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项目可研报告1_学位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2.25 KB
- 文档页数:5
承德避暑山庄-----山中有园,园中有山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承德避暑山庄总占地面积554.4公顷,大约是圆明园的1.6倍,颐和园的2倍。
从清康熙42年(1 705)起,经过八十多年的大治营建,形成了包括3组宫殿、1 5所寺庙、50组庭园、73个亭子、10座城门和23座桥闸等在内的庞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 0万多平方米,规模在现存古典园林中最为宏大。
基于“江南塞北巧安置,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宫苑建置理念,一方面借鉴西藏都纲法式及其本体形而上的曼荼罗图式在皇家宫苑的规划布局中进行宇宙观的诠释,同时更出于“并以示中华”的取向,在其中有机融贯了阴阳、五行、八卦、九官、太极等哲理;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文化的精蕴,如《尚书》所谓“皇极建中”、“皇受育民”,以及孔子推崇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等理念,也附会其中,最终演绎为一幅大中国的理想图象,成为当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
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
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
承德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承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承德的旅游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然而,承德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待提高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一项承德旅游业可行性研究,以解决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承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承德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承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为承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承德旅游资源分析:包括承德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光资源、特色旅游产品资源等。
(2)承德旅游市场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空间等。
(3)承德旅游产业分析:包括旅游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旅游业收入等。
(4)承德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包括开发不足、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待提高等。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承德旅游业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2)实地调查法:深入承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市场需求、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情况。
(3)专家访谈法: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其对承德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4)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承德旅游市场进行调查,获取市场需求、游客满意度等相关数据。
四、可行性分析1. 承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承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雄安新区等,这些资源为承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 承德旅游市场需求大,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承德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 承德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承德的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承德旅游业的发展。
承德避暑山庄摘要:避暑山庄,坐落在承德市在河北省东北部,始建1703年,1792.It是中国最大的皇家garden.It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宫殿区和花园部分。
1994年,避暑山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关键词:皇家园林,宫殿节花园节避暑山庄,坐落在承德市在河北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两次在北京的颐和园,建设规模跨区年近九旬年,康熙皇帝下于1703年开始,并通过持续乾隆皇帝的统治,大部份。
避暑山庄经常看到的一个因素第二资本为康熙乾隆与其他清朝皇帝在花园里度过今年的继承设置了一个先例。
避暑山庄占地精心修剪的花园和超过110个建筑周围10公里长的外墙上升,并与周围的小山落在一些564公顷。
一,主要有两个门避暑山庄的正门,被称为丽正门,是清朝皇帝传递和出大门。
皇城门广度三,约两个。
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条目,上层有城墙和建筑塔。
你看,中间入口的地方,上面有一片瓦砾石牌匾,上面是乾隆皇帝龙,西藏,中国,维吾尔,hoodwinks五种语言写“丽正门”的主题,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附近的门有两个石狮子,表明皇帝的尊严。
在门前广场上,蓝色的石头铺平了道路,广场东西分别设置了一个石碑,上面用满,蒙古,西藏,中国四大语言刻“官方的人,停止等本“,因此,我们呼吁停止片剂。
广场的南部地区有红在一起,使这个皇家植物园和外界隔开。
关于是红色的,里面的寓言西藏从鸡冠山,在夜深人静时安静,轻轻敲飞的金鸡,金鸡可以发出唧唧唧唧的叫声。
如果哪个位置要文本的研究,请听这里的晚上。
好!今天,我邀请一个大的家当章“皇帝”,感觉皇帝的生活。
这第二个门电话“改为笋”,是皇帝观看皇帝的儿子皇帝的孙子,射箭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门上方挂有牌匾,上面写道,“炎热的天气山村”四个镀金刷写的中国大型字符,皇帝康熙的御笔,此匾精美绝伦,特别是惊人的。
也许你已经发现,今年暑假山村“回避”字写一个水平,是康熙皇帝写错误,或有另外的原因?或这绅士的人说,原本“回避”在明清时期双方还使用其中一种无论书面的方式使用所有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变异形式的现象字符。
承德避暑山庄论文先有避暑山庄,而后有承德城。
穿越繁华都市一路往东,一座高大庄严的红色照壁隔断了视野,将承德的现代生活与百年历史一分为二,这里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这座城市,在这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地方,随着避暑山庄的建立而发展,也因避暑山庄的精美绝伦而享誉中外。
人们要问,当时的清代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在这里兴建避暑山庄作为第二个政治中心呢?据历史资料记载,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竣工,前后长达89年的时间。
整个山庄由宫殿区和苑景区组成,占地面积约564公顷,山区覆盖面积达全园面积90%以上,到处绿树成荫,清风习习,故即便庄外骄阳似火,园内依然凉爽怡然。
说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由来,还要从康熙皇帝谈起:清初,避暑山庄的前身只是康熙带领八旗子弟到木兰围场打猎习武路途中居住的行宫之一。
后来他发现这里气候、水土、风物皆佳,是个“风水吉地”,有茂密的山峦,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有平坦如茵的草地,也有蜿蜒回环的河流湖泊,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夏无酷暑的气候环境,同时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宜于营造大型园林,且“省工省时省费”,此外,山庄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当微妙,它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压蒙古,南制天下,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要地。
而且,山庄虽地处古北口外,但“道近神京,章奏朝发夕至,往还无过两日”,康熙在这里居住“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于是计划在此建立宫苑,他亲自到现场勘察、设计,十分重视。
康熙皇帝对避暑山庄的选址是十分缜密的,经过了长时间的走访,观察地形,访问村老田夫,后来他听人们说,附近有一处蒙古牧民的牧马场,既没有人家居住,也没有坟墓茔地。
那块地方,草木茂盛,又没有蚊蝎一类的害虫,而且还有泉水,喝了很少得病。
他听到这一消息后,就决定去勘察一番。
于是他骑上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走下去,沿途林木成荫,景物宜人,即使在此建造行宫,原有树木也不需砍伐,一切天造地设,自然成趣,因此也就无需别出匠心,刻意经营了。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增设“清宫商艺”项目的说明为丰富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清朝文化展示,满足游客多层面了解清朝宫廷及历史文化需求。
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拟在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增加清名人书画、膳食、饰品等制作工艺、展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00万元人民币。
一、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介绍名称: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注册资金:400万法人:注册时间:2002年4月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育树三条8号302室经营范围: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文化展览展示;影视策划;会议服务;二、项目名称及内容1、名称:清代宫廷生活商品制作工艺展示,简化名—清宫商艺。
2、经营内容:清朝宫廷书画、工艺品、膳食、化妆品、礼品等制作工艺展示及讲解服务。
三、项目经营策略1、塑造清宫文化风格:从项目设计上追寻清代原始文化,如商铺、商品均使用满族文字;工作人员沿袭满族的名称、衣着、礼节、风俗……等,使其风格与表述意境与博物馆表达的清宫文化主题保持一致。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强化避暑山庄博物馆“清宫商艺”品牌。
使用广告口号、主题标语、经营理念、展销商品等都保持清代文化历史风格,从细节处展现清宫商艺独特魅力,塑造承德避暑山庄“清宫商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注重游客体验价值提升:当今的旅游景区经营及服务发展日新月异,能让游客在游览中印象深刻的有效手段,是能让游客融于场景当中,能参与、能体验、能感受、能回味,在游览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清宫商艺的服务特色是以满足旅游者心理需要为焦点,通过挖掘清代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创新商业服务模式,让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清代时期的文化精髓,实现恍若“古景今现、旧风新感”的意境,让旅游者在游览中留下深刻的回味。
3、倡导服务新理念:注重服务理念,倡导诚信服务、快乐服务、细节服务、交互服务,设定多项性自助服务。
如“满文留墨”,游客中的文人骚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自由的选择服饰、衣帽、纸墨、案卷等,临摹御卷,满足游客新奇感,使其个性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观点交流199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刘青婵(承德博物馆,河北 承德 067000)一、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为顺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既要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文化活动、精神追求等多方面的需要;又要做到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留一席之地,其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相协调,使未来社会的发展仍然能够享用充分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关于旅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当地现有或潜在旅游资源,以达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呈现粗放式发展特征,我国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与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就是在保存的基础上体现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在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中,必须坚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通过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环境资源获得全方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进入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行业进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旅游现状及分析图1 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图1)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占地面积达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目标,旅游便成为人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而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日益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已经成为人们外出旅行、游览观光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极大地促进了遗产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承德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暨承
德市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承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呈报承德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暨承德市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承发改社会〔2016〕3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编制完成的《承德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暨承德市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承德市狮子沟桥交通节点的东北角,西临普宁路,南接环城北路,东北为隆基花园小区和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
三、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25163平方米,地上、地下各1层(地上局部2层),地上建筑面积113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808平方米。
四、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清文化、文物展厅及临时展厅、多媒体展厅、库房、暂存库、多功能厅、附属用房和室外景观、道路、绿化、照明、管线等工程。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43060万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含陈列布展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
所需资金由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和省财政厅各安排13495万元(含以前年度安排资金),其余由你市财政安排。
请据此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并报我委审批。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3月15日
来源: /fg/detail2016871.html。
从文物视角探究避暑山庄文化的历史与传承1. 引言1.1 概述避暑山庄历史地位避暑山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其建立始于清代康熙帝时期,历经多位皇帝的修建和扩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避暑山庄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园林建筑群与自然风光相辉映,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精华和皇家园林的特色。
避暑山庄曾是清朝夏季行宫和度假胜地,是清廷政务和休闲生活结合的产物,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皇家文化的辉煌。
其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建筑规模和美学价值上,更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地位。
今日的避暑山庄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封建文化、建筑艺术和庭园审美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避暑山庄历史地位的概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避暑山庄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意义。
1.2 文物在研究历史文化中的作用文物在研究历史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文物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故事,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还原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探寻历史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文物以其独特的历史性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者了解和探索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历史研究中,文物的物证性为研究者提供了直接的历史线索和史料,帮助他们还原历史事件的过程和背景。
文物的艺术性和工艺特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为我们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研究避暑山庄文化的过程中,文物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物的挖掘、整理和展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
文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避暑山庄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色,还可以推动避暑山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物在研究历史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从文物视角探究避暑山庄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揭示避暑山庄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旅游管理学院社会调查报告题目: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年月日旅游管理学院社会调查报告成绩评定表关于景区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标志着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周边寺庙建筑也具有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功用。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特殊的景观文化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并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在接待海内外游客,展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同时,是否能较好的保护历史建筑景观,并且为游客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就此,本人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的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现状的调查,了解景区的现状,发现景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二、调查对象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的普宁寺、普乐寺景区和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小布达拉宫、班禅行宫)景区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实地观察法进行调查。
四、调查时间2014年7月13日——2014年7月14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的现状,景区工作人员对游客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及景区服务设施及周边硬件设施(主要是交通设施)的设置。
调研报告—承德避暑山庄建筑风格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
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
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园林一角在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历史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座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公元1736~1796年)三十六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
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
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
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公元1662~1723年在位)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
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
正宫是清代皇帝在山庄时,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松鹤斋寓意“松鹤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间;万壑松风是清帝批阅奏章和读书处,是宫殿区与湖区的过渡建筑,造型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的场所,后毁于战火。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
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
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
区内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
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53公顷。
区内的万树园不施土木,仅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
乾隆帝常在这里召见各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举行野宴。
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面积422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介绍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位于承德市区东郊,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始建于1994年,1996年8月15日正式开馆。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在承德市东郊外的南营子旧城区的避暑山庄外八庙遗址上筹建起来的,是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家园林为主题的博物馆。
避暑山庄博物馆陈列面积4000多平方米,包括序厅、展厅、库房、文物库房及库房4个部分。
馆内展示了避暑山庄从建立到最后拆除的整个历史,从原始人使用工具到清朝皇帝避暑生活,从清朝皇帝修建宫殿到最后拆除避暑山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时期的建筑特点、皇帝喜好、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此找到史料依据,并通过多种形式向参观者展示。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藏品种类有陶瓷、青铜器、玉器、钱币、书籍、碑刻拓片及古钱币等。
藏品年代最早的是五代时期的古陶瓷器,最晚的是清代雍正时期的石青石质官窑器。
—— 1 —1 —。
避暑山庄博物馆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内,是一座以展示避暑山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避暑山庄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皇家避暑胜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对避暑山庄博物馆的简要介绍:
博物馆建筑:避暑山庄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它坐落在避暑山庄内的一处优美的环境中。
博物馆内部设有展厅、陈列室、文物保护区等区域,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展品和陈列:博物馆展示了大量与避暑山庄相关的文物、图片、文献和实物。
这些展品涵盖了避暑山庄的建筑、园林、宫殿、寺庙、湖泊、假山等方面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者可以通过展品了解避暑山庄的起源、发展、建筑风格、皇家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历史文化解读: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解读服务,通过展品解读、导览讲解等形式,向参观者介绍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避暑山庄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与研究:避暑山庄博物馆还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工作。
它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座等活动,为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此外,博物馆还开展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避暑山庄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避暑山庄博物馆作为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古迹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避暑山庄博物馆设在山庄宫殿区,共有九进院落,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
殿宇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
主殿“澹泊敬诚”用珍贵的楠木建成,也称楠木殿。
与京城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呈明显对照。
虽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
康熙皇帝亲笔题写“避暑山庄”
原木本色的主殿——“楠木殿”
“澹泊敬诚”匾额为康熙皇帝亲题,取义于诸葛亮《戒子书》中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以自律恬淡寡欲,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
松鹤斋
万壑松风
宫殿区陈列清代遗留的宫廷文物约万件,堂皇耀目,选景泰蓝、瓷器、挂屏等几种展品与大家分享。
“木雕挂屏”据介绍此木硬如钢,师徒三人用了40年才完成的精品之作(这三张照片只是挂屏的一部分)
瓷器
景泰蓝
金枝玉叶。
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原因分析——从选址、布局、景观营造上考虑李马金201341737218承德避暑山庄(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距离北京18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
1.地理环境(1)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
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受地形影响,以及承德周围树林覆盖率高,有很强的增湿降温作用,夏季凉爽,雨量集中,气温比外界温度低4-5℃,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2)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较高,空气很清新,气候很凉爽。
由海洋而来的湿润风,可以进入山庄谷底,在山区集聚,形成降雨,从而达到降温作用。
(3)这里是当时蒙古族的游乐场,很少有人,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有广阔的空间,便于修建大型的皇家园林。
2.布局结构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
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浅谈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现实意义【摘要】本文围绕浅谈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在文章简要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讨论了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保护文物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通过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相关机构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保护珍贵的文物资源。
在总结了这些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浅谈、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现实意义、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化软实力、文物资源、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加强意识、促进传承、提升软实力、保护资源、总结意义、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可移动文物的全面普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物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开展普查工作,还可以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保护文物资源,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1.2 研究目的在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记录文物的存在和状态,可以有效保障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文物的遗失和损坏。
2. 促进文物的合理利用和传承:文物是传承和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物的普查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促进文物的合理利用和传承。
3. 强化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通过参与和支持文物普查工作,可以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提高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避暑山庄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促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强化文物保护意识,保护文物资源,为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
增设“清宫商艺”项目的说明
为丰富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清朝文化展示,满足游客多层面了解清朝宫廷及历史文化需求。
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拟在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增加清名人书画、膳食、饰品等制作工艺、展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00万元人民币。
一、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介绍
名称:北京子辰博易文化发展有限公
注册资金:400万
法人:
注册时间:2002年4月
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育树三条8号302室
经营范围: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文化展览展示;
影视策划;会议服务;
二、项目名称及内容
1、名称:清代宫廷生活商品制作工艺展示,简化名一清宫商艺。
2、经营内容:清朝宫廷书画、工艺品、膳食、化妆品、礼品等制作
工艺展示及讲解服务。
三、项目经营策略
1、塑造清宫文化风格:
从项目设计上追寻清代原始文化,如商铺、商品均使用满族文字;工作人员沿袭满族的名称、衣着、礼节、风俗……等,使其风格与表述意境与博物馆表达的清宫文化主题保持一致。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强化避暑山庄博物馆“清宫商艺”品牌。
使用广告口号、主题标语、经营理念、展销商品等都保持清代文化历史风格,从细节处展现清宫商艺独特魅力,塑造承德避暑山庄“清宫商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注重游客体验价值提升:
当今的旅游景区经营及服务发展日新月异,能让游客在游览中印象
深刻的有效手段,是能让游客融于场景当中,能参与、能体验、能感受、能回味,在游览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清宫商艺的服务特色是以满足旅游者心理需要为焦点,通过挖掘清代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创新商业服务模式,让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清代时期的文化精髓,实现恍若“古景今现、旧风新感”的意境,让旅游者在游览中留下深刻的回味。
3、倡导服务新理念:
注重服务理念,倡导诚信服务、快乐服务、细节服务、交互服务,
设定多项性自助服务。
如“满文留墨”,游客中的文人骚客可以根据自己
的个性需求自由的选择服饰、衣帽、纸墨、案卷等,临摹御卷,满足游客新奇感,使其个性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四、可行性分析
1、环境分析:
避暑山庄博物馆曾是清王朝康熙、乾隆、嘉庆三代帝后驻跸热河,
处理军政,礼仪宴飨,政余读书,起居游乐的主要区域。
现陈列文物3万
件,重要碑刻21通,历史典籍、图书资料28400余部册,还保存了乾
隆55年(1791)清高宗弘历亲躬修撰文字的石鼓10墩。
是清王朝宫廷与
社会多层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为松鹤斋增项经营提供了大环境的保障。
2、项目可塑性:
①、“清宫商艺”经营方式、经营内容、服务理念是清代宫廷、旅游
特性与文化底蕴的优异表现形式,是清朝静态文化的动态展现,其
文化亲和力和参与式体验感受,能缩短与旅游者的心理距离,唤起
游客对满清文化历史的情感认同。
②、在展示清宫文化的博物馆中增设“清宫商艺”项目,能从多层面
满足了旅游者对博物馆主题文化的感知和认知需求。
3、项目文化兼容性:
“清宫商艺”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是博物馆清代宫廷及社会文化的延续挖掘,所展现的文化与博物馆主题文化兼容,对博物馆
主题文化展示及品牌有着很好辅推作用。
4、项目可带动效益:
①、“清宫商艺”所展示的动态文化是对博物馆所展示的静态文化一
种补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填补了博物馆单一文物展示
游览格局,加强了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
②、“清宫商艺”对清代文化纵深挖掘而形成的多元性文化产品展示
和经营,能有效的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为博物馆增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积极作用。
五、场地规划:
六、项目投资:
文墨体验区:30万;主经营:文房四宝、字画、书籍
膳食体验区:80万;主经营:清宫糕点房、民间小吃房
服饰展示区:10万;主经营:清代各阶层人文风俗服装首饰
工艺展示区:20万;主经营:景泰蓝、瓷器、玉器、小商品场地修建:60万(临建、房屋装饰、设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