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法规对比 欧标 & 美标 & 国标 Global Auto HVAC Regulation Comparison ECE & FMVSS & GB
- 格式:pdf
- 大小:412.91 KB
- 文档页数:3
欧洲汽车空调内循环强制调整外循环标准欧洲汽车空调内循环强制调整外循环标准探究一、引言欧洲汽车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汽车产业的翘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标准规范上都有着领先的地位。
而其中,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和驾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汽车行业中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从欧洲汽车空调内循环强制调整外循环标准这一主题入手,深入探讨欧洲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要求以及其意义。
二、欧洲汽车空调内循环强制调整外循环标准的背景1. 欧洲汽车行业的技术先进性在全球汽车行业中,欧洲一直以来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地区。
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环保的驾驶体验。
2. 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汽车尾气排放、交通拥堵等因素导致了城市中空气质量的下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3. 汽车空调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汽车空调系统在车内空气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中的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切换直接影响了车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质量。
三、欧洲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要求1. 强制内循环调整机制根据欧洲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系统应该具备内循环强制调整外循环的功能。
即使在外界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也需要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和健康。
2. 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应用欧洲对汽车空调系统还提出了空气质量传感器的要求,这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内外空气的质量,并根据情况自动调整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
3. 净化滤芯的标准除了调整机制外,欧洲对汽车空调系统中净化滤芯的标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车内空气的质量。
四、对欧洲汽车空调标准的个人观点欧洲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标准要求能够有效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这种注重环保和健康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汽车制造商的技术水平,也可以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ECE/EEC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ISO/IEC国际标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汽车产品实施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专门针对汽车产品建立并实施配套、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法规体系。
这是因为汽车产品不同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品,它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效益的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给当代人及其后代子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使用,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与之息息相关。
因此汽车工业已不仅仅涉及一个产业的利益问题,而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已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已转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和规。
因此各国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单独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各自国家主管运输和工业的政府部门作为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我国从1988年开始,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将汽车标准在属性上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将涉及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标准划归为汽车强制性标准,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确保我国政府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性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断提升其水准。
车内空气质量有关法规分析近年来,随着汽车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与车内空气质量有关的法规。
这些法规的目的是保护乘车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并减少车内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法规进行分析。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车内空气质量的相关要求。
欧盟发布了《欧洲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针对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其他有害物质进行了限制。
根据该标准,车内空气中VOCs的浓度应低于苯的浓度阈值,并且禁止使用特定的有害物质。
美国和中国也制定了类似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乘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了车内空气净化系统的要求。
德国推出了“Blue Angel”车内空气负离子净化器的认证标志。
这个认证标志表示该净化器可有效去除车内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并提供更清新的空气环境。
一些国家还要求汽车生产商在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使用高效过滤器,确保车内空气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对车内烟雾的控制进行了规定。
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已经禁止在车辆内吸烟,以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
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停车场和加油站等室外公共场所周围禁止吸烟,以避免车内空气因吸烟而受到污染。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low VOC)材料来制造车内部件。
低VOC 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释放的有害物质更少,可以有效减少车内空气的污染。
一些国家还为使用低VOC材料的汽车制造商提供税收优惠或其他激励措施。
车内空气质量的法规主要包括限制有害物质浓度、要求使用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控制车内烟雾以及鼓励使用低VOC材料等方面。
这些法规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乘车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并减少车内环境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各国还需要持续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的监管和检查。
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法规,其中建立较早、在国际上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欧、美、日3大体系。
早在1960年8月8日,第一项ECE(ECE即欧洲经济委员会,而EEC/EC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称欧洲联盟)汽车技术法规——《装用R2或HS1灯丝灯泡,非对称近光和/或远光的汽车前照灯》就开始生效实施;美国在1968年1月1日,就有包括FMVSS 101、FMVSS102、FMVSS105、FMVSS106、FMVSS109、FMVSS108、FMVSS111、FMVSS116等几项汽车主动技术法规在内的一批法规开始生效实施;日本制定实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的时间比欧美更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后来日本出于汽车产品对美贸易的考虑,在制定其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时,很大程度上参考借鉴了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欧洲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法规表1列出了截止到2006年1月1日,ECE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法规的体系分类及项目名称,为保证法规体系的完整性,有关摩托车和农林机械的ECE法规一并列出。
从表1可以看出,ECE在汽车主动安全方面法规体系相当完善,内容囊括了汽车避免交通事故的重要安全性部件和系统,例如灯光与光信号、视野、制动、操纵控制件与国外3大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法规体系的对比■ 司 康信号装置、玻璃、轮胎、车身结构、转向装置、加热系统、防火等,尤其在灯光法规方面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增加新的法规内容和项目,在ECE总数123项技术法规中,主动安全方面的技术法规占75项。
在欧洲的汽车技术法规中,除了ECE汽车技术法规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法规体系,即欧洲联盟的EEC/EC技术指令。
表2列出了截止到2006年1月1日,EEC/EC汽车主动安全的技术指令项目及其所适用的车型(此表中不含摩托车和农林机械指令项目)。
从表2可以看出,EEC/EC汽车技术指令体系比ECE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简练,项目总数为34项,但同样也涉及到汽车避免交通事故的重要安全性部件和系统,例如灯光与光信号、视野、制动、操纵控制件与信号装置、玻璃、轮胎、车身结构、转向装置、加热系统、防火等,但EEC/EC汽车技术指令还包括ECE法规中没有的一些项目,如驾驶员前视野、护轮板、防飞溅系统、车辆法定铭牌、车辆质量和尺寸等,这些项目是由欧洲联盟政府从它这个集团本身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目的出发而选择和确定的。
国内外汽车排放法规对比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汽车排放法规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的排放法规。
介绍了美国排放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标准;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展;日本排放标准和我国各个时期的不同排放标准。
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到各国的排放法规的发展历程和现行的排放标准本文资料通过网络以及书本收集。
本文内容基本准确,通过文字以及图解更容易让大家读懂。
关键词:汽车排放法规对比研究排放标准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narrated the automobile emission regulation, especially the American、European、Japanse and domestic automobile emission regulation. You may understand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automobile emission regulation and the current emission standard.This article material through network as well as books collection. This article content basic accurate, is easier through the writing as well as the graphic solution to let everybody readKey word: automobile emission regulation comparative study emission standard目录第1章概述 (3)1.1汽车尾气排放的种类与危害 (3)第2章美国汽车排放标准 (5)2.1第一阶段标准 (7)2.2国家LEV项目 (8)2.3第二阶段标准 (9)第3章欧洲汽车排放标准 (12)3.1欧洲标准的发展 (12)3.2欧洲排放标准 (13)3.3 OBD试验 (16)第4章日本汽车排放标准 (18)第5章我国汽车排放标准 (20)5.1 1993年颁布的排放标准 (20)5.2 1998年北京市颁布的排放标准 (21)5.3 1999年颁布的排放标准 (21)5.4 2001年颁布的排放标准 (23)5.5 2002年颁布的排放 (24)5.6 第Ⅲ和第Ⅳ阶段的排放标准 (25)第6章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和排放法规发展状况 (27)6.1机动车污染防治状况 (27)6.2国家机动车排放法规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总结…………………………………………………………………………………...致谢…………………………………………………………………………………...参考资料………………………………………………………………………………1 概述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
汽车空调标准汽车空调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了车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法规标准的不同,汽车空调的标准也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通用的汽车空调标准。
1.制冷剂制冷剂是汽车空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由于一些制冷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这些制冷剂。
例如,欧盟已经禁止使用R134a制冷剂,而美国则正在逐步淘汰R134a制冷剂。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标准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2.能效标准能效标准是衡量汽车空调效率的重要指标。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能效标准,例如欧盟的能效标签和美国的能效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会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效率、能耗和噪音等方面进行限制和要求。
3.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汽车空调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汽车空调的温度控制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在北欧地区,汽车空调需要具备更好的加热功能,而在热带地区,汽车空调需要具备更好的制冷功能。
4.空气质量汽车空调不仅需要具备制冷和加热的功能,还需要具备过滤空气的功能。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空气质量标准,例如欧盟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美国的空气质量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会对汽车空调的过滤效率和过滤器的材料等方面进行限制和要求。
总之,汽车空调的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汽车空调标准,以确保汽车空调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汽车空调国家标准汽车空调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舒适配置,它能够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汽车空调更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确保汽车空调的性能和安全,国家对汽车空调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
本文将对汽车空调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
首先,汽车空调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空调制冷剂的种类和使用要求、空调制冷效果的检测标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等方面。
其中,对空调制冷剂的种类和使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制冷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空调的制冷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国家标准对制冷剂的种类、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汽车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其次,国家标准还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进行了严格的检测标准。
制冷效果是衡量汽车空调性能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对空调的制冷速度、制冷效率、制冷温度等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要求,以确保汽车空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提供稳定、快速的制冷效果,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能做出了严格要求。
汽车空调系统涉及到高压制冷剂、高温工作环境,如果安全性能不达标,将会对乘车人员和车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国家标准对空调系统的密封性能、耐压性能、耐高温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检测和要求,以确保汽车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汽车空调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也是为了推动汽车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
遵守国家标准不仅能够保证汽车空调的性能和安全,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作为汽车空调制造商和用户,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汽车空调的质量和安全,为乘车人员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法规号法规名称内容要求法规号法规名称内容要求法规号法规名称内容要求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试验开始后10min时,至少应将A区90%和B区80%面积上的雾除净。
每辆汽车必须装备一套除雾装置。
必须在10min内清除完成区域A90%的雾。
GB 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实验开始20min时,至少应将A区的80%面积的霜除净;25min时,至少将A`区的80%面积的霜除净;40min 时,至少将B区95%面积的霜除净。
实验开始20min时,至少应将A区的80%面积除净;25min时,至少将A`区的80%面积除净;40min时,至少将B区95%面积除净。
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汽车透明区必须包括a,a',b,b',c,c'围成的面积;每根A 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度,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对称,则右柱不需要测量;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的A柱;在驾驶员前视野180度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水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 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他障碍物77/649/EEC 机动车辆驾驶员视野汽车透明区必须包括a,a',b,b',c,c'围成的面积;每个A立柱的遮挡角不应该超过6°,如果两个立柱相对于车辆正中的纵向垂直面是对称的,乘员一侧的A立柱的遮挡角不需要确定;任何车辆的A立柱不能超过2个;在通过V1点的水平面以下、通过V2点的3个平面以上以上、驾驶员前方180°的视野范围内,除了A 立柱的遮挡外,固定的或可动的排气口或侧窗的隔条、外置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前窗玻璃刮水器不能构成任何遮挡。
fmvss219Windshield zoom intrusionGB 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用于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原片应符合GB11614汽车级玻璃的要求;汽车玻璃需满足主要技术要求和一般技术要求(主要技术要求为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本标准相关条款的规定,一般技术要求的检验项目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汽车空调标准汽车空调作为车辆的重要配置之一,对于驾驶者和乘客来说,尤为重要。
一辆好的汽车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还可以保障驾驶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制定汽车空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空调标准应当包括对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
这包括制冷效果、制热效果、除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制冷效果,标准可以规定在特定温度下,空调系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将车内温度降至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而对于制热效果,标准可以规定在寒冷环境下,空调系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将车内温度升至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此外,除湿效果对于防止车内雾气的产生也至关重要,因此标准也需要对此进行明确要求。
其次,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这包括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车辆其他系统的影响、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应对车辆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产生干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应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标准需要对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考量,并进行相应的规定。
此外,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空调系统的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环保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标准可以规定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要尽可能减少,例如对制冷剂的使用量、回收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
最后,汽车空调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空调系统的耐久性要求。
一辆好的汽车空调系统应当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因此,标准可以规定空调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要求,以及对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规定。
总之,汽车空调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健康和安全、提升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才能够推动汽车空调系统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
各国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对比车辆082 108015052 章圣排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有三大体系:美国技术法规体系、欧洲技术法规体系、日本技术法规体系,构成了三大汽车法规体系。
一、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Federal FMVSS(Federal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背景:依据1966年9月9日制定的《国家交通及汽车安全法》由美国联邦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法由美国联邦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组织制定。
目的:减少汽车交通事故及减轻事故过程中乘员的伤害程度。
法规特点:法规内容较齐全,指标较先进。
美国制定和实施机动车法规起步比较早,取得了巨大成效。
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法规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内容不断修订充实和强化,并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法规体系之一,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同时也为各国广泛借鉴和采用。
二、欧洲技术法规体系欧洲各国除有自己国家的汽车法规外,主要有两个地区性的汽车法规,一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制定的汽车法规,二是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 an Economic Community)制定的指令。
制定同意的EEC指令和EEC法规则始于二战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58年开始制定统一的汽车法规。
ECE法规由各国任意自选,是非强制性的,而EEC指令则成为成员国统一的法规,是强制性的。
但ECE法规已呗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引入本国的法律体系中。
欧共体汽车法规(EEC指令)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ECE法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法规内容而言,EEC指令和ECE法规许多项目的技术要求是相同那个的或者是等效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
如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声控制、制动、安全约束系统、除霜除雾与刮水洗涤以及车门锁与铰链,还有后视镜等。
三、日本技术法规体系为了确保机动车交通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日本制定了道理车辆法、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大气污染控制法、噪声控制法)、能源合理利用消耗法等三大方面的法律,以这些法律为依据,建立了一整套技术法规体系和政府对机动车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的管理体系。
欧洲空调规范标准最新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日益重视,欧洲在空调设备规范标准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改进。
以下是欧洲空调规范标准的最新要点:1. 能效标准欧洲的空调能效标准主要遵循欧盟的Ecodesign指令和ErP(能源相关产品)指令。
这些指令规定了空调设备必须达到的最低能效要求,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最新的能效标签制度,如EU Energy Label,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能效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环保的选择。
2. 制冷剂规定欧洲对空调制冷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
根据F-Gas法规,某些对环境有害的制冷剂已被禁止或限制使用,同时鼓励采用更环保的替代品。
3. 安全标准空调设备的安全性是欧洲规范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对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以及防火性能的要求。
所有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空调设备都必须符合相应的CE标志指令,以证明其符合欧盟的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4. 性能和测试标准为了确保空调设备的性能符合消费者的期望,欧洲制定了一系列的性能和测试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空调的冷却能力、噪音水平、空气流通量等方面,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宣称的性能。
5. 环境影响评估欧洲空调规范还包括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评估。
这不仅包括使用阶段的能耗,还包括生产、运输、维护和最终废弃阶段的环境影响。
6. 智能技术集成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欧洲的空调规范也鼓励集成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能效和用户舒适度。
这些系统可以远程控制,自动调节温度,并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协同工作。
7. 建筑集成在建筑设计中,欧洲规范也鼓励将空调系统与建筑本身更紧密地集成,以优化能源使用和提升室内环境质量。
结论欧洲空调规范标准的更新反映了对环境保护、能源效率和用户安全的持续承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这些规范标准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未来的挑战。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对欧洲空调规范标准的最新发展的一般性描述,具体标准和法规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查阅最新的官方文件和资源以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