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year.

4. Do you plan ______ (find) a good job?

5. When do you want _____ (go) swimming?

(二)单项选择

( )1."________do you_________sitcoms?" "I love them."

A.How, think of

B.What, like of

C. What, think of

D.What, like ( )2. I don’t like action movies. I think they’re ________.

A.boring B.difficult C.interesting D.exciting

( )3. He even ________ a Beijing Opera artist.

A.want to be B.wants to be C.want is D.is want

( )4.She expects ______ the film Tiny Times directed by Guo Jingming.

A. see

B. to see

C. seeing

D. to seeing

( )5.My mother wants me ________.

A. help her

B. not help her

C. not to watch TV

D. to not watch TV

【课后反思】

Period Four (Section B 1a—1d)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掌握单词和短语:meaningless, action, cartoon, enjoyable, scary movie.

2.会运用句型描述对其喜好程度:

3.会描述喜欢电影类型的理由。

【重点难点】

1.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

2.会描述喜欢电影类型的理由。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34页中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然后合起课本翻译下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1.毫无意义的

2. 行动_____________

3.动作片

4.动画片

5.才艺展示

6. 恐怖的电影

7. 好电影8.在报纸上9.绝大多数电影

10.也许我们可以呆在家里。

11. 我想看一些有趣的东西。

12、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

13. 我认为他们很棒。

14. I like to find out different people think about a subject.

15.There’s a talk show at 4:00 p.m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

(1)think

○1当think引导的宾语从句变否定句时,通常形式上否定think,即称“否定前置”但意义上却是否定宾语从句。eg: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我认为天不会下雨。

○2类似的短语:think of认为,想起think about 考虑,思考

(2)luck作n,意为“运气,幸运”,其adj是lucky“幸运的”,unlucky“不幸的”,其adv是luckily。

2.自主完成1a.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1a内的影视节目,说明理由

2.完成听力练习1c和1d.

3.小组活动,完成1c

三、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 )1.Thank you for _________ us. A. join B. joined C. joining D. to join ( )2.My father wanted __________ in China.

A. works

B. worked

C. working

D. to work

( )3.I don’t like to play ping-pong. How about ___________ football?

A. playing

B. to play

C. players

D. playing the

( )4.Linda likes scarves________ her sister likes belts. A. or B. and C. when D. but ( )5.It _________ cool. A. really is B. is really C. real is D. is true ( )6.Can you please put my letter_______ next month’s magazine?

A. on

B. in

C. at

D. of

( )7.This week, I asked students _______ fashion. A. of B. on C. at D. about ( )8.I enjoyed __________ your “What’s cool?”

A. reading

B. watching

C. looking

D. writing

( )9.I can __________ tomorrow. A. be free B. am free C. do free D. free ( )10.Anna loves ____________.

A. her new job

B. new her job

C. a new work

D. new work

(二)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Where ________ ___(be) you yesterday morning?

2.Uncle Wang ____________(buy) a bike last week.

3.Jim _____________ ____(go)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4.My father ______________(watch) TV at home now.

5.What about _____________(see) the film Titanic.

【课后反思】

Period Five (Section B 2b—2d)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单词和短语。

2.学会从文章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重点难点】

学会从文章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Section B 2b中的短文,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下列单词和短语。

1.单词

文明________ 出现___________开始变得富有的______ _有成就的________ 主要的电影________普通的_________不幸的________ 失去________ 女朋友___________角色___________愿意的__________简单的__________

2.短语

愿意做某事______ _______看卡通片______________ _

最喜欢的卡通片_____ __ 有名的标志_____ _

米老鼠_____ __出版

富有______ _ 动物卡通

主要原因普通人

尽力直面任何危险许多问题

丢失房子尽全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

think,think of,think about,think over的区别和用法

(1)think单独使用时表示“思考”,接that宾语从句时意为“认为、觉得”。如:

He is thinking how to work out the problem.他在思考如何解这道题。

I think I'll take it.我想我会买。

当think后面的宾语从句含有否定意义时,通常形式上否定think,但意义上却是否定宾语从句。如: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我认为不会下雨。(否定前置)

(2)think of意为“考虑到、想到、想起”,后常接代词、名词或动词-ing形式;意为“认为”时,一般用于疑问句中,与what连用。如:

It's good to think of the future.考虑到未来是对的。

He thought of a good plan.他想到一项好计划。He always thinks of his old friend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How do you find /like /enjoy the play?)

你觉得这部戏剧怎么样?

(3)think about可接名词、动词-ing形式,表示“考虑……”。

Eg:He's thinking about a problem.He has thought about it for a long time.

他正在考虑一个问题,他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了。

Please think about how to tell her the bad news.请考虑下,如何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她。He carefully thought about what I said.他仔细考虑了一下我所说的话。

(4)think over意为“仔细考虑”,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当后接代词时,应把代词放在over之前。如:Let me think it over.让我好好想一想。2. 小组讨论,完成2a.

(二)合作探究

1.自读短文2b短文,完成2b,2c和2d的任务。

2.小组讨论答案,然后集体检查。

3.教师解答生成的问题。

三、达标检测

(一)英汉互译

1. 谁有一对比米老鼠更出名的耳朵?

2. 每个人仍然知悉和热爱他。

3.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米老鼠就像普通人一样。

4. 绝大多数人都想像米老鼠一样

5. He was always ready to try his best.

6. The man behind Mickey was Disney.

7.He became very rich and successful.

8.We think of art and history.

(二)根据汉语,补全英语句子:

1. “你觉得游戏节目怎样?”“我忍受不了那些东西。”

"_________do you_______ _________game shows?""I _________ ________them."

2.那是个仅5岁的男孩,但他会写字、会看书。

That is only ________ ___________boy, but he can write and __________.

3.他们对每样东西的看法如何?

________did they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thing?

【课后反思】

Period Six (Section B 2b,2e)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2b短文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型:

2掌握文章的结构,会应用本文中的短语交际,并用它们造句。

【重点难点】

掌握文章的结构,会应用本文中的短语交际,并用它们造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在美国的文化中

2. 黑老鼠

3. 80多年前

4. 两只又大又圆的耳朵

5. 创造他

6. 一种标志

7.十九世纪三十年代8.与……一样出名

9. 第一次出现10. the first cartoon

11、In 1930s, he made 87 cartoons with Mickey.

12、How this cartoon animal became so popular.

13、Mickey was unlucky in his early films

14、Today’s cartoons are usually not so simple.

15、People went to the cinema to see the “ little man ” win.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听录音,读课文。

2.结对讨论文章的结构,总结每段的主旨。(二)合作探究

1.系统总结描述人卡通人物的句型。

2.讲解课文

3.集体完成2e

三、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 )1.I'd like______history, while my brother enjoys__________sports.

A. reading, reading

B. to read, reading

C. to read , to read

D. reading, to read ( )2.She _________her photos________us yesterday.

A.showed, for

B. shows, to

C. shows, with

D. showed,to

( )3. What does she ________soap operas? She doesn't like it.

A.think over B.look at C.think of D.look like

( )4.I don’t like them ,_______. A. either B. too C. neither D. also ( )5.Idon’t mind what________________.

A.do you think of me

B. do you like me

C. you think of me

D. you like of me ( )6.Cooking is ______ moms! I can’t stand it. A. to B. from C. for D. of

( )7.----I like Sports Shows. How about you? -----I agree________ you.

A. to

B. about

C. on

D. with

( )8.I can’t __________ the idea that students have no right to play.

A. know

B. understand

C. think

D. stand

(二)完形填空

Swimming is very popular in summer. People like swimming in summer because water makes them 1 cool. If you like swimming but swim in a 2 place, it may not be safe. These years, more than ten 3 died (死)while they we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the water and 4 of them were students. But some people are still not careful(小心)in 5 . They often think they swim so 6 that nothing can happen(发生) to them in water. Summer is here again. If you go swimming in summer, don’t forget 7 better swimmers have died in water. They died because they were not careful, not because they 8 swim. So don’t get into water when you are alone. 9 there is a “No swimming” sigh(标志), don’t get into water, 10 . If you remember these, swimming will be safer.

( ) 1.A. felt B. feel C. feeling D. to feel

( ) 2.A. difficult B. small C. right D. wrong

( ) 3.A. a people B. peoples C. people D. the people

( ) 4.A. much B. most C. lot D. more

( ) 5.A.swim B. swam C. swimming D. to swim

( ) 6.A. fast B. often C. well D. hard

( ) 7.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o

( ) 8.A. couldn’t B. wouldn’t C. needn’t D. mustn’t

( ) 9A. Because B. Though C. Whether D. If

( ) 10.A. either B. Nor C. also D. too

【课后反思】

Period 7 (Section B 3a---3c)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型。2.学会如何描述某一部影视作品。

【重点难点】交流展示作文。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乔装打扮

2. 代替

3. 陆军部队

4. 干得好.

5. 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

6. 一个乡村女孩

7. 像男孩子8. 在部队里

9. 在电影里10、something enjoyable

11.The movie shows her love for her family, friends and country.

12.If you want to see a movie this weekend.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下面的点拨讲解。

(1)the other, other, others,another 辨析

the other 表示特指两个或者两部份中的另一个或另一部分,可直接单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常用one …the other…表示两个中的一个是……另一个是……

eg:He has two brothers, one is a teacher, the other is a doctor.

There are forty students in our class. twenty-one are girls, the other nineteen are boys.

other 作代词或形容词,可修饰可数名词单数或复数。

eg:We learn Chinese, Maths, English and other subjects.

others 作代词,泛指“其他的人或物”,others = other + 名词

eg:Some students are doing homework,others are talking loudly.

another 指同类事物中的“另一个,又一个”,只能代替或修饰可数名词。

eg:I don’t like this one. Please give me another one.

(2)put on wear dress in 的区别:

put on表示“穿的动作”。例如:It’s cold,please put on your coats.

wear表示“穿的状态”。例如:Today the boy wear a uniform(制服,校服)

“in + 颜色”表示“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例如:Today he is in red.

“dress sb”表示“给某人穿衣服”。My mother often dresses me.

“dress oneself”表示“自己给自己穿衣服”.I can dress myself.

2.看图片。完成3a

(二)合作探究

1.展示3a自学成果,核对答案,解决生成的问题。

2.阅读并回答3b

3根据3b内容,模仿3a写作。 4.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三、达标检测

(一)句型转化

1.Mary loves her belt very much.(划线部分提问)Mary her belt?

2. Mike is a boy of twelve.(改为同义句)Mike is a boy .

3. Why not have a party?(改为同义句)_________ a party?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en?(改为同义句)do you the pen?

5. I think this picture is beautiful.(对画线部分提问)

What you this picture?

(二)根据短文内容和首字母提示填入所缺单词

Many people may think that _(1) a _ in the zoo are happy and lucky, but most of them are sad. Do you know why? Animals _(2) l _ tigers, lions and bears usually _( 3) l _ in forests or mountains. They run, jump, play _(4) w their children and catch small animals for _(5) f _. But now they have to stay in cages or small rooms in the _(6) z They do not have to find food by themselves. Because the zoo keepers feed them. They do _(7) n _ but eat, walk and _(8) s _ every day. Their _(9) l _ in the zoo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forests _(10) b _ they are not free.

1. 2 .3. 4. 5 .

6. 7. 8. 9. 10.

【课后反思】

Period 8 (4---Self check)

主备人:刘环审核人:李红梅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本单元单词和短语。

2.巩固目标句型。

【重点难点】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短语和句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肥皂剧

2. 才艺秀

3.运动节目

4. 游戏节目

5. 恐怖电影

6. 动作片

7. 有趣的信息8. 期待去学习

9.你怎样看待肥皂剧?.

10.你期待从游戏节目中学到什么?

11.我计划去看动作片。

12. 我认为游戏节目都毫无意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结对完成活动4和Self Check的任务

(二)合作探究

1.集体检查self check 1 和2的完成情况。

2.投影两个学生的活动4,叫学生结对编对话。

3.系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句型.

三、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 )1. “ _____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I like it very much.”

A. What

B. Why

C. How

D. When

( )2. “ _____ do you like the TV show?”“ I don’t mind.”

A. What

B. Why

C. How

D. When

( )3. Do you enjoy _____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e?

A. go

B. went

C. going

D. to go

( )4. Would you mind _____ the window?

A. open

B. opened

C. opening

D. to open ( )5. “ What _____ do you like best?”“ English.”

A. sport

B. food

C. movie

D. subject

( )6. I love the T-shirt. It _____ cool.

A. really is

B. is really

C. real is

D. is real

( )7. Jim _____ playing soccer. It’s his favorite sport.

A. really likes

B. likes really

C. real likes

D. likes real ( )8. I’d like to read the article _____ the magazine.

A. at

B. of

C. on

D. in

( )9. He went to the movie last night. I _____ went to the movie.

A. too

B. also

C. either

D. so

( )10. “ What do you think of John?”“ _____.”

A. He’s from America

B. He is doing his homework

C. We all like him

D. He doesn’t like it

( )11. “ How do you like math?”“ _____.”

A. He can’t stand it

B. 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C. I don’t like English

D. It’s very interesting

(二)用所给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__________ ( show )?

2. Mr. Smith likes Chinese ________ __ ( cook ).

3. I’m __________ ( interesting ) in sitcoms.

4. It took me half an hour __________ ( walk ) there.

5. Don’t ask Jim __________ ( watch ) cartoons with you.

6. What do you think of __________ ( play ) chess together?

7. He enjoys __________ ( take ) a walk after supper.

8. Can you __________ ( stand ) the idea that old people have no right to be nice?

9. __________ ( swim ) is my favorite sport.

10. Let’s __________ ( have ) a look at today’s programs.

(三)补全对话有两个选项多余

A: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 1

B: 2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

B: 3 It’s boring.

A: How do you like Sports Show?

B: I love it. 4

A: How about Everyday English?

B: I like it. 5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You’re welcome.

【课后反思】

11敬畏自然导学案

2.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问题: (1)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交流点拨】。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交流点拨】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 (4)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交流点拨】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交流点拨】 (6)“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交流点拨】 四、板书设计敬畏自然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人应当敬畏自然 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五、拓展延伸 是人类征服自然,还是对自然保持敬畏,从来是争论的话题。作者将大自然拟人化,令我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学者以犀利的语言驳斥本文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深深认同了“敬畏自然”这个观点,作者让人们警醒不仅仅是观点本身的正确,更是通过充满哲理和思辨的语言,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吧! 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语言赏析 (一)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 1. 先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并品品其中包含的深意。 2. 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段落。 3. 小组交流品读的语句;对疑难语句、语段讨论质疑。 【交流点拨】 (二)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 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四、板书设计 语言-----哲理、思辨之美 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反问 五、拓展延伸 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请为“敬畏自然”这一 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交流点拨】 课后反思

6、《我的老师》魏巍导学案彭雪艳讲课专用

6.《我的老师》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预习案 1、查找作者魏巍的资料 魏巍(1920-2008),现代作家,原名,曾用笔名,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免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 2、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黑痣.()卜.问()时辰.() 褪.色()纠.纷()焚.香() kē()头yú()钱 模( ) ( ) ( ) ( ) 心清如水: 依恋: 纠纷: 热恋: 狡猾 ◆ ◆ ◆ ◆

【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最好是字数相等。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 3、这几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4、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探究质疑】 1、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2、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主题探究】 句式:本文通过记叙……,表现了……抒发了…… 【当堂展示】 写一段话,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100字以上,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

导学案实施方案

尹村镇中心学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改实行以后,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决策,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的时间中,我校和许多学校一样,把提升课堂效率的希望放在“大容量、一言堂和拼时间、死读书”上,尽管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消耗到了极点,也在特定时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种轻视主体违背规律的课堂终究是效率低下的课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理清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元素: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引领;有效教学不能忽视个体的差异。在参考了一些取得成效的学校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编写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

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 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其操作要领主 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 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 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 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 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 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 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

我的老师导学案

3 我的老师导学案 教师寄语:老师作为一名引路人,让学生激起心灵的浪花。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前预习 1.基础积累 (1)本文作者:,当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 《》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2)给加点字注音 魏巍.()榆.()钱黑痣.()察觉.()睡觉.()占卜.()模.()仿模.()样军阀.()褪.()色焚.()香劝慰.()磕.()头瞌.()睡时辰.()2.整体感知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蔡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称“先生”?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3.合作探究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4. 品味语言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感悟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学习重点】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学习难点】1.对小说主题复杂性的认识。 2.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学习方法】启发、发现、合作、探究。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与“死”,行动、精神、成就超乎常人的——“英雄”等,这些可以说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今天大家要接触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我们前面学过的《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海明威就在《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过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位英雄——丹柯。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高尔基是俄国着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1901年创作了着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代表作有《母亲》,自转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2)识记高尔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青春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 2、明确本单元话题内容 小说的灵魂是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主题要能突出的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写作用意,对于分析小说有很大的帮助。往往体现在小说中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小说主题的形成依赖于两种方式,即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3、请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丹柯的事迹 明确:一群号称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外族赶到阴森恐怖的林子深处。外敌的强大,自然环境的艰险让他们进退两难。当他们准备献出自由投降时,美少年丹柯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在森林里艰难而勇敢的寻找出路,当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开始抱怨责备丹柯,并要弄死丹

《敬畏自然》学案(含答案).doc

11、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反复阅读,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研究本文屮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学习难点】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 (-)读准字咅。 狼藉()咫()尺 ■呐()喊相形见细( ? ? ) 美味佳肴()沾沾()自喜 ?蓬蒿()鲍鹏( ? ? ) 深邃()混淆()硕大() ■ (-)根据意义写成语。 1、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2、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3^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4、美味的饭菜。() 5、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 【整体感知】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 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1、本文是一篇 ________ 的散文,文中谈论______ 与______ 的关系,作者否定7 “___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 ”的观点。 2、题目的“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合作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品味语言】 1、品味哲理性句子(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牛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我的老师 导学案(人教版)

《我的老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 1、真挚的师生感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知识建构,分享积累: 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分别给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觉形近字:磕、瞌、嗑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敬畏自然学生导学案(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敬畏自然》课型:新授时间:2013-5-6 组别:组长签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一)、阅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课文开头,作者首先举出了人们常有的想法是什么? 2、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哪种观点? 3、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句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窃笑的依据是什么? 4、试把第二段结尾句“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改为陈述句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 5、第一段画线句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6、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的含义? (二)、重点研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二、品味语言 (一)、本文许多语言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并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

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二)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的陈述句,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举例: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作用: 2.举例: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 归纳:1.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 2. 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3.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应用迁移 1.请你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两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1) (2) 2.按要求仿写句子 A.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如果说人生是,那么。 如果说人生是,那么。 B.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能断言那不会是呢? 谁能断言那不会是呢? . .

第六课我的老师导学案

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涂单妹审核:叶刚 内容:第六课我的老师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9月23日 【学习目标】 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法指导】 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学习任务一】 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 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 既()弧()券()密()念()

三、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四、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任务二】 一、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几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 略写: 作用: ⒉讨论:这几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二、部分探索:品一品。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⒊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他的主要作品有 《》、《》。 (2)本文是篇回忆性。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敬畏自然》导学案

《 敬畏自然 》 设计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全文运用了层 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 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 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 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四、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 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 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 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 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 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2、检查字词预习。 狼藉.(j í ) 咫.(zh ǐ )尺 呐.(n à )喊 相形见绌. (ch ù ) 美味佳肴.(y áo ) 沾沾. ( zh ān )自喜 蓬 蒿 p éng h āo 深邃 su ì 混淆xi á o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自不量力 )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形见绌 )

《我的老师》导学案2

2 我的老师 魏巍 学习目标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学习难点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正字音。(批注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 (一)查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黑痣.()磕.头()褪.色()焚.烧()榆.钱() (二)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劝慰平生依恋纠纷心清如水 二读课文 【要求】试着朗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尽可能理解字句的意思,把握课文的内容。 ②把不懂的句子划出来。 三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感情基调。 四读课文 【要求】读资料,掌握文学常识,了解主旨、结构等。 (一)了解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 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 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 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 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 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背景介绍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 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 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 蔡芸芝先生。

(三)常识积累 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 1、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 2、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 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 五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朗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任务验收】 1、组长检查字词、读书效果。 2、教师巡视检查。 导学 一、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并找出每件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4、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批注在课下注释空白处。 (二)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批在课文标题下: 本文通过回忆,表现了我。 【任务验收】 小组长检查默读课文批注情况。 二、特色品读 (一)深入研读 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二)默读课文,赏析品味

(2020年整理)教师如何写导学案.doc

教师如何写导学案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身的导学性文本,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使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说明: (1)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辅资料。它是一个隐含教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又是一个满足学生认知目标的文本——学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文本——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 (2)导学案不是学案。学案是针对学生而设计,而导学案既含有学案功能,还兼有教师指导的意义——导案,所以导学案是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2、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传统的教案是重在准备教师怎么教,是教师在课前根据自己对课标要求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的教学设

计,是教师教学而自备、自用的方案,是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脚本。在教案中,重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更多体现教师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和巩固练习。在这些环节中,基本不设计学生的活动,最多设计几个问题有学生问答。教学环节大多数是由教师完成。 导学案是教师在把握课程核心理念,研究透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培养能力为核心而精心设计的。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所做的设计,集教师导案和学生学案、练案为一身的“教学合一”的“教”与“学”的方案。 3、传统备课与导学案设计比较

敬畏自然导学案

土桥中学导学案 一.自学内容 初读课文后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斥鴳(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二、预设问题、自主学习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例1: 例2: 例3:

2.找出文章中心段 三、合作探究、梳理知识 1. 展开辩论:我们是敬畏自然还是征服自然 正方理由: 反方理由: (★自然与人类: 论历史{ 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 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 论关系{宇宙: 人类: 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 论智慧{宇宙:智慧的大海 人类: 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1.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2.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3.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 然智慧的深邃、高超 4.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5.宇宙是有生命的. ◆结论是人类应该: ) 2.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么说的,怎么理解他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课堂尝试,展示提升 走进课文,欣赏文章语言。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语言的特点。如何品味文章的语言呢?)1、从词语入手 示例1:“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说说此句中“窃笑”能换成嘲笑或冷笑吗?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执笔人:闫晓华审核人:(七)语文备课组课型:讲读课时:2 学习目标: 1、感受用朴素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借助朗读来体会理解文中“依恋、思念”老师的感情。 2、尝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难点:写人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来安排文章的方法。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欣赏尊师爱师的思想并付诸行动。 其中1、2 为第一课时的目标,3 为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 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互助合作,讲究共赢。 第一课时 知识建构,分享积累: 1、介绍作者、解题。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 年9 月29 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自主学习,积累新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黑痣()模仿 ) 音调()卜问() ( ? ?

纠纷()察觉 ( ) 模糊()焚香()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军f d()海o u () tu1()色 黑zh i( )sh u()假 c ) 爱 3、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l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 (2)我忽然爬起来,模模糊糊地往外就走。 ? ? ?? (3)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4、初读课文。 (1)本文共记叙了那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课文开始所写蔡老师在“我”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一.精心选材 1?阅读课文,按照要求完成下表。

导学案模版第14课(教师)

学习目标:: 1. 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 展。 2. 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归纳表达能力。 2. 学习重点: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 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习难点: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归纳表达能力。 【预习检测】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毛泽东词曰:“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他为什么 被称为“一代天骄”? 2、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 (1) 年, 继承蒙古汗位, 年改国号为元,建 立元朝,第二年定都 。忽必烈就是 。 (2) ____ 年,元军统一了全国,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 ___________________ 兵败被 俘,最后慷慨就义。 3、 忽必烈改制 政 建立 ① 治 行省 ② 上 制度 ③ 经 实行 ① 济 重农 ② 上 政策 ③ ④ ⑤ 影 响 4、民族压迫和文化趋同 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 教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迁入中国,与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 族 。 课题: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教师个性化设计、学 法指导或学生笔记

【归纳整理】 一个民族:__ 两个都城:, __________ 三个人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个时间:, , , ___________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5分钟) (一)理清线索一一整合信息,组内创作,形成个性认知。 (提示:以组为单位,可采用小品、相声、三句半、讲故事等) (二)展示认知一一角色扮演,追述历史,再现情景,深入体会。(提示:舞台上表演的同学可在表演过程中向座位下的同学提问) (三)教师精讲一一梳理脉络一一形成板书(以下是板书位置) (二)解疑释疑一一1,把自主与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出来。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解决疑难。 训练提高,巩固新知 1,组内同学相互交流——互查 2 ?课堂达标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被称为一代天骄”的蒙古族英雄是() A 、阿骨打 B 、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 2、兀朝都城大都就是今天的() A 、北京 B 、沈阳C、吉林D、呼和浩特 3、“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说的是哪朝的疆域() A 、西汉 B 、东汉C、唐朝D、元朝 4、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A 、中书省 B 、辽阳行省 C 、陕西行省 D 、河南江北行省 5、元朝时我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 B 、藏族C 、回族D 、满族 6、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成吉思汗无关的是()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 B 、建立了蒙古政权 C、在位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D、灭亡了南宋 7、忽必烈仿效中原的政治体制,建立了() A、三省六部制 B 、节度使制C、内阁制D、 &西藏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唐朝 B 、宋朝C 、元朝D 、明朝 9、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行中书省 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由蒙古族建立的是() A、辽 B 、西夏C 、金D 、元我虽笨,但这题我也会!

八年级语文下册11.敬畏自然学案人教新课标版Word版

11.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 2.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3.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自主预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鲲.( )鹏②咫.尺( ) ③相形见绌.( ) ④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蓬蒿: ②咫尺: ③狼藉: ④呐喊: ⑤自不量力: ⑥相形见绌: ⑦佳肴: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②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③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④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4.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仿写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我的疑难: [?文本研讨?] 活动一亲近大自然 7.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 ②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③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④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活动二品味大自然 8.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读读下列语句,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②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9.试分析下列反问句的含义及作用。 ①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活动三绘画大自然 10.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书声琅琅?] ◎美文赏读

《我的老师》导学案及答案

三我的老师 一、目标导学 1.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 (2)辨音、组词。 即()孤()卷() 既()弧()券() 蜜()恋() 密()念()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哪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3.三读课文,记录预学过程中的困惑,摘要如下: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内容。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 略写: 作用: 2.这七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三)二读课文,深入分析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一例,分析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三读课文,仔细品味 1.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3.“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 ....地回答。”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 (五)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表达了的交融之情。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占(jù)(kē)头劝(wèi)(jiū)纷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蔡老师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二)课内阅读

蒹葭导学案(教师版)

《蒹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可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音乐) 教师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记录。这节课我们走进《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指导学习《诗经》有关文学常识(引导参照课后思考第二题,没有的内容教师补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篇,又称“诗”或“诗三百”。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其中“国风”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自由朗读全诗,感受音韵美 (此环节先调动学生发现本诗的形式特点,然后教师就此略加点拨、总结)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音韵美体现 (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整齐,节奏感强; (2)作品押“ing”“i”“i”韵:;

(3)重章叠句,叠句如:苍苍、萋萋、采采;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1.小组讨论问题 ①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生活?又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呢?写出判断的依据。 秋季(深秋)。清晨。依据: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②你认为诗中描写的这个季节通常应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按下边的示例写出。 示例:芦苇——丛生茂密。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氛围、境界)? 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凄美、迷离……的意境。(氛围、境界)2.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请同学们借助上述几种景物,把在你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4~5个句子描绘出来。 (要求: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 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可请学生读出自己写的语句,大家交流。) (五)、研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思考:上述境遇中,主人公在做什么呢?表达出怎样的心情呢?(小组讨论)主人公在寻找“伊人”追求“伊人”——依据“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心情(提示:可通过文中词语推断,并概括):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3课《遥远的自然》导学案(含答案)

《遥远的自然》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操纵(zònɡ) 侍候(shì)草坪(pínɡ) 梦寐以求(mèi) 泯灭(mǐn) 迄今(qì) 悄然(qiǎo) 万籁俱寂(lài) 二、词语释义 ①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②闲适:清闲安逸;优游自在。 ③大汗淋漓: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④千篇一律:本指诗文公式化,后亦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⑤万古长存:(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⑥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⑦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⑧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⑨转瞬即逝: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⑩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11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迄今为止: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遥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12目前为止,到现在。 13指很远很远。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三、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人。当代_____。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他是1985年倡导___________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四、经典语段 他们的精神突围,总是有地平线之外某些自然之境在遥遥接应。赤壁之于苏东坡,草原之于契诃夫,向日葵之于凡·高,黄河之于冼星海,无疑都有精神接纳的意义。正是在这里,宗教和艺术显示了与一般实用学问的差别,显示了自己的重要特征。它们追问着文明的终极价值,它们对精神的关切,使它们更愿意在自然界伸展自己的根系。(《遥远的自然》) 课堂互动探究 主题感悟 此文为2002年作者出席海南省举行的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所作的演讲。作者在文中以他特有的冷静和清醒,以及思想的犀利和透辟,揭示了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背后那种复杂的心态,给人以警醒。 技法借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