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培训(1)
- 格式:ppt
- 大小:995.50 KB
- 文档页数:25
声学基础培训教材第一章质点振动学一、 振动学是研究“声学”的基础1、 质点、振动系统的概念(1) 集中参数系统(2) 质点的自由振动Mm 、KmFk=Km Σ、Km= Cm 、顺性系数,力顺,Σ为位移虑疑律:Fk=-Km Σ牛顿第二定律:ΣΣ=0其中wo 2= M m (Wo 振动圆频率,称角频率)de 2 + ao 2Σ=0(质点的自由振动工程)(3) 自由振动的一般规律:W . Wo=2πf由于Wo 2FO= 2π 或(4)2信能: 2总能:E=Ep+Ek= KmΣ2+ MmU22、双弹簧串接与单接系统的振动(1)双弹簧串联相接Km K2m Mm(2)并联相接K =2Km固有频率提高倍(2)弹簧质量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等效质量:Mm+固有频率:FO=3、质点的强迫振动强劲振动后一般规律:Em=Rm+jxm称为系统后力阻搞,Rm为力阻,WMm为质量抗力阻抗后模:Em=力学品质因素:Qm愈大其振位移振幅也愈大二、电声器件的工作原理:前面已了解系统作强迫振动时,稳定振动与强迫力的关系,我们可以三个具有一定特征的区域。
根据三、音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电磁学原理,在扬声器音圈上通以电流时,在磁场作用下音圈将产生一电动力F=BLI,在频率较低时,音圈的电感很小,电阻抗菌素主要是电阻,所以在音圈上施加频率恒定的电压。
由此产生一对频率恒定的力,在阻力作用下中音圈和纸盆等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就产生振动,因此使用空气辐射了声波,频率不太高时,声辐射阻近的成正比,如果纸盆的速度振幅Va 对频率恒定声辐射功率成正比,在恒力Fa的作用下要保持加速度振幅的恒定,与频率无关。
电声设计培训教材之一向左运动时,则空气层质点膨胀,空气层的密度将减小,压强亦将减小,使空气层处于“稀疏”状态。
活塞不断地来回运动,将使空气层交替地产生疏密的变化。
由于空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交替的疏密状态,将由近及远地沿管子向右传播。
这种疏密状态的传播,就形成了声波。
频率(Frequency)声源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单位为赫兹(Hz)。
人耳能听得见的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称为可闻声或音频声,简称声音。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
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可用仪器接收到,它在研究热带风暴、地震及核爆炸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它在无损探伤、切割、诊断、水下探测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单频率的声源很少,大多数声源的振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产生的大多为复合音。
但是,我们可以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把一个复合音分解为一系列幅值不同的单频声的组合。
因此研究单频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而频率则是描述单频声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在音响和通信中所涉及的声波,就是人耳能感知的音频声。
而研究音频声的拾取、重放、传播及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科学,就称为音频声学。
周期(Period)声源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记作T,单位为秒(s)。
T =1/f波长(Wave Length)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距离,记作λ,单位为米(m)。
声速(Sound Speed)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记作c,单位为米/秒(m/s)。
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固体介质、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三者之中,固体介质中的声速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例如:钢铁中约为6100m/s;水中约为1480m/s;空气中约为344m/s(常温下)。
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的关系可简写为:c =331.4+0.607t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λ·f在空气中,不同频率的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
在许多情况下,一种乐器单独听起来很悦耳,但仍需进行均衡调节使之频响与其他乐器没有抵触、突出最亮丽的部分,从而融入到作品中去,这就是均衡调节的主要目的。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常用乐器及人声均衡调节的一些诀窍:1.底鼓(Kick Drum):底鼓是一首歌曲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推动着节奏向前进行。
这里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常见的三种底鼓:第一种我称之为“80年代蓬头底鼓”,你一定熟悉的:强而有力、富含中频、含有重击的"砰"声,想得到这种比较怀旧的底鼓声音,可以先过滤掉60Hz以下的频率,然后根据情况在78-84Hz提升3到6dB(Q值大约为1),使之听起来象是敲在你的胸膛上。
接下来在1.5-2.5kHz提升大约6dB来增加"砰"声(Q值在1.5-2.5比较适合),最后在120Hz降大约4dB(Q值1.0)。
参数可以反复调节直至听起来象"White Lion"的作品。
第二种是当今最流行的"Bonham"摇滚底鼓,我通常在120-240Hz提升4dB或更多来得到这种声音,还需要过滤掉1.5kHz以上的所有频率,有时候可能需要在80Hz略降低1-2dB、在60略提升2-3dB。
还有一种现在常用的底鼓:比较空、有摩擦声,想得到这种声音,你可以过滤掉100Hz以下的所有声音,在125Hz 提升大约3dB,在250-350Hz提升大约4dB。
然后过滤掉2kHz以上的所有频率。
2.军鼓:目前有两种使用最广泛的军鼓类型:一种紧凑、有力,另一种松散、比较长(通常用于ballads风格的歌曲)首先,任何军鼓都不需要150Hz以下的声音,所以把它们过滤掉。
军鼓的中心频率通常在1kHz附近数百Hz的频段内,所以在这一频段提升3-6dB通常会非常有益。
对于紧凑型军鼓,你可以尝试分别提升中高频(5kHz附近)、部分高频(8-9kHz),提升量可以从3dB开始逐渐上升,左右变化一下提升的频点直到得到理想的效果。
关于扬声器原理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认识一个扬声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扬声器在不断地改进,扬声器品种繁多,若按扬声器换能原理来分类,则可为电磁式扬声器、励磁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压电陶瓷式扬声器、电动式扬声器、挂画式平面扬声器.本书主要介绍电动式喇叭(耳机喇叭).第一章扬声器的类型扬声器(喇叭)器件是一种电能与声转换器件,扬声器品种繁多,若按扬声器换能原理来分类,则可为电磁式扬声器、励磁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压电陶瓷式扬声器、电动式扬声器、挂画式平面扬声器。
一、电磁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舌簧式)主要由永久磁铁(马早蹄形)、衔铁(舌簧)、线圈、纸盘和盆架等组成。
电磁式扬声器的特点: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但其阻抗高,频率特性差,较高和较低的音频都有发不出来,失真大,振幅小,声压低,承受功率在1/4-1/2W之间.这是一种老式扬声器,20世纪50年代农村广播网曾大量使用,现今已逐渐被电动式纸盘扬声器所取用.二、励磁式扬声器励磁式扬声器与永磁电动式扬声器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磁体部分。
励磁式扬声器的大形线圈是整流系统中的扼流圈,它通过高电压大电流产生磁力,并与音频信号电流互相作用,推动音圈作活塞式振动,带动纸盘发出声音.这种扬声器主要用于老式交流电子管式收音机上。
收音机不工作时,扬声器没有磁力存在;只当收音机工作,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力时,扬声器才能正常工作。
可见,这种扬声器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现今逐渐被沟汰。
三、静电式扬声器静电式中高频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极简单,它是以电容器原理制作而成,可以看做是一个能振动发声的电容器。
按结构类型,静电扬声器可分单极式、推挽式和驻极式。
1、单极式它用一块属板作固定极板,用导电材料制成轻且的动膜片作另一块电极(辐射极),两极板小,振动膜片采用金属箔或金属化涤纶薄制成。
2、推挽式推挽式静扬声器是在单极式静电扬声器中增加地一电极而成。
它用两块固定的电极板,振动电极片置于固定电极板之间.3、驻极体式驻极体式扬声器是将电容器的极板改用驻极体材料(如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等)制成的。
扩声系统培训资料-调音台调音台是一种将多路音频电信号经必要的技术处理和合适的效果处理后依所需的电平值加以混合、分配,用以输送还音系统重放,或送入录音机,予以记录的一种电子音频设备。
它具有多个输入信道,可同时输入多路信号并将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其中每个输入通道的电信号(声音)都可以进行单独的加工处理。
还具有放大、衰减均衡、声象定位,拥有双声道、主声道效果和返送等多种输出方式的一种音响设备。
主要作用:①将来自不同的音源设备或电子设备的音信号进行不同比例(可调)的混合处理。
②单独对每路信号进行加工。
主要是电压放大或衰减、频率均衡和声象定位等。
③显示各种信号电平。
④以线路级电平提供各种不同用途的输出信号,如舞台返送、录音输出、扩音输出、效果发送等。
由于调音台的每路输入是一个独立的信号信道,各路之间互不影响,因而可以对每一路信号的音量及音质作细致的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程度。
一、工作原理尽管调音台种类很多,功能键旋钮有多有少,输入输出信道数相差悬殊,但总体可分为:输入组件(INPUT)——总线组件(BUS)——输出组件(OUTPUT)二、输入组件(INPUT)将信号源设备信号分别进入相应的信道2.1 调音台的输入阻抗等于5—10倍的“信号源”输出阻抗。
2.2 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应与调音台要求的输入电平相等。
2.3 信号源与调音台采用什么方式连接,这取决于调音台的输入方式和信号源的输出方式。
MIC IN 传声器输入一般是低阻(LOW-Z)LINE IN 线路输入一般是高阻(HI-Z)标注:0分贝=0.775V每一信道中两个输入方式不能同时使用。
随后进入增益GAIN是一个低噪声的电压放大器,它可对信号电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输入电平的大小最适合于本机工作,即使有足够的信噪比也不会过激失真。
其中:TRIM微调装置,可以更精细地调整输入电路的增益,只是调整范围较窄。
GAIN MONITOR 监听GAIN INSERT 断点加入周边处理后返回监听:用于在调音台上进行信道检查和调整。
电声测试设备操作规程培训电声测试设备操作规程培训一、培训目的电声测试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旨在使操作人员了解电声测试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培训内容1. 电声测试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电声测试设备的组成和功能3. 电声测试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流程4. 电声测试设备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三、培训步骤1. 理论知识培训操作人员首先需要了解电声测试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产生、信号调制、信号放大和信号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了解电声测试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包括主控台、信号发生器、接口设备和测试器件等的功能和作用。
2. 操作规程和流程培训操作人员需要熟悉电声测试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包括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步骤、信号的输入和输出设置、测试参数的调节和测量结果的读取等操作步骤。
特别是要掌握设备的调试和校准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知晓电声测试设备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如设备的用电要求、接线的正确性、设备的放置位置等。
同时,要了解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如设备的保养和检修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讲座通过讲座方式进行电声测试设备的理论知识培训,展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操作规程和流程等。
2. 实际操作演练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让操作人员对电声测试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可进行考核评估,测试操作人员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资料1. 培训教材准备一份电声测试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教材,包括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和流程、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供操作人员学习和参考。
2. 模拟设备准备一台模拟的电声测试设备,让操作人员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提高操作技能和熟悉设备操作流程。
六、培训效果评估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测试其对电声测试设备操作规程和流程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
听音员培训考核参考内容一、基础知识:(1) 声音是一种“波”,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它有个基本参数:频率和幅度。
频率在20HZ~20KHZ的波称为声音波,也是人耳可闻到的频率范围。
(2) 扬声器(Speaker):扬声器俗称喇叭,是“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辐射到空气中去的电声换能器件”,扬声器按工作频带分类为。
1)高音扬声器:负责重放高频部份,其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在2500HZ~25KHZ。
2)中音扬声器:重放中频信号,其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在500HZ~7500HZ(目前本厂的机型没有使用中频扬声器)。
3)低音扬声器:重放低频信号,其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在15HZ~5000HZ。
4)全频带扬声器:工作的频率能够覆盖高、中、低全频段。
(3) 音箱(Speaker System)音箱又称为扬声器箱,它是将扬声器组装在专门设计的箱体内,并经过分频网络将信号送至扬声器进行重放。
(4) 多媒体有源音箱:是专门为个人计算机(COMPUTER)而设计的一种音箱,它将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整合为一体,有价格低廉、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特点,材质大多为塑壳,稍高档的大多采用木质结构。
(5) 立体声:早期接触式唱片的声道规格,最多有两个声道,即左(L)声和右(R)声道。
(6) 单声道:即一个声道,立体声的左右声道中一个无或短路即为单声道。
(7) 串音:即声道串扰,当串扰大到短路时,串音变为单声道。
(8) 左右声道反:国标定义,标准3.5立体插头第一节金属柱为左(L)声道所用,第二节为右(R)声道所用,第三节为公共地线,主机定义为右(R)声道,副机定义为左(L)声道,当它们相反时即为左右声道反(可通过测试夹具测出)。
(9) 反相音:立体声系统中的一个音箱的扬声器与“功放”接反所造成的一种立体声场破坏的现象,其主要特征为:声音无法“定位”,低音将变弱。
(10) 振音:伴随音乐节奏而发出的“滋滋”的杂音,多为箱体结构不合理,不结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