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2
赣州免费的旅游景点(一篇)赣州免费的旅游景点 1赣州免费的旅游景点赣州辖区的所有地名诗歌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欧洲美洲,不如赣州。
小小赣州城,气魄真惊人。
看吧!赣县的美女石城的山,于都长征第一站。
龙南的橙子信丰的饭,定南的美景等你盼。
兴国的山歌,会昌的薯,宁都人们最纯朴。
上犹的米果,全南的草,安远的人们最勤劳。
崇义的风,大余的水,寻乌的人们心最美。
云石山,章江船,南康个个考状元。
章贡区:峰山,又名崆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章贡区东南13千米处,京九铁路和323国道从山麓西面穿过。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位于赣州市西北郊6.8千米处。
宁都县:翠微峰位于宁都县境内,是遐迩闻名的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和江西省乡村十大美景之一。
上犹县:陡水湖位于上犹县境内,这里山清水秀,水天相连,波光潋滟,集山峰、林海、瀑布、岛屿等自然景观于一体。
石城县:通天寨位于石城县境内,因寨上主岩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两掌半合,仰视苍穹状似通天而得名。
大余县:丫山瀑布,位于大余县城东北角,海拔906米。
景区内植被呈原始状态,沟壑纵横、悬崖峭壁、植被茂盛,是探险、探奇、观光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定南县:九曲河是该县内最大的河流,与发源于安远三百山和乌桠髻钵山的寻乌水,一同构成东江之源,因为河道呈蜿蜒九曲状,故名九曲河。
赣县:小湖洲位于赣县湖江乡,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有桃树,每年三四月份桃花竞相绽放,犹如一片红霞落入赣江,被誉为“桃花岛”。
龙南县:九连山位于南岭山脉赣粤边境的龙南县境内,因山脉绵长连接赣粤两省九县而得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全南县:天龙山主峰立于犹如莲花瓣群峰中央,山顶险峰突起,怪石峥嵘,三面悬崖峭壁,唯西南面一条羊肠小道通峰巅,远眺山势险峻,形似巨龙昂首欲飞,故命名为“天龙山”。
于都县:屏山牧场是江西省最大的的高山牧场,这里绿草茵茵,终日云雾缭绕,远远望去,宛若仙境,牧场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是登山郊游不可多得的去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
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发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到2007年8月有303个。
华北地区1.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1.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1.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1.阳城莽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1.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区1.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成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桓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丹东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1.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10.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5.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东地区山东1.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1.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1.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1.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南麂列岛海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1.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古牛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1.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将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中地区河南1.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1.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石首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1.炎陵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地区广东1.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像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1.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1.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坝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地区重庆1.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1.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1.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1.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藏地区青海1.循化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1.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地区甘肃1.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2.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夏1.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1.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1.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白音熬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阿鲁科尔沁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Ⅱ)
黄琳珊;江传锋;蔡伟龙;曾晓辉;徐国良
【期刊名称】《热带林业》
【年(卷),期】2024(52)1
【摘要】通过调查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植物,发现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1个,即毛鼠刺;发现九连山种子植物新记录7个,即大花帘子藤、灰叶稠李、张氏堇菜、丝毛雀稗、越南安息香、北美车前、黄毛榕。
植物新记录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多样性,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黄琳珊;江传锋;蔡伟龙;曾晓辉;徐国良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林业局;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茨坪林场;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14.86
【相关文献】
1.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2.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蜜粉源植物资源利用
3.产于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4.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分布新记录
5.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学期,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二、选择题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大山的精灵追风逐云,穿林越岭,食于山间,栖于树巅。
①2022年春节前,我驱车500多公里,抵达南岭东部耀眼的明珠——九连山,见到了陈志高。
①江西九连山有“三多”:树多、水多、鸟兽多,其中以鸟为最。
①它们都有一位“老朋友”——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润洞保护管理站站长陈志高。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位于南岭山地赣粤边境的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2002年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唯一加入中国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在21300公顷的土地上,森林茂密,原生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布,古老了遗植物繁多.既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粗齿桫椤和被称作为活化石的根杏又有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和竹柏.境内群峰起伏,峡谷幽深气势雄伟,森林景观、人文景观、客家风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高等植物2796种,鸟类226种,森林昆虫1404种,并以绿色、阳光、森林景观见长,其自然环境和自然风景资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九连山为我省面向港澳台的南大门距广州270公里,赣州210公里,105国道穿越全境,京九铁路路横跨县境,交通便利、快捷,从繁嚣的城市到达一个安宁极富特色的‘世外桃源”。
峋谷峭壁九连山的峡谷峭壁以南天门最为壮观。
一岩体似刀劈陡峻,一溪水自上而下,奔腾穿越其中,古树老藤分布其上,构筑出九连山区一幅神奇与幽险之画卷。
因心大峡谷,以陡、险、气候多变而著称,山岚弥漫,置身其中,犹如人仙境一般。
酒壹耳、狼牙齿酒壶耳因一巨大基岩突起形似酒壶的耳子而得名;狼牙齿以其山体走势起伏大而险峻著称。
河泉飞瀑主要有龙门瀑布,一线泉、三叠泉、大丘田丹霞蚊龙、龙门大瀑布、阎王峡水上乐园等众多的河泉飞瀑。
虽然流量不大,没有大川壮瀑之气势,却是九连山精巧灵秀的神韵魅力之所在。
云海日出独特的地形和多变、湿润的气候,造就了本区壮观的云雾霞光,最迷人之处在于时而万马奔腾,时而浓雾空朦,时而薄雾如纱的云海之上,一轮红日斜挂,此景此情,催人奋进。
大丘田漂流大丘田河九曲十八弯,落差平缓,景色曲曲不同,弯弯各异,使您尽览两岸山水长画,享受大自然之美丽。
春景九连山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当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九连山已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鸟语花香之时。
满山绿枝嫩芽随风摇曳,夹着泥士的清香,使人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舒爽起来,簇簇木莲、木兰、山苍、杜鹃点缀绿树丛中,或白、或粉红、或淡紫、淡黄,微风阵阵,鸟语声声,风景甚是迷人。
第32卷第4期2008年8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N A L oF JL州CⅪN O RM A L U N I vE R sn'Y(N A,兀『R A L s C皿N C E)V01.32N o.4A ug.2008文章编号:100阻5862(2008)04_04啪6江西九连山森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简敏菲1,一,倪毛德3,游海1,朱笃1,刘琪臻2,4(1.江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2;2.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29;3.上饶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上饶334000;4.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嘴3)摘要:基于样地调查和群落学的分析,采用总优势度(SD R)、shann佣.W i e n盱指数、si fI l p80n指数和群落均匀度Pi el ou指数研究了九连山主要森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数量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地中,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丝栗栲(c曲£nr印血.廊曙黜“)林(2.353),最小的是天然猴头杜鹃(砒如幽岫口n s i川如九册)林(0.9r73);(2)均匀度指数:不同群落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小,最大的是次生毛竹(肌yf‰£Ⅱc如pz如s鲫站)林(O.961),最小的是杉木(血胁in曲n,r妇№^咖)林(0.564);(3)优势度指数:各群落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较大负相关趋势,优势度值最大的是杉木林(O.431),最小的是丝栗栲林(O.091).通过对比分析各群落不同层次物种的Shann∞.w i朗er多样性指数,各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以灌木层最大,乔木层最小,且同一群落中灌木层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乔木层,灌木层与乔木层之间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预示着九连山森林群落间的种群动态变化及演替趋势.关键词: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灌木层;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中,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及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指导性理论¨J.物种组成是植物森林群落的基本属性,植物的种类组成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种群在森林群落中的数量反映其生存状况和所起的作用,是群落最基本的群落特征.研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对于深入了解群落的结构、功能、演替动态和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怛J.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成片较完整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并保存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粗齿桫椤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还有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和竹柏等,是我国亚热带东部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3|.本文研究九连山主要森林群落内的灌木层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测度指标分析灌木层的物种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比较灌木层与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异,探讨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典型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物种更新的生态学意义.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域为江西省龙南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冲29’18”一24P38’55”N,114022’5∥一114031’32,,E.[4|.该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7.4℃,≥10℃的活动积温约6800℃以上.全年平均降雨量2155.6咖;年平均蒸发量790.22m m,年平均相对湿度85%,2—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最低147.9舢;10月一次年1月为旱季,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 m b J.研究区的基岩多以中生代南岭花岗岩、变质岩和砂岩为主,主要成土母质有砂岩和砂页岩.土壤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性相当明收稿日期:200r7.05.25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2cB4125)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野外台站基金联合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简敏菲(19国.),女,江西省高安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学研究.第4期简敏菲,等:江西九连山森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495显,在南岭山地颇具代表性,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J.在中国植被区划中[7|,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植被具有过渡带的典型性.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低山丘陵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及山地草甸等[8j.天然原生的典型群落主要有壳斗科(断朗e)的南岭栲(‰£口,唧粥.加以越)林、米槠(C.c口r2靠豇)林、丝栗栲(C.廓rI鲈s越)林、鹿角栲(C.k瑚m“)林、罗浮栲(C.危机)林、甜槠(c.e胛i)林等等.此外,尚有樟科(【auraceae)的红楠(^‰M w£^un6e唱神林、黄丹木姜子(∞池m co,肌Ⅱ,l如efon肛纪)林、闽楠(‰e6e60um ei)林,木兰科(M a gnol i cc ea e)的深山含笑(肘i ckZ谊,M z础伽)林,山茶科(neaceae)的木荷(S如砒5z社也)林,杜鹃花科(Edcaeae)的猴头杜鹃(砌砌如忍dm疗si m i口Ⅲm)林等等,以及冬青科(A qui f ol i ace ae)、金缕梅科(H锄砌el i daceae)、杜英科(El aeocar paceae)、山矾科(syT npI ocace ae)等科为主的优势群落.本研究各样地群落概况及环境因子如表1.表1各样地群落特征及环境因子2研究方法2.1样地设置样地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与典型样方法【9|,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及外貌特征设置样地大小,分别在保护区虾公塘、上湖、下湖、平坑(方田坳、吃水沟)、横坑水、新开迳、龙门、大丘田等处调查了19个典型群落.在样地中进行的调查项目有:(1)乔木调查:对胸径D BH≥3锄的所有乔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胸径、树高、冠幅;(2)灌木层调查:对胸径D BH<3的乔木幼树和灌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基径、高度、冠幅、盖度、统计株数;(3)群落学调查:按乔木层、灌木层(含更新层)、草本层分别进行调查.2.2数量特征分析方法灌木层的数量特征采用总优势度[10】(S朋,s啪of doI I l i咖峨枷o)进行分析.计算公式为:肋尺。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求实
页码: F0002-F0002页
主题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简介;森林景观;龙南县;赣州市;亚热带;海拔;丘陵
摘要: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南岭山脉,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属中山丘陵地貌。
九连山保护区总面积13411.6公顷。
保护区内山峦起伏,峰形奇秀;青山含黛,碧水生烟;竹木如海,山屏苍翠;绿树葱郁,森林景观千姿百态。
最高主峰黄牛石顶海拔1430米,最低海拔28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洞穴型蝙蝠的多样性与保护叶复华;张昌友;张祖福;郭伟健;王晓云;吴毅【摘要】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对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穴型蝙蝠的种类及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分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洞穴型蝙蝠9种,隶属于2科3属,其中6种为保护区新纪录。
调查发现,该地区许多蝙蝠栖息的洞穴或房屋都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人为干扰已严重威胁蝙蝠的生存。
建议对翼手目动物栖息的洞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加大对当地民众进行蝙蝠保护教育的力度。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2【总页数】4页(P39-41)【关键词】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翼手类(蝙蝠)多样性保护【作者】叶复华;张昌友;张祖福;郭伟健;王晓云;吴毅【作者单位】[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龙南341700 [2]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3翼手目动物Chiroptera俗称蝙蝠,隶属于哺乳纲,为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目,是唯一一个适应飞翔的类群。
它们分布广泛,除气候极端恶劣(如南北两极)以及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外,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都可被其利用。
我国的蝙蝠种类丰富,共有7科30属120种[1],但由于多种原因(蝙蝠的夜行性),有关蝙蝠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很薄弱。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新记录吴小刚;吴勇;梁跃龙【摘要】2007年至2016年,作者通过对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的持续调查以及收集整理,发现九连山蛇类新记录3科7属,共8种。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5【总页数】1页(PF0003-F0003)【关键词】蛇类;新记录;九连山;江西【作者】吴小刚;吴勇;梁跃龙【作者单位】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龙南34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DOI编码:10.16259/ki.36-1342/s.2016.05.020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地处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邻山而居。
保护区总面积13 411.6 hm2,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82~1 434 m。
年平均降雨量达到2 155.6 mm,平均气温16.4℃,极端最低气温-7.4℃,极端最高气温37℃,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九连山保护区的蛇类调查研究时间比较晚,一直未有正式记载,直至2001年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才联合省内外各大院校、专家进行相关整理,并撰写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名录》,汇编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共记录了6科31种。
笔者经过收集科技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发现及自身的野外调查研究,共发现九连山蛇类新记录3科8种,使九连山保护区的蛇类记录增加到6科39种。
属游蛇科锦蛇属,无毒,成体较小,细长型。
幼蛇与成体眼后都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但整体颜色差异较大,幼蛇背面为灰褐色,鳞片边缘带黑色,形成黑色线状,腹部为灰白色;成体背面为绿色,腹部为淡黄色。
属游蛇科斜鳞蛇属,无毒,成体较小。
背面黄褐色或紫灰色,有黑色大横纹头顶有盾状黑斑。
属游蛇科腹链蛇属,无毒,体型较小。
眼睛后面各有一条白色细纹延至脖颈处,体腹两侧有粗大黑色斑点。
第47卷㊀第3期2023年5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47,No.3May,2023㊀收稿日期Received:2021⁃11⁃01㊀㊀㊀㊀修回日期Accepted:2023⁃01⁃09㊀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补助资金项目(2022年度);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创新专项2022-2)㊂㊀第一作者:徐国良(zxuguoliang@163.com),工程师㊂∗通信作者:曾晓辉(29589268@qq.com),工程师㊂㊀引文格式:徐国良,黄明辉,曾晓辉.江西省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7(3):97-102.XUGL,HUANGMH,ZENGXH.NewdataofvascularflorainJiangxiProvince,China[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23,47(3):97-102.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111002.江西省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徐国良1,黄明辉2,曾晓辉3∗(1.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㊀赣州㊀341700;2.全南县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江西㊀赣州㊀341700;3.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㊀井冈山㊀343600)摘要:ʌ目的ɔ对我国亚热带东部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典型地区九连山的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补充该区域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㊂ʌ方法ɔ以南岭山地东段九连山为研究区域,通过植物摄影㊁标本采集㊁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对该区植物区系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它们的地理区系和濒危状况㊂ʌ结果ɔ与以往记录对照,新增10个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种(含2个变种),即无盖耳蕨(PolystichumgymnocarpiumChingexW.M.Chu&Z.R.He)㊁倒卵伏石蕨[Lemmaphyllummicrophyllumvar.obovatum(Harr.)C.Chr.]㊁广西长筒蕨[Abrodictyumobscurumvar.siamense(Christ)K.Iwats.]㊁剑叶石斛(DendrobiumspatellaRchb.f.)㊁圆叶匙唇兰[Schoenorchistixieri(Guil⁃laumin)Seidenf.]㊁红秆凤尾蕨(PterisamoenaBlume)㊁高鳞毛蕨[Dryopterissimasakii(H.Itô)Kurata]㊁美丽毛蕨[Cyclosorusmolliusculus(Wall.exKuhn)Ching]㊁粉叶蕨[Pityrogrammacalomelanos(L.)Link]㊁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chapaensisBenoist)㊂新增4个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属,即长片蕨属(AbrodictyumC.Presl)㊁匙唇兰属(SchoenorchisBlume)㊁叉柱花属(StaurogyneWall.)和粉叶蕨属(PityrogrammaLink)㊂ʌ结论ɔ4个新记录属在江西省的被发现对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与扩散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广西长筒蕨和剑叶石斛分别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收录为近危种(NT)和易危种(VU),剑叶石斛还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建议当地管理机构加强对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这些新记录在九连山地区的被发现补充了其在中国的地理区系成分分布,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省的维管植物多样性㊂关键词:维管植物;新记录种;新记录属;江西省中图分类号:S718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0-2006(2023)03-0097-06NewdataofvascularflorainJiangxiProvince,ChinaXUGuoliang1,HUANGMinghui2,ZENGXiaohui3∗(1.Jiulian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veBureauinJiangxiProvince,Ganzhou341700,China;2.TaojiangyuanProvincialNatureReserveManagementandServiceCenterinQuannanCounty,Ganzhou341700,China;3.Jinggang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veBureauinJiangxiProvince,Jinggangshan343600,China)Abstract:ʌObjectiveɔInordertoinvestigatetheplantdiversityandtosupplementthenewdataofvascularplantsflorainJiulianMountain,atypicalregionofthesubtropicalforestecosystemineasternChina.ʌMethodɔTakingJiulianMountainintheeasternsectionofNanlingMountainastheresearcharea,theplantflorawasanalyzedthroughplantphotography,specimencollections,referencestorelevantliteratureanddata,andtheirgeographicalfloraandendangeredstatuswerediscussed.ʌResultɔComparedwithpreviousrecords,tennewlyrecordedvascularplantspecies(includingtwovarieties)toJiangxiProvincewerereported,viz.PolystichumgymnocarpiumChingexW.M.Chu&Z.R.He,Lemmaphyllummicrophyllumvar.obovatum(Harr.)C.Chr.,Abrodictyumobscurumvar.siamense(Christ)K.Iwats.,DendrobiumspatellaRchb.f.,Schoenorchistixieri(Guillaumin)Seidenf.,PterisamoenaBlume,Dryopterissimasakii(H.Itô)Kurata,Cyclosorusmolliusculus(Wall.exKuhn)Ching,Pityrogrammacalomelanos(L.)Link,StaurogynechapaensisBenoist;fournewlyrecordedvascularplantgeneratoJiangxiProvincewerereported,viz.AbrodictyumC.Presl,SchoenorchisBlume,StaurogyneWall.andPityrogrammaLink.ʌConclusionɔThesefournewly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recordedgenerainJiangxiProvincehadimportantreferencesignificanceforthestudyoftheoriginanddispersalmechanismofthesegenera.Abrodictyumobscurumvar.siamense(Christ)K.Iwats.andDendrobiumspatellaRcho.f.werelistedasnearthreatenedspecies(NT)andvulnerablespecies(VU)respectivelyin ChinaRedListofBiodiversity⁃HigherPlantsVolume .DendrobiumspatellaRcho.f.wasalsolistedasnationalsecondlevelkeyprotectedwildplants.Itissuggestedthatlocalmanagementshouldstrengthentheprotectionoftheserareandendangeredplants.ThesenewrecordsfurthercomplementsitsgeographicaldistributioninChina,andfurtherenrichesthevascularplantdiversityinJiangxiProvince.Keywords:vascularplants;newrecordspecies;newrecordgenus;JiangxiProvince㊀㊀江西九连山地处南岭山地东段(114ʎ22ᶄ50ᵡ 114ʎ31ᶄ32ᵡE,24ʎ29ᶄ18ᵡ 24ʎ38ᶄ55ᵡN),是南岭山地东部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区,亚洲东部温带 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代表区域,也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其地貌复杂,从海拔280m的丘陵到海拔1430m的九连山主峰黄牛石,南高北低㊂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古老残遗植物众多,原生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布,是我国亚热带东部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典型地区[1]㊂2019 2021年,笔者在开展九连山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植物摄影㊁采集标本㊁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发现10个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种(含2变种)和4个江西新记录属,这4个新记录属包括长片蕨属(AbrodictyumC.Presl)㊁匙唇兰属(SchoenorchisBlume)㊁粉叶蕨属(PityrogrammaLink)和叉柱花属(StaurogyneWall.)[2-10],凭证标本存放于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馆内㊂1㊀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种1.1㊀无盖耳蕨PolystichumgymnocarpiumChingexW.M.Chu&Z.R.He,Fl.Reipubl.PopularisSin.5(2):227.2001.FloraofChina2-3:695.2013.(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耳蕨属PolystichumRoth)(图1A1 A3)㊂A1 A3.无盖耳蕨Polystichumgymnocarpium;B1 B3.倒卵伏石蕨Lemmaphyllummicrophyllumvar.obovatum;C1 C3.剑叶石斛Dendrobiumspatella;D1 D3.红秆凤尾蕨Pterisamoena;E1 E3.高鳞毛蕨Dryopterissimasaki;F1 F3.美丽毛蕨Cyclosorusmolliusculus;G1 G3.广西长筒蕨Abrodictyumobscurumvar.siamense;H1 H3.粉叶蕨Pityrogrammacalomelanos;J1 J3.圆叶匙唇兰Schoenorchistixieri;K1 K3.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chapaensis㊂图1㊀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的形态Fig.1㊀MorphologicalphotographofnewlyrecordedvascularplantspeciesinJiangxiProvince89㊀第3期徐国良,等:江西省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㊀㊀叶柄基部密被棕色㊁披针形㊁边缘有细齿的膜质鳞片㊂叶簇生;基部以上至叶轴被狭窄的同形鳞片及纤维状的细小鳞片;叶片镰刀形或镰状披针形,基部以上的边缘有锯齿,齿端有短芒刺㊂孢子囊群圆形,中生,无囊群盖[11]㊂采集信息: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围朝阳山,附生于公路边岩石上,东经114ʎ27ᶄ30.20ᵡ,北纬24ʎ32ᶄ36ᵡ,海拔653m,2020⁃03⁃14,徐国良JLS⁃8315㊂分布:浙江㊁湖南㊁福建[9,11]㊂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为中国特有种,形体外貌与芒齿耳蕨(P.hecatopteronDiels)近似,但本种羽片边缘锯齿的芒刺短或无芒刺,羽片下面有细长的纤维状鳞片,孢子囊群无囊群盖,容易与后者区分㊂1.2㊀倒卵伏石蕨Lemmaphyllummicrophyllumvar.obovatum(Harr.)C.Chr.,DanskBot.Ark.6:47.1929.中国植物志6(2):99.2000;FloraofChina2-3:825.2013.(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伏石蕨属Lem⁃maphyllumC.Presl)(图1B1 B3)㊂小型附生蕨类㊂根状茎细长横走,叶远生,二型;不育叶片卵形,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短楔形而下延,叶柄长3 8mm㊂全缘;能育叶狭缩成舌状或狭披针形,宽3 4mm㊂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12]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虾公塘主沟,岩石阴湿处附生,东经114ʎ27ᶄ25ᵡ,北纬24ʎ32ᶄ38ᵡ,海拔650m,2020⁃03⁃25,徐国良JLS⁃8380㊂分布:浙江㊁云南㊁福建㊁台湾㊁广东㊁广西㊁海南[9,12]㊂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为伏石蕨(L.microphyllumC.Presl)的变种,与伏石蕨的主要区别为不育叶片卵形㊁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短楔形而下延,且叶柄明显较长㊂1.3㊀剑叶石斛DendrobiumspatellaRcho.f.,HamburgerGarten⁃Blumenzeitung.21:298.1865.中国植物志19:142.1999;FloraofChina25:396.2009.(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Swartz)(图1C1 C3)㊂茎质地坚硬,扁三棱形㊂叶肉质状,二列,紧密套叠,两侧压扁呈短剑状,向上逐渐退化成鞘状,花序侧生于无叶的茎的上部,花1 2朵,白色,中萼片卵形,长4mm,宽2mm,具3脉;唇瓣微红色,匙形㊂蒴果椭圆形㊂花期4 8月[13]㊂采集信息:江西省寻乌县吉潭镇杨梅坑,公路边石壁上附生,东经115ʎ31ᶄ22ᵡ,北纬24ʎ27ᶄ54ᵡ,海拔415m,2020⁃03⁃18,徐国良JLS⁃8320㊂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㊁福建㊁广西㊁海南㊁香港;国外分布于印度㊁缅甸㊁老挝㊁越南㊁柬埔寨㊁泰国[13]㊂江西省首次记录[10]㊂本种与刀叶石斛(D.terminaleE.C.Parish&Rcho.f.)形态上相近,但本种叶向上逐渐退化而成鞘状,花序侧生于无叶的茎的上部;而后者常整茎生叶,故易区别㊂1.4㊀红秆凤尾蕨PterisamoenaBlume,Enum.Pl.Javae.2:210.1828.中国植物志3(1):51.1990;FloraofChina2-3:185,197.2013.(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L.)(图1D1 D3)㊂植株高80 150cm㊂叶柄㊁叶轴和羽轴下部均为栗红色,有光泽,光滑;叶片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为三回深羽裂;侧生羽片4 8对,近对生,篦齿状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羽轴下面隆起,上面有狭纵沟,沟两旁具刺[14]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大丘田,公路边林下阴湿处,东经114ʎ26ᶄ40.03ᵡ,北纬24ʎ35ᶄ1.38ᵡ,海拔423m,2021⁃04⁃16,徐国良JLS⁃8501㊂分布:国内分布于浙江㊁云南㊁西藏㊁台湾㊁海南;国外分布于缅甸㊁印度尼西亚㊁印度[9,14]㊂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和溪边凤尾蕨(P.terminalisWall.exJ.Agardh)形态上相似,但前者叶柄下部栗褐色,向上和叶轴均为栗红色,羽轴下部也为栗红色,沿羽轴两侧有阔翅;后者叶柄基部为暗褐色,向上和叶轴均为禾杆色,羽片羽裂几达羽轴,故易区分㊂1.5㊀高鳞毛蕨Dryopterissimasakii(H.Itô)Kurata,J.Geobot.18:5.1970.中国植物志5(1):199.2000;FloraofChina2-3:603,606.2013.(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DryopterisAdanson)(图1E1 E3)㊂植株高50 90cm㊂根状茎斜升,顶端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㊂叶簇生;叶片二回羽状,羽片12 15对,近对生,基部几对羽片的羽轴几乎垂直叶轴,羽轴具有较密的泡状鳞片㊂孢子囊群靠近裂片边缘着生;囊群盖圆肾形,全缘[15]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上围,公路边林下阴湿处,东经114ʎ30ᶄ16.5ᵡ,北纬24ʎ36ᶄ30.9ᵡ,海拔590m,2021⁃07⁃16,徐国良JLS⁃8603㊂99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分布:国内分布于浙江㊁湖南㊁四川㊁重庆㊁贵州㊁云南㊁广西;国外分布于日本[9,15]㊂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与阔鳞鳞毛蕨[D.championii(Benth.)C.Chr.]形态上相似,但前者羽片无柄,叶柄和叶轴的鳞片近全缘,基部几对羽片的羽轴几乎垂直叶轴;后者羽片有柄,叶柄和叶轴的鳞片具明显疏齿㊂故易区别㊂1.6㊀美丽毛蕨Cyclosorusmolliusculus(Wall.exKuhn)Ching,Bull.FanMem.Inst.Biol.,Bot.8:196.1938.中国植物志4(1):198.1999;FloraofChina2-3:373,379.2013.(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毛蕨属Cy⁃closorusLink)(图1F1 F3)㊂植株高达1.1m㊂根状茎长而横走㊂叶近生,二回深羽裂,叶柄下部栗色,向上禾杆色,下部4 5对羽片略缩短,叶脉两面明显,侧脉斜上,单一,基部一对出自主脉近基部,其先端交接成一钝三角形网眼㊂叶草质,两面沿叶轴㊁羽轴和叶脉密生细长针状毛㊂囊群盖被针状毛,宿存[16]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大丘田冷水坑,沟谷林下阴湿处,东经114ʎ27ᶄ10.92ᵡ,北纬24ʎ35ᶄ5.82ᵡ,海拔501m,2021⁃07⁃16,徐国良JLS⁃8615㊂分布:国内分布于贵州㊁云南㊁台湾㊁广西;国外分布于缅甸㊁泰国㊁尼泊尔㊁印度[9,16]㊂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形态上极像本地产的华南毛蕨[C.para⁃siticus(L.)Farwell.],但前者羽片下面无腺体,后者羽片下面密布橙黄色腺体,故易区分㊂2㊀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属2.1㊀广西长筒蕨Abrodictyumobscurumvar.siamense(Christ)K.Iwatsuki,Blumea.51:244.2006.中国植物志2:191.1959;FloraofChina2-3:95.2013.(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长片蕨属AbrodictyumC.Presl)(图1G1 G3)植株高10 15cm㊂根状茎短,叶柄长约5cm,圆柱形,上面有浅沟,顶端有狭翅;叶片三回羽状分裂,3 7对,羽片无柄,羽轴有狭翅;小羽片尖头,基部楔形,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细长,线形,有小脉1条,叶薄草质,半透明,干后暗褐色,叶轴有翅㊂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囊孢短漏斗状,向下[17]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帽山,沟谷林下溪边岩石上附生,东经114ʎ33ᶄ22ᵡ,北纬24ʎ37ᶄ44.2ᵡ,海拔515m,2019⁃03⁃16,徐国良JLS⁃8100㊂分布:国内分布于湖南㊁广东㊁广西㊁海南㊁香港㊁澳门;国外分布于日本㊁越南㊁泰国[17]㊂该属及该种均为江西省首次记录㊂本种在FOC和PPGI分类系统[10]中被处理为线片长片蕨[A.obscurum(Blume)Ebihara&K.Iwats.]的变种,与线片长片蕨的主要区别是本种叶轴全部具狭翅,而线片长片蕨仅叶轴先端具狭翅㊂2.2㊀粉叶蕨Pityrogrammacalomelanos(L.)Link,Handbuch.3:20.1833.中国植物志3(1):220.1990;FloraofChina2-3:212.2013.凤尾蕨科Pteridaceaeo粉叶蕨属PityrogrammaLink)(图1H1 H3)㊂植株高25 90cm㊂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被红棕色狭披针形鳞片㊂叶簇生;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6 20对,羽状全裂或深裂达羽轴的狭翅;叶脉在小羽片上羽状,单一或分叉,羽片下面具白色蜡质粉末;叶轴及羽轴亮紫黑色㊂孢子囊群棕色,无盖,成熟时几满布小羽片下面[18]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鹅公坑,溪边沟谷林下阴湿处,东经114ʎ28ᶄ53.25ᵡ,北纬24ʎ36ᶄ7.2ᵡ,海拔659m,2021⁃08⁃16,徐国良JLS⁃8705㊂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㊁台湾㊁广东㊁广西㊁海南㊁香港㊁澳门;国外分布于越南㊁老挝㊁柬埔寨,非洲㊁南美[9,18]㊂该属及该种均为江西省首次记录㊂粉叶蕨属在中国只有粉叶蕨1种,粉叶蕨与凤尾蕨科其他种区别特征明显,不易混淆㊂2.3㊀圆叶匙唇兰Schoenorchistixieri(Guillaum)Seidenf.,Contr.Revis.OrchidFl.Cambodia,Laos&Vietnam.102.1975.中国植物志19:295.1999;FloraofChina25:452.2009.(兰科Orchidaceae匙唇兰属SchoenorchisBlume)(图1J1 J3)㊂植株高1 3cm㊂茎很短,叶质地厚,具皱纹,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 2cm,宽6 9mm,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㊂总状花序从叶腋中发出,花梗和子房紫褐色,唇瓣3裂,分前后两部分;后部为侧裂片,直立,较大,半圆形,前部为中裂片,厚肉质,翘起,上面中央隆起呈圆锥形,花期7月[19]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高峰林场,沟谷林树干上附生,东经114ʎ34ᶄ29ᵡ,北纬24ʎ37ᶄ34.9ᵡ,海拔425m,2020⁃07⁃16,徐国良JLS⁃8325㊂001㊀第3期徐国良,等:江西省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越南[19]㊂该属及该种均为江西省首次记录[10]㊂本种与匙唇兰[S.gemmata(Lind.)J.J.Smith]形态上较相似,但后者茎伸长,叶狭长形,在茎上彼此疏离且为圆锥花序,故易区别㊂2.4㊀弯花叉柱花StaurogynechapaensisBenoist,Bull.Mus.Natl.Hist.Nat.,sér.2.5:172.1933.中国植物志70:36.2002;FloraofChina19:372,374.2011.(爵床科Acanthaceae叉柱花属StaurogyneWall.)(图1K1 K3)㊂草本,茎缩短㊂叶对生丛生,成莲座状,叶柄连同叶脉棕红色,疏被棕色长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被稀疏多节长柔毛,背面苍白色,羽状脉侧脉7 9对,上面几无毛,背面被极长多节柔毛,边缘全缘或不明显波状㊂总状花序顶生,蒴果倒卵状圆形,直径约6mm[20]㊂采集信息: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虾公塘主沟,沟谷林下阴湿处,东经114ʎ27ᶄ25ᵡ,北纬24ʎ32ᶄ38ᵡ,海拔650m,2021⁃04⁃07,徐国良JLS⁃8581㊂分布:国内分布于湖南㊁广东㊁广西㊁云南;国外分布于越南[20]㊂该属及该种均为江西省首次记录[10]㊂本种叶成莲座状,叶片长圆形或卵圆形,叶基心形,花果序总状顶生㊂这些特征易与叉柱花属的其他种类相区别㊂3㊀讨㊀论长片蕨属我国有3种,叉柱花属我国有17种,粉叶蕨属我国有1种,这些属都分布于世界热带或南亚热带地区[21]㊂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的最南端,处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这3个属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首次被发现,进一步补充了江西省的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了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多样性㊂匙唇兰属全世界约有24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我国有3种,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地区[19,21]㊂圆叶匙唇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在江西省首次发现该属的植物,对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与扩散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㊂广西长筒蕨和剑叶石斛分别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收录为近危种(NT)和易危种(VU)[22];剑叶石斛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目前该种仅发现于江西寻乌县,当地居民常采来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建议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及时制定保护管理措施,防止种群被过度破坏㊂广西长筒蕨目前仅在九连山发现为数不多的种群数量,它们附生于沟谷林中阴湿的岩石上,伴生种主要为团扇蕨(Gonocormusminutum)㊁线蕨(Leptochilusellipticus)㊁伏石蕨(Lemmaphyllummicrophyllum)等小型蕨类㊂有必要对这些珍稀物种的生境和繁衍特征作进一步的研究㊂粉叶蕨㊁美丽毛蕨㊁圆叶匙唇兰㊁广西长筒蕨㊁剑叶石斛㊁弯花叉柱花㊁红秆凤尾蕨等植物一般只分布在中国低纬度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随着近几年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热带性植物在江西省被发现[3-5],不断地刷新着这些热带性植物在中国分布的最高纬度记录,这些物种生境的变化可能和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reference):[1]肖忠优,刘信中.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200.XIAOZY,LIUXZ.ScientificsurveyandstudyontheforestecosysteminJinagxiJiulianshanNatureReserve[M].Beijing:ChinaForestryPublishingHouse,2002:1-200.[2]刘仁林,张志翔,廖为明.江西种子植物名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30-300.LIURL,ZHANGZX,LIAOWM.ListofseedplantsinJiangxiProvince[M].Beijing:ChinaForestryPublishingHouse,2010:130-300.[3]徐国良,曾晓辉,蔡伟龙,等.江西省及九连山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J].生物灾害科学,2019,42(1):78-82.XUGL,ZENGXH,CAIWL,etal.NewrecordsoffernsinJiulian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ofJiangxiProvince[J].BiolDisasterSci,2019,42(1):78-82.DOI:10.3969/j.issn.2095-3704.2019.01.16.[4]徐国良,赖辉莲.江西省2种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5,44(3):253-254.XUGL,LAIHL.Newdistri⁃butionrecordsofOrchidaceaeinJiangxiProvince[J].SubtropPlantSci,2015,44(3):253-254.DOI:10.3969/j.issn.1009-7791.2015.03.017.[5]季春峰,钱萍,杨清培,等.江西种子植物新记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2):356-357.JICF,QIANP,YANGQP,etal.NewrecordsofseedplantsdistributioninJiangxiProvince[J].JYunnanAgricUniv(NatSci),2016,31(2):356-357.DOI:10.16211/j.issn.1004-390X(n).2016.02.025.[6]魏鲁明,玉屏,余登利.贵州兰科植物的新资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4):136-138.WEILM,YUP,YUDL.AdditionstotheOrchidaceaeofGuizhouProvince[J].JNanjingForUniv(NatSciEd),2011,35(4):136-138.DOI:10.3969/j.issn.1000-2006.2011.04.028.[7]孔令杰.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D].南昌:南昌大学,2011.KONGLJ.WildorchidplantresourcesofJiangxiProvincefloristiccompositionandcharacteristics[D].Nanchang:NanchangUniversity,2011.[8]季春峰.江西木犀科植物新记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6):157-158.JICF.NewrecordsofOleaceaeplantsdistributedinJiangxiProvince[J].JNanjingForUniv10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NatSciEd),2012,36(6):157-158.[9]严岳鸿,张宪春,周喜乐,等.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1卷(蕨类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7-165.YANYH,ZHANGXC,ZHOUXLetal.SpeciesCatalogueofChina:Volume1(Pteridophytes)[M].Beijing:SciencePress,2016:27-165.[10]彭焱松,唐忠炳,谢宜飞.江西维管植物多样性编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75-290.PENGYS,TANGZB,XIEYF.InventoryofspeciesdiversityofJiangxivascularplants[M].Beijing:ChinaForestryPublishingHouse,2021:75-290.[11]ZHANGLB,BARRINGTONDS.Polystichum[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695.[12]LINYX,HOVENKAMPPH,GILBERTMG.Lemmaphyllum[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825.[13]ZHUGH,JIZH,WOODJJ,etal.Dendrobium[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5.Beijing:SciencesPress,2005:396.[14]LIAOWB,YANDM,WUZH,etal.Pteris[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197.[15]WUSG,YINGXJ,LUSG,etal.Dryopteris[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606.[16]LINYX,LIZY,LWATSUKIK.Cyclosorus[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379.[17]LIUJX,ZHANGQY,ATSUSHIE,etal.Hymenophyllaceae[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379.[18]ZHANGGM,TOMAR.Pityrogramma[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3.Beijing:SciencesPress,2013:212.[19]CHENXQ,WOODJJ.Schoenorchis[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25.Beijing:SciencesPress,2009:452.[20]HUJQ,DANIELTF.Staurogyne[M]//WUZY,RAVENPH.FloraofChina:Vol.19.Beijing:SciencesPress,2011:374.[21]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增刊Ⅳ):32-50.WUZY.Theareal⁃typesofChinesegeneraofseedplants[J].ActaBotanicaYunnanica,1991:13(Suppl.Ⅳ):32-50.[2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告[EB/OL].(2021-10-01)[2021-11-01].https://www.mee.gov.cn/gkml/hbb/bgg/201309/t20130912_260061.htm/.MEE,CAS.Announcementonthereleaseofthe ChinaReListofBiodiversity⁃HigherPlantsVolume [EB/OL].(2021-10-01)[2021-11-01].http://www.mee.gov.cn/gkml/hbb/bgg/201309/t20130912_260061.htm/.[2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2021-09-07)[2021-10-01].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908/162515850572900.html/.MARA,NFGA.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ofthePeople sRepublicofChina,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No.15,2021)(ListofWildPlantsunderStateKeyProtection)[EB/OL].(2021-09-07)[2021-10-01].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908/162515850572900.html/.(责任编辑㊀郑琰燚)201。
自然保护区基本知识传统观念: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索取与被开发利用的关系;如何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无尽的宝藏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就是衡量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按其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到大自然的报答,否则就将遭到无情的报复。
无止境地掠夺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是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
直至上个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低估了对手的力量,大自然的报复,使人类饱受其害。
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保护自然、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面临的大气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及气候变化、酸雨危害、淡水危机、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十大环境问题,正是自然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人类将怎样解决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问题呢?开展自然保护是解决自然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自然保护区这个名词不仅为人人所熟知,并且几乎变成了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了。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护区数量、面积大幅度上升,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8.84%。
保护区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已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建设持续社会的基本单元。
下面我就讲一讲“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我们在描述官山自然保护区时经常写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等字眼,就包含了我们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几个特点:1、典型的气候;2、典型的生态系统;3、典型的地理位臵。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
今天我讲以下几个问题: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简史;二、什么是自然保护?什么是自然保护区?三、什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分级;四、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五、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工作;七、什么是功能区?八、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内容;九、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主要自然保护区一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建阳、光泽三地的交接处,面积约57万公顷。
素有“鸟的天堂、昆虫世界、蛇的王国”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之称。
区内的武夷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九曲溪、三十六座山峰、七十二个仙洞、九十九处名岩,碧水丹山,自然形成九曲溪、云窝、桃源、三仰峰、水帘洞、天心、武夷宫、一线天等六个景区。
九赛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面积约六万公顷。
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区内山水淳朴自然,原始幽深,形成一个翠海、叠瀑、彩林、烟云、雪峰相融汇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已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白、抚松、露水河、和龙这一大片长白山吉林省原始森林腹地,面积约23万公顷,是我国及远东、以至整个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
区内林森草茂、沟壑纵横,是高等植物、珍禽异兽天然的繁殖基地。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以景洪市为中心的面积约2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区内有著名的热带植物园、野象等原始热带雨林、曼广龙佛等以及独特的傣族、僾伲族、拉祜族、佤族民族风情。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面积约1100多公顷,是我国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典型。
由于鼎湖山开发较早,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庆云寺、飞水潭、荣睿碑亭、涅槃台、白云寺等众多景点。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以西青海湖的西部湾,面积约27公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是我国唯一的高原水禽繁殖地。
每年4至7月,过10万只鸿雁、天鹅在岛上栖息、繁殖,形成高原奇观。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的卧龙,面积约20万公顷。
这里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的岷江上游,丰富的混交林及箭竹,成为了世界级珍贵动物熊猫的栖息地。
扎龙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下游,面积约四万公顷,是我国著名的水禽天然繁殖栖息地,尤以鹤类、天鹅类为多。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报国务院批准建立。
中国现有36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建时间以下是国务院批复(或因有批示而被视为)同意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日期:1956年6月30日:鼎湖山计一处;1975年3月20日:卧龙、蜂桶寨计2处;1978年3月1日:花坪计一处;1978年12月15日:九寨沟、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佛坪、白水江今作5处计;1979年7月3日:武夷山计一处;1980年1月17日:山旺古生物化石计一处;1980年3月16日:南滚河计一处;1980年8月6日:蛇岛、老铁山计一处;1980年9月11日:弄岗计一处;1984年10月18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计一处;1985年3月5日:阿尔金山计一处;1986年7月9日:长白山等20处;1987年4月18日:扎龙计一处;1988年5月9日:雾灵山等25处;1990年9月30日:昌黎黄金海岸等5处;1992年10月27日:古海岸与湿地等16处;1994年4月5日:牡丹峰等13处;1995年11月6日:八仙山等3处;1995年12月22日:长青计一处;1996年11月29日:大兴安岭汗马等7处;1997年12月8日:芦芽山等18处;1998年8月18日:围场红松洼等12处;2000年4月4日:白音敖包等18处;2001年6月16日:大黑山等16处;2002年7月2日:泥河湾等17处;2003年1月24日:额济纳胡杨林等9处;2003年6月6日:衡水湖等29处;2005年7月23日: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2006年2月11日:五鹿山等22处;2007年4月6日:塞罕坝等19处;2008年1月14日:百花山等19处;2009年9月18日:松花江三湖等16处;2011年4月16日:驼梁等16处;2012年1月21日:青崖寨等28处。