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文化与艺术240作者简介:林会霞(1998— ),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
主要研究方向:国外文学。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典型的一部。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为了生计,父母让她去一个富老太太家攀亲戚,结果被富家少爷亚力克夺取了女儿身。
苔丝忍受着世人的冷嘲热讽把孩子生了下来,孩子不幸夭折。
后来,苔丝和自己心爱的安吉尔结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所有的不幸都告诉了安吉尔,但却没能得到原谅,安吉尔离开了她,去了巴西。
之后,苔丝为了养活家人,被迫屈从于亚力克。
几年后,安吉尔悔恨自己的无情,回来想和苔丝重修于好。
苔丝认为她一切的不幸都是亚力克造成的,便愤怒地将其杀死,最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一、苔丝人物形象分析(一)苔丝具有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出身贫穷,父亲是个慵懒愚钝的小贩,母亲曾是个挤奶工,家里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苔丝每天都得努力工作帮助解决一大家子的生计问题。
赖以生存的老马不幸死去时,苔丝没有哭,而是想着怎样把家人从泥潭中拯救出来。
父亲去世,苔丝一家子被赶出村子,无依无靠,又没有栖身之所。
为了母亲和兄弟姐妹,具有高度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苔丝心里纵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还是被迫沦为亚力克的情妇。
为了家人的生存,不幸被人奸污;为了家庭的希望,承载着世人的冷眼;为了家庭的命运,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二)苔丝是个坚强勇敢的姑娘苔丝生下孩子后,牧师拒绝为私生子洗礼,苔丝就自己亲手给孩子洗礼。
尽管周围的人都鄙视她、对她冷眼相待,她还是带着孩子去干活,勇敢地面对所谓的“道德”的压力。
苔丝也从不为博得同情而在外人面前哭泣。
孩子不幸夭折后,苔丝亲手埋葬了自己的骨肉,又迅速从丧子的痛苦中恢复过来,继续努力干活养活家人。
安吉尔因为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而离开后,苔丝生活十分艰辛,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肯向丈夫的父母求助。
当安吉尔从巴西回来,抱着忏悔的心情,祈求苔丝的原谅,想要和她重新在一起的时候,苔丝勇敢地杀死了可恶的富家少爷亚力克,因为苔丝认为都是因为亚力克,她才一次又一次地无法和心爱的安吉尔在一起。
德伯家的苔丝:爱情与命运抉择引言《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于19世纪末的一部小说。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格雷环绕,展现了她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命运中面对爱情所做出的抉择。
本文将通过分析苔丝面对两位迥异的男性形象——安吉尔·克莱尔和亚历克斯·德伯,在不同命运选择中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和性格特点,探讨爱情和命运交织下人物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主题。
苔丝·格雷与安吉尔·克莱尔之间的爱情安吉尔·克莱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找到一个高贵纯洁的女性作为生活伴侣。
当他遇到即将被社会舆论所排斥,并处于弱势地位的苔丝时,他被她坚韧不屈和善良正直所吸引。
两人在共同追求真相、信任和共享理念上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安吉尔的父亲对他的交往感到不满,并劝告他娶一个地位显赫的女性。
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安吉尔做出了背离自己真实感情的抉择,最终选择放弃苔丝。
这一决定深深伤害了苔丝,同时也使安吉尔意识到他在追求“合适”的爱情观念中迷失了自己。
苔丝·格雷与亚历克斯·德伯之间的爱情亚历克斯·德伯是苔丝童年时期的同村人,他是渐进式改革者、追求真实和自由的人。
当苔丝在悲痛中回到故乡时,他们两人再次相遇并重新点燃了彼此之间所剩的火花。
亚历克斯向苔丝展示了真挚、包容和理解,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尽管如此,亚历克斯也有着复杂的身份和社会角色,在当时制约着他们之间爱情发展的条件下,两人无法公开地在一起。
最终,苔丝妥协了她内心的感情,在亚历克斯的怂恿下与他私奔。
然而,这一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苔丝对于自己命运不被控制的渴望。
爱情与命运抉择对苔丝的影响苔丝在面对爱情和命运的抉择中成长并展现出了坚毅和勇气。
她意识到传统爱情观念可能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并敢于追求个人真相和内心所能找到的自我实现。
通过与安吉尔和亚历克斯之间的关系,苔丝经历了痛苦、牺牲和失望。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亚雷是怎样的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人物形象分析亚雷是怎样的人【导语】: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亚雷是个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浅论《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内容提要:苔丝标志着新的农业工人新形象的诞生。
尽管思想上具有软弱性,但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刚毅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使她成为一个富有悲剧力量的人物。
安玑•克莱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形象,在哲学意义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思想上具有矛盾性,那脱离客观现实的理想主义的爱情,是现实同理想发生矛盾的结果。
亚雷•德伯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形象,他是同安玑•克莱这个“精神的人”相对照的“肉欲的人”,他对苔丝的玩弄,展示了资产阶级宗教的伪善。
安玑崇拜,倾慕和追求她,在精神上摧残她,亚雷•德伯用卑鄙可耻的手段把她占为己有。
在他们身上,展现了人性的多重性,他们从精神和肉体上绞杀了苔丝。
苔丝视安玑为天神,视亚雷为恶魔,但她始终无法挣脱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天罗地网。
如果说亚雷残暴地毁灭了苔丝的清白之身,那么安玑则是无情地伤害了苔丝的纯真之心。
亚雷和安玑从两端拉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网,捕杀了苔丝,他们是扼杀苔丝的双刃剑。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苔丝是一个遭受旧道德迫害的现代女性。
“在世人眼里,是一个罪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受人供养的情妇,最终又是一个杀人犯。
但是在哈代看来,苔丝的一切天赋都是她最伟大的美质、她是一个纯洁的人”①。
她天生丽质,善良纯朴,敢于自我牺牲,富有高贵的女人气质,她意志坚强,情感热烈,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时代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典型性和象征性。
苔丝所受的侮辱、痛苦、剥削和摧残,也就是她所代表的雇佣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冲击下所受到的悲惨遭遇,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
在替父亲送蜂窝时撞死了老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不得不红着脸到她所瞧不起的冒牌本家———亚雷•德伯家去工作,企图以此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这就迫使苔丝走上了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受人雇佣的路,这是她走向工人阶级的第一步。
她的母亲要苔丝去认本家,苔丝坚持要穿上干活的衣服,这就是苔丝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人物形象一个纯洁朴实的女人(一)传统美德从小说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一个纯洁的女人并不是所谓的完美无瑕的女人。
首先在古老美丽朴实的村庄里苔丝是一个普通并拥有传统美德的农村女孩。
苔丝是一个吸引众人眼球的充满活力的年轻漂亮女孩。
见过她的人无一不发出本能的称赞。
在加入行走的队伍中,她是个纯洁美丽的姑娘而且她也是唯一一个在一片白色队伍里能以这种引人注目的装饰自夸的。
苔丝的妈妈说苔丝的皮肤就如同公爵夫人的一样。
亚雷也叫她美人并难以自拔地靠近她。
安玑也曾自言自语道“多么纯洁的自然之女啊!”科瑞克说苔丝是他至今所见过的牛奶场里最美丽的牛奶工。
苔丝似乎从来不炫耀她与生俱来的美丽但却由于从她妈妈那继承来的特性遭受了很多苦难。
苔丝是个简单的女孩,她没有父母的那种虚荣心,她所渴望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其它的乡村女孩一样她也曾有时在心中坚守着一个纯洁神圣的天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太阳让心灵温暖,苍穹的梦想,某些喜爱,某些爱好,或者起码的一些遥远而清晰的期盼。
”在小说的开头,苔丝被告之和尊贵的德伯家族是亲戚,在她的父母为此而自豪之时,她却坚持自己是农民的女儿并表现出对贵族血统的轻蔑。
安玑认为苔丝是上帝创造的梦想中的女孩并称她为阿泰米斯,戴特明和其它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名字。
但苔丝只让他简单地称呼自己苔丝而已。
名字只是名字不能代表什么,这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也可以看到。
(二)无私奉献苔丝是自然之女,也是自然的化身。
她与自然的统一让她对土地和动物的爱与众不同。
苔丝一直认为她是一个通过自己双手劳动的普通农村女孩。
曾经因为太年轻而无力承受家庭的重担。
当被迫到德伯家去认亲时,她只单纯地认为是去那工作而已。
去牛奶场工作不久,她就说“我现在将要用手挤奶了。
苔丝的勤劳和灵巧的技能使她在牛奶场工作得心应手并成为一位令人满意的挤奶女工。
她与自然的强烈统一使得天气的变化也能反映她的情绪。
教学参考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哈代,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
《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女性——苔丝的曲折经历,直至毁灭的过程。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来自一位普通女性的个人魅力,以及对人内心灵魂深处的一种触动。
苔丝是一位纯洁善良的女人,但是,纯洁善良的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那种幸福与欢乐。
她的纯洁与善良在当时的社会道德面前成了牺牲品。
生活的种种遭遇与不幸令她最终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毁灭。
苔丝美丽善良,纯洁自尊,具有良好的美德。
在作者描写的作品中,在作者个人的理想世界里,她象征着真善美的统一。
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与不公并没有使她完全屈服,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倒她。
相反,她面对着虚伪的道德偏见,勇于牺牲自我,反抗到底,对感情强烈追求,对生活也有着坚强的意志。
婚姻对于她来说,并不是走向幸福的那个殿堂,而是使她的内心一点点崩溃的过程,甚至说是一把无形的利刃。
婚姻在她看来应该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平淡自然,无忧无虑。
并不是被传统所束缚,被冷眼所旁观,甚至被冷嘲热讽几乎一度面临绝望的境地。
苔丝的形象在不同的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处于青年时期,可以说是花一样年纪,她乐观积极,淳朴善良,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守着自己的内心,生活过的平淡自然。
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是她离开家之后遇到克莱尔的一个时期。
那时的她表现出了一种勇于反抗,追求自己幸福的特性。
最后一个阶段是和克莱尔相遇直到人生终结的一个时期。
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面对自己所追求的幸福,她选择了退让和妥协。
纯朴的苔丝最终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走向了毁灭的人生尽头。
一、第一阶段:淳朴善良,积极乐观(一)家庭背景的变化苔丝生活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她的家族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败落。
一个偶然的机会,牧师告诉苔丝的父亲,他的家族背景十分的高贵。
这使得消失殆尽的先辈们的光荣又重新被拾起。
他们家从那时候开始似乎从一种贫困的状态上升到了一定的地位。
摘要:哈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创作穿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的形象也深刻反映了哈代的女性观:哈代肯定女性拥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肯定女性内心对社会的反抗,然而,他的女性观仍然具有矛盾性的特征,并没有摆脱男权文化的束缚。
本文在对小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苔丝的形象。
关键词: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形象一.哈代和《德伯家的苔丝》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哈代(1840-1928)在小说创作方面具有高超的创作艺术,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被后人称为“小说界的莎士比亚”,由此可见,其在小说创作领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哈代非常擅长刻画女性形象,他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已经成为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
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美丽单纯,对家庭有责任心,对爱情具有牺牲精神,她是英国当时社会具有传统美德女人的代表。
然而,她也是可怜的,她在婚前遭人诱奸而失去了宝贵的贞操,在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的事情之后,她走向了毁灭。
在哈代的笔下,苔丝是单纯的,美丽的,善良的,自立自强,并且敢于向社会抗争的女性。
我们可以认为苔丝是传统道德下社会的牺牲品,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纯洁却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传统美丽女性。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刻画的苔丝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且引人深思。
二.苔丝的形象在哈代眼中,苔丝是纯洁的,是英国社会传统妇女的典型代表。
苔丝对爱情忠贞,对家庭负责,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但是最终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不公平的社会观念导致苔丝这样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子,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走向了灭亡,沦为不公社会的牺牲品。
(一)纯洁善良,对家庭具有责任感的苔丝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母亲虚荣且庸俗,父亲懒惰且无能,她的家庭是落魄的。
然而,这样的家庭还必须要养育五六个孩子,生活的贫苦是可想而知。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主要人物苔丝和亚雷克·德伯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命运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核心。
苔丝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她是一个美丽、单纯、善良的农村女孩。
她具有一种自然的美丽和青春的活力,这使得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苔丝的美丽和纯洁成为了她的负担,因为她常常成为男性的目标,包括她的贵族亲戚亚雷克·德伯。
亚雷克·德伯是一个富有的贵族,他是一个放荡不羁、不受道德约束的人。
他对苔丝的美貌垂涎三尺,并不顾一切地要得到她。
他无视苔丝的意愿和感受,利用她的单纯和善良占有她,使她遭受了种种不幸。
然而,亚雷克·德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的行为给他带来了内疚和痛苦,他最终也无法得到苔丝的心。
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人物。
例如苔丝的父母亲,他们虽然爱苔丝,但因为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对女儿的遭遇无动于衷。
另外还有苔丝的丈夫安玑,他虽然爱苔丝,但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狭隘思想,无法理解苔丝的痛苦和无助。
这些人物的行为和命运都与苔丝和亚雷克·德伯密切相关。
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通过这些人物,哈代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并提出了对道德、人性和女性地位的深刻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要人物苔丝和亚雷克·德伯是两个鲜明、复杂的形象。
他们的故事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并对道德、人性和女性地位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伪善和道德的扭曲,也展示了苔丝这位悲剧主人公的命运。
阿历克和苔丝,一个作为悲剧的始作俑者,一个作为悲剧的主角,在小说中共同构建了这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天使乎?恶魔乎?——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天使乎?恶魔乎?——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摘要: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亚雷——这个在苔丝生命中占有极大分量的两个人之一的文学形象,因为他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诸多因素,注定给苔丝悲剧的命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转变人性升华一、从称呼上的转变苔丝首次见到亚雷时,作者将亚雷刻画成一个不彻底的资产阶级的阔少的形象,暗含着这家所谓姓“德伯”的有钱人家的不真实性。
尽管“嘴唇上方已经蓄上了仔细修剪过的黑色胡须,胡须的尖端向上翘着”,但“皮肤近乎黝黑”,“身上带有粗野的神气”这一点却毫无掩饰地暴露了他家的财产和地位是因为一夜暴富而得来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和贵族气质均显得“虚弱无力”。
倘若不是这样,那他们之间第一句话“啊,我的美人儿,我能为你效劳吗?”有怎能从彬彬有礼的人的口中脱口而出呢?在苔丝还没有把她来亚雷家的目的道明之前,“美人儿”这一词在亚雷口中只是对一个美丽可人、天真纯朴、不谙世事的乡村小姑娘的轻浮之词。
后来,苔丝将到他家的目的——“攀亲”羞答答地袒露出来时,亚雷又进一步以“我漂亮的小堂妹”来解除苔丝心里的顾虑,是苔丝天真的误以为这位有钱的亲戚接受了她。
从而,亚雷很巧妙的初步赢得了的信任。
随着两人日渐熟识,关系日渐密切,“我的美人儿”、“我漂亮的姑娘”等一切虚无缥缈的言语在亚雷口中表达出,在苔丝耳边萦绕。
这些假惺惺的“温存”的话似乎全然是亚雷给手无缚鸡之力的苔丝设置的陷阱,逐渐使苔丝意乱情迷。
这时的亚雷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撒旦,即将把纯洁美好的女子拉入无底的深渊之中。
而“苔丝”“苔丝”的一声声呼唤,正犹如鱼钩上那让鱼垂涎欲滴的鱼饵,每一声都似乎暗含不妙的动机。
直到苔丝真正属于他之后,亚雷才真正意义上叫出来她的名字——苔丝,否则他不会抱怨出“你不重视我的感情,躲避我,冷落我,已经整整三个月了;我再也忍受不了啦!”然而,苔丝被亚雷非法占有的噩梦使她无法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爱。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女性形象的分析王迎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纯洁勇敢、漂亮独立、勤劳甜美的少女悲惨的一生。
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存,对社会凶险毫无认知的苔丝离家谋生,不幸的是苔丝却被亚雷·德伯奸污,并生下了私生子。
本该享受生命中美好年华的苔丝却时时刻刻遭受着周围人的唾弃与歧视,孩子的不幸早逝更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苔丝在牧场做工的时候偶遇了克莱尔,当天真的苔丝将自己的过去向克莱尔坦诚相告后,却被无情地抛弃。
最终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尽双重折磨的苔丝,将毁了她一生的亚雷悲愤地杀死后,坦然走向绞刑架,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一、苔丝光辉的女性形象在哈代之前的许多作家,如狄更斯、理查逊等人对女性人物的描绘和刻画通常是按照世俗道德标准和传统价值取向进行的。
但是,哈代在其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批与传统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新女性形象。
哈代笔下的新女性形象没有落入传统的俗套中,作者以一种突破以往的模式对作品中的女性进行刻画与描写。
在书中她们往往以一种个性鲜明、具有现代思想的女性形象出现,《德伯家的苔丝》里刻画了一位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的出身于农村的善良美丽的姑娘——苔丝,其对社会的种种现象也有深入的思考。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女主角苔丝是美和爱的象征,是被理想化了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善良、美丽、纯洁、质朴等很多优秀的品质。
她心灵纯洁,面对亚雷的威逼利诱,苔丝并没有委曲求全。
而面对自己心爱的人,苔丝为了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之后,苔丝向心爱的人坦白了自己的过去,虽然她明白一旦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将很可能断送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她不利用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用自尊来追求着平等和爱情的自由。
她为了使家庭摆脱窘迫的困境,因此去亚雷家做工,但是当她发觉自己被亚雷欺骗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苔丝悲剧形象分析出身的悲剧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借崇干牧师之口说出女主人公苔丝系英国中古时期赫赫有名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后裔。
但是她的家族,早在故事展开的六七十年以前就家破人亡了。
而且正像作家在书中所发的感慨那样“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作辅助,又算得了什么!”⑴显贵的出身并没有给苔丝带来任何好处,她的悲剧却由此开始了。
苔丝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懒惰、一味酗酒且愚昧无知,苔丝的母亲过去是一个挤奶女工,她邋遢迷信、头脑简单。
图慕虚荣的他们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恣意摧残的小人物、可怜虫。
正是这样一对糟糕的父母成为苔丝悲剧的始作俑者。
为了显摆自己所谓的“贵族”身份,为了满足卑微的虚荣心,苔丝的父母妄想通过“认亲”、“联姻”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尽管苔丝厌恶父母的虚伪,鄙视高贵的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农家的女而,是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但是她是家中的老大,父母的无能使沉重的家庭负担过早的落在她的身上。
她深情的爱恋着她的弟妹们,不忍心看他们受苦。
当家中的那匹赖以生存的老马不幸死去时,苔丝遵从母命极不情愿的去投奔有钱的冒牌本家。
结果横遭蹂躏。
成了兽欲的牺牲品和礼教的罪人。
后来,她又为了家庭背井离乡,到处瓢泊,历尽沧桑,在山穷水尽之时。
还是为了家庭,重回到亚雷身边。
以自己的肉体换取家人的温饱。
上帝赐给苔丝一个贵妇人的灵魂,让她纤尘不染,超凡脱俗,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落魄的出身。
让她无力摆脱尘世间的种种纷扰。
这种 HYPERLINK "/z/Search.e?sp=S%E7%81%B5%E4%B8%8E%E8%82%89&ch =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灵与肉的极度不和谐。
浅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人物形象作者:罗静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0期摘要: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不论是从命运、性格还是从社会环境出发,苔丝都无疑是悲剧的典型。
作品中,哈代对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做了深刻的描写,将她的悲惨与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出身就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任由她怎么反抗都将无济于事。
本文将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以及价值观来分析苔丝的人物形象。
此外,哈代对苔丝冠以“纯洁的女人”的美誉也仅仅是维多利亚时代男性权利的附庸。
关键词:创作背景;人物性格;身份地位;价值观作者简介:罗静怡(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2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逐步浸入农村,大机器的广泛应用使个体小生产者逐步走向破产,雇农遭到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干着繁重的劳动,过着非人的生活,但为了谋生他们只能妥协。
苔丝和她的伙伴们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个个体小生产者走向贫穷、破产的真实写照。
正是这些残酷的压迫、社会的不公和对生活的绝望,使苔丝成为了罪犯,最终悲剧收尾。
作者对这不幸的女孩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而作者的同情正是来自于作者生活的环境。
哈代的家乡在英国南部多塞特郡,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在多赛特郡创作出来的。
这里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对其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对农村生活,风俗习惯和生产斗争等了解,经过对世事变化的洞察,哈代捕捉到了毁灭农民的罪恶,却没有捕捉到社会的方向,仅仅局限在眼前的悲观情绪之中,苔丝的悲剧也就孕育而生。
主人公苔丝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心性善良,她向往人生的真善美,却常常受到假恶丑的攻击。
她悲剧的开始就是受到了父母的教唆,去了亚雷德伯家,因年幼无知被亚雷德伯奸污并怀孕。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几个意象
《德伯家的苔丝》是普契尼的一部优秀的歌剧,主要讲述了德伯家的一位少女苔丝的爱情悲剧。
此剧的结局也是曲终人散,爱情收不到应有的回报,
传达着人们“金蝉脱壳”的无奈。
这部剧中有许多优美的意象,其中有几个
特别出众。
首先是蝴蝶的象征。
苔丝被普契尼描绘成一只蝴蝶,四处飞翔,渴求真
善美的鲜花。
这刻画了苔丝对生活的态度,就像一只蝴蝶一样,她对生活充
满希望,渴望拥有一片真正的爱情天地,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此外,这也暗
示了苔丝的命运:无论她怎么努力,最终都因守贞和死亡而失败了。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意象是白鸟。
苔丝和劳伦斯的爱情故事里,白鸟是一
幅灿烂的画面,寓意着劳伦斯和苔丝之间错失的真情。
它们牢牢结合在一起,用双翼彼此守护,是苔丝最美好的爱情憧憬。
但它们最终还是疏远开来,这
也象征着爱情的孤单与绝望。
最后,就是园子的比喻,这是普契尼描绘苔丝的另一种意象。
苔丝被把
她想象成一个完美的空间,由花园、鸟语、自由青春来勾勒而成,代表着她
对自由的向往和憧憬,但又代表着她被重重限制而逃不开命运的宿命。
总之,几个主要的意象是普契尼有力地描绘了苔丝的爱情悲剧,传递出
一种无奈的情绪。
蝴蝶、白鸟、花园都只不过是一种象征,但它们传递给我
们的,却是格外真切的切肤之痛。
《德伯家的苔丝》论文: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内容摘要: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
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
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内涵,从而使苔丝的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苔丝性格命运多重性一八九一年,哈代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全力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被侮辱的反抗的女性形象。
小说以十九世纪末的农村为背景,通过乡村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谴责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深刻地反映了农村自然经济的破产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苔丝的性格系统包含三种要素: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的保守性。
一.苔丝身上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苔丝始终坚持是自然的女儿,她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十七岁的姑娘,她生着一双大而天真的眼睛,两片娇艳生动的嘴唇,更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添了一种动人之处。
苔丝虽然生长在一个充满庸俗气氛的家庭里,但她身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美德,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高贵的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是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
她说:“我本是爹妈两个人养的,我的美貌都是我妈给我的,我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
”话中流露出这个纯朴的乡村姑娘对自己劳动者身份的热爱和自豪。
苔丝坚持姓自己的平民父亲德北的姓,而不姓贵族祖宗德伯,当克莱提议苔丝改姓德伯,并解释说这样做会使他的母亲更看得起她的儿媳妇时,苔丝不同意并说:“i like the other way rather best.”这些都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传统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美德。
二.纯洁的苔丝具有吃苦耐劳,善良无私的牺牲精神。
苔丝是维多利亚时代威塞克斯地区的女性,她是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有着山的灵气、水的柔情。
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
天使乎?恶魔乎?
——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
天使乎?恶魔乎?
——浅谈亚雷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形象及他对苔丝的爱情摘要: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亚雷——这个在苔丝生命中占有极大分量的两个人之一的文学形象,因为他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诸多因素,注定给苔丝悲剧的命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转变人性升华
一、从称呼上的转变
苔丝首次见到亚雷时,作者将亚雷刻画成一个不彻底的资产阶级的阔少的形象,暗含着这家所谓姓“德伯”的有钱人家的不真实性。
尽管“嘴唇上方已经蓄上了仔细修剪过的黑色胡须,胡须的尖端向上翘着”,但“皮肤近乎黝黑”,“身上带有粗野的神气”这一点却毫无掩饰地暴露了他家的财产和地位是因为一夜暴富而得来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和贵族气质均显得“虚弱无力”。
倘若不是这样,那他们之间第一句话“啊,我的美人儿,我能为你效劳吗?”有怎能从彬彬有礼的人的口中脱口而出呢?在苔丝还没有把她来亚雷家的目的道明之前,“美人儿”这一词在亚雷口中只是对一个美丽可人、天真纯朴、不谙世事的乡村小姑娘的轻浮之词。
后来,苔丝将到他家的目的——“攀亲”羞答答地袒露出来时,亚雷又进一步以“我漂亮的小堂妹”来解除苔丝心里的顾虑,是苔丝天真的误以为这位有钱的亲戚接受了她。
从而,亚雷很巧妙的初步赢得了的信任。
随着两人日渐熟识,关系日渐密切,“我的美人儿”、“我漂亮的姑娘”等一切虚无缥缈的言语在亚雷口中表达出,在苔丝耳边萦绕。
这些假惺惺的“温存”的话似乎全然是亚雷给手无缚鸡之力的苔丝设置的陷阱,逐渐使苔丝意乱情迷。
这时的亚雷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撒旦,即将把纯洁美好的女子拉入无底的深渊之中。
而“苔丝”
“苔丝”的一声声呼唤,正犹如鱼钩上那让鱼垂涎欲滴的鱼饵,每一声都似乎暗含不妙的动机。
直到苔丝真正属于他之后,亚雷才真正意义上叫出来她的名字——苔丝,否则他不会抱怨出“你不重视我的感情,躲避我,冷落我,已经整整三个月了;我再也忍受不了啦!”然而,苔丝被亚雷非法占有的噩梦使她无法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爱。
她不得不离开了他去经历更多更多本不属于她的灾难。
由于受到灵魂谴责的亚雷最终皈依宗教,成为牧师。
这时的亚雷“依然有那张同样漂亮的脸,令人不快的神情还同样存在,不过嘴上原来的黑色胡须不见了,现在蓄上了修剪得整齐的旧式连鬓胡;他身上穿着半是牧师、半是俗人的服装,改变了他脸上的神情,掩盖了花花公子的面目。
”当亚雷传道到苔丝沦落的乡村时,命中再一次注定他们相遇。
当亚雷停下讲道,在人群呼唤苔丝的名字,当面对由于他的一时欲望而经受苦难的苔丝,多年前那微弱的爱情之火再一次猛烈的燃烧起来。
此时“苔丝”二字的分量在他心中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因为愧疚而铭记的普通符号,“苔丝”象征着热烈的爱。
最后,在一纸“结婚许可证”前,郑重地恳求她成为他的妻子。
伴随着亚雷对苔丝称呼的逐步深化,可见情感的种子也在亚雷心中悄悄萌发。
二、从情感上的转变
最开始,亚雷仅仅是被苔丝的年轻的身体所吸引,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苔丝天真烂漫地低头欣赏胸前的玫瑰的时候,她没有意识到在那麻醉人的蓝色烟雾后面,正潜藏着她人生戏剧中的‘悲剧性灾难’——她站在那儿,光艳照人,就像她年轻生命的光谱中的血红色光芒。
她有一种品质,这种品质现在却变成了对她不利的因素;也正是这种品质,引起了亚雷的注意,使他把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
”亚雷只是以一种资产阶级蔑视无产阶级的心理打量着苔丝,企图玩
弄她。
可是随着两人的相处,亚雷对苔丝感情似乎逐渐升温,不然,当苔丝被“黑桃皇后”欺侮的时候,亚雷也不会挺身而出,替苔丝解围了。
随后他们骑着马迷失在茂密的森林中。
如果不是环境的渲染,气氛的浪漫,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亚雷也不会爆发情欲。
如果亚雷没有渐渐爱上苔丝,他为什么迟迟不肯“下手”默默忍耐三个月呢?当苔丝悄悄的想溜走时,亚雷也“上气不接下气”地追来,试问,倘若亚雷真的是把苔丝当成玩物,那么对于他来说,已经被他玩弄过,现在的苔丝已经一文不值,为何亚雷没有视而不见苔丝的离开再去追逐其他年轻貌美的女子呢?这种情感的悄悄升华,使得亚雷成为牧师后,再次见到已经经历过重重磨难的苔丝时,聚积多年的感情毫无保留的流露出来。
“可是她刚一走动,他立刻就发现了她。
这在她那位过去的情人身上产生的影响就像是触电一样,她的出现对他产生的影响远比他的出现对她产生的影响大得多。
他的火一样的热情和滔滔不绝的辩辞似乎从他身上消失了。
他嘴唇挣扎着,颤抖着,里面堆满了词句,但是只要在她的面前,他就个一字也说不出来了。
”从这点来看,亚雷并不是薄情寡义的人,因为如今以身为牧师的他,为何要在这个无人知晓他们两个人过去的地方与苔丝相认!是亚雷对苔丝的爱使身体无耻的结合悄无声息地转化为精神高尚的融合了。
三、从人性上的转变
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讲,亚雷虽然有资产阶级的兽性表现,但也多有对苔丝关爱的人性真情。
在亚雷接苔丝回到自己家的养鸡场帮忙的路上,“德贝维尔看到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检点,逼得苔丝不得不步行,也不时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安来。
”这时的亚雷,无论怎样欲火中烧,都没有一点儿伤害苔丝的行为。
“强烈的不安”反映出他的本质并不坏,只是一时贪图苔丝的美色而已。
当亚雷
做出兽行使苔丝在宁静的清晨离他而去时,亚雷心里有所触动,他连忙追了出去,“上气不接下气的责备她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偷偷地溜走呢?’”这显然是一种依依不舍之情,但又不想违背苔丝的意愿勉强她继续留在这里,只好驾车送她离开。
这可能是亚雷出于对苔丝的愧疚,但更体现了亚雷对她的尊重,也表明了亚雷的人性之美。
多年之后,亚雷那个带给她祸根的人也站在了神灵的一边来赎罪,也来拯救那个被他伤害的女人,让她重新获得幸福。
道德的谴责,灵魂的拷问在潜意识中不断的折磨着亚雷,在这种精神的极度痛苦使亚雷的“性本善”的一面凸显而出。
似乎亚雷一百年来的撒旦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尽管从称呼、情感和人性上不能彻底颠覆这种负面形象,但从这三点来看,亚雷并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蛋,他依然能从自身的一举一动看出他的美德、对苔丝爱情的忠贞等人性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