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61.51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省资源概况河南省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河南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很多资源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矿产资源由于河南省地层较为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
已找到各类矿产地上千处,仅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70余种,其中近5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金属矿产主要有铝土、钼、金、银、钨、锑、铁、钛、钒、铯、锂等,高度集中分布在广泛的山丘区。
金、银、铝土和钼是河南的优势矿产,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居第四位、金矿居第八位(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桐柏辉银矿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单独银矿床。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红柱石、天然碱、蓝石棉、蓝晶石、铸型用砂岩、珍珠岩、天然油石等,储量均居全国前10位,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丘陵区。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和放射性铀等,其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不仅储量丰富且地质条件也好,是河利用地及暂不能利用土地213﹒83万公顷。
土地利用结构每年都在变化之中,总的趋势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镇、工交、林地和环境保护等用地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要求,近期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保持在689﹒47万公顷以上。
气候资源河南光能资源中太阳辐射总量在4600兆焦/平方米~5000兆焦/平方米之间,其分布大致由南向北递增。
全省日照时数有东北多、西南少和平原多、山区少的特征,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2400小时左右。
热量资源比较丰富,但差异较大,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左右,其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
1月份南北差值最大(为4摄氏度左右),北部多在-2摄氏度以下,南部一般在1摄氏度以上,西南部和东南部一带可达2摄氏度以上。
降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且时空分布不均。
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和丘陵地区。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1200毫米左右,南部达1000毫米~1200毫米,黄淮之间为700毫米~900毫米,而北部及西北部地区仅600毫米~700毫米。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评审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8.13•【字号】豫环文[2018]197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评审情况的报告豫环文[2018]197号省政府:2017年5月23日,收到省政府办公厅《领导批示》(张维宁副省长在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西峡县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问题的请示上的批示)后,省环保厅高度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2〕123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通知》(豫政办〔2012〕153号)有关规定,2017年7月9日至10日,组织召开了河南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对《西峡县大鲵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综合考察报告》《申报书》进行了审查。
2018年4月,我厅收到省政府转来《情况反映》(反映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过程中,保护区面积界定与西峡竹林沟金矿有部分重叠,导致矿权无法延续的问题)后,随即向南阳市政府发了《关于研究处理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问题的函》(豫环函〔2018〕65号),请南阳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妥善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函告我厅。
7月3日,我厅收到《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问题的复函》,经南阳市政府调查研究,对保护区边界进行微调,将重叠部分调整到保护区外并补入同面积的区域,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不变。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自然保护区概况河南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字〔1982〕126号文),是以大鲵为重点保护对象,兼具保护大鲵赖以栖息繁衍的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自然生态保护概况一、自然保护区情况: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5处,总面积75.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1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3处:二、矿产开发类建设项目准入条件1.铝土矿:新建矿山≥30万吨/年,服务期≥15年(省定资源整合项目≥10万吨/年以上);2.铅锌矿:新建矿山(指单体矿山)≥3万吨/年以上,服务期≥15年;3.钼矿:属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矿山;整合后不低于3万吨/年;4.铁矿:露天开采≥5万吨/年,井工开采≥3万吨/年,服务期≥3年;5.金矿:规模≥50吨/日,服务期≥3年;6.煤矿:新建煤矿须属于矿区规划内项目,规模≥30万吨/年,服务期≥3年;7.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城市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从事采矿活动。
三、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概况1.生态示范区:1)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8个:2002年,内乡县;2003年,内黄县,淇县;2004年,泌阳县,罗山县,固始县,商城县,新县;2005年,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息县,潢川县,淮滨县,桐柏县,栾川县,伊川县;2006年,西峡县,嵩县,鲁山县;2007年,鄢陵县,郑州惠济区,濮阳华龙区,范县,南乐县,修武县,孟州市;2)被省环保局命名的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2005年,正阳县;2006年,方城县。
3)尚有18个县(市、区)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待考核验收:卢氏县,清丰县,濮阳县,台前县,登封市,民权县,柘城县,淅川县,遂平县,新蔡县,开封县,林州市,临颍县,周口黄泛区农场,辉县市,尉氏县,社旗县。
4)有22个县(市)已编制生态县(市)建设规划:已论证:永城市,义马市,偃师市,舞阳县,舞钢市,平舆县,新县,济源市,巩义市,邓州市,桐柏县,沁阳市,固始县;待论证:开封县,新安县,新乡县,长垣县,项城市,淮阳县,中牟县,鹿邑县,浚县。
级别序号
保护区名称面积 (单位:公顷)1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4132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173
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0244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6005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8006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5807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1608
河南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54609
河南桐柏太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492410
河南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614811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800012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402713
河南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454714
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1670015
河南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40016
河南信阳天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675017
河南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80518
河南林州市万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866719
河南信阳四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400020
河南桐柏高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906021
河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657422
河南洛阳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437023
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660024
河南濮阳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30025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4388
省级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国家级。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豫环文[2018]91号省政府:生态环境部要求6月15日前报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自然保护区作为禁止开发区必须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但我省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目前尚未界定,信阳黄缘闭壳龟和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存在范围及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等问题。
我厅正在组织制定《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和《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组织和工作规则》以及与保护区调整配套的标准和规范,近期无法印发实施。
为加快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核定调整工作,请示如下:一、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方案已通过河南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
我厅已上报省政府《关于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评审情况的报告》。
提请省政府尽快批复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方案,以利于对保护区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二、信阳黄缘闭壳龟和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申报材料已通过保护区主管部门省农业厅和林业厅初审。
由于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尚未出台,提请省政府尽快批准我厅召开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对这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进行评审,以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妥否,请批示。
2018年4月23日——结束——。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8.04•【字号】豫环[2018]35号•【施行日期】2018.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生态环境部:按照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环生态函〔2018〕43号)要求,现将我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专项行动总体开展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得到稳步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30处,总面积76239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4.6%。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7处。
初步形成了类型较齐全、分布较广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较好地保护了重点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和生物多样性,而且发挥了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为我省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特别是中办发电13号文件后,省委、省政府和环境部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先后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对全省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红线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涉及自然保护区中的问题整改工作也进行了部署。
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到河南省环保厅和市县调研生态保护工作。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结束后,王国生书记第一时间到河南省环保厅调研,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推动我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陈润儿省长先后主持召开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总结部署会议,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环境保护任务;7月30日,陈润儿省长带队到省环保厅座谈调研生态文明建设专题,他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树立大生态环保理念,坚持消减污染排量与扩大环境容量“两手抓”,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生态治理“三管齐下”,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黄强常务副省长、舒庆副省长、XXX副省长也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实地督察、暗访调研,推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突出问题解决和生态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审核论证机制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4.23•【字号】豫环文[2018]92号•【施行日期】2018.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审核论证机制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豫环文[2018]92号省政府:按照张维宁副省长2017年10月25日在《河南省农业厅关于信阳黄缘闭壳龟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意见》(乙352号)上的批示精神,我厅立即组织研究自然保护区新的审核论证机制,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张维宁副省长在省农业厅关于信阳黄缘闭壳龟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意见上批示:“应经和国家关于祁连山通报与水源地和环境总量调整等一并研究新的审核论证机制后再定。
请环保厅研究”。
我厅接到批示后,王朝军副厅长立即召集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研究部署,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精神和国家对保护区的最新要求,修改完善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机制。
为全面摸清自然保护区调整机制建立情况,我厅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到环保部生态司保护区处请示了解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调整的最新要求,同时与山西、甘肃、青海、黑龙江等近两年新出台调整管理规定的省级环保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收集上述省份相关调整文件资料。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我省需完善和建立的相关制度、标准。
我厅正组织制定《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和《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组织和工作规则》(以下简称《工作规则》),其他还需要制定与保护区调整相配套的技术标准、规范,需要开展大量的技术研究、论证工作,目前正在严谨推进修订完善工作,如新设立省级自然遵循的《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等。
河南省国家级⾃然保护区概况---精品资料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
中国建⽴⾃然保护区的⽬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然地带的⾃然环境的⽣态系统。
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化遗迹等。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在维持陆地⽣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
河南是黄河流域湿地和野⽣动植物保护的重点省份,⾃1982年建⽴西峡⼤鲵省级⾃然保护区以来,河南在湿地和⾃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前已经拥有信阳鸡公⼭、伏⽜⼭等8个国家级⾃然保护区和14个省级⾃然保护区,总⾯积达49.05万公顷,占全省⾯积的2.94%。
通过建⽴⾃然保护区,使河南省75%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动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态系统纳⼊了⾃然保护区范围。
根据河南省政府批准的规划,今后,河南省⾃然保护区建设将以保护珍稀野⽣动植物资源、⾃然⽣态环境和⽣态系统为⽬的,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的⽅针,加快⾃然保护区建设。
河南省国家级⾃然保护区概况⼀.黄河湿地国家级⾃然保护区(也称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然保护区)位置: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在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之间,属湿地⽣态类型⾃然保护区。
保护区东西长301 km;,跨度50 km,总⾯积68 000 hm2。
该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省辖市。
⼤天鹅是保护区三门峡段的主要保护物种⼆.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然保护区总⾯积22780 hm2,其中核⼼区⾯积7973 hm2,缓冲区⾯积7290 hm2,实验区⾯积7517 hm2。
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本报告旨在对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科研、宣传教育等。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陆地生态、海洋生态、湿地等多个生态系统类型。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还为科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保护区网络,更好地保护了各地独特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
同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除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我国还建立了许多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存在管理权限不清晰、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和高效。
2. 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资金仍然面临不足的情况,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程。
3. 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资源利用过度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资源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五、建议与展望1.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强化保护区的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河南省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河南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很多资源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矿产资源由于河南省地层较为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
已找到各类矿产地上千处,仅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70余种,其中近5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金属矿产主要有铝土、钼、金、银、钨、锑、铁、钛、钒、铯、锂等,高度集中分布在广泛的山丘区。
金、银、铝土和钼是河南的优势矿产,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居第四位、金矿居第八位(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桐柏辉银矿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单独银矿床。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红柱石、天然碱、蓝石棉、蓝晶石、铸型用砂岩、珍珠岩、天然油石等,储量均居全国前10位,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丘陵区。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和放射性铀等,其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不仅储量丰富且地质条件也好,是河南三大优势能源矿产。
煤炭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只有少数分布在豫东等地,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等地,产量也居全国前10位。
土地资源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
在全省总面积中,属北亚热带地区的有近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9%),其余土地处于暖温带地区;山地近3﹒1万平方公里,丘陵地2﹒7万余平方公里,冈地和黄土台塬地约1﹒5万平方公里,平原约9﹒2万平方公里,另有大型水域千余平方公里。
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黄棕壤、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类型。
根据2003年10月底公布的资料,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下:全省土地总面积1655﹒36万公顷。
其中,农业农地1229﹒09万公顷,包括耕地793﹒6万公顷、园地32﹒08万公顷、林地300﹒67万公顷、牧草地1﹒45万公顷及其他农地101﹒30万公顷;建设用地212﹒44万公顷,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及暂不能利用土地213﹒83万公顷。
【导语】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您提供了“导游证《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辅导:河南省基本概况”,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明的发源地之⼀,中国四⼤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药三⼤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河南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从夏朝⾄宋朝,河南⼀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化和交通中⼼。
河南省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
因省域⼤部分地区位于今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地理环境】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的南部,秦岭⼭系余脉的东端。
东接安徽、⼭东,西连陕西,北接河北、⼭西,南临湖北,全省⼟地总⾯积16.7万平⽅千⽶,占全国总⾯积的1.73%,在全国34个省级⾏政区中位居第17位。
河南省地势总体为西⾼东低,全省地貌可概括为“三⼭⼀原⼆盆地”。
三⼭指的是西北侧太⾏⼭脉、西侧伏⽜⼭脉、南侧桐柏⼭脉和⼤别⼭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原为中、东部的黄淮海⼤平原;⼆盆地为南阳盆地和洛阳盆地。
河南省平原和盆地⾯积9.3万平⽅千⽶,占全省总⾯积的55.7%;⼭地和丘陵⾯积74万平⽅千⽶,占全省总⾯积的44.3%。
位于三门峡灵宝市境内的⽼鸦岔为全省峰,海拔2413.8⽶;最低处在信阳市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海拔23.2⽶。
河南省境内有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积超过1万平⽅千⽶的有8条: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系,其中淮河流域⾯积约占全省⾯积的1/2,是境内的⽔系;年平均⽔资源总量为414亿⽴⽅⽶,位居全国第19位。
【⽓候特征】 河南省属典型的暖温带⼤陆性季风⽓候,具有四季分明,⾬热同期,地区差异性较⼤,灾害性天⽓频繁的明显特征。
全省年平均⽓温⼀般为12℃~16C,其中1⽉最冷,7⽉最热;春季以4⽉温度回升幅度,秋季以11⽉降温幅度。
受季风⽓候影响,53%的降⽔分布在6⽉、7⽉、8⽉三个⽉。
河南省概况河南省总⾯积16.7万平⽅千⽶⾏政区划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52个市辖区,1791个乡镇,660个街道办事处。
郑州市,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中⼼城市。
⼈⼝民族2018年末,全省总⼈⼝10906万⼈,常住⼈⼝9605万⼈,⼈⼝密度每平⽅公⾥575⼈,常住⼈⼝城镇化率达51.71%。
河南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分布呈⼤分散、⼩聚居的显著特征,截⾄201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约151万,其中,占⽐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
全省有3个城市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少数民族10万⼈以上的省辖市4个(南阳、商丘、周⼝、郑州),少数民族万⼈以上的县(市、区)55个。
综合实⼒全国重要的经济⼤省全省经济平稳运⾏、稳中向好。
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产总值48055.86亿元、增长7.6%,⾼于全国平均⽔平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国第5位、中西部省份⾸位。
2018年全省粮⾷总产量1329.8亿⽄,再创历史新⾼。
规模以上⼯业增加值增长7.2%,⾼于全国平均⽔平1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稳居中部第⼀。
三⼤需求稳中提质。
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1%,⾼于全国平均⽔平2.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升级类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进出⼝总值⾸次突破5500亿元、增长5.3%,其中出⼝增长12.8%。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企业效益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业企业利润增长24.5%。
全年财政总收⼊5875.8亿元,⼀般公共预算收⼊3763.9亿元、增长10.5%。
居民收⼊持续提⾼,2018年全省居民⼈均可⽀配收⼊21963.54元、增长8.9%。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国“⼗纵⼗横”综合运输⼤通道中有五个通道途经河南。
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刘占朝;张万钦;徐丽敏【摘要】通过对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的调研统计分析得知,河南省林业系统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50.76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 %.按级别分国家级9处,省级16处,按类型分森林生态系统类型12处,野生动物类型2处,湿地类型11处.但仍存在着总量不足、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科研成果少、自主开发能力差、收入分配少、管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保护区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与社区和谐发展,加强科研工作、壮大科技队伍,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等对策.【期刊名称】《河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08(028)004【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作者】刘占朝;张万钦;徐丽敏【作者单位】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郑州,450044;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郑州,450044;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郑州,45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手段,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科学保护各种生物资源,努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截止目前全省林业系统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50.76万hm2,占河南省国土面积1 670万hm2的3.04 %,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456.41万hm2的11.12%,其中有林地面积63.26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270.30万hm2的23.4%。
河南省资源概况【自然资源】河南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很多资源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矿产资源由于河南省地层较为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
已找到各类矿产地上千处,仅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70余种,其中近5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金属矿产主要有铝土、钼、金、银、钨、锑、铁、钛、钒、铯、锂等,高度集中分布在广泛的山丘区。
金、银、铝土和钼是河南的优势矿产,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居第四位、金矿居第八位(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桐柏辉银矿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单独银矿床。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红柱石、天然碱、蓝石棉、蓝晶石、铸型用砂岩、珍珠岩、天然油石等,储量均居全国前10位,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丘陵区。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和放射性铀等,其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不仅储量丰富且地质条件也好,是河南三大优势能源矿产。
煤炭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只有少数分布在豫东等地,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等地,产量也居全国前10位。
土地资源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
在全省总面积中,属北亚热带地区的有近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9%),其余土地处于暖温带地区;山地近3﹒1万平方公里,丘陵地2﹒7万余平方公里,冈地和黄土台塬地约1﹒5万平方公里,平原约9﹒2万平方公里,另有大型水域千余平方公里。
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黄棕壤、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类型。
根据2003年10月底公布的资料,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下:全省土地总面积1655﹒36万公顷。
其中,农业农地1229﹒09万公顷,包括耕地793﹒6万公顷、园地32﹒08万公顷、林地300﹒67万公顷、牧草地1﹒45万公顷及其他农地101﹒30万公顷;建设用地212﹒44万公顷,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及暂不能利用土地213﹒83万公顷。
级别序号
保护区名称面积 (单位:公顷)1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4132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173
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0244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6005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8006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5807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1608
河南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54609
河南桐柏太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492410
河南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614811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800012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402713
河南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454714
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1670015
河南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40016
河南信阳天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675017
河南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80518
河南林州市万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866719
河南信阳四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400020
河南桐柏高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906021
河南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657422
河南洛阳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437023
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660024
河南濮阳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330025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4388
省级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