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定价的三种基本方法30
- 格式:ppt
- 大小:831.50 KB
- 文档页数:25
定价的方法定价方法是企业为实现其定价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
可以归纳为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三类。
成本导向定价法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成本加成,目标利润(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1+r)P—商品的单价c—商品的单位总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二)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此作为定价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2、边际成本定价法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需求导向定价法编辑播报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种(一)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
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三)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竞争导向定价法概述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
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该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点。
常见的定价方法
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
1. 成本加成定价: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价格。
2. 市场导向定价: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价格。
常见的方法包括市场定价、竞争定价和顾客定位定价等。
3. 价值定价: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和对顾客的效用来确定价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
4. 折扣定价:通过给予折扣来吸引顾客购买。
常见的折扣形式包括打折促销活动、买一送一等。
5. 拼团定价:通过购买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来获得更低的价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团购平台或社交媒体上的促销活动。
6. 动态定价:根据需求和供应的变化,不断调整价格。
常见的方法包括按需定价和时间段定价等。
7. 套餐定价:将多个产品或服务捆绑销售,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来吸引顾客购买。
8. 区域定价: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一般的定价方法定价方法一般分为三大类:成本导向法、竞争导向法、顾客导向法。
1、成本导向法通常是以成本加上一个标准的或固定的利润来决定产品的价格的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投资回报率定价法和损益平衡销售量与目标定价法三种方法。
2、竞争导向法是一种根据竞争状况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公司以市场主要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为其定价的基准,结合考虑公司与竞争者之间的产品特色,制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并随时根据竞争者价格的变动而进行调整。
竞争导向法包括现行价格定价法和投标定价法两种。
3、顾客导向法是以顾客本身的特性及顾客对产品的感受价值,而非产品的成本来决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摘自赵平《定价策略与技巧》;董维《简明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原理》顾客导向定价法顾客导向法是按顾客本身的特性及顾客对产品的感受价值,而非产品的成本来决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顾客导向定价法的特点是将定价的焦点集中于买者身上,减少公司定价的一厢情愿错误。
原则上,它是以消费者心目中所认为值得付出的产品价值来定价,它要求确定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产品感受的价值是多少,然而这很难衡量,而且费时费力。
顾客对产品的感受价值主要是通过询问在不同时间、地点及场合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付出的最高价格,也就是通过人员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定价信息。
----摘自赵平《定价策略与技巧》;董维《简明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原理》竞争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法是一种根据竞争状况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以市场上主要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作为公司定价的基准,结合公司与竞争者之间的产品特色,制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并随时根据竞争者价格的变动进行调整。
竞争导向法包括现行价格定价法和投标定价法两种。
现行价格定价法(going-rating pricing)是指公司产品的价格与主要竞争者价格或一般市场价格相当,而不太考虑成本或市场需求状况。
采用这种定价法的原因在于产品的需求弹性难以衡量,在保证相当利润的基础上,还可避免因恶性竞争破坏行业的和谐。
定价策略- 翼战 -定价策略,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
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
一、影响定价的因素目标成本需求竞争者政策A:内部因素1.企业的营销目标包括财务目标和营销目标2. 企业的营销组合定价策略必须与产品的整体设计、分销和促销策略相匹配,形成一个协调的营销组合。
例如,为了使中间商乐于经营企业的产品,应在价格中包含较大的贸易折扣,使中间商有利可图。
3.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产品价格的最低限度。
产品价格必须能够补偿产品生产、分销和促销的所有支出,并补偿企业为产品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
4. 定价目标盈利最大化 \ 提高市场占有率 \ 预期的投资回收率 \ 销售增长率 \ 适应价格竞争 \ 保持营业 \ 稳定价格、维护企业形象B:外部因素1.市场结构市场主体 \ 市场格局 \ 市场集中度2.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产品价格的最高限度取决于市场需求。
市场结构不同,即定价的客观环境不同,企业定价的自由程度也不相同。
3.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竞争者的产品价格和他们对本企业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
企业在定价时应参照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
4.国家政策法规5.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国内或国际的经济状况,是否通货膨胀,经济繁荣或萧条,利息率的高低等。
二、定价方法成本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这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按产品成本加上预期利润和应纳税金组成,掌握损益平衡。
成本导向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
2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合理的成本利润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用成本加成方式计算价格时,对成本的确定是在假设销售量达到某一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目标收益定价法:又称投资收益率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量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产品定价的三种方法中级会计法**《产品定价的三种方法中级会计法》**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唠唠产品定价的那些事儿,这可是一门超级实用的学问,掌握了它,你的生意说不定就能像坐火箭一样一飞冲天!下面我就给你讲讲这三种定价方法,准备好小本本哈。
第一种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这就好比你做了个超级美味的蛋糕,你得先算算做这个蛋糕花了多少钱,也就是成本。
比如说面粉、鸡蛋、糖、奶油等等原材料花了你10 块钱,然后你想赚 5 块钱,那这个蛋糕你就得卖 15 块。
这就是成本加成定价法。
我跟你说,我之前有次想卖自己做的手工小饰品,那成本算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
珠子、线、配件啥的,买的时候觉得没几个钱,一算起来才发现也不少呢!我就按照成本加上我想赚的钱来定价,结果还真有人买,嘿嘿!具体操作呢,就是先把生产或者采购这个产品的直接成本算清楚,像原材料、直接人工这些。
然后再加上你期望的利润比例,这利润比例你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太高了没人买,太低了自己白忙活。
第二种方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这个方法就像是你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比如说今年我要赚够 10万块。
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来倒推产品得卖多少钱。
打个比方,你开了个小服装店,你算好了一年的固定成本,像房租、水电费啥的一共5 万,然后你想赚10 万,那一共就得有15 万的收入。
再估计一下大概能卖出去多少件衣服,假如能卖 1000 件,那每件衣服就得卖 150 块。
我有个朋友开了个小吃摊,他一开始就用这个方法定价。
结果算出来的价格太高了,根本没人买。
后来他又重新调整,把成本再仔细核算,把目标收益降低了一点,这才慢慢有了生意。
所以啊,这目标也得定得合理,不能太贪心,也不能太亏待自己。
操作步骤就是先确定目标收益,然后计算出达到这个收益需要的总收入,再除以预计的销售量,就得出价格啦。
第三种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法这个就简单啦,你得先瞅瞅你的竞争对手卖多少钱。
如果他们卖得贵,你可以稍微便宜点,抢抢客户;要是他们卖得便宜,你就得想想自己的产品有没有啥特别牛的地方能卖得贵点。
常见定价方法概述定价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常见的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 成本加成法:这是最常见的定价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一种。
企业通过计算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可能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
2. 市场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决定价格。
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价格策略。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价值定价法:价值定价法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来定价。
企业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了解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的实际价值,并根据这个价值确定价格。
这种方法考虑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4. 差异定价法:差异定价法是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来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企业根据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将产品或服务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定价区间,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
5. 动态定价法:动态定价法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定价的方法。
企业通过不断地监测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之,不同的定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并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以确保定价的准确性和市场竞争力。
定价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常见的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 成本加成法:这是最常见的定价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一种。
企业通过计算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可能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
定价方法有哪些定价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那么,定价方法有哪些呢?1. 成本加成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价方法,它是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比较简单直接,适用于生产成本相对稳定的产品。
但是,它忽略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价格的影响,容易导致产品价格偏高或偏低。
2. 市场导向定价。
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然后根据市场情况来制定产品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3. 价值定价。
价值定价是根据产品的使用价值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它不仅考虑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还考虑了产品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
通过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品牌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然后根据使用价值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滞后定价。
滞后定价是一种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在产品刚上市时,会采取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最大的利润;随着产品市场的逐渐成熟,价格会逐渐下调,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定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产品的市场发展情况,但需要对产品的市场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5. 弹性定价。
弹性定价是根据产品需求的弹性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当产品需求的弹性较大时,企业可以适当调整价格来满足市场需求;当产品需求的弹性较小时,企业可以稳定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定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但需要对产品需求的弹性进行准确的评估。
综上所述,定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定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条件。
企业在选择定价方法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定价的一般方法有
定价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成本加成法: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基础上加上一个利润率来确定价格。
2. 市场导向法: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价格,通常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来确定。
3. 价值定价法:根据产品或服务给顾客带来的价值来确定价格,该方法通常需要对顾客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认知。
4. 价格判别法: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和付费能力,将产品或服务定价为不同的价格,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
除了这些一般的定价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定价方法,如滞销品定价、促销定价等,这些方法通常与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策略有关。
定价法分类
定价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①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指企业在定价时主要以成本为依据。
在这一类定价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加成定价,即在产品成本之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构成产品价格。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保本经营的做法。
②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根据买方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来定价,而不是根据卖方的成本来定价。
这类定价法主要是理解价值定价法。
理解价值也叫“认识价值”或“感受价值”,它指的是买方在观念上所理解的价值。
因此,卖方可以运用营销组合中的非价格因素,影响买方对产品的认识,使之形成对卖方有利的价值观念,然后再根据产品在买方心目中的价值来定价。
③竞争导向定价法
该方法要求企业在定价时主要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依据。
其特点是:只要竞争者的价格不动,即使成本或需求变动,价格也不动;相反只要竞争者调整价格,这个企业也调整价格,即使其成本或需求没有变动。
这种定价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述几种情况:(1)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目标就是击败某个或某些竞争对手;(2)企业刚刚进入某一市场,对如何定价尚无主见;(3)企业经营的是大宗性商品,定价时只需随行就市。
定价方法的类型定价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决定商品价格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通过定价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同的定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产品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定价方法。
一、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是最常见和简单的定价方法之一。
它基于成本的概念,通过将成本与利润加在一起,得到最终的售价。
该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稳定的产品,如标准化产品。
企业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加成率,从而确定最终的售价。
二、市场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来决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该方法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的情况。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以确定自己的定价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三、价格判决法价格判决法是根据经验和直觉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在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或市场环境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可能无法准确估计市场需求和成本,此时可以使用价格判决法。
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和直觉来判断价格,以实现市场份额和利润最大化。
四、竞标定价竞标定价是在招标或投标过程中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通过参与竞标活动,根据招标方的要求和竞争对手的报价,来确定自己的报价。
竞标定价方法适用于招标市场和政府采购等领域,企业需要根据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自身的实力来确定报价,以获得中标机会。
五、折扣定价折扣定价是通过给予消费者折扣来刺激销售的定价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或提供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
折扣定价方法适用于需要刺激销售、提高市场份额或处理库存过剩的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需求来确定折扣幅度和促销活动。
六、差异化定价差异化定价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或消费者群体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细分的需求特点、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差异化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细分明显、消费者需求差异大的情况。
产品定价的三个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产品定价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今天就跟你唠唠我知道的产品定价的三个方法。
我先说说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是我最开始就尝试的方法。
我寻思着,这成本我知道啊,就把生产产品花的那些钱,什么原材料啦,加工费啦,工人的工资啦都加起来,然后再加上我想要赚的那部分钱,觉得这价格就挺合适的。
比如说我之前做那种小手工饰品,原料成本5块钱,加工费算3块钱,我想每个饰品赚2块钱,那我就定价10块钱。
但是呢,我就发现这么定价有点问题。
市场上类似的小饰品人家有的卖8块钱,我这个就不好卖了。
这我才知道,光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想赚的钱还不够,得看看市场情况。
再就是竞争导向定价法。
这可真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的方法。
我之前看到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都不一样,就很纠结怎么定。
有的很低,有的比较高。
我想着那我跟着低价走,就能抢到顾客吧。
就把价格定得比那些低价竞争者还低一点。
刚开始确实是有些顾客来买了,可是我发现根本没赚多少钱,因为成本在那呢。
后来我又往高了定一点,但是又怕顾客不买账。
其实这个方法就是要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成本、质量等都得搞清楚。
假如你的成本控制比别人好,质量也不差,那可以比对手低一些价格抢市场份额;要是成本差不多,质量还更好,那价格稍微比别人高一点也是可行的。
就像那些连锁咖啡店,对周边咖啡馆价格了解得很清楚,然后根据自己的品牌、店面装修、咖啡品质等来定价。
还有需求导向定价法。
这个我也是后来慢慢摸到门道的。
这就得分清楚你的产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顾客群体了。
假如你的产品是那种特别小众、很有个性,顾客又特别需要的,那价格就可以定高些。
就比如说特别定制的那种高级礼服,只有你这才有那种独特的设计,那些追求独一无二的顾客肯花大价钱买。
我自己之前试过做一批有特殊功能的小摆件,最开始定价比较低,发现买的人并没有想象中多,后来提高了价格,反而销售量还上去了。
我就想啊,这说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顾客,他们在意的不是价格低一点儿或者高一点儿,而是这个产品是不是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
定价方法三元素方法说实话定价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特别是那个三元素方法,我更是折腾了好久才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就知道定价不简单,但是当我接触到这个三元素方法的时候,我还天真地以为很容易呢。
啥是三元素方法呀?简单说就是成本、需求和竞争这三个元素。
就先说成本吧。
我寻思着很简单嘛,把所有的花费加起来不就得了呗。
那时候我搞了个小生意,做手工小饰品。
我把买材料的钱、运输成本,还有一些设备损耗等费用加起来,觉得这就是成本了。
但后来发现不对,我忘了算上我的时间成本啊,我在那花费的时间可不少。
所以一定要把所有投入都算进去才行,这个成本要素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不稳,整个定价就容易出问题。
再说说需求。
这可有点捉摸不透了。
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小饰品又好看又独特,就想定个高价。
可实际上呢,市场需求没那么高啊。
我去市场上看了看类似的东西,发现大家普遍不愿意花太多钱在我这种非知名品牌的小饰品上。
我犯了一个错,只考虑了自己东西的独特性,没考虑大众能接受的价格范围。
你得看到顾客愿意花多少钱来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这就像探测水温一样,得多试几个点,多做些市场调查。
最后是竞争。
这个也是让我吃了苦头的。
周边也有一些人卖小饰品,他们的价格参差不齐。
我曾经想打价格战,定得比他们都低。
但这样做的话,我的利润就少得可怜了。
后来我就去研究他们的产品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去看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我的产品质量或者功能等方面比他们好,我就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这竞争呢,就像是一场赛跑,要看到对手的位置,也要清楚自己的能力。
我在这个三元素定价方法上绕了不少弯子。
有时候太过注重成本,有时候又太害怕竞争,忽略了需求。
总的来说就是得把这三个元素综合起来考虑。
首先准确算出成本,然后去探测市场需求,再好好研究竞争状况,这样经过反复权衡,才能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不过我也不敢说我就完全掌握了这个方法,还得不断地去实践、调整呢。
比如说随着市场的变化,需求可能会变,竞争格局也可能改变,那这时候就得重新审视定价,重新根据三元素来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