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 格式:docx
- 大小:46.75 KB
- 文档页数:14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指企业经营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它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根本原则。
价值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1、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2、以质量为核心,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3、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4、以效率为基础,提
高经营效率;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建立客户导向的价值体系,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的需求;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核心;3、建立创新管理体系,不断
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4、建立效率管理体系,提高经营效率;
5、建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三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一1.3.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重点: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⑵等价交换原则;难点: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⑵等价交换原则;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能力方面通过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懂得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重点的解决办法: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只有对价值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认识。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对价值规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价值规律的客观性;难点的解决办法:等价交换的原则怎样贯彻?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靠直观教学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才能认识清楚。
要讲清这个问题,应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按等价进行交换的商品很少,不等价交换到处都是。
但应该看到经济学研究的是现象背后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在研究过程中,要抓住本质的东西,舍弃非本质的东西。
否则,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
在知识上,要依次讲清以下几个问题: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出现后,应表现为价格和价值相符;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
复习旧课提问上节课复习题(1)~(3)题。
导入新课通过商品、货币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及其属决策,商品的价值量决定,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纸币等方面的知识,那么,我们又怎样认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呢?例如,新上市的西瓜要卖几元钱一斤,而大量上市后则几角钱一斤;冬春大棚里种的菜价格昂贵,夏秋大田里种的菜就便宜得多;每到春节前夕,果蔬鲜品价格要比平时高2~3成,甚至一两倍;为什么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下子冒出的那么多冰箱、彩电厂家,现在有的已销声匿迹,90年代以来纷纷上马的空调、V C D厂家也会重蹈覆辙吗?如此等等。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经济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它规定了非物质财富、实物财富以及商品交换之间的经济关系。
价值规律不仅反映着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也是揭示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财富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货币的价值变迁规律,以及商品交换等重要经济概念。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的本质规律。
价值是由某种社会劳动活动创造的唯一标志,主要决定了物品经济价值的大小。
它包括物品本身的劳动价值以及消费者所赋予物品的使用价值。
二是价格规律。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反映着价值的大小,因此,价格波动是必然的。
三是货币价值变迁规律。
货币是财富衡量的单位,它的价值是由实物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也受经济形势的影响。
四是商品交换规律。
商品交换是指在一定的价格下,买家和卖家之间交换商品的行为,也反映了各种不同物品之间的价值关系。
以上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它们的理解和把握为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可以指导社会经济发展。
价值规律属于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是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态的基本规则,是经济学分析形式主义的基础。
价值规律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价值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照物。
了解价值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恰当的经济决策。
因此,价值规律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经济研究者应该加强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尤其是探讨价值规律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加以完善。
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在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中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的基础规律,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比如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手工织的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用电脑操作织的布更是极少数,那么使用机器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同样一匹布,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
如果有的用8小时,有的用13小时,而大多数用10小时,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接近于10小时,一匹布的价值量就相当于10小时。
商品交换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两种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
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
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是与价值相一致的。
提炼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一、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价值与物品之间的一种客观通联规律。
它表现为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商品交换比例的形成、商品价格的形成等方面。
1. 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即在商品交换中,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相互交换,其交换的比例是由它们之间的价值决定的。
一定数量的小麦可以与一定数量的布相互交换,这种交换是在等价基础上进行的。
2. 商品交换比例的形成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供求关系本身又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当某种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价格就会下降。
这种供求关系的形成与商品的价值密切相关。
3. 商品价格的形成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供求关系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量、价格、利润等方面。
1. 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量在商品交换中,不同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
2. 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交换中形成的,它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3. 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利润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和价格的差异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利润是商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对于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使不同商品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从而实现了商品交换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中介进行的,这种交换过程正是在价值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
2. 引导生产活动价值规律对生产活动具有引导作用。
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商品的价值规律来决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生产者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高中政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知识点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
(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含义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特点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人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投资分配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案: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
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
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一、引言在经济学领域中,价值规律是一条基本的经济规律,它不仅贯穿于商品交换、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而且对经济运行的正常与否、效率高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对于深入理解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分析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探讨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以期给读者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二、价值规律的内涵和基本内容1. 价值规律的内涵价值规律是指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私人占有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它主要包括价值形态和价值量的规律。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交换规律在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要求交换的等价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换,这体现了商品交换的平等性和等价性。
(2)价值量的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以劳动时间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价值论的核心命题。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 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形成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形成是受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例,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决定了劳动的剥削和资本的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基础。
3. 经济波动中的价值规律表现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在经济繁荣时期,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商品价格则普遍下跌。
这一切都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就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我个人认为需要充分理解其深刻内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 引言价值规律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商品交换背后的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价值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
本文将介绍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表明商品的价值是劳动时间的体现。
具体来说,价值规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2.1 价值的社会性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它并不是单个商品的特性,而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一种表现。
价值只在交换中产生和实现,它需要通过市场才能体现出来。
2.2 劳动时间的衡量单位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标准,不同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这里包括实际直接劳动时间和间接劳动时间,即生产工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工人为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所需的时间。
2.3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每个商品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能力,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上能够兑换的其他商品的数量。
使用价值是商品存在的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中的体现。
2.4 价值规律的运动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交换中以特定的运动形式呈现。
这种运动形式包括相对价值和等价交换。
相对价值是指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关系,而等价交换则是在市场上以某种固定比例对换商品的过程。
3.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通过一系列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实现。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表现形式:3.1 市场价格的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商品的价格会发生波动。
然而,长期来看,商品的价格将趋于其价值水平。
市场价格的形成即是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表现。
3.2 价值交换和货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商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
这种价值交换需要货币作为媒介。
货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将价值规律体现到交换活动中。
3.3 勞動分工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价值规律推动了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