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工程经济学三级项目
- 格式:ppt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12
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三级项目报告书项目名称: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班级: 仪表一班二组指导教师: 谢平日期: 2015/4/14摘要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本文通过我们学习的知识利用MATLAB对语音信号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增加或降低采样频率),比较重新采样前后声音的变化,此外结合课内课外知识进行程序的编写实现特定的语音信号的转变,完成变声器的设计工作。
关键字:音频信号变采样变声器目录摘要 (2)一.课题名称 (4)1.1语音信号重新变采样 (4)1.2变声器的设计 (4)二.音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4)三.利用MATLAB对语音信号重新采样分析 (4)3.1时域采样定理 (4)3.2语音信号重新采样分析 (5)3.3采样定理分析 (7)四.变声器的设计 (10)4.1语音参数分析 (10)4.2变声器原理 (11)4.3设计方案及实现 (11)五.项目总结 (17)六.参考文献一、课题名称1.1语音信号重新变采样1.2变声器的设计二、音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音频信号处理是一项历史悠久研究广泛的课题,语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音相互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是创造和记载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根本手段,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同时,语言也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理想的人机通信方式,因而可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和其他智能机器的应用,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三级项目研究报告名称传动器三级项目测绘指导老师组长姓名组员姓名完成日期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前言通过对装配图的绘制及运用CAXA完成电脑绘制并完成ppt及word 学会工程图样的阅读方法,培养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完成研究报告以图片及文字形式给人清晰的脉络结构,使完成装配图的过程形象化的展现在同学面前。
预期初步完成大概内容,结合其他内容后期完善工作。
为了圆满完成任我我们小组进行了分工合作从而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要求。
项目分工:摘要本次三级项目是基于零件图整体传授之后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这次项目对整体零件图的绘制有一个综合性的深入学习而进行的一次讨论研究。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同学们进一步锻炼对实体零件的测绘能力、测绘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装配体的能力和相关标准及手册的查阅能力,并加深同学们对装配工艺基础知识的理解,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为后续课程的二级、一级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本次三级项目综合包括了几项在零件图绘制中的必不可少的任务,其中包括:测绘、绘制草图、表达方案的选用、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画出CAXA电子版图。
锻炼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加深对零件图的深入了解,从而使小组成员对装配图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分析绘制装配 CAXA正文一、零件结构及功能分析1.箱体:(1)四棱柱体底座底部切除一十字形凹槽,以减少加工表面(2)底座四角处以一矩形四顶点为圆心,分布四个带有光孔的凸台(3)底座上有一四棱柱体(中空)作为上方结构的支撑(4)中部四棱柱体左右两侧各有一肋板,作为支撑加强(5)最上方有一空心圆柱,空心中段有一大直径切除(形成阶梯状空心)功能:箱体按功能可分为传动箱体、泵体和阀体、支架箱体,本项目主要研究传动箱体。
传动箱体是传动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传动零件的基座,主要功能是包容和支撑各传动件及其支撑零件。
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三级项目报告书项目名称: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班级: 仪表一班二组指导教师: 谢平日期: 2015/4/14摘要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本文通过我们学习的知识利用MATLAB对语音信号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增加或降低采样频率),比较重新采样前后声音的变化,此外结合课内课外知识进行程序的编写实现特定的语音信号的转变,完成变声器的设计工作。
关键字:音频信号变采样变声器目录摘要 (2)一.课题名称 (4)1.1语音信号重新变采样 (4)1.2变声器的设计 (4)二.音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4)三.利用MATLAB对语音信号重新采样分析 (4)3.1时域采样定理 (4)3.2语音信号重新采样分析 (5)3.3采样定理分析 (7)四.变声器的设计 (10)4.1语音参数分析 (10)4.2变声器原理 (11)4.3设计方案及实现 (11)五.项目总结 (17)六.参考文献一、课题名称1.1语音信号重新变采样1.2变声器的设计二、音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音频信号处理是一项历史悠久研究广泛的课题,语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音相互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是创造和记载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根本手段,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同时,语言也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理想的人机通信方式,因而可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和其他智能机器的应用,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流体力学三级项目流体对曲面壁作用力分布班级:小组成员:指导老师:郑晓军目录一、研究题目 (3)二、研究目的 (3)三、项目要求 (3)四、研究方法 (3)五、研究结果1、笔算方法 (4)2、VB编程方法 (5)3、MATLAB编程方法 (6)六、得出结论 (9)七、参考文献 (9)八、组内评分 (9)流体对曲面壁作用力分布一、研究题目计算和分析流体作用在曲面壁上的力,一个闸门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垂直于纸面的深度是8m,外形x=0.2y^2,此闸门可以绕O点旋转,试以闸门的水深度为自变量,推导以下参量的表达式:水平分力,垂直分力,作用在闸门上的顺时针方向力矩。
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学习和掌握流体作用在曲面壁上的力,通过作用力对面积的积分来算出,可以通过软件来得出结果。
三、项目要求1、查阅相关文献,查找符号分析方面的软件2、掌握流体作用在曲面壁上的力的计算方法四、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同学主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电脑软件编程,***同学主要进行流体力学知识的理论指导,**同学进行对软件的调试和校准,**同学主要是查找相关软件的教程并进行软件使用方面的指导,***同学主要是后期整理思路并制作PPT,研究报告等。
进行分组以后,小组成员开始工作,我们经过几次讨论以后,形成了三个思路,第一个是普通的算法即笔算,这个方法虽然笨拙,但是确是最可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软件的出的结果,以防由于软件水平限制造成错误,第二个是用VB编程,经过VB编程,将理论计算出的公式变换成代码输入给电脑,并给定h的具体值,就可以输出Fx,Fz,M三个量,第三个是用MATLAB进行公式的推算以及图形的绘制,经过把作用力对面积积分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五、研究结果以下分别是我们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1、笔算2、VB编程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h, shuiping, shuzhi, h0, Ax, M, V, x, y As Long a = 8h = Text1.Texth0 = h * 0.5Ax = h * 8V = 8 / 15 * h ^ 3shuiping = 9800 * h0 * Ax shuzhi = 9800 * VText3.Text = shuipingText4.Text = shuzhiM = 4 / 3 * h ^ 3 + 4 / 125 * 9800 * h ^ 5Text5.Text = MEnd Sub3、MATLAB编程(1)输出Fx,Fz,M的公式代码:clc;clear;syms x h r;s=r*(h-sqrt(5*x))*20/sqrt(5*x);Fx=int(s,x,0,0.2*h^2)w=r*(h-sqrt(5*x))*8;Fz=int(w,x,0,0.2*h^2)q=r*(h-sqrt(5*x))*8*x+20*(h-sqrt(5*x)); M=int(q,x,0,0.2*h^2)(2)MATLAB还可以给出图像代码:clc;clear;r=9800;h=input('请输入液面的高度h='); syms xs=r*(h-sqrt(5*x))*20/sqrt(5*x);Fx=int(s,x,0,0.2*h^2)w=r*(h-sqrt(5*x))*8;Fz=int(w,x,0,0.2*h^2)q=r*(h-sqrt(5*x))*8*x+20*(h-sqrt(5*x)); M=int(q,x,0,0.2*h^2)e=[];f=[];z=[];for h=0:0.1:2Fx=(-4)*h*r*(h - 2*(h^2)^(1/2));Fz =-(8*r*(2*(h^2)^(3/2) - 3*h^3))/15;M =(4*h^5*r)/25 - (8*(h^2)^(3/2))/3 + 4*h^3 - (16*r*(h^2)^(5/2))/125;z=[z,Fx];e=[e,Fz];f=[f,M];endx=[0:0.1:2];subplot(121);plot(x,z,'-.');hold on;plot(x,e);title('Fx与h的关系');legend('Fx','Fz');subplot(122);plot(x,f);title('M与h的关系');gtext('F/N')gtext('h/m')gtext('M/N*m')gtext('h/m')六、结论通过三种方法,我们得出了结果Fx=-4*h*r*(h - 2*(h^2)^(1/2))Fz=-(8*r*(2*(h^6)^(1/2) - 3*h^3))/15M=(4*h^5*r)/25-(8*(h^6)^(1/2))/3+4*h^3-(16*r*(h^10)^(1/2))/125 图像为七、参考文献《工程流体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谢振华、宋存义《MATLAB原理与工程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KeiE.Herold八、组内评分。
矫直压弯液压机液压系统三级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10级锻压一班小组成员:黄莉芹王毅恒陈浩李学能詹冰贾伟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2013年06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前言---------------------------------------------2四、正文---------------------------------------------4&4.1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4 &4.2 原理图设计----------------------------------6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典型工艺过程分析与验算--------7 &4.4 基本元件选型计算---------------------------10 &4.5 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与总结-----------------12五、项目心得感想------------------------------------12六、参考文献----------------------------------------12一、摘要薄板在工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厂对薄板需求量的增加,对薄板的矫直厚度、矫直理论和矫正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钢板的弯曲成型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组对原有的矫直弯曲机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鉴于此目的我们开始着手与矫直、弯曲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这个课程三级项目。
在此声明目前行业上的矫直机大部分都具备矫直弯曲的功能,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及项目题目涉及的矫直弯曲液压机。
矫直压弯液压机液压系统三级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10级锻压一班小组成员:黄莉芹王毅恒陈浩李学能詹冰贾伟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2013年06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前言---------------------------------------------2四、正文---------------------------------------------4&4.1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4 &4.2 原理图设计----------------------------------6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典型工艺过程分析与验算--------7 &4.4 基本元件选型计算---------------------------10 &4.5 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与总结-----------------12五、项目心得感想------------------------------------12六、参考文献----------------------------------------12一、摘要薄板在工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厂对薄板需求量的增加,对薄板的矫直厚度、矫直理论和矫正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钢板的弯曲成型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组对原有的矫直弯曲机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鉴于此目的我们开始着手与矫直、弯曲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这个课程三级项目。
在此声明目前行业上的矫直机大部分都具备矫直弯曲的功能,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及项目题目涉及的矫直弯曲液压机。
燕山大学三级项目“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综合实验报告———不同刀具角度及切削用量下表面粗糙度控制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组员:指导老师:不同材料在不同刀具角度及切削用量下表面粗糙度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
2、掌握刀具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掌握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综合影响规律。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普通卧式车床2、普通车刀3、铸铁工件4、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或光切显微镜三、试验原理金属切削加工的工件表面微观上表现为间距较小(小于1mm)、高低起伏的微小峰谷。
这些峰谷的一些特征参数即为表面粗糙度,其值反映了零件表面加工痕迹的高低不平程度和峰谷间的某些特征。
它和工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以及零件表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一样,是度量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削刃构造、切屑形状、加工振动、刀具角度、材料性能、切削用量等,我们实验主要研究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 刀具角度:主要考察主偏角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即主偏角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主偏角越小,表面粗糙度越小。
观察刃倾角对切削流动方向的影响。
2. 切削用量:主要考虑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1)切削速度v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加工塑性金属时,v值越高,材料的变形越小,粗糙度值也越小。
v小于5m/min 或大于100m/min,不宜产生积屑瘤,对减小Ra 值有利。
v在20~30m/min 时切削塑性材料最易产生积屑瘸,使Ra 值增加。
常用低速或高速切削以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2)进给量f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根据公式H=f/(ctgKr十ctgKr′)减小进给量f可有效地减小残留面积高度H,故可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3)背吃刀量a p 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影响都小。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 Analysis课程代码:030202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46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管理学院各专业开课院系:管理学院投资金融系教材:《财产保险》,郝演苏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 《风险管理与保险》(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等著,孙祁祥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 《财产保险》王绪谨、乔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本课程从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入手,系统介绍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程序、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理论体系、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过程、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等等,上述研究内容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经济活动的效益以及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金等值计算、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以及不同类型备选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价值工程分析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三节技术经济学的特点第四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第五节技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从工程人员肩负的技术使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出发理解学习技术经济知识的重要性第二章经济性评价要素第一节经济效果第二节投资概述第三节费用与成本第四节价格第五节销售收入与利润第六节税收与税金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概述第二节资金的等值计算第三节资金等值计算的应用举例第四节通货膨胀下的资金时间价值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经济效果概念,掌握经济效果三种表达方式,掌握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及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第四章项目经济性评价方法第一节投资回收期法第二节现值法第三节内部收益率与外部收益率第四节其他效率型型指标第五节多方案之间的关系类型第六节互斥方案的比较选优第七节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第八节混合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第五章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第一节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分析方法第二节盈亏平衡分析第三节敏感性分析第四节概率分析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意义,掌握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掌握备选方案与经济性评价方法以及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第六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第一节建设项目概述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第三节市场分析和预测第四节项目规模选择第五节项目实施条件分析第六节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七节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第八节国民经济评价第九节建设项目后评价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项目建设程序和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报告编制技术,掌握项目市场分析、技术选择、经济效益评价以及资金筹措等内容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第七章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节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第二节设备更新决策原则第三节设备寿命的确定第四节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第五节设备大修理经济分析第六节设备现代化改装经济分析第七节设备租赁的经济分析第八节风险条件下的设备更新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设备有形损耗、无形损耗的类型及其对设备价值的影响,掌握设备折旧的含义、折旧方法及其计算,掌握设备经济寿命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出现新设备条件下设备更新决策原则及方法,掌握考虑税收影响条件下设备租赁与购买比较的决策第八章价值工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第三节信息与资料的收集第四节功能分析第五节方案的创造第六节方案的评价第七节方案的报批与实施第八节价值工程成果评价第九节功能分析案例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价值工程思考问题方式和实施步骤,掌握功能分析基本原理和功能评价方法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根据该课程的发展和相应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适当考虑增加上机的课时分配,主要让学生掌握经济指标的运算、理解指标的经济含义以及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操作;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讲解案例。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高速轴的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方案班级:机自13班小组成员:指导教师:胡怡、刘利刚提交时间: 2016年6月19日目录一、对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进行论证选择 (4)(一)毛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比较 (4)(二)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4)二、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5)(一)工艺性综合分析 (5)(二)生产方法的确定 (6)(三)铸造工艺设计 (7)(四)锻造工艺设计 (12)(五)下料 (15)三、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 (17)(一)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17)(二)零件机械加工方案分析 (18)(三)工艺基准的选定 (23)(四)工艺过程的拟定 (24)(五)工艺文件的编制 (25)(六)机械加工过程所需工艺图(部分) (29)四、加工工艺方案成本分析 (31)五、感悟 (33)六、参考文献 (34)团队自评分表 (34)一、对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和选定(一)毛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比较毛坯制造方案我们选择了铸造、锻造、下料来获得毛坯。
铸造方法我们选择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
手工造型操作灵活,工装简单,但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锻造我们选择了自由锻,自由锻工艺灵活,设备和工具通用性强,成本低,但是自由锻尺寸精度差,加工余量大,生产效率低,故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而且后续需要其他工序来保证工件精度。
下料操作简单,质量偏差小,精度高,效率高。
(二)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1)车削类方案一般用于加工中等精度的盘套短轴销类零件的外圆,有色金属件的外圆,以及零件结构不易磨削的外圆等,(2)车磨类方案用于加工除有色金属件以外的结构形状适宜磨削而精度又较高的各类零件上的外圆,尤其适用于需要淬火的外圆(3)特种加工方案用于加工各种特殊的难加工的材料上的外圆(4)选择表面加工的方案根据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表面所在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零件热处理状况,零件材料的性能及零件批量选择,由于高速轴结构不适合磨削,所以我们采用了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攻螺纹的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XXX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报告组员:指导教师:***2013-06-20燕山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机控系小组分工及贡献摘要[单击此处输入中文摘要(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关键词[单击此处输入中文关键词]简明、确切地记述报告的重要内容,150字左右目录摘要 (4)第1章绪论 (6)1.1课题背景 (6)1.1.1 [单击此处输入条标题] (6)第2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 (6)2.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 (6)第3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 (7)3.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 (7)··········································结论 (2)心得 (2)参考文献 (3)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 (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1.1.1 [单击此处输入条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第2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2.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换行时此处对齐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
注: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三级项目报告题目:轴类零件的精度与检测班级: 13级工设一班姓名:王志辉昊华陆宇杰士勇建朋指导教师:艳提交时间: 2015.11摘要为了加深我们对轴类零件的误差分析、加工方法及其精度的理解,灵活运用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熟练掌握轴类零件图的标注。
在本项目中我们运用了互换性中误差、公差、偏差、表面粗糙度、尺寸标注等互换性理论知识,对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其使用畴,确定加工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通过轴类零件的互换性,分析并确定轴和键、键槽所需要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应不同的粗糙度等级,加工零件时根据粗糙度需要选取不同的加工方法,确定轴、键、键槽各部分的粗糙度。
用相应仪器对加工出来的轴类零件进行检测,选取允许围的零件进行装配。
本次项目为课程设计传动轴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目录前言 (5)3.2轴类零件的误差种类及各种加工方法的精度等级 (7)3.2.2加工方法及其公差等级 (7)3.3轴类零件的尺寸公差与配合选用 (8)3.3 .1基准制的选用 (8)3.3.3配合种类和配合选用 (9)3.4轴类零件的几何公差选用 (11)3.4.1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 (11)3.5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选择 (12)3.5.1评定参数的选择 (12)3.6轴类零件图的标注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4)前言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复杂程度及其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为适应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生产。
在这种大背景下,机械设计人员需要在精度设计方面力求优化,所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日益重要。
本次三级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同学学习完本课程后,将理论投入实践,熟练运用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配合方面的知识,达到巩固与更深层次的理解。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1000N小型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报告组员:英光雨120101010249王守东120101010236武吉祥120101010219陈旭夕120101010385李龙120101010237指导教师:刘劲军2015-07-01燕山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任务书小组分工及贡献摘要主要阐述了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液压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随着科技步伐的加快,液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技术己成为主机设备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本平面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出了满足在性能方面规定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等一些公认的普通设计原则。
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来确定液压工作方案、液压流量、压力和液压泵以及其他元件的设计。
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工作。
设计者首先应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
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设计经验,向有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从事生产实践的工作者学习,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建好地完成机械设计任务。
关键词磨床液压缸液压泵目录摘要 (3)第1章绪论 (5)1.1课题背景 (5)1.1.1设计的目的 (5)1.1.2设计的要求 (6)第2章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 (6)2.1确定对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6)2.2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7)2.3确定主要参数 (8)第三章拟定液压系统图 (10)3.1液压泵型式选择 (10)3.2选择液压回路 (10)3.3液压系统的合成 (11)第四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12)4.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的功率 (12)4.2阀类元件和辅助元件的选择 (13)4.3确定管道尺寸 (14)4.4确定油箱容量 (15)第五章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5)5.1回路压力损失 (15)5.2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 (16)结论 (17)心得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液压传动具有多种技术优势,例如功率密度大,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操控并实现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的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因而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